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人才配置主渠道作用,累计为28534家次用人单位和89.3万人次求职者提供了供需衔接服务。相比2010年,用人单位减少了5125家次,降幅15.2%;求职者减少了5.9万人次,降幅6.2%。在招聘单位减少的情况下,由于提供岗位82.4万个次,平均每家单位提供岗位28.9个次,比上年增加6.9个次,岗位需求数量保持在一定高位,全年求人倍率由上年的0.72增为0.92,2011年人才供需总体呈现平衡态势。
一、才市概况
(一)供需对比:我市全年人才供需总体较为平衡,就业形势近三年来持续好转。
从年度求人倍率情况看(见图1),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共发布需求岗位82.4万个次,服务求职者89.3万人次,总体求人倍率达到0.92,即平均每10个求职者竞争9.2个岗位,说明我市人才供需总体较为平衡。在经过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双重影响,求人倍率低至0.40的艰难时刻后,我市就业形势出现了连年好转。从季度求人倍率情况看(见图2),2011年四季度为0.94,在连续上升4个季度后首次出现了微幅回落。
图12008-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求人倍率
图22010-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求人倍率
(二)招聘难度:求人倍率增高,用人单位招聘难度增加。
从用人单位的招聘感受看(见图3),相较于上年,2011年平均36.2%的用人单位感到招聘到合适人才更难;平均57.1%的用人单位感到招聘到合适人才难度变化不大;只有平均6.7%的用人单位感到招聘到合适人才更易。表明2011年我市在人才供需总体较为平衡的情况下,由于求人倍率同比增加了27.8%,招聘选择面相对变小,导致用人单位招聘难度增加。
图3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用人单位招聘感受
(三)就业信心:求职者心态较为平和,对就业形势谨慎乐观。
从求职者对就业形势的感受看(见图4),2011年平均16.1%的求职者认为就业机会较多,对就业形势非常乐观;平均63.2%的求职者认为存在就业机会,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工作;只有平均20.7%的求职者认为就业机会不多,对就业形势非常担心。表明求职者对2011年我市的就业形势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
图4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求职者对就业形势的感受
(四)配置成效:意向达成率持续走高,人才配置效果增加。
从招聘会的意向达成率看(见图5),2011全年平均为26.9%,较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该指标连续三年稳步走高,中国成都人才市场人才配置效果稳步提升。
图52008-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意向达成率
二、招聘需求情况
(一)招聘总量:全年招聘需求持续回落。
从招聘单位总量看(见图6),2011年我市用人单位招聘需求持续回落。一季度,通过中国成都人才市场现场和成都人才网招聘的用人单位累计8737家次,与去年同期持平,二季度则减少为7840家次,三季度为6800家次,四季度减少到了5157家次,创近两年来最低。全年招聘单位28534家次,较2010年减少5125家次,降幅15.2%。与去年相比,2011年我市用人单位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和国家控通胀紧缩政策的背景下,招聘扩张意愿明显减弱。
图62010-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招聘单位数和发布岗位数
(二)单位类型: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市吸纳新增就业主体。
从招聘单位类型看(见图7),在2011年民营中小企业生存压力明显增大的情况下,通过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的民营企业仍占招聘单位总数的七成以上;国企、外企分别占了招聘单位总数的约一成;此外为个体工商户和机关事业单位。说明民营中小企业仍是我市吸纳新增就业的主体,也表明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在服务民营中小企业配置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了非公经济、小微企业的发展。
图7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招聘单位类型分布
(三)行业分布:建筑装饰、计算机通讯、商业贸易类行业用人需求靠前。
表1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十大招聘行业
排序
单位行业(大类)
所占比重
较上年增减百分点
较上年排名变化
1
建筑、装饰、房产、物业
17.9%
0.7
0
2
计算机、通讯业
13.0%
1.5
3
商业、贸易、物流
9.7%
-0.8
4
教育、培训、咨询、中介
7.6%
-0.3
5
生产、制造、加工业
7.3%
1.0
6
机械制造、机电、配件
6.9%
0.1
-1
7
电子、电器、仪表
6.4%
-0.4
8
金融、保险
4.5%
0.6
9
旅游、酒店、餐饮、娱乐
3.5%
-0.2
10
化学化工、生物制药
3.0%
-0.7
(四)岗位分布:市场营销类岗位最多,电子电器、技工类岗位数量增幅靠前。
表2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十大招聘岗位
招聘岗位(大类)
占全部岗位比
市场营销/公关/中介
30.8%
-3.4
金融/财务/审计/统计
建筑/装饰/房产
7.0%
-3.9
技工
2.0
电子/电器/仪表
4.7
计算机/互联网/通讯
6.5%
-3
管理/行政/人事/文秘
5.6%
产品/生产/质量
5.1%
旅游酒店/服务/后勤
4.8%
-1.0
-4
机械/材料
3.7%
(五)学历要求:近五成招聘岗位最低学历要求为大专,用人单位招聘较为务实但所处产业链不高。
