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理」的“智慧”,是指包含着对主客体分立局限的超越,各项事物内在规律直接呈露的个人体验境界与意识状态。“智慧”的内涵,与通常使用“精明”、“高明”等字眼所描述的内涵有根本区分。
「智慧管理」,是“道体启用”的管理功能显发,是“内在直观”的管理功能应用,是“事事无碍”的管理功能施行。
三同书院创发「智慧管理」,包含着【六合一】、【相应】等一系列可操作、可实证的理念。这一系列的理念,我们将逐步推出。
「智慧管理」主张【相应】的原则。
目标与手段相应,原因与结果相应,需求与供给相应,条件与方法相应,方法与过程相应。如此种种,各种相应,无穷无尽。
要理解【相应】,首先要理解:所有的安立都是人为的相对功能区分,都是相对的有效。
各种区分,有着与其相应的区分依据、条件组合、运行规律,全程相应,内外相应,全息相应。
相对的区分,如果被绝对化,长期被僵化地理解、应用,那么,各种缺憾、各种不足就随时出现。
例如,“帕累托原则”的系列内容重点在于指示一种资源配置的原则方向以及相应的改进路径,其中的内容都是相对的有效。
“帕累托改进”的进程,只是大自然无穷维度的总体进程中的一个相对安立的细分。总体进程及其内在的各种细分,都无时不刻地在变化,没有不变的环境或条件。
改进进程的内在、前后等维度中的所有的质点都在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改进”的定义本身都是相对有效,何况其它的各种内容。
忽略了“相对的区分”与“相对的有效”,就会依照逻辑游戏而产生了功能的虚无感。如此,对“帕累托原则”等现成的各种管理理念与内容就不能有效地利用,更不能从“有为”入“无为”之境。顶多是从一种工具跳到另一种工具。
承许一切安立是相对的区分、相对的有效,那么,就不会产生僵化的割裂感,能够避免坚硬的“二元对立”力量暗中干扰认知与应变。此际,则可论【相应】。
无论区分的规模层次是大是小,无论区分的内容为何,都有着由此区分而伴生的独有的一整套系统。
“一整套系统”,实则意谓着“一整个世界”或“一整个宇宙”。
一个起始点,即有重重层层的相应内容展开,其相应系统亦有无穷的规模层次与维度角度的划分——此即“一花一世界”之谓。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心识结构与社会角色定位,因此,有着不同的效用函数、不同的价值诉求。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身心状态,发挥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功能,因此,也同样有着不同的效用函数、不同的价值诉求。
因此,一个团队中,一个社会中,有无穷的个人世界共同存在,有无穷的评价体系在指引着不同的人的各种行为。
无穷的质点,无穷的关联网络,相对地存在着。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作相对的裁割、相对的区分。
如果在裁割区分的当时以及之后,始终保持着对未裁割区分之时的状态的认知,那么,裁割区分就不至于导致绝对的割裂或僵化的理解,真实境界不至于被遮蔽而归隐,一切因此而能够澄明。
有了澄明或努力澄明的状态,【相应】的意蕴自然而显。
一花一世界,一步一太极。每个人以自己的了别在创造着自己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则为不同世界之间的交流。
一个团队,一个族群,有着不同的心识世界,有着不同的生命状态组合。团队中,群体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预期,适用着不同的规则选择。
如果群体所有人都需要采用一套规则,那么,这就意味着是一种约定或者选择。特定的约定或者选择,有着其相应的主张,以及相应的前提。
群体的约定或选择,并非长久的坚固而不可变更。当相应的主张和前提失效,约定或选择也将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
群体采用一套统一的规则,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必然存在着不同个体之间的感受差异。因此,为维护群体的稳定性,群体内的各种微调施设必不可少。
不同的人,自然有着不同的规则松紧度预期。群体对不同的人,也应当随宜有着相应的不同宽容度。且无单方面的苛求。
有了【相应】的理念引导,各种现成的管理工具就都能在其适用的因缘里发挥其相应的作用。不会因为僵化的理解与操作而产生困扰——一切都是相应关系中的相应现象。
【相应】之可能,在于万事都是因缘和合所成,都有其“天道”之“纹理”,都有其相应的属性、运动规律,都是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事相中都是因缘轨道的开展,而因缘丝丝缕缕无错乱,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层层重重无限地相应。
何谓如此?本然如此,非经由逻辑的建立,而为直接的洞察体验,属于智慧所体证的相应境界。
「智慧管理」不是管理理念或方法本身有智慧,而是人有能够直接洞察事相的智慧。
「智慧管理」,是人以智慧的状态去观照各种相应的因缘,体会因缘的相应配套,应用相应的方法,引导他人趋向相应的方向。
漫山遍野都是药,没有哪一样是多余。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有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都是好方法,没有哪一样需要被永远遗弃。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智慧之心的力量能够开启活源水。
智慧有道体,道体启用,应缘而有事功,涉及资源的组织即成「智慧管理」。
就人而言,无论是奔着智慧而去,还是选择先从事功上努力,都可以从「智慧管理」的理念与相应的方法建议上下手,实际践行之。在相应的熏习与同道者伴行中,逐渐入心入流,完成向智慧境界的转换。
【三同书院主张】
三同书院认为:当代华夏人文背景下的书院,当以“践行圣学”为根本;应当在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各类技能培训机构等之外,开发出以【实修实证】为主要特色的文化功能平台。
三同书院主张:当代书院的价值,在于实现生命智慧的开启与舒展,以实修实证的方式为往圣继绝学,并基于当代文明土壤而开拓新的生命视野。
本着【人文关怀】,着眼于【生命智慧】,依托【三同心法】,三同书院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心性文化研修课程与活动项目,以期助缘各界人士实修实证生命本有的【快乐、智慧、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