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重点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根本举措。

从数据上看,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供给与需求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日益涌现。新时代,走好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践进路,发挥好公共就业服务作用,将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作为关键抓手,抓住人才、市场两个基本点,聚焦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就业渠道、就业信息、就业环境等关键要素,筑牢高质量充分就业根基。

重塑就业观念,源头提升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动力活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供给质量,首先体现在就业观念的与时俱进。一方面,强化组织宣介活动,深化社会对就业的新认知。要以媒体、网络、社区活动等形式,广泛传播新时代就业观念,强调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贡献并重,鼓励人们打破传统职业壁垒,积极探索新兴行业和灵活就业方式。另一方面,组织建立实践引导,完善精准性就业导向服务。要通过特色化职业培训、专业性就业指导活动,为青年、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职业规划。上海市长宁区人社局持续开展“IN动力就业训练营”活动22场,通过职场体验、模拟面试、沙盘演绎等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活动,帮助1000多名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帮助其理性选择职业方向。

拓宽就业渠道,搭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沟通桥梁。坚持“大数据+铁脚板”并行。现阶段,公共就业服务通过构建新方式、新手段拓宽就业渠道,以“建平台”“常走访”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打破就业供需壁垒,从就业渠道层面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方面,要巧借数字化之力,搭建“云端送岗、精准推岗”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就业信息,打通沟通渠道。另一方面,要坚持“铁脚板”并行,对重点人群开展梳理摸排,制定个性化就业方案。在打通就业渠道的基础上,对就业信息的实时更新、搭建新渠道实现信息优化与完善,来打破信息隔阂的痛点,实现供需有效对接。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利用社区网格建设,在全区13个镇、街道设立“就”在淄博人社服务站,并把站点扩展到银行、商圈、园区等,打造“网格+就业”模式,用工保障、就业指导、创业服务、技能培训等6大类17项业务一体化办理,实现“15分钟”就业服务圈,以此完善就业信息,提供优化选择。

优化就业环境,厚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创新土壤。公共就业服务通过政策支持、制度保障能有力作用于创新环境的培育,营造“人人敢创新”的氛围,以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型就业模式。广东省人社厅连续8年牵头举办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吸引超14万个项目报名、超80万人次参赛,提供优秀创业项目资助超1亿元,同时,60%以上的获奖项目成功转化落地。可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公共就业服务在就业环境方面不断推进。不断拓宽产业创新空间,营造个人能创新、企业敢创新、产业会创新的市场环境,带动就业良好生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点,关心创新型劳动者的急难愁盼,对于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可适当加大对其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激发其投身创新事业的积极性,保障“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根基,让更多人才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领域,在更广阔的天地书写绚烂人生。

(作者:杜恬馨,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特约青年研究员)

THE END
1.健全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国家大计和民生福祉。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传统用工模式变革、人才供给侧承压、市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等问题,本文秉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从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入手,就健全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提出意见建议。https://www.ncss.cn/ncss/zazhi/qk/y2024/n2/202403/20240321/2293273591.html
2.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就业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岗位信息发布、求职招聘、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充分开发利用“大学生就业管理服务系统”,使就业数据报送、学生签约手续、单位招聘信息发布等工作全部实现信息化;创新线上招聘模式,开展“云就业”服务,创新开启“直播带岗”活动,保证“天天有专场、周周有组团”。(陕西科技https://chinajob.mohrss.gov.cn/h5/c/2024-04-23/403855.shtml
3.“三个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理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8-26/8337074.shtml
4.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尚书)“我们怎样更好就业?去哪里就业?如何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7月29日,由市人社局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求职能力提升活动在市就业促进中心启动,邀请职业指导师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2931777.html
5.高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常态工作机制实践初探经济频道三是能够促使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通过完善协作机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探索新时代协同育人新模式和新路径,可以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搭线和架桥的助力工作,从而促使高校毕业生在多方联培的背景下,实现更充分更稳定的就业。 https://jingji.cctv.com/2024/06/17/ARTIbltufDkIgOQBLtluRSMg240617.shtml
6.搭校企供需对接平台,共促高质量充分就业评论频道近日,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加强分行业分区域就业市场建设。”“深入开展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就业与培养有机联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正是将高校毕业生工作置于市场化社会化大格局中统筹部署,https://pinglun.youth.cn/wztt/202404/t20240401_15169704.htm
7.创业促就业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特别注重加强创业服务,努力构建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常态化的服务新格局,创业服务的基础不断加强,范围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今年1-8月,已累计服务城乡劳动者3.2万人次,扶持成功创业1.5万人,带动就业5.9万人,服务促进创业的助推作用充分http://zongjie.yjbys.com/zongjie/fanwen/765556.html
8.社区就业工作总结(精选15篇)建立就业登记、失业登记与就业服务有机衔接的工作流程,通过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区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二是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通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和即时公益性岗位援助。根据上级部门确定的再就业援助任务要求,制定专门就业计划。三是针对社区“4050”人员就业现状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950456.html
9.学院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进一步做好学院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院严格按照就业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拓展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为工作要点,凝心 聚力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全力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高https://ztjy2023.lvu.edu.cn/f6/f8/c2545a6322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