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申请贷款时,学生应与共同借款人同时到现场办理贷款手续,并携带学生及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录取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仅新生)、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仅在校生)、学生及共同借款人户口簿原件、《申请表》原件(网上填写、导出并由学生签字)。
续贷时,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任意一方到现场办理贷款手续即可,并携带办理人身份证原件、《申请表》原件(网上填写、导出并由学生签字)。
当网页提示“此网站的安全证书存在问题”或“证书错误”时,选择“继续浏览此网站(不推荐)”即可正常打开学生在线服务系统,不影响正常使用。
如通过上述方式无法重置密码,可拨打国开行助学贷款呼叫中心95593或联系县资助中心老师重置密码。
所在县资助中心选择错误时,应联系录错的县资助中心,让老师在助学贷款系统中,使用“客户管理—学生管理—在线注册学生密码重置或删除”功能删除学生的基础信息,然后学生重新到网上进行注册、申请贷款即可
填写除共同借款人之外的任何一人即可,可以是亲戚、同学、邻居或朋友,联系人仅作为一种补充联系渠道,不承担偿还贷款等任何法律责任。
原则上,助学贷款仅用于学费和住宿费,且本专科学生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学年,研究生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学年。对于入学新生,可根据录取通知书中附带的收费标准确定贷款金额,若未附带收费标准,可联系高校或县资助中心核实;对于在校生,应按照学校收取的学费和住宿费确定贷款额度。
毕业学生应携带身份证原件、录取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到县资助中心办理就学信息变更手续,系统中的信息更新后才能在网上提交贷款申请。此外,毕业学生也可带齐续贷申请有关材料及录取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到县资助中心,办理就学信息变更手续后直接办理贷款申请手续。
支付宝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提供电子支付、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所有借款学生(除个别地区)在申请国开行助学贷款时,都会获得一个专用的支付宝账户,用于发放和回收贷款。
若贷款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后仍有剩余,剩余的钱会存放在助学贷款专用的学生支付宝账户中,借款学生需先完成支付宝账户的实名认证,然后才能将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中使用。
可使用同音字代替生僻字录入系统。打印合同后,将姓名中的代替字划掉,改为正确的汉字,并在修改处签字确认。
若续贷学生或本年已现场办理过贷款手续的学生忘记密码,可在“客户管理—学生管理”中查找到该学生,然后使用“密码重置”功能重置密码。若本年首次贷款且尚未到现场办理贷款手续的学生忘记密码(网上注册后忘记密码),可在“客户管理—学生管理—在线注册学生密码重置或删除”中查找到该学生,然后使用“密码重置”功能重置密码。
修改信息方法:对于首次贷款学生,可直接在“客户管理—学生管理”、“客户管理—共同借款人管理”和“贷前管理—申请与合同审查”中修改学生信息、共同借款人信息和合同信息;对于续贷学生,应在“信息变更—身份信息变更”、“信息变更—就学信息变更”中修改学生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共同借款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就学信息,在“客户管理—学生管理”、“客户管理—共同借款人管理”中修改学生和共同借款人的联系方式等其他信息,在“贷前管理—申请与合同审查”中直接修改合同信息。
发现错误后应及时与分行联系,由分行在系统中更正错误的信息。
系统中无法导出文件通常是因为浏览器设置不正确导致的。打开IE浏览器,在“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选项卡中,选中“可信站点”,将网址“*.cdb.com.cn”添加为可信站点,并打开“自定义级别”,将最下方的“下载—文件下载”和“下载—文件下载的自动提示”均改为“启用”即可。
县资助中心可在“贷中管理—贷款发放”功能中查看“代理发放信息”,了解本县学生贷款是否已发放、是否已发放到学生账户、是否已将学费和住宿费划扣到学校。此外,如需了解某名学生的发放结果,可在“贷中管理—贷款发放”中查到该学生的合同记录,打开合同详细信息后即可查看“发放状态”。
对于当年毕业但已还清所有贷款的学生,无需进行毕业确认工作,因此系统中查不到这些学生信息。
在“贷款处理—回执录入”功能中,高校可以查看当前哪些学生已办理或正在办理助学贷款,并可根据“合同状态”掌握学生贷款办理进度。
高校应在“高校账户维护”中将本校所有收费账户信息维护到系统中。为学生录入回执信息时,根据学生所在校区或学院选择对应的收费账户即可。
国开行助学贷款通常在每年11月中旬集中发放,高校可在系统“查询统计—学费到账查询”中查看每天到账资金的汇总信息,并点击“高校批次流水号”查看该笔到账资金中包含的学生明细信息。此外,在“查询统计—学费到账查询”的“到账明细信息”页面,高校也可具体查看某名学生的贷款发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