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思路与重点部门政务

为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就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为整合共享专家组成员及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的《实施方案》起草组专家,我从新时代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思路、重点等方面,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广大从事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同行专家商榷。

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

(一)将“民之所望、人民满意”作为政府转型改革的目标

(二)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政务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传统的政务信息系统设计是以业务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提高政府部门完成自身业务的效率,没有或者很少是从方便老百姓的角度去设计的,这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不适应。电商等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中有一条,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或者说客户就是互联网企业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为此,可谓想尽了办法,用户画像、精准营销、24小时在线等等,各种新技术不断提出,既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老百姓也从中收获了实惠。可以说以客户为中心是互联网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支撑新时代服务型政府运行的政务信息系统设计也理所当然地应当学习互联网企业的经验,《实施方案》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去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以客户为中心,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三)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考核政务信息系统成效的标准

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以及近日出台的《实施方案》,并没有对政务信息系统的架构、功能等提出具体要求,而是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明确了要求,“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浅显易懂,容易考核。反过来,这些要求会倒逼政务信息系统进行互联互通、改造升级,目的是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的在线服务平台,只有这么做,才能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新时代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

(一)政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二阶段可以称作“数据大集中”或者“网络化”阶段。随着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使用互联网来提升部门的信息化。方向之一是建立门户,用于统一发布公告、公开政务信息等。于是,各部门的政府网站纷纷兴起。为了支撑蓬勃发展的网上业务,必须提升政务信息系统对整个行业业务流程的支撑能力,信息化的范畴逐渐扩大到整个行业部门,如公安部门、税务部门等,实现了政府内部纵向的信息共享。由于利用了互联网,数据大集中,以及信息公开等措施,客观上也方便了百姓办事。

伴随政府的转型,从“政府管理”步入“政府治理”,信息化的理念和技术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支撑政府转型。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行动纲要,以及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等,是对新时代政务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文件,对未来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指出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进入到第三阶段。

(二)政务信息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按照上述对新时代政务信息系统定位,反观传统的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除了前面提及的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之外,还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1.信息系统数量繁多。据审计署在2017年对全国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数据表明,目前在运行的政务信息系统数量繁多,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又带来信息多头输入,数据相互矛盾,总体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

2.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部门之间信息系统不连通,信息不共享,形成“烟囱林立”现象。各部委拥有的各类垂直系统普遍存在不愿意或者难以开放共享的现象。

3.资源交换困难。不知道各部门的信息系统都有什么数据?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好不容易获得了数据,不知道其中字段的含义,没法使用等等,这些问题普遍存在。

4.安全形势严峻。一般认为,封闭环境下的信息系统会更加安全。但是,由于信息分散管理,涉及人员众多,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其实更为严重,应得到足够重视。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新时代政务信息系统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需要进行改变。

(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

为了支持服务型政府高效运转,让人民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和满意,必须对现有的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不可能全部推倒重建,但是可以根据新的需要,先从前端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始,倒逼后台业务信息的整合共享,循序渐进地完成。下面是开展这项工作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1.开放性架构。这是互联网信息系统的基本要义,互联网由于其天然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系统架构必须是开放的。比如,业务边界需要不断地扩展,用户无需事先注册,应用负载可能存在类似“双十一”现象,这就要求新的政务信息系统也要具有开放的架构。

2.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也要以客户为中心,信息系统要尽可能汇聚辖区群众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主动了解群众的需求,提供主动服务。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要点就是系统永远在线,不能一天只开放8小时,网上信息系统要提供24小时的服务,提供多种终端多种形式的接入服务。

3.大数据方法。大数据方法的核心是让数据说话。通过数据汇聚、数据分析、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进行科学决策。数据不集成共享,仅仅是提供交换服务,难以实现高质量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衷。

4.高等级安全。政务信息系统本身以及信息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这项事业的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的设计,另一方面需要对政务信息做好数据项的密级定级工作,确保信息安全。

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

(一)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

(三)数据资源体系的建设

数据是政务信息系统的血液,数据不准确,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等都会影响到政务服务的开展。因此,数据资源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是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的标准化,数据责任体系,数据治理体系等内容。政务信息系统要为每一个自然人和法人建立一个唯一的标识,“多证合一”解决了机构法人的身份标识,今后还要从数据中自动发现拥有多个标识的自然人或法人的现象,实现数据关联。要逐步对政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项定义标准,包括语义,格式,密级、维护责任主体等。国务院的文件规定,要遵循“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持续完善数据资源目录、提升数据质量、提高服务可用性。

(四)数据安全体系的建设

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是政务服务系统运行的前提,如果没有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这项工作就不可能持续。因此,这项工作要在推动政务服务信息系统过程中始终得到重视。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有众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这里重点谈谈信息安全问题。首先要做好信息资源的分类分级制度,定义数据项的密级标签。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共享、开放等环节的安全保障措施、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其次,要采用安全产品管理数据,全面实施强制访问控制,让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有权看到的数据。

政务信息系统是实现服务型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必要手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服务能走多远、能走多好。在缺乏政务信息系统顶层设计的情况下,用一体化的网上服务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用“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作为建设成效的要求和标准,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对结果值得期待。(吴曼青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模板(四建设内容)指标库建设内容 依据《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中针对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实际,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指标库,针对指标定义、指标描述信息、指标值、指标体系进行统一管理,以支撑指标结果在应用系统中的可视化表达。 设计并建设指标标准库体,根据单个指标的业务含义设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905405
2.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精选十篇)辽阳市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适应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将在今后的应用中,逐步发现其应用价值。结合当前工农业发展形势,提供了急需的科学信息,以五彩缤纷的多媒体手段、声图并茂的科学信息服务,宣传国家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新科技、新工艺、新产品,推进辽阳市的科学技术发展。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lgebk1.html
3.如何构建政务类信息化平台01:三种建设模式从事软件开发行业十多年了,近几年在从事政务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工作。 经历了研发团队0到1的构建,同时也经历两个省级平台的开发和交付工作。 相较于其他行业的软件开发,政务类的软件平台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今天来分享一下政务类信息化平台的三种建设模式,并分析一下不同建设模式的优缺点。 https://www.jianshu.com/p/26ba4868cb9b
4.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20240305.pptx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简介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目录CATALOGUE信息化平台概述信息化平台需求分析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信息化平台实施方案信息化平台运维方案信息化平台评估与优化信息化平台概述CATALOGUE01定义信息化平台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将传统业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5779843.html
5.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管理实现,是一个复杂而又比较耗费时间的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医院建设需求,规划设计等,下面鸿翔利德就为大家详细分享一下有关信息化建设如何实现管理的相关信息。 需求分析:明确平台建设的目标和需求,包括业务需求、技术需求和用户体验需求等。 http://www.hxyl7788.com/articles/xxhptj3450.html
6.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1.提高信息处理效率: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业务信息的快速采集、精确分析和及时反馈,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2.实现信息共享:将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组织内部的协同能力。 3.支持决策分析: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三、方案内容 1.https://wenku.baidu.com/view/11e1b697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f.html
7.信息化集成方案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方案,系统集成方案,技术解决方案软件建设方案部分清单则涵盖了针对不同领域和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特定行业或场景下的实际问题。以下是对部分软件建设方案清单的简要解读: 信创云规划设计建设方案:针对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的云计算平台,提供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https://blog.csdn.net/2302_79423711/article/details/144203808
8.网站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站已经成为企业、组织、政府等机构对外展示形象、提供服务、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而网站信息化平台建设则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站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含义、重要性、建设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网站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含义 https://www.cqhot.cn/detail/18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