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月日大学生就业意向范文二:甲方(用人单位):乙方(毕业生):甲、乙双方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达成如下协议:一、甲方已如实向乙方介绍本单位情况,以及拟安排乙方工作岗位情况,并通过对乙方的了解、考核,同意录用乙方。乙方已如实向甲方介绍本人的情况,并通过对甲方的了解,愿意到甲方就业并在约定期限内签署高校三方就业协议。二、甲方为乙方提供的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及福利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三、乙方到甲方所属单位报到(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取得毕业证及学位证,否则,甲方不
6、来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而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了解大学生择业意向和就业心态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研究课题: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2)调查范围的确定范围确定:我们把这次课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初步定在了整个洛阳师范学院。(3)调查方式的确定方式:本次调研我们决定用问卷调查的方式(4)调查方案的选择方案选择;关于方案的选择,我们分成A·B·C·D四个小组,每个
8、(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和安排调查经费主要是在问卷的纸张影印方面,对于这方面的经费我们决定申请某某复印社的赞助,我们可以在问卷的右下方写明;"感谢某某复印社的倾情赞助"以提高其复印室知名度,帮助其做宣传。这样我们影印问卷所需的经费了保障。(8)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人员选择;工商管理第二学位的学生培训;由于此专业学生都学过关于社交的沟通与利益,因此在这里就不做过多培训。组织:本组人员平均成A`B`C`D四组A组负责阶梯楼,B·c两组负责逸夫楼,
10、就业A.私营企业B.国有企业C.外贸企业D.自己创业4.毕业后你会选择在哪个城市就业A.留在洛阳B.回家乡C.去大城市D.不确定5.你对你自己的专业的满意程度A.满意B.不满意C.一般D.无所谓6.你觉得你所读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A.很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7.如果你找不到与你专业相符的专业的工作怎么办A.先就业在考虑B.继续找直到找到与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C.不找了,继续考研8.毕业后
11、你会选择哪种途径方式找工作A.听父母和亲戚的安排B.自己去人才市场找工作C.在网上投简历D.朋友介绍9.你对你未来工资的预期A.1000_1500B.1500_20xxC.20xx_3000D.3000以上10.你觉得你在求职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应该是哪些方面A.专业知识B.实践经验C.个人能力D.技能证书11.你毕业求职时,以下哪三项是你优先考虑的A.工作地区B.经济收入与福利C.个人发展机会D.专业对口E.工作单位性质F.工作环境
12、12.您的性别A.男B.女13.您的专业: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大学生毕业就业意向调查的基本情况1.对就业形势的了解从针对同学们毕业后去向的问题1的调查结果看,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的同学为69.6%认为就业形势正常的同学为20.7%认为就业形势好的同学为1.1%对现在就业形势不了解的同学为8.7%。2.毕业后的去向从问题2的调查结果看,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为33.6%,选择继续考研的同学为39.1%,考公务员的同学为17.3%,而选择自己创业的同学为9.
13、7%。3.就业单位意向从问题3的调查结果看毕业后就业单位意向有17.3%的同学选择了在私营企业就业,有44.5%的同学选择了再国企就业,有21.7%的同学选择了去外贸企业就业,有16.3%选择自己创业。4.就业地区问题4对于毕业后就业城市的选择,有18.5%的同学选择了留在洛阳,有17.4%的同学选择了回家乡就业,有30.4%的同学选择了去大城市就业,有33.7%的同学对自己毕业就业地区不确定。5.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问题5对于自己专业的满意度,有18.5%的同学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选择了满
14、意,有58.7%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选择了一般,有14.1%的同学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选择了不满意,有8.7%的同学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选择了无所谓。6.对自己专业的前景的了解问题6对于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的了解,有14.1的同学认为很好,有60.9%的同学认为一般,有百分之15.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不好,有9.8%的同学对自己专业就业前景的了解不清楚。7.就业途径的选择问题8对于就业途径的选择,有18.5%的同学选择了听父母家长的安排,有50%的同学选择了自己去人才市场找工作,有2
15、6.1%的同学选择了在网上投简历,有5.4%的同学选择了朋友介绍。8.求职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因素问题10对于求职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因素,有15.2%的同学认为专业知识最具竞争力,有16.3%的同学认为实践经验认为最具有竞争力,有60.9%的同学认为个人能力最具竞争力,有7.6%的同学认为技能证书最具竞争力。9.对未来工资的预期问题9对未来工资预期调查,有3.3%的同学对未来工资的预期是在1000——1500,有17.4%的同学对未来工资的预期是在1500——20xx,有38%的同学对未来工资的预期是在2
16、0xx——3000,有41.3%的同学对未来工资的预期是在3000以上。10.对于就业优先考虑的因素:问题11对毕业求职是优先考虑的因素,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43.5%的同学选择了工作地区,有79.3%的同学选择了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有的同学选择了个人的发展机会,有22.8%的同学选择了专业对口,有26.1%的同学选择了工作单位的性质,有45.7%的同学选择了工作环境。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特点分析通过调查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本次调查的洛阳师范学院学生在求职择业方面的一些
