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日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项目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搜索“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可以找到各项目平台。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服务“停课不停学”

3月1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运行。3月1日至25日,累计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平台不仅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用户,还包括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资源版块的基础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新增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版块,共有36个二级栏目。现有资源总量达28052条,新增资源17300条。其中,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目前上线19个版本、452册教材的19508课时资源。

此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注重全面育人,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专门开设了党史学习、爱国主义、品德教育、科普教育、生态文明、体育锻炼、文化艺术、劳动教育等栏目;着力支撑“双减”和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专门开设了作业命题、课后服务、学科研修、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等版块栏目,还专门提供了心理援助热线;既有覆盖多个教材版本的各学科各年级全部课程学习资源,又有丰富的课后活动、研学实践、影视教育、经典阅读、家庭教育等多方面资源。

未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持续丰富平台资源,完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汇聚各类优质资源;不断拓展平台功能,逐步实现对资源使用的跟踪反馈、过程性数据收集分析、个性化资源推送等。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更自主的“技术技能学习中心”

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助于职业教育加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力度、深度和效度,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逐步形成“数治职教”治理新模式。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有四个版块:“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服务学习者,让其享有优质便捷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使用效率;“教材资源中心”,服务职业教育教材开发、选用、监管和评价等需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服务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技能鉴定和竞赛考试等应用需要;“教师服务中心”,服务职业教育干部职工培训内容优化、培训质量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分三期建设。3月28日上线的是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6月底完成其他各中心的开发和上线。截至目前,平台已有教师自建课程超17.8万门,为“大规模个性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可能。

未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将逐步建成“优质职教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学生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教师教育教学与备课交流的平台”,陆续上线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教材资源中心。建立更完善的国家、省、校三级互补的优质专业与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实现“一站搜索全网好课”

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打造并推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旨在解决各类学习者在使用中遇到的资源分散、数据不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实现全国高等教育在线资源的便捷获取、高效运用、智能服务,为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将建立覆盖高等教育所有学科专业的一流核心课程体系、核心教材体系、核心实验实训体系,汇聚名家名师名课,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永远在线的“金课堂”。将依托平台,在全国选取部分省份和本科高校开展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试点建设,在平台建设应用、智慧场景搭建、教育数据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示范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强校带弱校”,深入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帮助西部高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公平。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打造24小时365天“互联网+就业”服务

在原有教育部新职业网和24365智慧就业平台基础上,全新升级建成的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打造24小时365天“全时化、智能化”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就业”服务。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已汇聚比较丰富的就业资源。面向2022届毕业生,汇集了380余万个岗位信息。平台正在举办“2022年邮政快递业网络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陕西专场”等五场招聘会。已上线“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91期,涵盖就业形势与政策、行业分析、求职技巧等内容。平台还上线了“宏志助航”系列就业指导培训课程资源118个,提供44项职业测评、125个职业百科和578个职业案例。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提供的高校毕业生信息,基于学信网学籍数据,确保毕业生信息的真实准确;平台通过与有关部门和第三方平台协作,核验用人单位信息,确保招聘单位信息真实有效,为毕业生提供从求职准备、就业指导、查询信息、简历投递到网上签约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结合毕业生求职意愿等信息,平台主动为毕业生推送适合的岗位信息。

未来,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将持续完善和升级,进一步汇聚更多资源,完善功能应用,提升用户体验。

THE END
1.技工教育网技工教育网秉承“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基于云服务、移动互联网、数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集院校管理、校企合作、知识服务、信息交汇于一体的知识应用服务平台,为技工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一图二服三课四库五展”的综合性功能。http://zyjy.class.com.cn/
2.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亦称“智慧职教”网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 本平台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和在线应用服务,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扩https://lib.shjgu.edu.cn/_t79/2017/1204/c1131a11277/page.htm
3.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新闻中心本世纪以来开展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职业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也对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提出更高要求。2022年5月1日,随着http://www.longrace.cn/news/237.html
4.智慧职教https://www.icve.com.cn/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登 录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亦称“智慧职教”网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为应对推迟开学给正常教学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智慧职教”决定在抗击疫情期间全力支持各职业院校广泛深入开展http://www.17xuexiba.com/doc/39580.html
5.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合肥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2019年成人教育招面向全国招生;2000 年,与安徽大学联合办学,设立安徽大学审计学校教学点;2004 年6 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2016 年6 月,与南京审计大学战略合作,并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南京审计大学依托安徽审计职业学院,设立南京审计大学合肥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7 年开始面向https://www.eol.cn/baokao/ahsjzyxy-zsjz/20230320151137.html
6.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鞋服舒适性技术】展示: https://www.icve.com.cn/portal/courseinfo?courseid=4lwiaeomg6ja1f7k2sgxoq 1.教材简介 教材为“国家级职业教育鞋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号2014-09)”配套教材,教材编写基于建设完成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在内容结构体系方面与教学资源库信息化资源一一对应,将线上https://jwc.wzvtc.cn/wzzyjsxygjghjc/sswzyjygjghjcs/2021/12/23/116820.html
7.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通用8篇)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全球优秀公选课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申报以及建设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等。这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jiaoyujiaoxuelunwen/20100703230634_183165.html
8.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江苏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职业学院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http://zs.ynjtc.com/
9.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s://www.nbcc.cn/2020/1029/c1114a34386/page.htm
10.2022年教育部长怀进鹏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要着力增强教育发展动能,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11月30日,怀进鹏在《光明日报》撰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https://kcsq.nxeduyun.com/index.php?r=teach/topic/info&sid=810252&id=360499
11.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心得体会(通用21篇)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数字化课堂上,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教授为辅,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通过作业,训练巩固上课内容。我们这学期的学习模式就是这样的,说实话,这样的模式一开始我们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总觉得我们是学生,而老师是老师,如果老师不教我们,我们怎么可能学会,光是同学的讨论有能学到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636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