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路径3篇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二)挑战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但与此同时,大量的信息资源也导致大学生难以有效甄别其中有利的资源和不利的资源,反而可能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错误引导。另外,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对互联网的优势无法准确把握,未及时应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传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的更新和优化,即使引入了互联网技术,但因与高校实际情况不相符,不具有可行性,同样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1]。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指导

(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完善

(三)专业师资不足

当前,大多数高校内部负责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师都是一些院系的辅导员,尽管这些人员了解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对于行业现状和社会就业现状往往了解不足,也没有丰富的社会就业创业经验提供支撑,导致专业能力不足,难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专业化和有效的指导,更无法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提供有效帮助,因此为了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质量,高校有必要加强专业师资建设。

(四)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完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二)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就业创业资源

(三)注重学生培养,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是高校的重点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就业压力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认识到当前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化当前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形式,构建线上培训实践基地,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成功实现就业和创业。

作者:符彩花

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篇2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信息环境,高校管理者与指导教师必须把握时代精神,改进指导方式,吸纳更多可利用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在线指导与互动交流体系,让负责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指导教师在线上与大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让获得个性化指导的大学生能准确把握个人的就业优势,选择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完善的就业规划。“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必须得到结构性调整,指导教师应秉承现代化就业指导理念,在社会实践中总结不同专业的学生积累的就业创业经验与反面教训,克服经费、场地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提升学生对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强化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

一、“互联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分析

二、“互联网+”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三、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的缺陷分析

(一)高素质师资力量不足

(二)未能建立完善的数据搜集与分析机制

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优化教学环境

(二)采用实用性信息搜集方法,记录各类就业信息

担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务人员必须合理运用各类信息化技术设备,在网络上搜集不同领域的就业资讯与数据。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必须选择性地使用高性能的数据分析设备与网络设备,做好人才招聘信息的分类与加工工作,评估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的个人能力,如信息搜集能力、判断力、语言交流能力等。将学生所具备的各方面能力与网络上不同行业的人才招聘要求相匹配,找到最适合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工作,制定具备可行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学生主动使用各类技术,记录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就业信息与创业资料,找到发布于人才市场与网络劳务交易平台的用人信息,构建属于自身的个性化就业竞争力、创业能力模型。指导教师必须结合高校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爱好,找到学生能够理解的指导方法,让学生逐步树立正面、阳光的职业观。立足于互联网空间,指导教师必须给多数学生提供在线指导,定期询问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情况与求职进度,为其提供更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线上完成个人能力评估测试与心理测试,鼓励学生结合个人求职需要,获得具备较强针对性的指导。

(三)建立虚拟化服务评价体系,搭建就业指导平台

五、结语

作者:石晶

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篇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对各行各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中国各类高校持续性开展扩招,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随着中国经济从粗放发展转向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大量高校毕业生需要重新审视就业方向和就业选择。一方面,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不断缩减;另一方面,以新经济等为代表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不断涌现。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当发挥就业创业指导的主观能动性,拓宽学生就业信息获取面和就业方向选择面,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特征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

(一)系统性指导缺位

目前,大量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支持工作时缺乏系统性设计,对传统的就业指导讲座和线下校园宣讲会形成较大依赖,在对接各方企业资源时较为被动,未实现主动研判市场行情并邀请优质企业到校交流经验或开展招聘等。这种就业指导形式缺乏对大学生求职特点的了解,不能够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此外,很多讲座的主讲人并未针对每个学校的特殊情况与当下就业创业市场需求与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而是通篇讲述模板式的内容,流于形式的讲座等并不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或明细未来方向,也不能激发学生勇于创新、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落后

就业创业课程作为高校就业创业支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选修课形式存在于各高校之中。从本质上来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是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时过于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指导,学生只能在校内课堂上想象就业创业内容,难以通过近距离了解、亲手实践等完成基础经验的积累和个人职业生涯的思考,师生之间未形成有效沟通体系,课程也难以对学生的就业创业产生实质性指导。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质量提升举措

