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副部长李忠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围绕未就业毕业生等将建实名台账
一是着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是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加强就业岗位调查,及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需求目录,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
三是着力完善重点群体政策支持体系。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并重,完善外出务工服务体系,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规模。
四是着力激发就业创业活力。一方面,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另一方面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
五是着力营造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
就青年就业问题,人社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表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实名制工作台账。围绕应届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全面摸清个人信息、求职需求、就业状态等,建立实名工作台账。落实“1131”集中服务,对纳入实名台账的未就业青年,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目前外出务工农民工达1.9亿人
就促进农民工就业问题,宋鑫表示,目前,全国农民工约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1.9亿人,脱贫人口务工超过3000万人。他透露,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
一是完善外出务工机制,实现出得去、稳得住。一方面,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提供岗位收集、精准匹配、高效输出全流程服务。另一方面,完善稳岗服务机制,发挥驻外农民工服务站点作用,努力实现稳在当地就业。
二是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实现有就业、能增收。当前,“家门口”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新选择。我们将深入挖掘“两重”“两新”创造的就业新空间,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提升县域就业容量。
三是鼓励返乡创业增收,实现增动力、强活力。对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靠前提供创业服务,跟进落实创业政策。
四是强化优先就业帮扶,实现兜底线、防风险。始终把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实施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组织外出、优先企业吸纳、优先稳在岗位、优先兜底安置。
后续将在全国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
就社保问题,李忠应询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是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二是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4亿人、2.45亿人、3.01亿人。三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四是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金收支和结余规模稳步增长。五是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城乡五级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卡覆盖98%的人口,群众办事满意度持续提升。
文/本报记者李岩本版统筹/刘晓雪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北京青年报大厦邮政编码: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