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一场新冠疫情,让在线诊疗、互联网医院跑出“加速度”,由于疫情减少外出甚至隔离在家,更多人开始选择在网上求医问药。而在整个互联网医疗的生态里,其实已有不少“网龄”超过10年的医生。
日前,2020年度好大夫榜单揭晓,评选出2020年度好大夫369名、青年好大夫29名、县域好大夫3名,上海共有101位医生上榜,上榜医生数在全国排名第2位。
对互联网医疗的现在与未来,会给中国医疗系统带来什么?听两名“好大夫”怎么说。
仁济医院泌尿外科医生黄吉炜:
患者曲折就医
思考在线问诊的破局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医生黄吉炜接触互联网医疗得回溯到2014年,他正在美国波士顿麻省总院进修,仁济医院泌尿外科全国闻名,麻省总院的进修更给他的履历“加分”,可对这名年轻外科医生而言,依旧困扰于一个问题:如何让病人知道你、选择你?“何况我还是一张娃娃脸。”黄吉炜笑言,多重因素综合,让他成为互联网医院生态里的“早期原住民”。
网络上天南海北的患者诉求,让黄吉炜看到患者的更多面。有一名患者他印象尤其深,这是一名江西的中学老师,他通过好大夫平台发来自己长长的治疗经历:2011年左肾肿瘤,接受了肿瘤根治手术,摘了左肾。后来结婚,生子,到了2019年检查发现右肾也长了多发性肿瘤,而且完全内生,保肾难度很大,肺部还有阴影,很多医院认为是原来的肿瘤“转移了”。有的推荐他考虑靶向治疗算了,相当于“宣判晚期”……孩子尚小,他内心绝望,开始自己在线查资料,跑了全国很多医院。
找到黄吉炜时,这名中学老师就一个诉求:能不能保肾,能不能活下来?
“结合各种病史资料,我判断这是一个孤立肾多发肾肿瘤,但还是局限性的,虽然肿瘤完全内生,但仍然可以考虑进行保肾手术治疗,至于肺部结节,性质不明确,考虑先观察。”这名老师做好各类术前准备后,黄吉炜给他做了这例高难度的孤立肾多发肾肿瘤保肾手术,多发肿瘤在术中超声充分定位后进行了精准的微创手术切除,肾功能保留。回到江西用药随访,一年的辅助治疗后,肺部情况稳定,这坚定了黄吉炜最初的判断——这不是转移灶。
黄吉炜很清楚这台保肾手术的风险与难度,但他更清楚,如果不走这条路,这个患者要维系生命必须面临血透、换肾或靶向药物,每一条对这个小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都可能是压垮这个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他更看重这个平台给患者提供的复诊方便。“在线问诊可以解决的疑问,就不用专程跑一趟上海,大大减少了外地患者异地就医的成本。与此同时,可以把有限的专家号留给更有需要的新病人,有助于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黄吉炜说,互联网医疗已经在改变着线下,患者减少跑动,优质医疗资源放大还带动区域医疗资源“盘活”,这是一个多赢的格局,互联网医疗的前景十分广阔。
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吴文育:
950多万人次访问量
“一部手机”解决名医的困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全国闻名,身处其中的吴文育更是“自带流量”,身兼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皮肤外科主任、植发中心主任等职务,吴文育属于那种“从来不缺患者的医生”,至于“触网”,来自他的困扰。
“刚开始了解互联网,很多医生都在观望。对我来说,2015年左右,来找我看病的人已经非常多了,一周两个门诊总是人山人海,我看得很累,但依旧听到很多抱怨,挂不到我的号,找我复诊也难。我也很痛苦,如果不复诊,我不知道患者的用药情况到底好不好。”2015年,吴文育开始好好利用起“好大夫”平台,以复诊患者管理为主。他说,这是给找不到他的病人打开一个渠道,结果是,他收获了十足的意外——2018年,三年里,他实现在线管理1万多病人。为此,他专门发过一条朋友圈。如今,这个数字已接近2万。他的主页实现950多万人次的访问量。这背后是解决了患者一个又一个具体而紧迫的就医问题。
“医生不可能每时每刻看手机,你还有线下很多事要做,看门诊、手术、查房等等。”吴文育说,要利用网络优势,而不能被网络“绑架”。
在他看来,皮肤科本身也是非常适合在线问诊的学科,皮肤科很多是“看图说话”,病人把患处照片发给医生看,一张图片往往就能指引到最终答案。被誉为“植发大王”的吴文育还主持着华山医院皮肤科的植发中心。与外界理解不同的是,能直接植发的其实只是部分人,大部分人需要药物长期治疗,也就涉及到一个长期随访、往返医院的过程。而来找吴文育的,40岁以下是主要群体,又是非常适合网络就诊的人群……多种因素叠加,让吴文育实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网络管理”。
“对年轻医生来说,互联网给他们创造了成名的新机会。对我来说,并不缺病人,我更希望管理好我的复诊患者,让他们的体验更好。因为皮肤科的治疗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不能坚持治疗,难以评估治疗效果。”吴文育直言,目前不少互联网医疗模式还停留在“网络配药”,其实互联网医疗可以带动医院更深刻的变化,他同时强调,线下医疗有不可替代性,线上线下要结合,今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与实体医院、公立医院与民营资本如何互动、医生网络执业如何规范,这些都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据悉,截至今年1月,上海共有16035名医生在好大夫平台上注册并提供诊疗服务,这些医生已累计服务了全国9412188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