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202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就业环境及大学生对就业的前景向往分析

一、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建国初期1949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为2.1万,到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毕业生为16.5万,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834万,毕业生人数是建国时的397倍,是恢复高考起始时的50倍。

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逐年增长,从1998年的82.98万直线上涨到2019年的834万,在这短短的二十一年的功夫里涨了10倍,还在保持增长的趋势!在线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已经达到了75%,比1998年翻了一倍多,比刚恢复高考的那时候的录取率翻了十五倍。

2011-2020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析

截至2019年10月31日,93所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30988人,就业率为96.01%。普通高校中,专科毕业生人数比例为11.37%,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为51.86%,硕士毕业生人数比例为30.29%,博士毕业生人数比例为6.48%。其中男生109872人,人数比例为47.57%;女生121116人,人数比例为52.43%。其中男生109872人,人数比例为47.57%;女生121116人,人数比例为52.43%。

2019年中国毕业生人数比例

2019年中国男女毕业生人数

北京生源63501人,人数比例为27.49%,京外生源167487人,人数比例为72.51%。从专科专业来看,财经商贸、电子信息、医药卫生、交通运输、教育与体育5个专业的毕业生总人数比例超6成。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约3成是工学专业。

中国大学生生源及占比情况

二、2020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十年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持续增长。2010-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706万人。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与高校大规模扩招不无关系,1999年,我国政府做出了大学扩招的重大决策。随后的十几年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据国家统计据数据,全国高校(普通本科及大专院校)在校生人数从1999年的408.59万人激增到2017年的2753.6万人。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普及率的提升,中国高考人数一直在持续变化。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高考人数的顶峰时期为2008年,高达1050万,到2013年下降到912万,2014、2015年分别增加到939万、942万。

但事实上,适龄上大学的学生人数并未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出生率整体呈现下降的态势。1987年为23.33‰,到了2004年只有12.29‰,降幅达到了一半。此后尽管有波动,但是整体稳定在12‰左右,2017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

进入大学的人数增加,出生人口却并未明显上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显然与高中毕业的人数增加有关。“近年来,很多职业高中招的学生越来越少,更多的学生转向了普通高中。而新招的高中生,就是3年后读大学的学生,高中学生多了,适合读大学的学生也就会增加。”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大学文化程度人口翻一番,达到2亿人。

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好像并没有意识到现在就业紧张的情况,很多大学生都要求有企业开出较高的薪酬待遇以及业余福利。比如据58同城《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大学生期望薪资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南京,平均期望薪资分别为12992元/月、12070元/月、9771元/月,而平均期望薪资是:8431元/月。

大学生期望薪资排名前三位城市

大学生对不同城市的期望薪酬及企业支付薪酬情况

就是说,大学毕业生对于现在的薪酬待遇期望普遍都是在8000+以上。但是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能不断地开出高薪的企业实并不多,除了金融行业以及IT互联网行业外,其他行业基本都很少能够达到月薪1万以上的。当然,如果努力的话,做销售也是可以,但是这不是普通的大学生都能做的。

2019年政府报告提到,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就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提出“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将“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人数众多,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无疑是稳就业的重点。

解决“被就业”问题,除了需要加大执法力度、改革和优化对就业率的考核体系外,社会应正确看待高校“就业率”,不可将“就业率”看作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准的唯一标准。

如此,大学毕业生就不会为了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工作而着急焦虑,才会更从容对待择业、就业,进行更加理性的就业选择和人生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2019届北京地区高校(含科研院所)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90%。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01%,其中已就业164455人,人数比例为71.20%;深造57313人,人数比例为24.81%。

2019届北京地区高校(含科研院所)毕业生情况

2020年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1、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对互联网行业。所以,在对未来市场环境预测不利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会采用“断尾”的方式来求生,即采用频繁裁员的方式来消减成本压力。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就业者的感情,但也是企业转型的必然过程。

2、社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曾经,小编看过一则新闻: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北京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近年来很多年轻人报考到故宫来修文物,今年招了88名新员工,4万多人报名,经过抬高门槛,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

虽然这是一种“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扭曲了对毕业生的需求,人为地制造就业困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现实:HR招聘考核的顺序永远是先看学历,再看能力。

3、经济发展不平衡,价值观混乱。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工作,因为这里的经济相对发达,薪资高,生活条件优越。然而,目前最需要毕业生的却是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中小型单位。而且去了这些地区的毕业生流失情况也特别严重,有一种说法叫做“要不到、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

三、大学生对就业的前景向往如何

87.93%的大学生担忧自己的就业前景,12.07%则表示顺其自然,不必过于担忧。

调查显示,70.87%的大学生觉得“实习经验不足”是未来就业最困扰的原因,65.88%认为是“对社会缺乏了解”,57.74%认为是“求职方法技巧的欠缺”。

大学生未来就业最困扰的原因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834万人。至于毕业后的去向,据调查显示,55.91%的大学生选择考研,28.87%选择直接就业,4.46%选择考公务员,3.94%选择创业,3.15%表示没有想过。

2019年高校毕业生去向

对全国381所高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抱着简历盲目“撞大运”:一些高校学生反映,找工作不难,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却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方向。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实践、缺少对行业真实情况和岗位工作内容的了解,常常会导致学生“入错行”。

新一线城市对本科生吸引力增强:近年来,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和压力日益增大,成都、西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则频频提供户口、优惠购房、面试补贴等政策,一些高校本科毕业生开始“转投”新一线城市。

为就业铺路选择考研: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将截止,教育部门预计这次考研报名人数将超过290万。考研原因有多种,其中,很多大学生是为将来能找到理想工作而考研。

1.转变就业观念。

曾经,小编听过一个笑话“3000块钱你雇不到一个农民工,但却能找到一个大学生。”说的就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过剩,但是技工相对短缺的事情。所以,天津新东方小编建议大家转变就业观念,不要只想着“坐办公室”管人,走到一线去工作,从事制造业也是一个暂时的出路,哪怕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生活困难,也比现在啃老来得强!

