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疗可纳入医保,线上实时结算!
一
方便快捷!
北京12家医院已开通
互联网诊疗送药
1、开通互联网诊疗及送药到家服务的市属医院
动动手指,刷刷屏幕,在家里就可复诊、开药,还有专人送药上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已有12家医院开通互联网诊疗及送药到家服务。
目前,开通互联网诊疗及送药到家服务的医院包括朝阳医院、宣武医院、安贞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天坛医院、世纪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燕化医院、北京长峰医院。
2、患者线上诊疗也可享受与线下诊疗同等水平的药学服务
目前,市医院管理中心统一部署开展互联网诊疗全程化药学服务,患者线上诊疗也可享受与线下诊疗同等水平的药学服务。
互联网诊疗中,市属医院启用了用药安全远程“智能审方”。“智能审方”综合考虑医院专科的用药规则与患者精准用药的需求,结合患者的疾病诊断、药物过敏史、检验指标等各项信息,运用数据库对适应证、用药剂量、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合理性审核,“瞬间”即可完成对处方的自动化全方位评判。
3、如有不合格处方,药师只需30秒就可以跟临床医生沟通修正确认
所有处方经智能审方后,还需药师把最后一道关,经药师审核后处方才可通过。
如有不合格处方,药师只需30秒就可以跟临床医生沟通修正确认,此后患者才可取得有效电子处方。
市医院管理中心已将二维码用药指导服务运用到互联网诊疗中,使患者在院内院外享受到一致的药学服务,药师收到互联网诊疗开出的处方后,打印好带有二维码的用药指导单,同处方一起打包塑封,由物流人员配送。
5、详细使用步骤,方便快捷,手机直接操作
(1)北京儿童医院
(2)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6、互联网诊疗可纳入医保,线上实时结算
(1)提供送药上门的服务
在做好互联网诊疗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为65岁以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家医签约老年慢性病患者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家医签约失能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的服务,打通疫情期间老百姓求医问药的“最后一公里”。
(2)互联网诊疗可纳入医保
北京市互联网医疗是通过卫生健康委批准实体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形式实现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均可纳入医保范围。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经卫健部门审批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按照自愿原则,完成信息系统改造,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实现联通,通过市医保局验收合格后,签订《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补充协议书》,互联网诊疗服务按政策规定进行收费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互联网诊疗可线上实时结算
定点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互联网复诊服务时先对其进行电子实名认证,发生的“互联网复诊”项目可在线实时分解、即时结算。
患者凭在线医生开具的处方,经定点医疗机构确认后可自行选择到定点医疗机构取药、到定点零售药店取药或药品配送上门服务,三种方式在取药时均可持卡实时结算。
(4)互联网诊疗可管理、可追溯
通过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互联网诊疗服务协议,从就医管理、诊疗项目管理、药品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对互联网诊疗行为进行规范。
具体包括落实实名就医、做到全程留痕、保证医师资质、遵守价格政策、数据网络安全及防止数据泄露等内容,保证参保人员医疗质量和就医安全。
二
资源共享!
北京18家市属医院儿科
联手筹建转会诊平台
1、打破医院“围墙”,推动儿科组团发展
北京市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已联合18家拥有儿科的市属医院,成功搭建了“医疗协作、科研协同、教学同步”三张共建共享网络,打破医院“围墙”,推动儿科组团发展。
截至目前,北京市属医院有1747名儿科医生,较协同中心成立之初提升了近18个百分点,市属医院儿医团队不断壮大。
2、各医院儿科资源共建共享
学科协同中心建设是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创新管理探索新模式的试验田。
建设儿科协同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快市属医院儿科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引导市属医院由临床为主向临床科研并重转型发展,探索解决儿科医疗资源短缺与不均等难题。
3、实现京内患儿分散就近就医、儿科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作为牵头单位与联合牵头单位,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将学科建设与优势互补紧密结合,结合各单位的优势特色和发展需求,将各医院儿科医疗资源整合为“一盘棋”,主动面向协同单位成员提供疑难病诊治的便捷预约、会诊、转诊、特殊检查检验等绿色通道,医师培训、科研合作等综合服务,力求同步提升各院儿科诊疗、科研与人才培养水平,实现京内患儿分散就近就医、儿科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4、协同中心医疗协作网双线并进
线下,协同中心各成员单位完善儿科诊区建设。
线上,依托信息技术构建远程医疗网络,协同中心医疗协作网双线并进,为儿童就近就医提供了便利,也对儿科医疗水平整体提升提供了支持。
5、制定适宜的学科建设方案
目前,天坛医院完成新生儿病区筹建,清华长庚医院完成儿科急诊筹建,世纪坛医院实现儿童肿瘤救治能力提升,朝阳医院实现儿科呼吸与皮肤病诊治的全面升级,同仁医院逐步打造完善的新生儿诊疗平台……
三年间,两家牵头单位加强外派人员遴选、考核,以成员单位发展基础为出发点,根据儿科发展方向及覆盖区域儿科就医需求,制定适宜的学科建设方案,填补成员单位学科、技术以及病种收治等多方面医疗空白。
6、真正实现让病人少跑路、信息多跑路
根据“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指导思想,协同中心筹建远程会诊中心、转会诊平台和新生儿转运平台,实现患者诊疗信息院际间实时传输,保障转院接诊、收治患者双向无缝衔接,协同单位成员间患者转诊安全、高效、及时,真正实现让病人少跑路、信息多跑路。
按照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网络模式,协同中心对成员单位进行了转运培训和转运前的对接工作,截至2020年6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111人次,服务范围涵盖妇产医院等10家单位。
7、打通院际间采供互通平台,推动儿童自制剂院际间调配使用
协同中心还根据成员单位的需要,打通院际间采供互通平台,推动儿童自制剂院际间调配使用。
2019年实现北京儿童医院自制剂水合氯醛胶浆向清华长庚医院的调剂,弥补后者口服镇静药物使用空白,方便临床检查操作,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及就医体验。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明星小药”肤乐霜等院内制剂,实现了在朝阳医院的跨院调剂使用,方便患儿就近诊疗,受到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8、挑选各专业优秀的师资课程,将189条课程视频上线
目前,协同中心正在开展儿科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从住院综合服务能力、学科发展均衡性、病种质量等方面对各单位儿科专业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