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姜春媛通讯员季桂增烟台报道
疫情对老师们而言,从讲台到屏幕前,从师者变身“主播”,从面对面交流到“隔空”指导……线上教学变化和挑战有许许多多,但师者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却没有一丝一毫减弱。正是有老师们的努力耕耘,“停课不停学”才有了保障。
林寿文
林寿文:以网为翼师生同心尽情飞翔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林寿文老师,优秀班主任。借助多种网络平台和自创软件,独创“一引二导三补四提”的网课教学新模式。德为先,学为上,严慈相济,全方位多维度高效率地同学生一起“翱翔”,共同成长,成效显著。
刘海鹰
刘海鹰:踏网络之云攀教育之峰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刘海鹰老师,执教生物教学及生物实验拓展的校本教研,潜心钻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形成了同一内容,多种模式,手脑并用,即时互动的循环交互式学习模式。构建趣味“直播课”,高效“云课堂”。
张红
张红:厚植爱国情怀鲜活思政课堂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张红老师,身为烟台市政治学科教坛新秀,精研思政授课,带领备课组积极探索,把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让思政小课堂和战疫大课堂共振,将疫情防控中的真实故事变为生动教材,让思政课成为疫情防控的“宣传队”和学生思想的“稳定器”,让学生感受到疫情大考背后蕴含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筑牢学生的自信意识,引领学生在战“疫”中成长。
张宁
张宁:线上战“疫”想在前教学不忘家国先
王虎
王虎:不畏艰险只因身负“重任”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王虎老师,班主任。2月10日,为了更顺畅地上好网课,不顾家人反对,冒着生命危险乘高铁从农村老家返回烟台。长期网课过程中主动学习群课堂、问卷星等技术,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直播课堂生动有趣。
陈静
陈静:线上教学党徽闪党员教师使命担
烟台船舶工业学校陈静老师,身为专业部80后带头人,引领教学团队用工匠精神锻造“规范”“快乐”“终身”“满意”空中课堂,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身为党小组长,主动投身抗疫志愿队伍,党徽在胸前闪光。
陈桂凤
陈桂凤:57岁老教师扎根职业教育痴心未改
烟台船舶工业学校36年教龄的陈桂凤老师,超长假期坚持上班百余日,统筹职教高考教学管理与两个班级的英语辅导任务。潜心钻研线上教学技巧,组织心理疏导和思政育人,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被全体学生称为“陈妈妈”。
王建东
王建东:在线模拟攒电脑师生互联云课堂
烟台船舶工业学校王建东老师,执教《电脑硬件与选购》,探索构建“选平台、试环境+引好课、导技能+精反思、深教研”“三元六步”教学法,打好线上教学“组合拳”,建设高效“云课堂”,成为学校线上教学最优教师。
王苗
王苗:金牌教练上线助力中职生圆梦
烟台船舶工业学校王苗老师,为山东省连续两年唯一全国教师信息化大赛金牌获得者。在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在线教学中,创新载体,引领学生争创“佳音之星”“诵读达人”“教师助手”“音·我最美”,成就中职生幼儿教师梦。
张延武
张延武:“疫”路花正开我与学生共成长
烟台船舶工业学校张延武老师,90后党员,班主任。线上教学中勤勉问道于网络,执着求知于书本,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创新“三平台+三课堂+三联动”教学模式,破解线上教学学生管理难、教师教学难的问题。
房勇
房勇:师生分两地书信做桥梁
爱华双语学校房勇老师,上下求索,问道于网络教学,力求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因无法与学生当面交流,便用书信与学生沟通,书信成为彼此间的桥梁,很好地疏解了学生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各种苦恼。
李竹征
李竹征:一颗真心为学生
网课刚开始,李竹征老师从学校里把所有学生的一轮二轮复习资料都以快递的形式发到学生个人家中。他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所有学生全部开视频上自习,他也开视频跟他们一起度过。全批全改是爱华高中部的优良传统,网课期间照常执行。
刘芹杰
刘芹杰:不忘初心让网课熠熠生辉
烟台爱华双语学校刘芹杰老师,虽然身为70后,面对网课教学,执着学习,潜心钻研。作为学校物理学科带头人,定网上召开教研活动,带领学校物理教师一起探讨研究并指导物理教学的重难点。作为政教主任,定期组织班主任共同探讨学习网上视频班会的重要环节和技巧。
邵珠娟
邵珠娟:无畏网路荆棘只为花开朵朵
烟台爱华双语学校邵珠娟老师,捧着一颗赤诚的爱心,憧憬着美好的教育梦想。面对突如其来的战役,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坚守班主任岗位,严抓课堂效率,凭着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唐诗
唐诗:全程到位单独辅导
在线上教学初始阶段,唐诗老师先放慢授课速度,将学生逐渐这种授课模式,再慢慢提高每节课的容量,最后使每节课的效率与正常授课时一致。在课后辅导中,做到作业全批全改,每天在家长群里总结作业情况;还建立偏科学生单独的辅导群,每天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