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强环保”为发展目标,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像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一个以电子政务、行政许可、环境综合监管、自动监控监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决策与应急处置、移动监管、基础设施为核心内容的“互联网+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目录
一、智慧环保监测系统方案介绍
二、智慧环保监测系统方案优点
三、智慧环保监测系统方案功能
四、智慧环保监测系统方案特点
五、智慧环保监测系统组成架构
六、智慧环保监测系统建设目标
七、智慧环保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八、智慧环保监测系统技术组成
九、智慧环保监测系统技术特征
十、智慧环保监测系统发展前景
正文
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系统的延伸和发展。系统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等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传感设备应用到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环保云技术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人类与环境业务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1、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2、顶层设计统一,业务协同性、关联性强,预警预测精准,对环保部门的各项专项行动和领导决策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3、数据“一张图”、分析“图形化”、应用“全时空”。
4、为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工业源污染物总量减排、污染预警、监察执法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数据支撑,提升了环境监管能力。
智慧环保综合管控平台,以物联网、GIS、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以企业生命周期管理为主要抓手,利用智能分析、异常监测和工作流引擎等技术,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环境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保护管理业务的人力成本,提高环保管理效率。
1、企业档案管理
通过对企业基本信息、行政许可等内容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管理,实现环保局对企业排污治理设施、应急管理资料、动态档案等多方面的情况掌握。
2、自然保护区管理
针对自然保护区和水资源保护地周边的企业管理,加强保护区企业的排污监管,并根据整改计划,辅助环保管理工作人员实现对重点污染企业的停产、搬迁/拆除的监督和管理,恢复保护地原有生态。
3、排污口视频监控
污染源排污口视频监控对接系统提供视频管理、告警管理、设备管理、录像管理等功能,可实时查看废水企业排污口、废气企业烟囱等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画面,为环保局污染源监管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4、矿区管理
通过与实时监测扬尘、噪音数据和视频监控的综合信息监控设备互联互通,将矿区实时数据传送给管理中心,实现对矿区的扬尘、噪声和视频信息的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效率。
5、油烟监测
对餐饮企业油烟排放浓度、净化器运行状态、风机运行状态等指标进行在线监控,从而将油烟治理设施工况数据与油烟浓度数据统一起来,为环保局提供直接有效且真实的油烟排放状况的专用油烟监测设备。
6、运维商管理
建立委托运营单位维护管理档案,实现远程工单派发和监督,并完成对运维单位的日常维护工作、设备传输率/运转率等指标进行考核。
7、报警台
8、移动执法
配合手机或移动执法终端,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工况监测设备、数据采集传输仪器等内容的现场填报、数据及照片上传。系统提供检查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及超限预警功能。
9、环保手册
10、重点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
智慧环保采用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传感设备应用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环保云”技术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加精细和智能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1、数据实时上传
通过前端的环境监测设备,实时收集数据,以直观数值进行上传,上传过程中无法人为修改数据,无法作假。
2、数据统一存储
3、数据实时分析报警
数据中心对所有上传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现不达标或超标的数据进行报警并推送现场实时画面和数据。
4、工作实时调度
发现异常情况,在高级、县级调度中心报警,市级下达工作任务及指标至县级调度中心,根据任务情况、车辆位置及行进轨迹、人员位置等信息进行综合调度,完成各类执法管理任务。
智慧环保监测系统包括环境安全防控与应急事故指挥系统,环境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工况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环保移动执法平台,实验室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环保综合业务处理平台,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等,并介绍一种常用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1、环境安全防控与应急事故指挥系统
环境安全防控与应急事故指挥系统,以环境数据中心为依托,采用“平战结合”的建设思路,以应急指挥调度为核心,以二三维一体化的GIS为平台,综合管理存在于废水企业、废气企业、污水处理厂、河流、城市空气等的风险源信息,通过应急资源、GIS空间分析、车辆定位、短信平台等实现环境应急事件的预警、接处警、辅助决策、应急指挥、信息发布,从环境安全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三个方面实现环境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2、环境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
3、工况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
目前我国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主要以排污口监测为主,这种“末端监测”模式无法监测到企业的生产运行状态,也无法发现污染物的偷排、漏排。
工况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将企业的污染监测位置前移,变“末端监测”为“全过程监测”,实现了污染源末端管理向全过程监管的转变,从而在污染源排放前发现超标问题,可以解决“末端监控”带来的偷排、漏排问题,对于保证监管企业治污设施的稳定达标运行和污染物总量减排有着重要意义。
4、环保移动执法平台
针对目前环保人工执法效率低、责权不明等问题,采用现代化无线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前沿技术,以局域办公网、业务专网、无线通讯网等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结合嵌入式应用软件,实现了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的现代化执法方式。全面规范了环境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流程、推进执法信息电子化;实现了监察执法信息的快速共享、传输、管理;实现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办案质量、执法水平;完善环保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最终实现我省“十二五”环保规划建设目标。环保移动执法平台使环保信息管理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管理转变,提供了规范的业务管理模式,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和环境管理水平。
5、实验室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实验室监测业务管理系统按照国家认可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要求,实现了对各种环境监测专题要素(水、气、声、固废、生态、土壤等)的例行环境监测和委托环境监测业务,涵盖了从合同签订、任务安排、现场采样(监测)、质量控制、样品交接、样品分析、报告编制、报告发放、数据分析、数据上报的全过程计算机协同管理,质量控制手段贯穿体现于整个监测业务流程,是环境监测站业务规范化管理和监测数据共享的协同处理软件平台。
