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什么是社群?社群营销的核心又是什么?传统零售如何利用私域流量池去触达客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对传统型门店社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门店社群运营如何改善进行了总结。
一、社群是什么?
首先我们通过一组案例,先来看一下最近几个月比较火热的社群「自救」模式案例:
1.瑞幸咖啡
180万私域用户,每天贡献直接单量3.5万+,通过在客户群内信息提醒促单10万多杯;达到这一目标用时仅3个月,其中60%以上都是活跃用户。
用户入群后月消费频次提升30%,周复购人数提升28%,MAU提升10%;目前,私域订单贡献已成第三大渠道,超过第三方外送平台渠道。第一为APP,第二为小程序。
瑞幸咖啡私域用户已经180多万,其中110万用户加入了9100多个围绕门店组建的用户福利群。每月,入群人数还以60多万的速度在新增。
2.乐凯撒
3.五谷磨坊
把员工IP变“店招”,把导购的朋友圈成“货架”,五谷磨房用「社群模式」激活新生意场。借助私域的老客维护来稳业绩,实现了客户消费人数、次数和消费金额的抗压表现。
通过这个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群」在2020年,继续成为激活「私域流量」的新模式。
4.社群营销经典模式解析
1)社群电商分销会员模式
(比如大v店):核心点在于分销
大V店:作为一家新兴的母婴电商,大V店可谓是社群电商成功案例中的佼佼者。以亲子阅读为精准切入点,社群的管理运营体系化,帮妈妈创业赚钱开店获取佣金的模式,几近成长为一个自我循环的社群生态平台。
(瑞幸咖啡):核心点在于激活(留存)
如果说,此前瑞幸营销的关键词是扩张性裂变策略,现在则升级为精细化社群运营策略,营销关键词从拉新转变为留存和提频。用户转变为私域用户及进入社群后,月消费频次提升了30%,周复购人数提升了28%,MAU提升了10%左右。
3)内容社群打卡裂变模式
(启蒙听听):核心点在于裂变(吸粉)
看到这里相信我们已经有了答案,每一种模式都是依托于社群+内容的,优质的社群营销都不是一个单一存在。社群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社群模式玩好了。
4)社群的优势是什么?
为什么这些模式都是基于社群去做?我们来看一下社群的优势:
换个角度去看,其实社群就是递进式的社交属性+媒体属性+商业属性。
基于社群的这些优势,在每一种模式中社群都承载的不同的价值,深究其本质,其实都是利用『社群』这个载体,设计出一套符合业务需求抓住用户心理的线上运营营销模式,从而去精准的高效的反复「触达」到我们的客户,最终达到提升销量的目标。
二、社群营销的核心
高频次「触达」其实就是社群营销的核心。
不论是线下业务还是线上业务,高频次「触达」客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触达客户,是一个永恒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只有不断的去接触客户才有机会赢得客户。
1.高频次的触达客户,是成交的前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2.触达客户的方式变了
进入办公室开始工作,就马上忘记了这件事。午休的时候曾经一瞬间想买一点常常,但是拿起手机搜了半天没结果,注意力马上就被转移了。
在产生购买欲望的三小时内没有达成,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新的动力再去研究了,最主要是的我们的精力会被各种其他的产品分散掉。
1)什么是私域流量池
首先私域流量池是相对于公域而言的,一张图看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把流量比作水,把客户比作鱼。
公域流量指的是我们的一些品牌,比如说线下门店或者其他的社交品牌,它们有比较广的流量。
2)传统门店的私域流量在哪里
不难发现,在过去线下门店网点积累了大量的本地流动客户,它能够触及到周边本地属性很强的客户。
这其实就是一次简单的将公域流量培育为私域流量,并且实现高效反复触达的社群营销过程。
还是拿鱼塘举例子,公域流量池指的是就是别人的,公用的,而私域流量就是自己的,可以发展的。
在线下,每当客户到店消费,或者是购买产品的时候,都是我们触达他们的一次机会。
三、传统零售如何利用私域流量池去触达客户1.先搭建完整的私域流量池体系
可以说大部分传统线下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要搭建完整的私域流量池,因为没有正确去认识社群营销模式的全景。
门店社群模式其本质就是去中心化的社群自媒体服务体系,改变以往以自媒体一对多的方式,释放每一个员工的线上服务能力。
举一个某知名黄金珠宝门店最近的例子:
这张图片并不是以往过去逢年过节的囤货现场,而是真实的发生在今年六月份的武汉某黄金珠宝商城内。商家策划了一场社群引流裂变活动,活动上线两天,到店客户达到8000+;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
