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联网平台?李有龙平台图谱(一)

2、互联网技术是一切数字化技术的基础技术;

3、互联网连接数量前所未有的反应了该技术的先进性;

4、本文13191字,可以先收藏再阅读。

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图谱

以下是正文:

什么是互联网平台?

传统观念中,典型的互联网平台分为两个大类,分别是用户型互联网平台和产业型互联网平台,学界一般会在每一大类别里面根据行业属性,划分出很多子分类,例如腾讯研究院将用户型互联网平台划分出了21种原型,最后再根据所处行业类别(原型类别)不同,进行平台的能力设计,才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形式的用以用户可接触可交互的,所谓的网站、app、机器人等等。

两种平台都属于场景型平台,这一称谓在学界是有争议的,部分人认为只有用户型平台才是场景型平台。实际上你如果熟知场景的定义,就不会存在此类争议。

1、产品思维与商业思维

如图01,商业思维首先要包含在技术思维之中,而技术思维一定要包含在科学思维里面,你做的任何事情只有符合一定的科学性才有机会,最后是科学本身首先是服务于人性的,也就是我们要具备人文思维:人是一切,人是出发点,人是目的。因此,广义的讲,商业思维也应该是产品思维的一部分,两者也可以统一理解为广义的产品思维。

2、平台的三大类能力触点

从用户触点角度来看,以用户型互联网平台为例,一个用户型互联网平台的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三方面的能力触点,分别是需求侧交互的触点,我称之为需求侧用户直接交互的平台;供给侧交互触点,我称之为供给侧商家交互平台,用以自我创新并服务需求侧;连接侧交互触点,我称之为连接侧平台,或建设者交互平台,用以自我创新和赋能两侧。

(1)需求侧的用户直接交互的应用平台,我们通常看到的就是网站或者app。要想满足用户需求,必须提供商家服务于用户的交互平台,也就是(2)供给侧商家交互的应用平台,一般这部分主要用于生产者创造产品、服务或工具,并利用他们和用户实时互动,一般有多个网站、app和其它应用。同时,平台建设出来以后,平台的建设企业作为中介和裁判,要推广平台获取流量的同时,还要在流量到来后运营与营销,这些平台主要是建设企业用户生产产品、服务和工具的,一般有多个网站、app和其它应用,这是(3)治理、营销与运营应用平台。用户、供给和建设者所有的平台加在一起构成了用户型平台,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平台,这个互联网平台才能算作是真正的生态的载体。

3、构成平台的各类别触点的数量

再例如阿里早期PC时代的淘宝网,现在升级成了手淘App,外在的品牌资产变化本身并不大,但属性却千差万别,这是其就是生态品牌的升级。到了移动时代,得益于淘宝成功的实现了内部业务外部化,诞生出了很多新型的用户交互型平台,支付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什么用户型平台最好是一个?因为平台本身其实就是企业的品牌,多品牌经营需要的资源,能力,用户的认知成本都会非常的高,是不利于企业平台建设的。

很显然,我的互联网平台整套“李有龙平台图谱”理论体系,是完整平台的研究,不是单个触点,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4、大一统是趋势

PC和移动的早期阶段,用户型互联网平台和产业型互联网平台还是分离的,也就是说由于流量红利的存在,大家各自“井水不犯河水”,选择一个方向切入,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成长。但由于市场规模就在那放着,单一市场对生态或平台的容量就那么大,所以进入了所谓的下半场。

随着下半场的开始,成功的大型平台相互之间开始渗透,例如用户型平台增长触顶,例如用户增长见顶,用户活跃见顶,用户人均消费见顶等等,这时候,为了继续拓展市场,同时加强全产业大大小小企业对生态的依赖,阿里开始下沉去做云计算、芯片、处理器甚至ICT等等软硬件。另一端的代表,产业型互联网平台的领先者华为,早在功能机时代就开始布局2C业务,现在已全面开花,自不用说。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下半场阿里和华为会越来越像,甚至像美团这样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像阿里,也是这个原因。

