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当心高端就业陷阱 信用信息

在不少求职者看来,钱多、事少、离家近、稳定的工作更有吸引力。殊不知,部分中介机构和人员以此为诱饵,在网上发布“高端就业”“有偿安置工作”等内容,声称交一定费用就能入职,求职者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此类“高端”陷阱。“花钱买工作”背后有哪些套路和风险?

案例:想买“铁饭碗”,13万元打水漂

一开始,小贾对此存有疑虑,并不完全相信。“后来,李某跟我说专业不对口没关系,可以到北京参加培训,考证后就能到电力系统从事运维工作,23万元就可以办成,他甚至可以帮我垫付10万元。”小贾告诉记者,看到“朋友”这么“够意思”,自己便放下了戒心,千方百计凑了13万元交给了李某。

付钱后,培训的事情还没有回音,李某就再次抛出诱饵,声称可以不去培训,直接“上班”,只要将他垫付的10万元付清即可。“我当时实在是没钱了,也找了很多亲人朋友打听,发现‘有偿安置’不靠谱,就想把之前付的13万元要回来。”小贾说,李某此时回复他钱已经花了。

不久后,小贾参加了一场“面试”,还跟“公司领导”、李某一起吃了饭,顺利“入职”。但他发现入职的工作单位是一家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并非之前所说的供电公司。尽管李某坚称该企业属于电力系统,但小贾从企业方了解到,双方并无直接关联。

小贾后来离开了这家企业,并希望要回13万元。“李某说这笔钱用于找关系,是我不适应工作岗位提出的离职,肯定要不回来。而且他说垫付了10万元,让我还给他。”小贾认为这是李某做的“局”,但当初双方未签署协议,而且李某是否垫付了10万元,他也无从得知。直到今年初,小贾才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后续不排除通过诉讼渠道讨回这笔钱,但是我知道没那么容易。”这次被骗的经历让小贾懊恼不已。

网友momo花了10万元,本想进铁路公司,签的却是劳务派遣合同。“我去派出所报案,因签订了合同属于民事纠纷,只能调解;合同中未写明岗位,难以起诉合同诈骗;市场监管部门只能监管企业单位,不能监督个人……”网友momo说。采访中,多名受骗者讲述了自己听信“高端就业”“有偿安置”的经历——有人花了钱,结果是参加了“培训班”,正式就业遥遥无期;有人跟个人签下“协议”,却未成功入职,掏钱容易讨回难。部分受骗者甚至总结出教训:含有烟草、电力等字眼的“有偿安置”一定是骗子,不要跟个人签协议……

暗访:“国企”工作机会开价14万元

“工资到手6000元左右,五险一金按照国企标准缴纳,年终奖2万元至4万元不等,各种福利待遇都有……”“孙老师”称,某港口集团招聘的是办公室后勤等岗位,可以立马安排就业,但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30岁以内。这份工作需要6万元,可先交5000元定金,再签就业保障协议,后续通知面试、补齐尾款,“面试不过退款,百分百包过”。

目前,记者来到“孙老师”指定的地点——位于即墨区蓝鳌路上的一家“HR就业指导”机构面谈。墙上印有“XX人力资源公司”字样,一名男子称自己是“孙老师”,桌上摆着多部手机。“目前这个岗位竞争比较激烈,不过你想去的话可以先报名。”另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万元是跟该港口集团的子公司某海运公司签合同,集团直签的价格还要高。

随后,记者又询问了某国企正对外公开招聘宣传岗位人员的情况,能否办理入职,“孙老师”向他人咨询后答复称“可以办”,但该岗位价格偏高,需要14万元,且需要“全款操作”。“你要没点关系的话是很难进去的,如果最后不过,我们肯定不会收你一分钱费用。”女性工作人员附和。

“孙老师”还透露,没有成功入职的往往是因面试表现不佳、学历造假等,并取来一份“合作协议”给记者看。“我们收的钱是信息咨询费,所有岗位肯定是真实的。”女子介绍,自己干这个行业9年,“每年办成的太多太多”。

核实:用人单位辟谣,勿轻信不实信息

记者注意到,抖音、小红书、闲鱼等互联网社交软件上有很多“付费内推”和“就业安置”的信息。记者联系了小红书上的某招聘机构,对方表示西海岸某博物馆、青岛市某局都正在招聘,福利待遇好,仅需3.8万元和2.3万元就能包进。然而,记者与上述单位核实时,工作人员均表示:消息不实,不要轻信任何打着中介旗号收取中介费的欺诈信息。