这一切源自于一款精美优雅的「小蛮腰」银饰项链,造型魅力、色彩斑斓、最主要的是有机会免单呐。客户通过分销传播成功推荐两人即可获得足够佣金相当于自己免费买到了项链。
而我其实也是其中一个消费者之一。
在我成功买到项链,到店领取的时候,门店告诉我已经领完了,请换一家店,换了下一家店,依然领完了,门店告诉我过两天后再来领。于是我就过两天去领取,想着顺带买点其他产品。
然而后来去领取的时候,店员无一人主动像我推荐其他的产品,仅仅是完成了核销电子券的任务。
其实作为一个运营人员,这对个行为是非常失落的。
运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环环相扣,然后最后那一刻的触达,取决于一线的员工。所以任何一个完整的营销体系,都需要重视一线。
3.将线下客户在线上留存,然后挖掘流量,再反哺给门店,形成闭环
这样,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搜集到一批本地属性很强的客户。我们再引导他们回到门店消费,或者参加下一次门店活动——闭环完成。
举例:
乐凯撒品牌总监梦莎:
我们选取了一部分已经开始在做线上客户社群的运营的门店管理者进行调研,各方面沟通调研后发现,大家在获取客户、客情维护,活动策划等方面有过一些实践,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是当社群开始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管理人员在线上客户运营各个环节都逐渐开始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获客方式较为传统
这样的进群方式,路径过长,同时加好友涉及客户隐私,部分客户资源在进群第一步就直接流失掉。
2.群成员活跃度低下3.线上积累的客户流失率较高4.营销活动效果不理想
1)活动策划的运营方案不够完善
2)缺乏社群营销活动的数据复盘
没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每一场活动的实际效果,最终无法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不知道在活动的哪些环节需要进行提升。
总结: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需要借用运营工具,更加智能化的解决重复性的日常基础运营工作;二是从运营策略上需要开始具备线上社群营销及管理思维。
1)提升企业员工服务形象
2)快速建立客户服务群
案例:
基本玩法是,每个门店的用户可以先加首席福利官lucky为好友,然后再围绕门店的LBS位置信息自动拉群。
受疫情影响,瑞幸有部分门店(如大学内门店)还未营业。
目前社群玩法覆盖了90%的门店,Top10的门店,群数量基本都超过10个,一个群200人,上个月单月新增60万以上群用户。
3)客群日常运营实现高效化
一键设置快捷回复客户,建立常用话术资源库,提前配置好(欢迎语),自动向新客户打招呼;优惠券、会员卡、折扣商品、链接等,均可以设置为欢迎语的内容之一,来一个快速见面礼!
建立标签体系,使用标签高效群发功能,自动同步活动信息,快速触达整体目标客户。
4)自动把控社群内容质量及群规维系
群聊内容企业可查阅,具备群规自动维系,自动防骚扰机制。可设置新成员是否可以查看历史消息。
5)规避人员流动客户流失的问题
员工离职后,名下客户会自动归属至企业,客户资源不会流失掉,且客户方面属于:无感转移。企业经营的数字化资产,归属于企业。
2.运营上,转变运营策略,提升营销效率
1)做好日常客户运营
①用好进群欢迎语
顾客刚进入群,你对他的专属欢迎语就自动发出了。
②常见问题自动回复
如果有顾客常问到的问题,可以设置为自动回复,当顾客问的问题命中你设定的关键词时(例如“物流信息”等),群机器人会将答案一秒送到顾客眼前。
③怎么让顾客常常想起你?
④开启群直播
2)打造高质量的社群内容运营体系
内容是社群发展的前提,也是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一个没有高质量内容输出能力的用户社群,很难形成长期的运营转化价值,也很难形成足够的的品牌影响力。
3)策划完整的社群营销活动
回顾一下:社群活动是什么?
完美的社群活动其实是一场环环相扣的拉新+裂变+促活+转化成交的可持续自运转的社群运营全员营销活动。
从运营形式上:转变以往单一的活动类型,引入福利运营、游戏化运营、仪式感运营、客户关系运营等新的玩儿法,以更好的留住客户。
从运营落地上: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环节执行层的员工,真正的把员工当作第一批优质的种子用户,从而实现高效的「冷启动」,成为社群营销活动能够成功的原始驱动力。
4)规模化管理,精细化运营
有些客户消费过,有些客户崭新的,有些客户长期购买,有些客户客单价高。怎么区分好这些客户,从而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呢?
此外,还可以根据标签给同类型客户群发消息。
5)用数据驱动运营管理
每天加了多少客户,成功了多少、有多少有效沟通、建了多少群、群里有多少人、多少人说过话,朋友圈发了没有,客户看了没有,成交了多少等各纬度的数据都能够自动统计好,从而用数据说话,改善各环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