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题:新的信用信息平台上线,能为中小微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新华社记者吴雨、任军
当前,我国仍然有大量中小微企业信用记录单薄,难以获取信贷支持。如何有效化解由此产生的融资难题?
10月25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试运行。这个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推出的新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建立了专属的数据账户,可为企业贷款提供一份全新的“征信报告”。
为何推出资金流信息平台?
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缺少连续性、稳定性的高质量信用信息,这是制约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重要因素。
目前,不少中小微企业没有信用记录,被称为“信用白户”。但这些企业并非没有银行账户和交易流水,一些资金流信用信息没有被充分挖掘和使用。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开发建设了资金流信息平台。这个平台能提供哪些服务?
这份报告里都有啥内容?
中小微企业查询生成的企业账户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提供了企业账户收支情况、现金存取情况、与不同类型交易对手往来信息等。企业不用担心商业敏感信息被获取,因为报告呈现的是月度、季度数据变化情况,而非逐笔数据披露。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份报告,金融机构可以便捷、高效地获取客户的资金流信用信息,对客户的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丰富企业信用档案。
“比如,通过与供电、社保、通讯等公共机构的资金往来变化情况,金融机构可以更清晰地判断企业经营是否正常、规模是否增长等。”该负责人表示,这份报告不仅能为企业申请贷款提供增信支持,也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这份报告怎么用?
记者了解到,平台本身不收集、存储任何信用信息,只是提供信息奔跑的“高速公路”,推动企业信息流转应用,帮助企业实现“我的信息我做主”。
新平台如何维护信息安全、保护主体权益?
新平台上线以来运行情况如何?
记者了解到,25日一早,资金流信息平台已面向中小微企业和试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流信用信息服务。首批选择了业务量大、技术实力强、具有地域代表性的31家金融机构参与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可以覆盖中小微企业账户超5000万个。截至当日17时,平台访问量已超5万次。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动金融机构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