提升涉企公共服务水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升抓落实的效能,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新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应进一步倾听企业声音,以改善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涉企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企业需求——

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是企业进入市场、扩大经营的重要环节。企业希望进一步提升部门间的协同效率,通过数据共享和实时联动,避免“二次提交材料”和“多头跑”。高效的行政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零跑动”,有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释放创新潜力和市场活力。

灵活稳定的融资支持。融资支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而言,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开拓新市场的关键。企业希望政府通过政策性担保、融资补贴、贴息贷款等手段,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支持体系,帮助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

系统完善的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希望政府在知识产权申请、确权、维权等方面提供全面覆盖的服务,包括快速审查通道、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具体措施,并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步伐,加强跨境维权服务等。

务实精准的人才服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人才引进、培训、留用等多个环节。政府的人才服务应覆盖这些环节,包括人才落户、配偶就业和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

开放共享的公共信息。信息不对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对信息与数据服务的需求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市场分析、政策匹配、技术动态、行业趋势等。

优化服务——

深化“一网通办”平台的智能化与数据共享。在现有“一网通办”基础上,可进一步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实时共享与联动。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支持体系与风险缓释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融资基金、扩大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规模、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融资产品;通过调研走访,完善政策调整机制,确保融资产品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可在张江、临港等创新高地设立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引入知识产权快速维权通道,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专利申请到跨境维权的全流程服务。

畅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可设立“绿色通道”,提供高效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这不仅包括行政审批的优先处理,还涉及财税支持、土地供给等方面的优先安排。

加强企业服务“数据赋能”。发挥上海大数据平台赋能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通过合理开放政府数据和推动数据共享,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政策信息。

THE END
1.备案审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处理涉企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法治中国法工委经审查认为,地方性法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交存物业保修金,不符合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清理涉企法规政策的要求和精神,不符合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上位法有关规定,缺乏法律、行政法规依据,属于增加企业不合理负担,应当予以纠正。经沟通,有关制定机关均同意对相关规定尽快作出修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26149
2.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运行一年有余打造民营企业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让我市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成为长效性制度,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大连市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 按照这个机制,市工商联每月通过“为民营企业办实事”平台收集汇总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应办能办的问题,直接推送到责任部门督促办理,并实行每月通报;对应办难办的共性问题,每https://dalian.runsky.com/2022-11/16/content_6214731.html
3.大连市工商联:建立“四机制两清单”强化民营经济人士思想2023年以来,举办座谈会、研讨会、项目洽谈会16次,800余位企业家参加,累计支持28家企业获得贷款11亿元,达成重大项目合作6个。企业家代表提出的20余项意见建议被采纳并纳入相关政策制度。 三、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解决困难、增强信心 坚持解难题与解心结相结合,制定《大连市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联合市https://www.lnsgsl.org/lnsgsl/gsgsldt/2024011510345042605/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