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的更新列表中其实不难看出,本次DSM7.0的支持机型最早可以支持到13年的J系列机型,所以说从硬件的兼容性来看,DSM7.0对于老机型的支持还是比较好的。当然如果从运行DSM7.0的流畅性来看,群晖给出的建议则是建议运行DSM7.0的群晖的运存至少是在1GB以上。低于1GB的运存虽然可以运行,但系统运行起来就不那么流畅了。所以如果的手里的机型是17年之前的低端机型(例如J系列),那么我的建议是保留在DSM6.X而不选择升级,这样反而体验会更好一些(DSM7.0目前并不能直接降级到DSM6.x)。
另外上面列出的机型是目前可以收到DSM7.0更新的机型(截止到2021年7月30日),对于更高阶的例如FS、SA、XS/XS+、DVA机型其实也是支持DSM7.0的,只不过目前尚不在第一批次的更新机型范围内。根据群晖官方的说法,这些更高阶的机型将会在2021年的下半年直接获得DSM7.0.1的更新推送,考虑到这部分更高阶的机型主要在企业生产环境中使用,自然在大版本升级上要更为谨慎一些。
相比DSM6.X,虽然从一般功能体验上DSM7.0变化并不算大(大部分的功能以及应用套件都得到了保留),但实际深入体验之后会发现DSM7.0在很多方面做了「减法」,一些在之前DSM6.x上的使用技巧在DSM7.0上就已经完全失效了。下面我就列举一些我在使用中感受较为明显的变化。
按照群晖自己的说法,由于DSM7.0在底层系统架构上出现了变化,因此DSM7.0上仅保留支持的USB外设只有移动存储(U盘、移动硬盘)以及USB打印机,而其他的几种其实很常用的USB外设都已经不再支持。例如:
这一调整将导致NAS不再可以作为音乐爱好者的「数字转盘」使用,此前我介绍的将有源音箱/Sonos通过NAS转换成Airplay/DLNA音箱的技巧也在DSM7.0下完全失效,如果你和笔者一样以前是将音箱通过USBDAC直接连接在NAS上,现在可能需要单独购买的转换硬件了。
这一调整使得群晖只能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对于家中没有空间进行布线的朋友而言会比较不方便,所以如果考虑升级到DSM7.0,那么连接方式可以考虑通过电力猫来解决。
如果此前使用群晖作为家中电器的蓝牙网关的话,那么升级到DSM7.0之后将必须通过其他独立设备来实现类似的蓝牙网关功能。
如果之前是通过USB电视棒来进行电视节目的录制,升级到DSM7.0可能就需要使用其他办法了。
这一文件系统格式主要是在较老的设备上会还在使用,如果数据存储在基于ext3文件系统格式硬盘的话,升级到DSM7.0就会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目前官方给出的做法就是先将数据备份,然后再转移到DSM7.0支持的文件系统的存储空间中。
DSM是一种基于Linux上的NAS操作系统,本质上都可以通过虚拟化或者容器化的方式来进行部署,因此在DSM6.x上群晖为了方便部署推出了DDSM(DockerDSM),可以通过Docker镜像方式来部署DDSM,但在实际使用上反而不如基于虚拟机的VDSM,所以从DSM7.0开始就取消了对DDSM的支持,而如果设备中已经部署了DDSM并处于生产环境中,群晖官方的建议是保持主机设备的系统版本还是DSM6.x,当然基于虚拟化技术的VDSM在DSM7.0中则继续获得了支持。
另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和视频转码功能有关,从DSM7.0开始,下面列出的这些机型将不再支持将视频文件转码成FLV及MPEG-4Part2格式,群晖也没有说明该变化的具体原因:
DS120j、DS119j、DS216se、DS215j、DS115、DS115j、RS814、RS214、DS414、DS414slim、DS414j、DS214+、DS214、DS214se、DS114、DS213j
升级到DSM7.0之后打开「套件中心」,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所有套件」中的套件数量大幅减少。而根据发行日志,群晖自己开发的套件中删除了:CloudStationServer、CloudStationShareSync、Moments、PhotoStation以及SynologyFileManager,当然这里面有的是被新的套件取代,而有的则是彻底不再支持。
至于第三方开发的套件,目前已经确认将在DSM7.0不再支持的有:Discourse、DokuWiki、Drupal、Drupal8、DVBLink、GitLab、GLPI、Hasplm、Java7、Java8、LimeSurvey、LogitechMediaServer、LXQt、Magento、Magento2、MantisBT、Mono、Moodle、Node.js0.10、Node.js0.12、Node.jsv4、Node.jsv6、Node.jsv8、Odoo8、OpenERP6.1、OpenERP7.0、OrangeHRM、Orthanc、osCommerce、osTicket、PHPPEAR、phpBB、Piwik、PodcastGenerator、PrestaShop、PrestaShop1.7、PythonModule、Redmine、Ruby、Spree、SugarCRM、SVN、Tomcat6、Tomcat7、TVMosaic、Webalizer。