5、平台为什么如此重要

著名的平台研究专家方军说:“互联网平台是市场、企业之后的第三种资源与组织方式。”这是对互联网平台比较准确的价值定义,其实平台就是新时代的市场形态的载体,这个新型的市场形态就是数字化生态,或者互联网生态。

如此“褒奖”平台,平台究竟有什么魅力?这张对比图一度非常流行,它展示了2007年和2017年,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2017年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七家属性为用户型的平台。2016年七八月份那次的榜单发布,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十年前,排名前十的企业没有一家是依托于今日大火的互联网平台存在的,但十年后前十的公司有七家都依托于平台成长起来的,这个名单里第一次没有出现金融和制作业巨头,这就是平台的魅力。当然,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全球很难出现像苹果、微软这样的全球化金融(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公司,所以平安要找自己的第二曲线,必须是在金融业务之外,例如科技、大健康亦或是投资等等。

我想,没有任何数据能比市值、盈利能力和人效更能说明问题了,这也是平台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

什么是用户型互联网平台?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PC技术的成熟引用,到Google、Amazon、阿里、腾讯的诞生,互联网技术叠加其它科技发展至今,对整个世界可谓产生了颠覆式的改变,但人类对互联网平台的研究,实际上非常短暂却又极具突破性的:2004年前后,经济学领域里关于多边市场和平台的一般性理论开始成型,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埃尔文E·罗斯(AlvinE.Roth)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伊德·沙普利(LloydS.Shapley)因在市场设计上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官方的颁奖点评是“为了他们在稳定配置理论及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出的贡献”。2014年经济学大师,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让·梯若尔(JeanTirole)教授因其“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阐明了“如何理解和监管只有少数大型企业的行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大企业”就是利用平台连接多边市场的生态型企业。

1、平台的定义

人类史上的集市就是最早的平台雏形,这种雏形在我们现在的农村还大规模的存在。除了农村的集市,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城市的购物商场、花鸟市场、北京新发地这样的蔬菜批发中心等等都是平台的雏形,例如万达商场这样的建筑,本质上也是撮合交易的连接性平台。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夏尔·罗歇(Jean-CharlesRochet)和让·梯若尔(JeanTirole)最早给出了一个定义:“多边市场是一个或多个运行最终用户交易的平台。”“平台是一种基于外部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价值创造互动的商业模式。平台为这些互动赋予了开放的参与式的架构,并为它们设定了治理规则。平台的首要目标是:匹配用户,通过商品、服务或社会货币的交换为所有参与者创造价值。”

著名的平台研究者方军的定义是:“互联网平台是市场、企业之后的第三种资源与组织方式,互联网平台的角色是连接者、匹配者,市场机制的设计者。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是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平台可能是当下所有新公司、新商业模式的基础与内核。”

你会发现,无论是平台研究的代表型学者,还是实践型研究专家,对平台的定位都是“多边(双边)市场的设计者”,是基于数字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平台”。实际上,我们在讨论平台的时候,都习惯型的会丢掉“互联网”三个字,而真正的平台都是互联网平台,一定是要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的。

所以,我这里给出的定义是,所谓用户型互联网平台,是指以普通用户为核心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多种数字化技术而驱动,解决特定市场问题而存在的,多角色大规模、实时互动的多边复杂关系网。它是多边市场理论中的平台的具象化体现,是市场的设计者,是互联网生态的物理与数字化载体的合体,是区别于传统市场和企业而存在的新型商业形态。

要想充分理解这个定义,你首先要理解以下关键词:

(1)以普通用户为核心:人即目的。

互联网平台的核心首先是人:人是开始,人是目的,人是一切。平台的设计,一定是基于李有龙的《3Design模型》为基础,满足人文思维和科学思维后的产物。

互联网平台作为连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重要的桥梁。过去的双边市场平台主要以交易为基础,着眼强调物,所以品牌、营销和渠道三部曲尤为重要。但是现在互联网平台更多着眼在人,单个人,怎么服务好人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曲。过去,IT公司只是在提供一种技术,一个软件想搞定企业所有问题,特别是在金融企业,例如保险公司中,IT都是二级部门,是比业务部门身份地位至少低一个等级的,写代码的做设计的都是没地位的,更不用说产品经理这种岗位的设置了,实际上现在这种现象依然在很多国内保险公司中存在,并将长期存在直至企业倒闭。但现在,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是在服务人,我不用像过去一样去拼干爹,拼关系,拼牌照,拼资金来构建营销、品牌和渠道的强垄断能力,我要做的就是利用平台的基础能力踏踏实实服务好我的每一个用户。这是互联网平台和之前的双边市场平台、和之前的IT公司的显著差别,这种差别是从骨子里的思想变革,是模式底层的差异。