(一)更新课程内容,优化指导框架

高校需要从课程体系设计、内容选择、教师配置等方面优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以充分的重视和足额的资金支持保障课程质量提升。一方面,教师应当主动接触并掌握“互联网+”时代的就业特点与市场变化情况,引导学生通过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获取有效信息、拓宽就业创业选择面。另一方面,就业创业课程要加强创新,打破理论为主的教室内学习方式,教师要带着学生走进企业、走进乡镇,既了解高端技术创新情况,又掌握基层民生工作现状,以广泛的社会实践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结合个人兴趣、技能、专业等要素的正确就业观,为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实际帮助。

THE END
1.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信息平台 新疆籍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平台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平台 就业指导教师网 学职平台 习近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 全员加力促就业 https://ww.ncss.org.cn/
2.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运营的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https://ncwu.ncss.cn/
3.云就业生涯发展服务平台湖南司法警官 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更安全的登录方式 “互联网+就业生涯”平台 覆盖:20+省份600+高校 服务800万+毕业生 90万+单位入驻 服务天下人职业一生https://js.bysjy.com.cn/
4.就业创业平台(精选十篇)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就业这一目标。因此在课程学习阶段就要向学生渗透或者介绍相关的知识内容, 让学生能够更有侧重地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规划和取舍。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学校也需要从平台搭建、指导等多方面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提供支持。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vltat2.html
5.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就业信息网【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互联网+”就业公益直播课】 1.第一期:4月12日 疫情期间“互联网+”大学生高效求职方案 回看网址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m000082xm7j 2.第二期:4月19日 五大招聘平台全解析 回看网址: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x000021o0c5 http://cqcfe.university-hr.cn/showarticle.php?actiontype=1&id=103
6.互联网职业规划(精选10篇)互联网思维运用在职场人身上,就要做到专注: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你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上;极致:把你的工作做到极致,确保成为这一方面的小行家;迭代:多学习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来保证职业的敏感度,多积累流行趋势的动态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平台:利用公司的.平台来增加自身的能力,实践自己的想法;口碑:通过工作表现来https://www.gdyjs.com/jiuye/zhiyeguihua/116771.html
7.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通用11篇)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网络招聘过程中的纠纷也时有发生。作为学校的就业部门,应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仔细核查,逐步完善毕业生信息库和企业数据库,履行严格的审查制度,确保高校就业服务网上供需双方信息的真实性,保障和规范就业服务网站的健康发展。https://www.ruiwen.com/lunwen/2151662.html
8.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能够运用移动商务平台进行活动策划、营销推广、移动店铺的运营与管理。 2、社会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一定的哲学、美学、伦理、计算、数据、交互、互联网思维能力。 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9.创新能力下大学生就业12篇(全文)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势必要注重对心理资本的开发,做好大学生的全程生涯规划就是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希望感,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我、用专业方法评估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性向等,充分发掘内外在资源,和全面了解就业市场、就业政策环境等基础之上设立合理且富有一定挑战的生涯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将目标分解,帮助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kdsk11s.html
10.创业促就业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以就业指导教研室为依托,加强对就业创业规律的研究,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编辑出版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教材,提高了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一年来,举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50余场次,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毕业生求职争霸赛等赛事。 http://zongjie.yjbys.com/zongjie/fanwen/765556.html
11.易班网恰恰招聘丨教育部“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简介: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成为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产业领域。我国互联网行业在发展规模、科技水平、平台影响力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将持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广阔的http://ynctv.ynbys.cn/news/view/aid/316306/tag/xwkd
12.责任担当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参谋”第七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暨陕西民办高校就业联盟招聘会在培华举行 依托平台 搭建就业服务载体,实现“互联网+”指导模式 学校以“互联网+教育”为理念,强化平台育人功能,开启“云就业”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启航营业训练营”活动,实行“线上预约+线下个体、团体辅导”指导形式,通过多部门全员联https://www.peihua.cn/news/info/1004/15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