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树立“一盘棋”思维,凝聚合力,精准施策,在拓岗位、搭平台、强服务、优环境等方面发力,让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优质且充足的岗位供给,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基础。存量上,充分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增量上,拓展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社区岗位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生活,关系劳动者个人价值和梦想实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179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才能更好帮助这一群体好就业、就好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其就业呈现出有多样就业需求、有较高就业期望等特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树立“一盘棋”思维,凝聚合力,精准施策,在拓岗位、搭平台、强服务、优环境等方面发力,让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扩大岗位供给,让工作有“位”。优质且充足的岗位供给,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基础。存量上,充分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增量上,拓展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社区岗位。主动靠前服务,建立服务专员联系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吸纳、灵活就业、培训见习等政策补贴落实落地,激励引导企业拓岗。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发挥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创业驿站等平台的作用,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新指导服务,让求职有“术”。高校毕业生初入社会,难免遇到各种就业问题。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转变期。加快社会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就业创业导师数据库,广泛吸引学者、企业人事主管、创业成功人士等群体加入,形成“校园+社会”就业指导合力。聚焦高校毕业生普遍遇到的职业规划、职业选择等困惑和问题,探索通过短视频、结对指导等形式,提供精准化、个性化、长效化服务,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质效,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优化发展环境,让发展有“梦”。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既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干事创业舞台,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向基层、向乡村等地区集聚。坚决清理整治就业歧视、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重宣传引导,强化技能培训,稳步推动更多高校毕业生成长为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