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4年春季学期第二期司局级干部进修班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一、当前农民工县内就业创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汤阴县为推动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部分问题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农民工在县内就业创业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的问题。一方面,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而多数县乡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体现为中高端人才“招工难”。如2023年汤阴县籍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659人,而截至当年底回到县内就业的仅有275人;另一方面,不少农民工学历较低,年龄偏大,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不足或与市场需要不匹配,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体现为“就业难”。而当前影响汤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高技能人才紧缺,因而“招工难”问题更加突出,亟待破解。

(二)灵活就业比重大,存在工作稳定性不高、权益保障难等问题

汤阴县就业人员22万人,在县内就业的17万人中,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正规部门就业4.75万人,自主创业3.44万人,从事建筑、快递、外卖、保洁、家政等灵活就业3.96万人,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及养殖业、亦工亦农的群体共4.85万人,灵活就业等非正规部门就业人数占到全县就业人数的52%。非正规部门就业群体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就业不稳定,行业企业多为小微企业或家庭作坊,规模小、用工不规范,准入门槛较低,受行业行情影响也很大,很少有企业与就业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就业很不稳定;二是收入普遍较低,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不高,有的工资报酬达不到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领不到加班费,拖欠、克扣工资等现象更是时有发生;三是劳动权益保障难,工作关系较为松散,且当前我国灵活就业法律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此外,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的社会保险种类有限,可以自行缴纳的社会保险只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最需要的工伤保险却不能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的自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也比较高,降低了他们的参保意愿。

(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各行业对人才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调研了解到,汤阴县一方面没有专门的公办职业教育院校,专业技能人才培育上存在短板,在引进外地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导致有些企业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不足;另一方面民办技能培训机构也仅有4所,涉及家政服务、网络维护、直播营销、艾灸技术等职业,不仅从业范围较窄,更与汤阴县以食品加工、医药产业、钢铁产业、枢纽经济、文旅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布局不能充分契合,难以为汤阴县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

(四)支持服务就业创业政策执行仍有不足

二、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县内就业创业的有关建议

(一)多措并举破解结构性失衡特别是高端人才紧缺问题

持续做强产业支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招引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实力强、就业吸引力大的产业企业,同时发展壮大本地主导产业,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岗位。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努力“引进来”,研究出台各类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的机制,整合优势资源,集成政策效应,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制定人力资源回流规划,优化本地产业布局,引导人才和熟练工返乡就业,带动当地产业升级,构建返乡就业和外出就业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走出去”,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在食品、制药等领域开展合作,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使用平台,达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注重精准促进大龄农民工稳岗就业。进一步完善劳务体系建设,健全大龄农民工信息资料平台,加强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供需对接等就业服务。尊重大龄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引导企业根据农民工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不得以年龄为由进行“一刀切”排斥,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加大灵活就业支持力度促进稳定充分就业

一是拓宽灵活就业渠道。鼓励个体经营发展,进一步支持扩大灵活就业人员较为集中的建筑装修、家政服务、保洁绿化等行业规模,丰富夜市经济、地摊经济、农村庙集、乡间旅游等就业形式。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壮大新型消费业态。二是优化灵活就业政策服务。发挥好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做好线上和线下就业对接服务,做到灵活就业无缝转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简化灵活就业审批手续。三是切实维护灵活就业劳动保障权益。优化灵活就业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从实质从属性角度认定劳动关系。政府部门要根据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引导灵活用工企业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安全保障等事项,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探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劳动关系脱钩制度,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工伤保险,开发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险。鼓励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社会保险,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保补贴。探索实施社会保险弹性缴费制度,制定差异化缴费比率,让更多灵活就业人员愿意缴、缴得起。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四)切实推动就业创业支持服务政策落地见效

(调研组成员:刘磊、王宇飞、崔军、万一、陈庆亮、王武军)

THE END
1.以技能为媒,广东从“好就业”到“就好业”广东省社科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余欣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现在人们的就业需求不仅是“好就业”,而且是“就好业”。 2018年起,广东陆续启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三项工程像是一个“技能大基建”,针对普通劳动者“筑基赋能”。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https://jgzx.gdzyjnw.com/article/889.html
2.让青年实现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让青年群体实现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既需要青年群体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也需通过多方面改革举措,从根本上改善青年的就业环境,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服务,不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http://www.sxdygbjy.gov.cn/bgz/zgpl/art/2024/art_f6d2682ddd074d46a05d101235026b28.html
3.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来自中国教育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城镇新增就业的主体,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2024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这要求我们站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政治高度看就业,从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力https://weibo.com/2384122784/OoiTJaYx4
4.第51集《从能就业到就好业好就业》第51集《从能就业到就好业 好就业》A- A+ 点赞4 2021/12/25 14:25 相关稿件第51集《从能就业到就好业 好就业》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关于CETV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合作加盟 联系我们 企业查询 中国教育电视台版权所有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http://www.centv.cn/p/414037.html
5.江苏无锡:从“好就业”到“就好业”,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直播间的各位青年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在无锡这片热土上施展才干,实现青春梦想。”前不久,江苏省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映雪走进直播间,向网友发出就业邀请。“数字媒体专业可以吗?”“通信工程本科毕业生想求职。”直播间里,网友纷纷留下所学专业、工作经历等信息。主播一边浏览,一边用后台数据库快速匹配,https://www.wxrb.com/doc/2023/11/11/319222.shtml
6.让更多人“好就业”“就好业”我市打造“就在合肥”就业服务品牌 2022年以来,合肥市着力打造“就在合肥”就业服务品牌,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开展促就业暖民心行动,群众就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每年毕业季,都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今年22岁的王渺渺2022年7月大学毕业。当时,她在“三公里就业圈”小程序上看https://newspaper.hf365.com/hfrb/pc/content/202301/31/content_377206.html
7.就业直通车农学院:强化党建引领,力促农科学子好就业就好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部署,农学院主动应对就业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不断夯实基础、精准发力,从“全员化”“多元化”“精细化”三方面助力2024届农科学子就好业、好就业。 就业推进“全员化” 形成协同发力的细分工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75704.htm
8.北京联合大学:一切为了学生“好就业,就好业”高校北京联合大学:一切为了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导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始终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北京市属http://www.edutoutiao.com/gaoxiao/1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