上个月,教育部发布预警提示,一些没有资质或冒用、伪造资质的“黑中介”,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因此要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陷阱。要通过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多渠道甄别,不盲目轻信;遇到“活少钱多”“轻松钱来”“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和“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问多防备,谨防“踩雷”“掉坑”。

记者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该局会同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4年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清查辖区内各类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单位及用人单位招用工情况为重点,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集中排查化解劳动关系风险隐患,引导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为用人单位招用工和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优质市场环境。

提醒:“高端就业”有陷阱,求职要擦亮眼

业内人士提醒,此类乱象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求职者与招聘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和渠道差,一些不法机构利用了求职者的焦虑、迷茫心理,以“帮助”求职者通过所谓内部推荐、优先录用进入用人单位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如求职者被录用,机构就归功于己;如求职者没被录用,机构就会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退还费用。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醒广大求职者:警惕高薪诱惑,仔细甄别信息真实性;选择正规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信誉良好的招聘平台;多渠道了解招聘信息,提高警惕并要求提供正规入职手续;保护好个人隐私,加强自我保护,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人力资源机构发布招聘信息时以‘包过’‘有偿安置’为名多属虚假宣传,涉嫌违法违规。若中介机构提供不实信息或者存在欺骗、诱导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违约;若中介机构实施上述行为时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且骗取财物达到一定数额,则可能涉嫌诈骗。”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王晶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建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建宁县电子政务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THE END
1.郑州高端就业有偿安置靠谱吗郑州高端就业有偿安置靠谱。郑州高端就业有偿安置是指企业或机构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来邀请专业人才到他们公司就业。有偿安置是真实,某些行业的企业确实需要大量招聘高素质人才,而且能够提供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121442023891404499.html
2.人力资源公司有偿安置的那种工作靠谱吗1.其实我接触有偿安置这个事情,还是我的一位姐姐,读了大专出来,学的护士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家里https://www.64365.com/ask/20356444.aspx
3.请问高端就业有偿安置是合法的吗请问高端就业有偿安置是合法的吗?安排就业前会付给对方一部分钱然后前一个帮忙安排就业的合同,这个合同是合法的吗?有法律效力吗?189***6982 天津-津南区 拆迁安置 2016-07-27 13:37 举报 咨询对话 要结合合同的具体条款 那高端就业有偿安置是合法的吗?靠谱吗? 行为本身合法,但是否能够履行就不好评价了,要看https://www.66law.cn/case/7738926.aspx
4.有偿安置就业是“路”还是“坑”?就业安置行业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坑”太多,敢问路在何方?这就是公众对于有偿安置就业的认知问题!一方面不理解为什么找寻的高端岗位需要花一定费用,另一方面不知道如何辨别真假,有些人受过骗,或者看到听到有人上当受骗就觉得所有的有偿安置都不靠谱。再有就是有偿服务费用收取混乱,漫天要价!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711861
5.什么是备案制教师?备案制教师和事业编教师的区别王晓楠通过公开招聘时公布的信息就能看得出来。 全网ID、同名矩阵:西安王晓楠 西安备案制教师只要不是自己主动辞职,是不能被学校随意辞退的,学校没有这个权利,是比较稳定的、理想的工作。 记住我,我是就业安置小能手西安王晓楠,仅此而已。https://www.qg68.cn/news/detail/39104.html
6.什么是高端就业?就是为高端人才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例如国央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等等,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把符合筛选条件的优秀人才安置到合适的岗位中去。由此就产生了高端就业这个名词。 那大家肯定就会产生疑问,高端就业把这些好的岗位提供给求职者,这是无偿的,还是说有不为人知的套路在里面?到底是不是靠谱的?值不值得大家https://www.xiguashuwang.com/articles/50/48370
7.有偿就业到底靠不靠谱?对于这个问题来讲,有些工作确实是可以安有偿就业到底靠不靠谱?对于这个问题来讲,有些工作确实是可以安排进去的,但有些单位都是坑等着你往里跳园像大专生其实可以去的单位真是少之又少。就现在的就业形势来看,基本没有可以挑的单位。千万万不要相信什么只要花钱可以进,花钱进国家电网烟草的,这种公司一年都招不了几个人e有的公司说可以安排十个名额,简https://www.douyin.com/note/7388489050337889547
8.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和辅助性就业支持性就业:将残疾人安置在常态化的就业环境中就业,(融合的工作环境中有偿工作)并得到同行的持续支持。 辅助性就业: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一种集中就业形式。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报酬、劳动协议签订方面相对普通劳动者较为灵活。https://www.jianshu.com/p/ef60162973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