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低温奶一般指保质期不超过7天的普通巴氏奶
一般经过一道巴氏杀菌工艺处理的鲜奶保质期一般不超过7天,目前较多乳企使用特殊杀菌工艺、两次传统巴氏杀菌技术等方法使得低温奶保质期超过7天,目前难以界定这种处理方式属于巴氏奶还是超巴奶。
巴氏杀菌奶和超高温灭菌奶对比情况
二、低温奶行业壁垒分析:奶源、渠道壁垒较高,区域乳企先发优势大
1、对冷链运输要求高,低温奶行业奶源覆盖范围有限,进而使其壁垒较高
2、低温奶行业消费者粘性高,对渠道中的送奶入户建设要求较高
在低温奶行业销售渠道方面,便利店份额占比31%,送奶入户份额占比27%,大卖场占比为20%,其中搭建送奶入户需要高固定支出、人工成本等,这就使得本地乳企资源优势放大。
那么为什么要搭建送奶入户呢?其主要原因是可以增加消费者粘性,奠定区域乳企市场份额下限。消费者装奶箱后,使其方便性提高且不会轻易更换,同时本地乳企深耕多年,品牌效应强,客户粘性高,进一步说明送奶入户的搭建也奠定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下限。例如,光明乳企送奶入户销售渠道市场占比达到29%。
三、竞争格局分析:低温奶行业三股势力并存,区域龙头割据
1、低温奶行业三股势力并存,引领市场迅速发展
我国低温奶行业市场参与者整体来看主要分为地方龙头乳企、全国性乳企及中小乳企业、新兴品牌,并通过不同方式促进行业市场发展迅速。
我国低温奶行业竞争格局
2、低温白奶市场区域龙头割据,低温酸奶市场形成伊利、蒙牛两大巨头
低温白奶方面,2020年CR3分别为华东的光明、华北的三元、西南的新乳业,市场份额分别为15.84%、13.86%、9.9%,区域龙头割据,市场集中度较低。不过,在渠道精耕与扩张、乳企并购整合的背景下,我国低温白奶行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CR5由2019年的36%提升至2020年的52%。
而在低温酸奶方面,由于受到奶源、冷链运输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低温酸奶市场渗透缓慢。从竞争格局来看,伊利、蒙牛在早期推进常温白奶铺货的同时,也发展低温酸奶,伊利、蒙牛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1%、23%,其他区域低温乳企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四、发展前景分析:三大因素致使低温奶行业将进入群英并起阶段
整体来看,我国低温奶行业受奶源不平衡、冷链运输条件不足等因素制约,市场呈易守难攻局势。虽然目前区域龙头乳企先发优势较大,但随着超巴奶的推广、生鲜电商不断扩张及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外地乳企、全国性乳企加速渗透市场覆盖面,未来低温奶行业将进入群英并起阶段。
1、超巴奶推广可降低费用支出,有效助推低温奶行业市场渗透
超巴奶推广条件
2、生鲜及社区电商迅速发展,生鲜电商与乳企联合,降低渠道建设壁垒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全国性乳企在当地物流运输能力远不如本地龙头乳企具有奶源、物流运输等优势,占据本地低温奶市场主导,对全国性乳企造成渠道、奶源壁垒。但在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下,乳企只需定时将批量乳品送达前置仓或电商平台统一仓库,其后的“送奶入户”流程及风险转移到电商平台,如蒙牛和阿里搭建“天鲜配”模式。
近年乳企与生鲜、社区电商合作事件
因此,随着生鲜电商、社区电商快速发展,并且与乳企强强联合,渠道建设壁垒进一步降低,利好低温奶行业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5601.4亿元,同比增长20.25%;2021年社交电子商务行业市场规模约44641亿元,2017-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9.4%,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48445亿元。
3、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乳企运输半径扩大,运输成本将降低
阿洛酮糖生产过程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日韩等发达国家,中国产能尚处于建设过程中。截至2024年11月底,国内阿洛酮糖合计产能约为3.42万吨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市场潜在阿洛酮糖产能或超过28.61万吨。
蛋制品加工业是整个鸡蛋行业的重要子行业,且在整个产业链上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加大。进入2023年以来,受消费复苏+消费理念转变影响,我国蛋制品加工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蛋制品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加工比例与市场集中度仍较低,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零食量贩企业逐渐向中低线城市扩张,押注县域市场甚至乡镇市场的消费潜力,下沉市场逐渐成为行业重点竞争领域。根据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连锁零食品牌在中低线城市扩店数占比约为67%,明显高于中高线城市的开店数。
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由6618.4万头增长至10509万头,牛出栏量由4397万头增长至5023万头,牛肉产量由644万吨增长至753万吨。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3-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量增长了106.57万吨、增幅约为79.6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3%。在上述背景下,我国速溶茶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核桃产量达到593.46万吨,同比增长9.83%,与2012年的197.96万吨相比,10年间增长了约199.7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2023年我国核桃产量为586.6万吨。
目前养元饮品、椰树集团、承德露露、达利食品、维他奶国际是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头部企业。其中养元饮品占比最高,市占率为23.60%;其次是椰树集团,市占率为15.80%;第三是承德露露,市占率为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