包括前面提到的平台雏形集市和购物商场这样的体现,目的也是交易,并不是人,但你会发现,这几年新建的一些购物商场,一改早年类似“宜家”“家乐福”那种买瓶水要走完整个商场累死人的逻辑,而是大改了内部设计动线,新增了非常多人性化的设计,特别是一些商场进入后随处可连接的WiFi、可休息的桌椅、饮用水等等,等孩子的家长也可以在旁边桌椅上下下五子棋或者看看电影,虽然依然未能让你度日如秒,但趋势和变化跃然纸上。所有进入商场的人,哪怕不消费,也能获得很周到的基础服务,要知道这种服务本身就是用户洗脑的过程,是品牌塑造的过程。

这也是我根据“李有龙生态矩阵(LYLEcosystemMatrix)”推演出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之一:未来十年,线下的购物中心,更多的是在为“一个”用户提供“个性化、一对一、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商场的建设者的核心能力是打造这种“生活方式”的提案能力,而商场的各种商业,就像商场设计者手中的乐高积木一样。

这就是以普通用户为核心。

除此之外,人即目的的第二层含义是对平台建设者而言的,仅仅服务好普通用户的平台一定无法成就自己,也无法真正的服务好用户。为什么?因为它没服务好平台的另一个用户群体:商家。平台的核心任务是做好连接和匹配,连接与匹配的是由多个角色的,基础的角色(关于基础角色可参考:平台的核心交互与基础角色)在双边市场上包括卖家和买家,现实的平台都是用户端网络效应驱动的多边协同平台,因此商家端同样重要。

第三层的含义,是企业内部员工合作方式的问题,无论是生态建设企业还是生态参与性企业,通过打造一系列的工具或服务来赋能员工,成就员工,从而成就自己,成为生态时代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的新型组织关系,这种关系同时要求企业在人才筛选与培养过程中,形成极高的组织价值观上的一致性,并保持员工创造力的差异性,共性和异性共存才能繁荣。企业内部讲究共同价值观是“服务阶段”生态型企业比较鲜明的一个特色,像阿里这样没有天然的社交网络效应壁垒的企业,取胜的关键可以说是“思想教育先行”的再一次证明,事未动,人先动。阿里的价值观中,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就是例证。

只有用户、商家和生态建设企业的员工之间形成无缝协同,各取所需,形成正向的反馈闭环,才能驱动平台快速演化发展。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语说就是:让平台上所有参与者之间形成无缝的共生关系。

(2)互联网技术是基础的基础

这段话或许并没有什么商业冲击力或者展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我们用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来说明你就会明白,这个词就是互联网技术上最具价值的效应“网络效应”。

如上公式,其中m=n。也就是说,n越大,形成的连接数量越多,从而网络的价值会成级数级增长。在国内,仅仅从单个人的角度讲,原则上说n和m都可以达到14亿之多,当然除了老人和婴幼儿,12亿应该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如果能像Facebook扎茨伯格畅想的那样,实现全球74亿的连接,这个想象空间还会进一步被放大。

如果我们有幸迈入真正IoT时代,真正的实现万物互联互通,n和m会有多大?华为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说IoT会接入至少500亿设备,这个数值平均到74亿人口身上,看似非常积极,实际上,如果平均到地球的万事万物上,后面再加一个亿甚至多个亿,都不为过。