6、环保综合业务处理平台
7、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是将工业过程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的管控一体化的新一代集散型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煤矿、机械制造等领域中的过程自动化及管理。
智慧环保本质上是“数字环保”的延伸和拓展,是在现有的环境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卫星遥感、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中应用的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环境与环境业务系统的融合,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进行“智慧”的管理决策。
1、业务协同化:将行政许可审批、建设项目管理、环境监督管理、环境执法、行政处罚、环境信访、环境监测、总量管理、生态管理、空气质量预测、环境应急、环境决策等业务进行协同、打通业务之间的关联,形成协同管理机制,同时将政府的业务工作和企业的自身的管理、公众的环保需求进行统一协同,为企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2、监测一体化:建立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对水污染源、气污染源、放射源、水环境、大气质量、噪声、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控制,实现天地监控一体化智能监控管理平台。
3、资源共享化:对跨区域、跨行业及跨平台的环境质量、环境安全和环境风险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和科学评价,能够通过模型和评价体系解决重点城市、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
4、决策智能化:随时了解实时的环境质量状况,对某个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预报,同时针对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落实限批、停产、关停等环境经济手段准确核算区域环境资源容载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5、信息透明化:通过政务外网网站、企业网上办事大厅及环保app软件等、构建政府、企业及市民沟通的桥梁,提供面向排污企业、面向社会、面向百姓的环境信息服务,实现从原来单一的信息发布窗口和行政审批窗口到提供数据服务、接受监督、体现互动交流的公众服务平台的转变。
建设智慧环保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能力,还需要丰富的环境行业经验积累。一般的互联网环保企业无法建设完成令人满意的智慧环保方案。智慧环保物联网综合平台依据环保行业规范体系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建设;以健全、高效、持续、优质的运维服务体系支撑运行。
一是建设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系统,覆盖大气、水、土壤、固废、噪声等,实现全面监测功能。通过科学部署感知终端与感知网络,建立覆盖辖区范围内各项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实现感知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
二是建设生态环境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管理考评与监察执法功能。以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管理为主线,对政府责任部门、排污单位、治污企业等监管对象,进行精准化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价,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比如: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环境网格化管理系统、IC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污染源“一企一档”系统等。
三是建设生态环境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实现决策指挥功能。融合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和其它专业数据资源,建立“环保一张图”智能决策管理系统,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和科学、高效的指挥平台。例如神彩搭建的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应急监测预警及指挥平台。在发生环境事件时,系统可以实时提供现场情况、应急方案,污染溯源管理等功能,辅助环境决策。
四是建设智慧环保民生服务系统,实现公众服务功能。通过智慧环保平台的开放应用,进行环境质量发布、环境问题投诉、行政许可申办、行政处罚公示等,形成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共建共享的生态格局。该部分突出案例就是环境信访举报系统,平台在前端开放社会门户系统,社会公众可以在线进行环境污染举报与投诉,同时平台还可以借助发数据分析整理信访数据,辅助环境问题解决。
“智慧环保”的总体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智慧层和服务层。感知层是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感知;传输层即利用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3G、卫星通讯等技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存储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感知层:感知层(传感层)负责采集环保治理监控设施的数据并通过传输层将数据发送到应用层,包括安装在各污染源排放点的各种智能在线监测仪器、数据采集器等。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进行信息数据的传递和处理,承担着感知层和应用层之间数据传输,可采用GPRS/4G/WIFI等无线通讯方式接入,也可通过有线专用网络接入。
支撑层:应用云平台实现对智慧环保的支撑,包括:各类服务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大数据分析。
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功能是把感知和传输来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表格、图形、地图、视频等形式在个人电脑、IPAD、手机终端等设备直观的显示出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应用和服务。
智慧环保监测系统智慧环保物联网综合信息平台是建立起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质量监控中心和“数字环保”信息系统,形成合理顺畅的工作机制,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信息网络为载体、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环保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
可靠性:污染源监测现场环境恶劣,干扰信号较强,因此系统具有高抗干扰性,且设备抗腐蚀、防尘等。
适应性:网络适应性强、带宽要求低,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包括Ethernet、局域网、3G4G等。
稳定性:在设备选型、平台设计、实现方法等方面,充分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及性能价格比。
兼容性: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兼容各种新型联网模式,提供开放式系统接口,支持二次开发。
“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智慧环保”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科学发展提供了崭新之路。提高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实现了“数字环保”向“智慧环保”重大跨越,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环境保护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见的是,智慧环保的发展趋势仍然会变化,但是以技术为主,创新为辅的大致道路还会继续持续下去。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数字化”、”一体化”、“个性化”都很重要。只要明确了理念和体系,将产业链完整化、可持续化,智慧环保的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