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公安27条措施助力“大抓经济”!

4月24日上午9:00,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主题系列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王广跃,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政委于建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李涛,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孙光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兆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蒋洁介绍《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大抓经济”27条措施》有关情况。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的部署要求,市公安局立足公安机关工作职能制定27条措施,聚焦“护商、安商、利商、暖商、惠商”精准发力、精益提升,着力打造安全、优质、顺畅、规范、满意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01

聚焦“护商”,严打涉企违法犯罪,着力提升“安全”指数

开展“鲁剑2024”专项行动。紧盯优势产业、科创企业、重点行业,依法严打侵害企业商户合法权益的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串通投标、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犯罪活动,全力追赃挽损,保护企业商户合法权益和发展活力。

开展“昆仑2024”专项行动。紧盯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深化完善“省市县所一体化”、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办理一案、震慑一片、净化一域”的效果。

开展“无诈企业”创建活动。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更加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深化“四专两合力”建设,强化“打、防、管、治、宣”措施,加强对企业财务等特定人员的反诈宣传,发送预警宣传短信、开展上门走访,全力保护企业“钱袋子”。

开展“净网2024”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突出网络犯罪和各类网络乱象,建立健全涉企网络谣言通报机制,依法快速查处恶意炒作、造谣传谣、影响企业声誉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重点企业的网络安全监测,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和漏洞排查,指导企业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剔除网络安全风险,为企业发展营造清朗、安全的网上营商环境。

开展“猎鲨净湾2024”专项行动。深入实施“生态警务”,立足近海、岛屿、岸线、港湾“四大领域”,落实生态警长机制,严打非法捕捞、“三无”船舶、盗采海砂等违法犯罪活动。会同涉海部门对近海非法养殖区、禁用渔具进行全面清理,助力海洋生态保护和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02

聚焦“安商”,严密防控风险隐患,着力提升“优质”指数

深化“千里山海平安带”建设。加快推进旅游警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规范完善“千里山海平安游”联勤工作站运行、“四位一体”近岸救援和景区警长制,推动景区在临海、临崖等涉险公共区域试点增设一批救援专用多功能站和警示语音播报器,落实旅游旺季高等级社会面巡防和涉旅新业态治理,做到“旅中有警、警在景安”,擦亮“千里山海平安游”品牌。

健全“项目警务”服务保障机制。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项目警长”和“园区警长”制,建立联系帮包机制,做好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安防措施完善、保卫人员培训、员工背景审查等工作,助力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重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环海沿线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聚力解决市区沿海道路电动自行车骑行空间局促、骑行秩序混乱、停放资源紧张等问题,联合住建等部门采取道路改造、交安设施完善、停车资源挖掘等措施,补齐电动自行车骑行道路基础设施短板,形成自滨海大道华发至环海路小石岛约45公里的闭环骑行通道。

03

聚焦“利商”,精简行政审批流程,着力提升“顺畅”指数

推行户籍窗口“1+6”服务模式。拓展高频户籍业务“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受理范畴,探索构建全天候24小时户政服务体系。简化集体户设立手续,企业凭营业执照和法人居民身份证以及单位合法固定住所产权证明即可申报设立企业集体户。为民营企业员工办理身份证、居住证设立“绿色通道”,提供“加急办”服务,优先受理、优先制证。

推行外籍人才办理签证“一对一”服务模式。全面落实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专员”制度,已办妥工作许可、来不及出境办理工作签证的,可凭工作许可直接申办工作类居留许可;已连续两次办理有效期1年以上工作类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行为的,第三次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可按规定申办有效期5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推行“助企跨境商务”加急办服务模式。对有赴境外参加会议、谈判、签订合同、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等出国(境)需求的企业,畅通急事急办“绿色通道”,符合加急条件的,办理时限为2个工作日;情况特别紧急的,当日办结。

04

聚焦“暖商”,构建亲清警企关系,着力提升“规范”指数

提升行政监管执法水平。制定年度抽查计划,健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压减涉企检查频次,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做到“有事即到、无事不扰”。推广优化“移动监管、非现场监管、综合监管”,健全信用监管服务模式,深化基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强化包容审慎执法。坚持既严厉打击损害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又包容审慎执法,严格执行《威海市公安局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经营,严禁选择性执法、逐利性执法,严禁随意限制民营企业家自由,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经济、民生的影响。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行“传统+新媒、网上+网下”同步推进模式,更加注重提升政策文件解读质量,深入开展“进企业促发展”“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不断丰富政务公开载体,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促发展。