很多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很反感“互联网平台”而大力主导“数字化平台”,他们的焦虑在于企业本身不具备互联网基因,没有真正洞察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底层本质,因此不得不利用数字化来包装自己从而获取客户的信任和项目。他们似乎在暗示:巨头和咨询公司包装出来的数字化听起来更高大上,而互联网发展多少年,老气横秋下,太俗气太out了~实际上这种争论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必须说明的是,网络效应是以色列经济学家奥兹·夏伊在《网络产业经济学》中提出的。

(3)多种数字化技术一起为驱动力

无论是在连接的数量和质量上,创新的数量和质量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上,互联网平台都远超越传统的商业模式。这就是说为什么我认为互联网技术是数字化技术中的基础的基础。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像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IoT、5G甚至生命科学领域的基因编辑等等都属于这个大的模式上面,为了提升体验和效率而产生“工具”而已,单独去讨论任何一项技术,在目前的形式下看,是非常单薄的。

(4)多变的复杂关系网

前面讨论过,生态的底层逻辑是“复杂网络”,平台作为生态的载体,和生态是具备底层逻辑一致性的,也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刻画出的平台“形象”是一张庞大、立体、复杂、多变且快速演化的网。

2、平台的起点

平台如此庞大,我们该如何入手?这就涉及到平台原点的问题,就像跑马拉松,再长的距离,起点就是脚下一条非常小,但清晰的白线。在互联网平台的演化之路上,这条“白线”就是平台的原点,也叫平台的起点,它就是“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

这里面有一个看似矛盾的地方,这个起点为什么不是一个好的传统的产品?为什么不是一个优质的服务?而一定是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这其实涉及到传统产品或服务和互联网版的产品或服务的差别,以及互联网平台它的核心价值。

(1)传统产品或服务于互联网服务的差别

传统商业环境中,我们去理发店理发,可以和理发师一对一实时互动最后达成满意的目的。但整个服务过程首先是我消费(买断)了理发师当下的这一个小时来服务于我一个人。如果这家理发店或者这个理发师要想让他的收入实现十倍、百倍、千倍或者万倍的增长,同时他依然在做理发这项服务,在传统商业环境中,这是很难实现的。

那问题来了,理发师都转型自媒体了,谁理发?农民都搞直播了,谁种地?直播的农民和平台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就涉及到平台的核心价值问题。

(2)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

我们以商场购物为例,你去商场买一件衣服,从进门开始导购为您服务到出门离开算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的话,导购和你之间的“服务闭环”的数量一般只有几次,如果你反反复复进一家店,一天的数量也屈指可数。同样的事情,如果放到淘宝上面,淘宝的“数据智能”平台推荐一个穿搭清单,用户浏览后没有点击,系统实时刷新推荐第二轮,第三轮直到用户满意为止,这就是多轮“服务反馈”闭环,并且是在用户潜意识层面下实现的。

机器和人不一样,它可以不知疲倦的一轮又一轮的满足数十亿用户实时的“个性化、一对一、高品质”需求,这在传统商业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实现这一轮轮服务要做到什么?就是所谓的平台的原点产品的“五个化”:在线化、数据化、算法化、模型化、产品化,这五个化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利用数字化技术去分析用户,匹配服务,满足用户从而提升体验的正向的反馈闭环。

所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核心服务的在线化、数据化、算法化、模型化、产品化是平台的核心价值,也是互联网产品和普通产品最大的差别。

3、平台的十大启示

(1)平台的起点是连接,互联网经济的引擎是平台;

(2)平台思维取代管道思维,未来的经济将是互联网平台化的;

(3)互联网平台首先应是一个好产品;

(4)平台的价值取决于它新创造的价值,平台创造价值应在获取价值之前;

(5)不存在唯一完美的互联网平台模式;

(6)“定价”依然对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成败非常重要;

(7)互联网平台的边界在开放与控制的权衡之中;

(8)在平台时代,网络效应让互联网平台更强大,也让它更脆弱;

(9)互联网基础性平台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公共性;

(10)互联网平台连接一切的目的是赋能等等十个。

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网上找来看看,这里面有几项是方军没提到的,那就是互联网平台的本质,它属于新形态下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是新型经济运行的巨型驱动器,数据是原料,算力算法和模型以及人的交互是驱动力,协同效应是结果。