17、基本情况,现总结如下:1.直接就业是首选,选择考研的比例也很大随着近几年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和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多,问题2的调查结果则从侧面反应出这一现实情况。39.1%的同学选择"继续考研",17.3%的同学选择了考公务员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同学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33.6%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可以看出在能够就业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就业早日进入社会的。2.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受热捧,私企外企遭冷落从上文中就业单位意向的统
18、计结果看出,选择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学占44.5%,有21.7%选择了外贸企业就业,仅仅只有17.3%的同学选择到私营企业工作,而选择自己创业的同学占16.3%。很多同学认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较其他单位工作环境更为稳定,福利待遇也相当较好,因此趋之若鹜。3.就业薪酬期望趋于理性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对于薪酬的期望值在3000元以内的同学占58.7%(1000~20xx占20.7%,20xx~3000占38%),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还是很客观的,很多同学认为第
19、一份工作是自己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学本领、长见识难得的机会,因此对工资的要求并不高。4.就业时考虑的因素日渐多元化在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中,选择"经济收入与福利"的占79.3%,选择工作地区工作环境的同学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43.5%和45.7%。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择分布很均衡,也反映了同学们考虑因素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在如何看到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上,仅有22.8%的同学认为"一定要与专业对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这个问题上很灵活,更让人欣喜的是有8
21、年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和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多,问题2的调查结果则从侧面反应出这一现实情况。39.1%的同学选择"继续考研",17.3%的同学选择了考公务员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同学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33.6%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可以看出在能够就业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就业早日进入社会的。2.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受热捧,私企外企遭冷落从上文中就业单位意向的统计结果看出,选择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学占44.5%,有21.7%选择了外贸企业就业,仅仅只有17.3
22、%的同学选择到私营企业工作,而选择自己创业的同学占16.3%。很多同学认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较其他单位工作环境更为稳定,福利待遇也相当较好,因此趋之若鹜。3.就业薪酬期望趋于理性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对于薪酬的期望值在3000元以内的同学占58.7%(1000~20xx占20.7%,20xx~3000占38%),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还是很客观的,很多同学认为第一份工作是自己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学本领、长见识难得的机会,因此对工资的要求并不高。
23、4.就业时考虑的因素日渐多元化在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中,选择"经济收入与福利"的占79.3%,选择工作地区工作环境的同学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43.5%和45.7%。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择分布很均衡,也反映了同学们考虑因素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在如何看到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上,仅有22.8%的同学认为"一定要与专业对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这个问题上很灵活,更让人欣喜的是有82.6%的同学选择"个人自身的发展机会"。5.大学生对毕业就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观念趋于成熟有60.9%的同学认为个人能力对于就业最具
26、所成,从而对自己求职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同学应早做准备,在校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充分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在锻炼中学会与人交往,早日融入社会。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我们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还是热衷与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大城市就业,倾向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然而,以上地区、单位僧多粥少,失业也就在所难免,于是才会出现目前的结构性失业。我们发现,其实在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的进程中,小城
27、市、乡镇等地急需人才,小型企业、私人企业都求贤若渴。因而,我们大学生如果能切实的改变自身观念,树立基层意识,相信就业还是不会很难的。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对于那些有碍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取消。要放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小组负责人:熊杰调查计划:光旭敏、翟媛媛调查小组:胡雯茜、刘研、张晨调查问卷设计:熊杰调查数据统计:梁晓梦、孟璠调查分析:王亚飞调查报告: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