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青青湾求职”青青君了解,我们国家目前有五大中央社,分别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和《求是》杂志社。
而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在整个中国传媒行业的地位必然是举足轻重的。
那么,应聘他们家的职位,职业前景究竟怎样呢?
新华社校招应聘家喻户晓的国家通讯社,职业发展前景如何?
新华社开启校招揭开中国顶级官媒的神秘面纱
国家通讯社组织架构
我们平常看新闻,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或者看到“新华社报道”的信息。他们家编辑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瞭望》、《半月谈》等都拥有非常庞大的受众群。
而从组织架构上来说,新华社是由总社和分社两大部分组成。
总社里面分内设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直属企业单位、控股企业单位四大部分组成。
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厅、总编室、6大编辑部、总经理室、技术局、人事局、外事局等若干机构等。
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是一些报社,如新华每日电讯等。
直属企业包含十几家公司,如新华网、中经社等。
控股企业是盘古文化。
由此可知,他们家的部门体系庞杂,大家在选择部门岗位的时候也要加以区分。
就“青青湾求职”青青君了解,在总社工作肯定比在地方分社发展要好些;而在直属事业单位上班通常要比在控股企业薪酬福利更好些。
有时候同样顶着新华社名号的招聘单位,境遇会千差万别。
而就具体岗位而言,新华社和其他传媒一样,核心岗位肯定是记者编辑岗。记者岗和编辑岗的区别,主要看是否外出跑采访。一般记者需要不断外出采访写稿,机动性强;而编辑则需要坐班在办公室,等候记者传稿回来后修改,再给上级审核。
总社的记者编辑岗收入是比较可观的,能让大家轻轻松松奔小康,还能解决户口问题;总社下面的各直属单位和企业,彼此之间收入差距可能比较大;分社的话,刚开始两年收入会低一些,穷困地区的分社记者,要比发达地区的分社记者收入低,但发展要快,挂职总社部门的机会也会多一些。
解读新华社2024秋季校园招聘项目
就“青青湾求职”青青君了解,此次24秋招,他们家共放出了总社116个岗位,国内分社31个岗位,岗位类别包括采编、技术、经营、行政、财务等。
招聘专业包括但不限于新闻传播、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财会、工学、通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
按照官方资料,招聘流程包括:简历投递、笔试、面试、实习、政审体检、签约。
那么,应聘他们家的职位,职业前景究竟如何呢?
从好的方面来说,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中国传媒圈的地位高,工作体面、稳定(不会有裁员风险),工作压力不大,薪酬福利也是不错的,跳槽前景也比较好。如果大家对传媒感兴趣,他们家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他们家是有落户名额的,有这方面需求的同学,那就不要错过这次机会了。
不过,他们家的职位,也有弊端,和其他传统官媒一样,晋升空间有限。
此外,对于正式员工,新华社对于员工个人社交媒体的言论管理是比较严格的。员工不能随意发布出格言论是基本要求,毕竟你背后代表的是央媒,言行上都需要注意分寸。
接下来,为了方便大家应聘,“青青湾求职”青青君给大家整理了往年新华社笔面试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试:
总社2022校招(2021年)的情况是:
题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要考察本年度的时政新闻、国社基本情况(了解国社的历史和现状,比如国社前身的名称等)、马新观知识、言语理解、改错题、中英文翻译等。
最后一题内容是融媒体策划,针对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设计一份融媒体报道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