完善警企交往“正负面清单”。进一步厘清警企交往定位,明确警企交往界限,在依法依规依纪前提下,围绕企业健康发展需要,秉承公心、公私分明,“亲”“清”交往,积极听取意见建议,真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警企关系。

05

聚焦“惠商”,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着力提升“满意”指数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以公安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标准化提升”为目标,编制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统一事项目录、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推动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在全市范围内标准统一,实现清单认领录入率达100%,事项清单统一规范执行率达100%。

深化“威海微警务”建设应用。以服务企业直通车为突破点,深化电子证照应用,丰富本地个性化服务事项,推进涉企类高频服务全程网办,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由网上预约向全程网办转变提升,着力打造“警e办”服务品牌,年底前完成“威海微警务”迁移至“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任务。

推进“一窗通办、一站办结”。完善集约高效的线下政务服务体系,原则上所有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包括户籍业务)均纳入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方便群众“只进一道门”,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率达到100%、大厅全科窗口占比达到80%以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盖。

提升企业诉求办理质效。紧盯企业急难愁盼,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受理渠道,加强民生警务综合平台建设,强化“办、评、访、督、责”闭环式办理,健全“分级办理、上下贯通”的问题解决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办结率90%以上。

网上网下公安政务服务情况如何?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关于优化政务服务的部署要求,市公安局将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聚焦企业群众反映的政务服务领域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着力打造“一窗通办、一站办结,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一盯到底、盯到化解”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公安政务服务升级版。截至目前,194项依申请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141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政务大厅“一窗通办、一站办结”。组织开展政务服务“畅流程提效能”活动,编制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统一事项目录、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推动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在全市范围内标准统一,推动实现全市公安政务服务清单认领录入率达100%,事项清单统一规范执行率达100%。目前,全市9处公安政务大厅全部推行“一窗通办”、全科窗口占比82.6%,全市52个户籍派出所推行“户籍+”模式,便于群众办理期满换领驾驶证、驾驶证遗失补证等高频业务。

优化升级微警务,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一事联办”。继续深化“威海微警务”建设应用,以服务企业直通车为突破点,深化电子证照应用,丰富本地个性化服务事项,推进涉企类高频服务全程网办,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由网上预约向全程网办、由“能办”向“好办”转变提升,着力打造“警e办”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威海“微警务”平台注册人员已经达到79.4万人,实名认证68万人,实名认证率、业务办结率分别达到85.6%和98.67%。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继续探索推进更多更新的政务服务措施,擦亮便民“小窗口”,做优威海“微警务”,跑出服务“加速度”,着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

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大数据分析2023年旅游旺季时段电动自行车交通运行数据,将滨海大道、海滨路、环海路选定为骑行主要流线。针对骑行空间局促、骑行路线离散、景区节点秩序较乱等现状问题,结合交通实际,提出以骑行空间拓展、骑行路线整合、景区节点秩序提升为核心的综合提升方案,制定完成《环海沿线电动自行车选线规划方案》,预计通过工程建设形成沿海45公里骑行网络,串联沿线13个重点网红景区,为观光电动自行车提供良好连续骑行环境。

下一步在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促进保障高质量发展,经侦部门结合公安部经侦局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工作导向,立足经侦主责主业,深入开展“春风暖企”行动,创新服务企业各项举措,不断提高涉企服务水平,以实干、实效、实绩来暖企、助企、安企。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深入开展“鲁剑2024”专项行动,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的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人员受贿、串通投标、虚假诉讼以及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侵犯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行为,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反应机制,优化完善常见多发经济犯罪案件报案指引,精准发力、重拳遏制,坚决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完善深化“帮办机制”。深化搭建“企无忧”金盾服务队、“经侦助企联络室”线上服务群,建立便民利企常态调研机制,组织开展警企恳谈会,积极回应企业诉求,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法治宣讲、以案说法等活动,结合查办涉企经济犯罪案件发现的行业风险和企业漏洞,发布“风险预警告知书”“风险排查告知书”和“风险防范提示”,“面对面”指导企业做好防自身犯罪、防外部侵害、防内部职务犯罪“三防工程”,帮助企业提升防范意识和能力。

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经侦领域法治公安建设,开展涉案财物管理排查整治及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从侦办的每一起案件特别是涉企案件入手,盯紧受立案、强制措施、涉案财物查控管理处置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严格区分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依法依规推动案件侦办工作。针对经侦执法办案易发常见的执法问题及敏感执法环节,规范使用涉案财产强制措施,推行涉案账户“阳光冻结”,强化涉企案件执法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案件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下一步,公安经侦部门将按照市委“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工作导向,紧密结合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聚焦企业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硬核”发展,用“经侦热度”换取“营商温度”。

拓展高频户籍业务“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具体受理范畴有哪些?

