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有着现实需要。毕竟,其在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以及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的确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当政务号运营者本身对定位和内容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时,较为普遍的“官话体、慢半拍、没人气”会影响其生存力和影响力。尤其是,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推送内容,或者功能不契合群众需求,就会招致反感。
政务新媒体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对老百姓方面有用且管用。通过关停发展差、水平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账号来实现政务号从追求数量到质量的迭代升级,尤为重要。诚如有专家表示,低层级政务号存在的价值不大,集约化是未来趋势。事实上,确实如此,完善技术环节,一个App或许就可以满足一站式信息和服务获取。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也亟待加强常态化监管。若可行,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民意监督机制,该整合的整合,该协调的协调,该取消的取消,从而切实从“给领导看”转变为“给群众用”。简言之,唯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来运维政务新媒体,才能使其造福于民。于此,如何在监管上施力,通过科学考核及严格监管确保政务新媒体质量,同样需要重视起来。□杨玉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