实际上方军的这十个启示,和杰奥夫雷G.帕克(GeoffreyG.Parker)、马歇尔W.范·埃尔斯泰恩(MarshallW.VanAlstyne)、桑基特·保罗·邱达利(SangeetPaulChoudary)三人合著的《平台革命》一书的观点基本吻合,这本书没有说的也没在这十个里面。在后期讨论李有龙平台图谱的整套理论的过程中,我会花相当的篇幅来介绍这本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

4、平台的两大类关系

从平台的运营与治理这两个角度看,平台还有一个全新的定义:平台是一系列关系的总和。平台的运营与治理,其实就是处理和各种各样角色之间关系的过程,典型的角色包括4个大类16个小分类,也就是16中关系模型。

也就是互联网平台要处理好这十六种关系:互联网平台与2C用户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商家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政府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其它赋能者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技术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数据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人文(含道德)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管道性企业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其它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平台与其它生态型企业的关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处的制度、规则并不是互联网平台制定以约束用户和商家的制度和规则,当然这个制度和规则可以包含前面的部分。

也有学者或研究机构将这种关系划分成了两大类关系,典型的就是腾讯研究院的划分,两大类是技术与数据,十大关系分别是平台与技术、平台与创新、平台与道德、平台与经济、平台与政府、平台与社会、平台与个人、平台与管道、平台与用户,以及平台与平台等。

5、提效VS新模式,管道VS平台

(1)管道的数字化升级:还是管道

生产端的规模效应型企业,机会都属于管道性企业,资源在管道流动的过程中产生附加值,然后输送给消费者,从而产生线性的价值链。当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原来的价值链叠加新的技术,能产生以往难以达到的效率,所以企业开始数字化转型。

这个过程,是传统管道性企业,在模式上创新,或者技术的应用,是自己从过去平庸的效率达到一个效率的新高度,从而那些高效的管道超越并注淘汰低效的管道。

以保险行业为例,现如今几乎所有的传统企业,高喊的“数字化转型”其实都是在做“数字化升级”的生意,所以最近也有一些行业的专家开始发出不同的声音,回归于理性,他们呐喊现如今险企的所有“数字化转型”都是伪命题,事实也是这样的。

(2)管道的数字化转型:吞食其它管道

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完全是在新技术上建立了新的模式,这个模式不但不存在边界,而且还包含了无数的管道。这个阶段就是互联网平台吞食传统管道的阶段,也就是网(面)吞食线的阶段。

如果传统企业够幸运,数字化升级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出现质变,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成功从旧物种脱变为新物种的话,他是有机会也有能力吞食整条赛道或者整个行业的其它所有管道型企业的。

这个第二种模式,才是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才是我所探讨的生态建设的部分,才是更高维度的存在。

全文完~欢迎留言批评~

1、不是所有的平台都是互联网平台;

2、互联网平台是继市场,公司后的信息商业形态;

3、互联网平台是一系列“应用平台”的集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4、互联网平台是互联网生态的物理和数字化载体;

5、李有龙平台图谱是一个用来判断互联网平台建设之初基础要素的“图谱”;

6、李有龙平台图谱存在的核心目的是防止企业少犯错,少踩坑;