从招聘单位提供岗位的最低学历要求情况看(见图8),2011年通过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发布的岗位,学历要求在中专及以下的占39.7%,要求在大专的占44.4%,要求在本科的占15.7%,要求在硕士及以上的仅占0.3%。说明大部分岗位学历要求并不高,多数岗位要求为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才,既反映用人单位招聘比较务实理性,也反映出招聘需求层次不高,大部分用人单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现状。
图8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单位学历要求分布
三、人才供给情况
(一)人才总量:全年我市人才供给总量出现回落。
从人才供给情况看(见图9),与招聘需求情况类似,2011年我市人才供给量也出现了回落。一季度,通过中国成都人才市场现场和成都人才网求职的各类人才累计30.1万人次,二季度减少为22.7万人次,三季度为19.5万人次,四季度减少到了17.0万人次,为近两年来最低。全年人才供给89.3万人次,较2010年减少5.9万人次,降幅6.2%。
图92010-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求职人数
(二)年龄分布:近九成求职者为30岁以下青年,人才供给较为年轻。
从求职者的年龄结构来看(见图10),24岁以下占48.2%,较上年减少6.6个百分点;25至29岁占38.9%,较上年增加4.8个百分点;30至34岁占7.7%,较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35至39岁占2.9%,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40岁以上占2.3%,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表明才市中人才供给较为年轻,30岁以下青年为求职主体。
图10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求职者年龄结构
(三)工作经验:有工作经验目前离职的求职者比例在减少,我市用工稳定性有所增强但用工成本面临上涨压力。
从求职者工作经历看(见图11),有工作经验目前离职的求职者比例从2010年初至2011年底呈逐步下降趋势,反映出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离职的求职者比例在减少,我市用工稳定性在增强。与此同时,在职想跳槽的求职者比例则呈总体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职人员的利益要求在不断提高,企业用工稳定性增强的同时用工成本也面临着上涨压力。无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比例则保持了每年“两头高,中间低”的规律态势,反映出应届高校毕业生每年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和四季度进入职场择业,尤其是处于大四上学期的四季度。
图112010-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求职者工作经历结构
(四)地域分布:我市人才供给主要来自四川省内成都市外地区,一季度为人才流入高峰期。
从求职者的户籍结构看(见图12),全年来自成都本地的求职者平均为34.1%,来自四川省内成都市外的平均为50.4%,来自四川省外的平均为15.5%。成都市外的求职者合计占到了总数的65.9%,反映出我市吸引并汇聚了大量外地人才来蓉就业,而四川作为全国人才的重要输出地,依然在对包括成都在内的地区输送大量人才。与此同时,市外求职者的比例在2011年呈现逐季小幅回落的态势,反映出一季度是我市外来求职者流入的传统高峰季节。
图122010-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求职者户籍结构
(五)学历分布:我市高学历求职者比重不断提高,硕士及以上学历求职者首次突破10%。
从求职者学历分布看(见图13),2011年,硕士及以上学历求职者占10.9%,较上年增加了8.2个百分点,首次突破10%关口;本科学历占56.3%,较上年增加了6.1个百分点;大专学历占27.9%,较上年减少了11个百分点;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9%,较上年减少了3.3个百分点。去年以来,大专及以下学历求职者比例持续降低,而本科及以上学历求职者比例持续增加,反映出我市才市结构中人才高学历趋势明显。
图132010-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每季度求职者学历结构
(六)专业分布:机械、计算机和管理类专业人才为求职主力。
从求职者所学的专业构成看(见表3),2011年求职人数排名前三的专业与上年保持一致,仍然为机械、计算机和管理类,分别超过了求职者总数的10%,三者合计占到了36.9%,较上年减少了1.2个百分点。增幅最大的为建筑装饰类专业人才,求职者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排名也随之上升一位。此外电气类专业人才在2011年取代师范类专业人才进入排名前十。
表32011年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十大求职专业
专业名称
占全部求职人数比
环比排名变化
机械类
15.8%
计算机类
10.8%
-1.4
管理类
10.3%
-0.5
电子信息类
6.7%
建筑装饰类
6.0%
1.1
财会类
5.7%
艺术类
3.6%
外语类
3.2%
营销类
电气类
2.6%
表42011年三季度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十大应聘岗位
求职意向
17.1%
15.1%
-0.1
11.9%
3.3
9.6%
8.1%
0.4
五金/机械/材料
6.1%
0.8
商业/贸易/物流/交通
0.3
3.3%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即人才市场中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数量。如0.8表示10个求职者竞争8个岗位。求人倍率越低,表明求职越难,相反则越易。
意向达成率=达成就业意向人数/收到简历数×100%,即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人数占本场招聘会用人单位收到简历总数的比例。意向达成率越高,表明人才配置效果越好,反之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