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西南交大...四川省9所高校入选这份国家级基地建设名单!创业学院大学生教育部创新创业

近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的通知》,认定了北京大学等100所高校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认定了清华大学等100所高校为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其中,我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攀枝花学院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据悉,本次评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教育部首次开展该项目工作,自6月份启动起来,历经高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省教育厅公示、教育部复审等工作流程,共面向全国各类高校建设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此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认定的这批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都有“独家秘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省本次入选的9所院校,看看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哪些特色!

四川大学

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大学以“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为理念,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的谋事创业生力军为目标,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革命厚植双创素养、涵育双创思维,实招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践行专创融合,全面浸润每一个学生;通过产业命题创造教育场景、“互联网+”大赛引校入企、产业导师领跑陪练等措施,巧招推动教育链对接产业链,推行产创融合,精准孵育学生谋事创业硬实力;通过创建组织载体统筹推进双创教育,制定40余项政策激发师生双创内在活力,硬招整合双创教育资源,实现资创融合,以体制机制保障师生创新创业行稳致远。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集聚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汇聚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各界力量,以西南交大学生为主体,面向全社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突出、成绩斐然,西南交大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全国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四川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等众多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形成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双创成果连续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评估排行榜中高居全国第五等标志性成果。

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于2015年正式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学院坚持“开放合作、行业特色、产学融合”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具有成电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建设,学校现已基本建立“创新驱动、交叉培养、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科技创业新青年,其中9人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校友钟波创办的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科创板上市,博士生黄山带领的机器人创业公司两次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马天琛博士在读期间创办的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近年来,学校依托成都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优势,对接华为、SAP、京东方等行业头部企业,以此形成新型的“互联网+”产业集群高地,构建起校企、校地、校际集教育实训、孵化转化、加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学校周边形成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大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模式,是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专门的机关职能部门。其中,创新创业学院开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普及教育”,面向有创业意向学生的“重点教育”,面向有创业目标学生的“精英教育”以及面向创业实践学生的“实践教育”四个层次的工作,以达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知识普及和能力提升的目标。同时,学院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学分认证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输送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主要负责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政策的宣传、创新创业大学生全程化帮扶、学生活动(沙龙、讲座、创业实践等)的开展等,力争为广大同学搭建学生间交流的平台、学生与企业家交流的平台、校企合作的平台、校政合作的平台等资源共享平台,最大程度服务在校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攀枝花学院

长期以来,攀枝花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整合学校、企业及校友资源,引领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探索应用型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步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研究为核心要素的“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未来,学校还将立足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四层次、五结合、六模块”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区域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校内外实训实践平台。

成都理工大学

近五年来,学校“双创”教育成果颇丰,通过构建和实施以“互联网+”大赛为驱动的“课赛创”一体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在校本科生100%参加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学生人数较之前五年增长5倍,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数量增长8倍,有力支撑了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排名持续上升。2019—2021年,学校连续承办了三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承办了一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对接会,组织工作得到上级教育部门高度认可,并在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工作推进会上做了典型经验发言。学校连续三年获得省级“互联网+”大赛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优秀组织奖,第一次获得“互联网+”大赛全国先进集体奖(全国29个)。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校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内生动力,建设形成了“教育全景融入、课程全线覆盖、项目全面开放、平台全力支撑、导师全程指导、服务全情助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创了“教育、实训、指导、服务、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新格局,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业知识传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全面创新实践与精准创业帮扶相结合的服务体系,营造出“敢为人先、勇于尝试、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为此,成都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也逐渐发展成为能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具有四川区域特色、与学校“双一流”建设良性互动的西部首家中医药优势特色“双创”示范基地,培育了一大批秉承“成中医”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勇于投身实践、敢于创出事业的“未来科学家菁英”和“未来企业家菁英”。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四川发展定位和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协同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四个育人”理念为引领,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全链条,五贯通的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立足成都,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敢闯会创”一流人才,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打开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的成长空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链接

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与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完整名单——

THE END
1.通知公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做好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准备工作的通知 [2024-06-17]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项目成果网络填报操作指南 [2024-06-17]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学术论文、改革成果项目、创业推介项目准备及遴选要求 [2024-06-16] 关于202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网络平台立项和结http://gjcxcy.bjtu.edu.cn/NoticeBulletinList.aspx
2.科创能见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个什么赛?“创撷硕果”——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创联虹桥”——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 “创享未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校长论坛 03 大赛报名 大赛报名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每级赛事分网评、路演答辩两个阶段。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ODMzNjIzNw==&mid=2247499104&idx=1&sn=07109b3d725f75bfd186d7b9c54ff6ed&chksm=c36b9e62f41c17744a37810aee298c6099bf82cce6109959974b104d271bb11a2659da84c264&scene=27
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是指由国家级机构或教育部门建立和运营的一个在线平台,旨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该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指导和管理服务,为学生团队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上,大学生可以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和评审。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723323_1109632937.html
4.竞赛篇按每年惯例申报的“国创(大创)计划”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1/3。(官网通知原文) 因此除了立项的国创(大创)外,会有两倍数量的省创,一般在省级平台可以查到名单(浙江省平台为:http://114.220.75.43:98/Index) 重点领域项目:不超过所有立项项目的2%(国家级+省级),浙江省双非一本院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56523/article/details/118538760
5.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PDF创新训练项 33 艺术学院 省级 李檬 朱绵丽,贾舒婷,朱亮亮,刘娜祯 翟蕾蕾 制与再生文化设计研究 目 国家级、省 “互联网+”下的长安大学城旧书对接 创新训练项 34 201710724009 商学院 任雅蓉 吴春蕾,安 焕 朱金凤 级 平台建设 目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分析及解决方 国家级、省 创新训练项 赵晓罡、 35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27/16909753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