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建议取消大学毕业生干部身份制度

大学毕业生干部身份制度与当前市场化就业体制已经不相适应。

一毕业工作就能当干部,吃皇粮、享受好待遇、优先有晋升机会……这在十几年二十年前,曾是人们拼命想考进大学的理由之一。其实很多大学毕业生们不知道:即便是现在,拿到大学本科文凭和毕业报到证,同样意味着能获得干部身份,只不过,这个身份不仅不再像从前那样能带来就业、待遇和晋升方面的实惠,甚至还成为阻碍毕业生自主就业的“绊脚石”。

两代大学生,命运各不同———

20多年前,烟厂女工通过高考变文职干部

刚工作工资高过老同志

1977年10月,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在青岛卷烟厂里,年仅18岁的小姑娘聂岩兴奋得一宿没有睡着觉,因为她知道,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时刻来了。第二年夏天,聂岩如愿被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录取,而当年整个青岛市考入大学的艺术生不足10人。消息传开后,聂岩一下子成了周围邻居羡慕和敬佩的对象,“成了吃皇粮的人了”,“一下成了国家干部了”,当时的聂岩激动得哭了一场。

因为是本科毕业生,国家包分配,刚参加工作的聂岩不仅户口、档案转移等事情没操一点心,而且一毕业就拥有了“干部身份”,级别比多数同事高出不少。“当时都是按级别拿工资,我是干部,很多四五十岁的老同志工资都比我低。”聂岩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能拿到54.5元,而大部分同事都是40元左右,当时整个文化馆只有3个人比她拿得多,其中一位就是馆长。“头一次拿到这么多钱都不知道怎么花了,第一个月的时候一下买了三件毛衣。”谈到这些,聂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仅待遇好,领导们对聂岩本人也很器重,派给她的工作任务也很多很重要:招收学生、培训演员、上台主持、表演、指挥、组织文化活动……“刚工作的时候,文化馆要招收40名学生,让我来负责教学,家长们一听有了正规本科大学生当老师,报名非常积极,贴出招生启事的第一天学生就报满了。”

而这也让聂岩迅速成长起来,她不仅成为全区小有名气的艺术工作者,将辖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自己也接二连三获得一些学术成果。凭借自身努力,聂岩终于从一名卷烟厂女工转变成为文艺工作者,如今更是成为享有“正高”职称的艺术总监,是名副其实的单位骨干。

如今,大学生干部身份“名存实亡”

找工作不易,更别提当干部

据了解,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身份问题已不再被人反复提及,大学生的干部身份更是已名存实亡。因此同样是大学毕业生,同样可以拥有干部身份,但与聂岩相比,从岛城某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本科生小高遭遇却大不一样。

去年上半年,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小高就已开始为了自己的工作四处奔波:考公务员,报名当选调生,挤招聘会……凡是能找到好的归宿的途径小高都尝试过了,但无论哪种情况,用人单位都没有因为大学本科毕业,因为可以拥有被默认的“干部身份”而高看他一眼,用小高的话形容就是“大学生满大街都是,都不稀罕了。”有时碰到一些好的岗位,竞争者中甚至还有外来打工者,但对于这些小高都不介意,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行。

当被问到干部身份对就业是否有帮助时,小高笑了笑告诉记者,“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只是临近毕业的时候听辅导员讲过,好像是大学毕业生都有资格获得,但必须得在派遣期内找到工作,像我这样档案关系被打回了原籍的,好像就没有干部身份了。”尽管听别人说自己的干部身份可能没有了,但小高并不在意,“现在已不是凭文凭、凭身份吃饭的年代了”。

■调查

干部身份越来越边缘化

采访中,记者就“如何获得干部身份”等问题,先后采访了12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8名在校大学生,发现仅有两人能说上几句。干部身份的日益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单位招聘大都不问“出身”

“现在大学生到处都是,干部身份好像没有那么大的用处了。”家住市北区的赵先德有个上高二的女儿,他告诉记者,以前他上学的时候,父母总拿一定要考上大学将来当干部来教育他,但现在他从来没有向女儿说过干部身份的事情,“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干部身份,只是觉得现在提它有些不适合了”。

青岛大学文学院团委书记王洪运也表示,干部身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大学毕业生都有资格获得干部身份,不过,“大部分单位尤其是企业如今都在弱化这一概念,很少有人再提了”。