2.提高社会适应力。

一些企业在选择和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往往优先考虑那些参加社会实践并具有一定组织和管理技能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培养自己适应社会和就业前融入社会的能力。所以,可以先考虑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再找更靠谱的工作。

除了直接根据对应专业选择就业外,据调查,还发现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公务员考试,教师招聘等事业单位的考试。具体为:

《2025-2031年中国远程办公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报告》共十二章,包含远程移动办公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2025-2031年中国远程办公行业投资发展建议分析,2025-2031年中国远程办公行业前景预测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就业保卫战:1222万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与市场现状1222万应届毕业生,如同千军万马,踏上了今年的就业保卫战。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中,他们不仅要应对岗位竞争的激烈,还要面对招聘市场的荒诞性现实。如今,找工作的疯狂程度早已超出常人的想象。面试环节如九曲十八弯,一轮又一轮的筛选让求职者疲惫不堪。即便你是才华横溢的硕士,如果本科并非985或211名校,一些大厂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778220279933733&wfr=spider&for=pc
2.2024年11月TIOBE指数头条:Go语言正在TIOBE索引中崭露头角。多家权威在进入前10名已有一段时间后,它现在占据了第7位。这是围棋历史最高点。 Go在前10名中的独特之处在于,Go程序快速且易于部署,同时语言易于学习。例如,Python易于学习,但速度不快,由于对环境中各种版本库的依赖,大型Python程序的部署很脆弱。例如,与Rust(另一个争夺榜首的竞争者)相比,Go稍微慢一点,但Go程序更容易https://blog.csdn.net/weixin_69553582/article/details/125532836
3.2022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5篇1、20xx年毕业生就业环境: 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xx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xx万,可预计20xx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xx万,而xx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https://www.yjbys.com/qiuzhizhinan/show-596460.html
4.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通用10篇)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趋向恶化的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矛盾突出,“高成本时代”已然到来,再加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强力推进,以及随着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降低直接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都对我国大学https://mip.wenshubang.com/daxue/488760.html
5.汽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通用7篇)我生长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沿海城市的就业状况较好,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多,而需求量多可对人才技能技术要求也很高。 职业分析小结: 我认为周边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危机感,只有更好的充实自己,才能在就业中取得相应的优势。 https://www.oh100.com/a/202212/5838617.html
6.文章总汇党管人才,其实质就是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优势,使党和政府、市场及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为人才的成长成就创造良好的环境,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扫清实际工作中的障碍,充分激发广大人才的使命意识和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https://www.rky.org.cn/1005/1007/1916/1922/index.html
7.中国开发者真实现状:不爱跳槽月薪集中在8K2020 年中国开发者群体整体现状、应用开发技术以及开发工具、平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你为什么想当程序员? 当提及这个话题时,有人称始于兴趣,有人无奈调侃还不是因为穷,也有人说,不是我选择了程序员,而是程序员选择了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纵观过去一年,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互联网潮https://www.36kr.com/p/1164571992032388.html
8.一图解读揭开中国就业之谜:我国面临大规模失业潮?现在的失业4、中国正在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为企业减负,维护就业者权益,增加公共就业岗位,就业的法律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 5、中国就业中介机构日益增多,就业信息服务逐渐便利,公平竞争氛围正在形成,一个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当然,公布调查失业率是好事,但还远远不够!如何让就业更有尊严,更有品质,更有意义,让民众在就业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avITKm3GzPjzyEvLKeoh160709
9.江小涓:新中国对外开放70年——国情改革及全球化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确实已经是一个高开放度的国家;第二,我们要讲一讲为什么我们总是把改革、开放并提,为什么开放的意义如此重大;第三,目前国际国内的环境到底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第四,如何确定新的开放趋势和战略。两个讲过去,两个讲未来。 https://www.iccs.tsinghua.edu.cn/announce_info/512.html
10.中国十大城市就业环境中国十大城市就业环境2015-05-12 来源:互联网 (1)北京 北京最大的产业是工业,其次是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 科学研究、房地产业、文化传媒等 (2)上海 政府对其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汽车、 成套设备、房地产六大支柱产业,努力扩大信息、汽车、成套设备等产 品与技术的https://m.xyxww.com.cn/content.jspx?contentId=11110
11.2024年,中国的就业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吗?那么就业怎么样?以前找工作要求的“钱多、活少、离家近“,现在?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以1025万创造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3565963/answer/3225604898
12.新时代背景下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doc摘要: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新时代以来最为激烈突出的问题,也是我国持续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本文以新时代为大背景,从就业环境和中国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并总结当前的就业环境及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参考麦克思研究院提供的相关就业数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就业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03/6114041135010141.shtm
13.中国失业率4.1%,未来就业压力仍大考虑到就业属于经济增长的滞后指标,日后经济如果继续下行,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可能对就业形成较大影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就业形势未来到底怎么样,完全取决于经济未来的状况。“从现在的经济我们判断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工业生产很可能会从去库存化转向再库存化,而不是从去库存https://m.rc0817.com/News/show/id/5186
14.中国就业形势变化与未来展望光明日报未来中国的就业形势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走势变化。目前来看,金融危机是一个周期性冲击,对2009年的城镇就业形势带来了空前的压力。这种就业压力不仅来自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就业岗位减少,而且还来自新增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在不利外部环境下,城镇就业形势也面临着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等一系列有利因素。https://www.gmw.cn/01gmrb/2009-02/05/content_884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