THE END
1.新闻资讯互联网平台发展痛点全解析,破局之道与未来展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电商到社交网络,从在线娱乐到金融服务,互联网平台的种类繁多,功能丰富。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互联网平台也面临着诸多发展痛点。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帮助这些平台更好地应对挑战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633222.html
2.互联网平台是什么意思互联网平台是什么意思做你后盾 精选回答 互联网平台是为了解决特定的企业问题而存在的,这个问题就是如何使信息更加有效的利用,如何让信息的使用者在利用信息的时候得到乐趣,和包括数据仓库软件产品在内的其他计算机软件产品一样,提供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发布和共享的方式。 互联网平台的主要技术核心有3个: 1、收集和https://edu.iask.sina.com.cn/jy/2wUJ77j1pM5.html
3.什么叫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是什么?网站知识互联网平台是什么? 我们这里说的“平台”,指的是人们希望借助互联网聚集行业相关性或目的相关性。实现平台组织方实现行业服务目的,具备行业话语权,并产生相关效益的过程。 自从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开始,有无数的人尝试着基于互联网建立各种“平台”。其中有通过“平台”的建立,事业做大做强,成为行业“巨无霸”的。https://www.onemary.com/article/knowledge/102977.html
4.什么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应该如何运营互联网平台的定义是开放的面向公众提供服务载体,通过开放的平台资源获取服务收益,平台的开放性既是提供服务的基础,也是获取资源的来源。 互联网平台的运营分三个层面,技术层,平台层和运营层。 技术层是通过开发底层技术获得战略性地位,保证不受制于人还可以制于人(制定规则),譬如数据库系统,程序开发系统,设计系统等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84237742932195
5.互联网平台是什么意思?互联网平台如何影响商业模式?互联网平台是什么意思?互联网平台如何影响商业模式? 互联网平台的定义与内涵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平台已成为我们生活和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平台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的,能够连接多方参与者,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交易达成的数字化空间。https://funds.hexun.com/2024-09-28/214774048.html
6.产品思想让你通俗地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平台不知何时起,互联网平台的口号,可以说红遍大江南北。无论是 怀揣梦想的 创业者,还是 初出茅庐的互联网人,似乎做互联网不做平台,都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异类的存在。 胡扯阶段 那所谓的互联网平台,究竟是什么呢?通俗的话讲, 平台就是一个展现与获取的场所、舞台。用更专业的话来讲,就是为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交易https://blog.csdn.net/chaunceyw/article/details/77587105
7.什么是互联网平台垄断?文化纵横网第二,互联网平台巨头正在努力扩展自己的力量,将垄断从一个行业扩展到另一个行业,“跨界竞争”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常态。一旦一个平台巨头在某个市场上积累了足够大的力量,它就会尝试利用这种力量去开拓其他的市场。几乎在每一个行业,我们都可以看到几家熟悉的互联网平台巨头的身影。不少人的担忧,伴随着这种商业扩张http://www.21bcr.com/shenmeshihulianwangpingtailongduan/
8.互联网产品的平台化,是什么意思总结与思考这些年当程序员当得糊涂了,脑子里都是怎么更快更好得编码,却忽略了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概念,比如:传统企业、商业模式、数字化、平台化、互联网+等,虽然都听说过,也大概了解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当要自己说一遍的时候却是说不上来了。 感觉自己像个文盲。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3100192?utm_source=sf-similar-article
9.什么是互联网信息平台?互联网信息平台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传播工具,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传播、交流和共享的平台。这些平台通常包括门户网站、社交网络、新闻客户端、搜索引擎、在线论坛、博客平台、视频网站等。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特点包括内容丰富多样、用户参与度高、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 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b428fed9a876e580e7c8c6e8824a253d.html
10.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是什么(解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总体架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600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100个,连接设备数超过7300万台套,最有影响力的是“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2020年12月22日,工信部公示了十五家“2020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为:海尔卡奥斯COSMOPlat、航天云网Indics、东方国信Cloudiip、树根互联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41728-1.html
11.金融平台是什么平台互联网金融领域平台有哪些金融平台是什么平台 互联网金融领域平台有哪些 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金融平台的特征 金融是一种现代金融体系,它是由一个资金链断裂的节点组成。 我们可以从资金链断裂的节点中推断,这个信息在任何一个节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50年前的美国,英国,欧洲国家都是没有任何一个能做到这样程度的将自己的资金分散起来https://www.wpmee.com/4308.html
12.全面解读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什么【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兴起,一种新型的金融产物——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走进广大民众的生活中。那么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平台。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了解,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CPI飞涨、投资亏损,理财危机如何用保险来抵御! https://xuexi.huize.com/study/detal-96742.html
13.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是什么意思(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区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也逐渐引入互联网概念,推出了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等新兴业态。那么,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定义 互联网诊疗是指医生或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包括在线咨询、诊断、治疗等。而互联网医院则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https://www.mescm.com/h-nd-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