跨省通办方面,原有的“跨省通办”业务只包含部分户口类迁移、户籍类证明和身份证补换领业务,在此基础上又拓展实现了所有的户口类迁移、户籍类证明、新生儿落户、临时居民身份证申领、身份证首次申领等业务都可以跨省进行办理,这已经涵盖了群众日常所需的绝大多数户籍业务。

全省通办方面,在跨省通办业务的基础上,实现省内户口类迁移业务可以当场一站式办结,群众不需要等待。另外,正在推进将户口登记、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等高频户籍业务实现全省通办,以进一步便利省内群众。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部署,持续扩大便民服务范畴,提高窗口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助企跨境商务”加急办服务模式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了“助企跨境商务”加急办服务模式,具体内容有三项:

畅通“绿色通道”。对急需赴境外参加会议和谈判、签订合同、参加“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建设等企业员工,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缩短为2个工作日;情况特别紧急的,当日办结。

下一步,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将在全面落实“只跑一次”、“全国通办”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容错办理、信息先行、监督回访等工作机制,为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THE END
1.希沃白板12月创作者榜,审核通过的课件和教案,长按识别二维码,输入朋友们,希沃白板课件库,搜索闫晋清,关注一下,冲V3明星作者,就可以使用高级素材了,需要1000粉丝,752了,谢谢! 【匠邦AI】我发现了一个宝藏AI产品,教学工具,课题申报,论文写作,文案策划,工作计划,媒体脚本,智能绘图,AI工具一应俱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YyODk3MQ==&mid=2247841396&idx=5&sn=a09264700128f1b42dc7c9298538e5b5&chksm=ede4ef0247d74c6db0b73c4d6ed8c5629f9a30f9e2e019787ec5ce58c4a5afaf1368470b9f8c&scene=27
2.杭网聚焦路径二:浏览器直接访问https://qinqing.hangzhou.gov.cn,进入亲清在线。 打开“亲清在线”首页,在右上角按【登录】,选择【法人登录】,使用浙江政务网高级实名认证账号、法人数字证书、电子营业执照等方式登录。 2.进入政策 登录后,在“惠企政策”页,找到置顶政策“春节期间留杭省外员工电子消费券发放”,点击【兑https://z.hangzhou.com.cn/2022/202201cjgl/content/content_8148162_0.htm
3.亲清在线系统亲清在线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它提供了一个集成的亲友管理中心,允许您轻松创建和维护亲友列表、记录生日、纪念日和其他重要事件,并设置提醒以确保您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时刻。此外,您还可以使用系统的在线日历功能来协调计划和活动,确保与他人的时间安排相互协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08/21/75092861_1103267328.shtml
4.来看!这40个案例获评2020年浙江省改革创新优秀实践案例杭州市积极打造政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在城市大脑的全面支撑下,通过对政府部门“轻量级”资源整合、数据协同,以更精准、更直达、更主动的服务方式,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在线互动、平等互信。平台基本建成政策兑付“一键兑付”、在线许可“一键审批”、企业诉求“一键直达”、互动交流“一窗对话”、绩效评价“多维量化”五https://www.echinagov.com/news/290748.htm
5.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活动总结范文(通用19篇)坚持“宽严相济”,既不管死、也不放松,对内研究办法、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对外借力发力,重在提醒、咬耳扯袖,以政务服务队伍执行力和纪律作风建设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一)严肃工作纪律。制定出台《县为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县为民服务中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负面清单》等文件,坚持党组成员、纪检组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075270.html
6.调查:一些地方对新型政商关系有误区清而不亲调查还发现,一些地方对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理解上存在误区。个别领导干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前存在亲而不清,现在则是清而不亲,干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互不来往、不闻不问”。 列出清单、做好台账、强化督办,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前不久,嘉兴恒美服饰公司总经理钟志新收到了桐乡一位市领导发来的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MWp8gvmq7vLMXKFIqMWj180704
7.南充律师免费咨询南充在线律师30亿人次使用 樊新屏律师 交通事故,合同纠纷 15881706206 立即咨询 张泽夫律师 劳动纠纷,合同纠纷 18702810315 立即咨询 赵磊律师 交通事故,婚姻家庭 13547446059 立即咨询 韩伟律师 刑事辩护,侵权 18197559790 立即咨询 解决法律问题 上华律网 30亿人次使用 https://www.66law.cn/nanc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