这里一方面是本身第三方套件更新支持上存在延迟,第三方套件的开发商根本来不及完成对DSM7.0的适配。而另一方面则是以上不少套件可以通过Docker这种更灵活的方式进行部署,所以不再支持其实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而作为这几年群晖大力推广的私有同步云,群晖Drive也在DSM7.0中成为最为重要的功能组件,并且从DSM7.0开始彻底的取代了原先的CloudStation套件组。因此在DSM7.0中,原先6.x时代的CloudStationServer以及CloudStationShareSync在DSM7.0都被整合到了SynologyDriveServer中,当然对应的还有原先CloudStation的一系列的客户端产品,比如CloudStationDrive、CloudStationBackup、DScloud等等,因此如果之前使用的是CloudStation,那么NAS端升级到DSM7.0后升级将会保留数据平滑升级到群晖Drive,只不过对应的客户端也需要单独下载调整。
另外原本的DSM6.X中两款图片类应用——SynologyMoments以及PhotoStation,在升级到DSM7.0会自动被SynologyPhotos替代。而在此前的体验中我也提到了两者的区别以及最终整合到SynologyPhotos的效果。虽然在NAS端整个升级以及套件数据合并的操作并不需要太多人为干预,但在移动客户端还是需要手动单独下载SynologyPhotos客户端,原先的DSPhoto以及Moments的手机端都将不可用。
作为最大的第三方群晖套件社区,synocommunity比较早的开始了套件的升级操作,相比DSM6.x,DSM7.0对套件的权限获取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套件需要更新才能在DSM7.0上正常安装运行,而目前一些常用的社区套件也已经完成了升级,例如笔者我此前经常会使用的ffmpeg以及Jellyfin都已经完全适配,只不过在安装过程中弹出相应的警告按钮,提醒我们套件来自社区,需要明确其存在安全风险。
进入到「主机」选项卡,你会看到当前账户下对应群晖主机的数据仪表盘,如存储空间使用情况、内存和CPU使用情况、磁盘性能等。点击仪表盘就可以看到更为详细的数据图表。
而作为网络存储设备中最为重要的硬盘信息则放在了第二个选项卡中单独呈现,你可以看到的包括总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读取IOPS、写入IOPS、读取以及写入延迟、读取写入的通量等等。
而对于网络和数据服务上,通过「服务」选项卡可以看到设备中NFS和LUN的运行情况,当然由于我的设备并未运行,这里呈现都是空数据。
导航栏最后一个模块是「订阅」模块,事实上ActiveInsight未来很有可能会变成一项增值订阅服务,由于目前处于测试计划中,因此可以免费享受所有高级功能,这包括每分钟更新一次数据指标、数据历史记录在线上保留一年的记录以及自定义的警报事件等等,对于服务器运维人员,这项在线的监控功能提供了极高的数据信息粒度,当然也比其他第三方的监控服务在数据可视化呈现上要更具有针对性。
在经过几个月的内测之后,这个号称是下一代群晖Drive手机客户端DriveX也伴随着DSM7.0的正式版上线同步开放下载。此前的群晖Drive的手机客户端单就功能上说更像是一个单纯的网盘的文件资源管理器,而DriveX则要更为丰富,除了文件管理器之外还内置的查看工具,甚至还有一些针对国内市场的创新小功能。
所以相比此前的Drive客户端,DriveX也加入了首页这个新的Tab页面,上半部分是细分的各种文件类别,对于需要访问特定某个类型的文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快速访问,而下方呈现的则是近期使用的文件列表,你可以直接通过右下角的添加按钮来实现上传文件、创建文件夹、上传图片/录像/拍照上传等一系列的操作。
DriveX另一项比较方便的功能则是对于部分文件类型可以无需第三方App打开,而是直接通过内置的查看器来打开,比如针对音乐类型的文件可以直接通过DriveX内置的音乐播放器打开,甚至还可以直接创建音乐歌曲的播放列表。
总的来说,DriveX比起之前的手机端的Drive客户端要更为实用,目前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目前仅支持Android手机。
在实机完成DSM6.X到DSM7.0升级之后,我也终于完成了这个新一代的DSM7.0系统的完整体验。对比此前在虚拟机上的使用体验,在实机的体验也更为完整真实。虽然大量的组件以及功能在新的系统中被放弃或者结束支持,但出现了一批更适合当前使用场景的新功能。虽然是这支持一款基于NAS硬件的系统,但深入体验后会发现改变的可能不仅仅只是NAS本身,还有他周围链接的一大圈生态系统,而或许今天这一篇补遗能让你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个新NAS带来的变化——更安全、更便捷的保存和使用你的个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