妨碍调档和异地就业

干部身份,有时还会成为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目前档案的调转和落户材料审核,尤其是异地调转工作,如果有干部身份,则比较容易调动,否则就很难了。

准备去北方某城市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张树海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按规定,本科毕业生必须在派遣期内将档案和关系转到合适的接收单位满一年后,办理转正定级手续,才能拥有干部身份。毕业后,小张将户口和档案挂靠在一家人事代理公司里,没有按期办理转正定级,干部身份也就到期消失了。要与小张签约的单位可以为小刘办理落户,但因小张已超出派遣期,需要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办理,但办理时却因小张没有干部身份而导致跨区域调拨出现困难,不能走人才引进的路子,导致落户非常困难。

“各个城市的要求和标准不一样,落户要卡什么条件也不尽相同。如果有干部身份,异地调动就属于人才流动,可以通过办理人才引进等进行落户、办手续。而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则属于劳动部门管理,再想到异地落户就非常困难了。这也阻碍了没有干部身份的毕业生进行异地就业。”一位从事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

影响部分学生择业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毕业生由于害怕一些私营企业没有转正定级的资格,或者不按规定来办理转正定级,怕丢了干部身份,而不愿到这类企业工作,这也无形中缩小了毕业生的求职范围,阻碍了就业。

“如今,一般很少有人讲干部身份,像一些私营企业有时可能也会忽略这些东西,不会主动给毕业生办理。而国企和事业单位对这个很熟悉,他们会在毕业生派遣期满一年的时候主动给他们办理,即使有的单位办理不了,它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办理。”一位从事多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行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中,职称的评定还是与干部身份有一定的关系。

■动态

“干部身份”酝酿取消

鉴于目前实行的干部身份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加之逐渐被边缘化,人保部也正筹划取消干部身份制度。

THE END
1.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新闻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质量和充分度,虽然取得诸多成就,但也面临挑战和压力。从问题导向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巨大,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有待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夯实“充分就业”的基础;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待提高,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现象时有发生https://chinajob.mohrss.gov.cn/c/2024-12-12/420630.shtml
2.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社部回应人社部回应 消失的“它”:高校为何批量撤销专业 近日,国内多所高校陆续发布公告,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31日,已有19所大学发布相关公告,撤销或暂停招生的专业共计99个。高校为何批量撤销专业?为了深入了解各高校撤销专业的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依据教育部2018至2022年度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2920248-420
3.人社部回应干部“提前退休”:对任职年龄有明确规定第一,从指标来看,1—3月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是318万,完成了全年任务的32%,一季度末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4%,同比和环比都下降了0.01个百分点。第二,从一些重点群体的就业情况来看,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在扎实推进的。农民工方面,据我部对十个省500个村就业监测情况显示,1—3月这500个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4_22_357923.shtml
4.疫情之下毕业生如何就业?何为“24356”?教育部人社部回应教育部、人社部回应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努力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人社部将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稳定经济增长扩大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2281400967055.html
5.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群体就业有哪些安排?人社部回应人社部回应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8月25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困难帮扶、权益维护,多渠道促进他们就业创业。https://m.dezhoudaily.com/p/1601884.html
6.#人社部回应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局势总来自中国商报【#人社部回应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基本面没有改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游钧表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去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这是连续第七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https://weibo.com/1958132051/IvEYXAO37
7.广西人社部门力促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6月,在毕业生离校前后的求职关键期,我区人社、教育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其中集中组织实施的“百日冲刺、百日护航、百日立志、百日助力、百日聚才”五大专项行动,招招对准关键问题。 据统计,今年6月份全区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面向57所高校开展结对服务工作,推出首批107场毕业生就业https://www.workercn.cn/c/2023-07-04/7896634.shtml
8.最新动态李克强总理近期到人社部专题考察就业工作时,强调就业是经济的“底盘”,并从多方面“支招”创造就业机会。总理指出,整体就业形势稳,经济才稳,社会才会稳。今年765万高校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和转岗农民工的“再就业”需求,政府是如何通盘考虑的? 5月31日,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做客中国政府网访谈间,回应关切,你问我https://app.hxrc.com/services/news/wap/newssearch.aspx?id=90707
9.人社部回应农民工提前返乡就业整体稳定结构性矛盾突出在1月1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透露,目前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岗位供给总体大于求职人数。2019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全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再创新高。 邱小平表示,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一条https://news.hexun.com/2019-01-17/19590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