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到了多家大厂的高薪offer,但最终还是选择留校,是因为喜欢校园自由且富有‘创芯’的氛围。”张志维告诉《中国科学报》。他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硕博连读研究生,今年3月完成博士论文答辩,随后通过了该校特聘副教授的公示。26岁的张志维,在5年硕博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10
据悉,2020年3月5日,清华大学工字厅将举行「沈向洋双聘教授聘任仪式暨春风讲堂第四讲」,根据清华大学春风讲堂的讲座信息,主讲人沈向洋的职位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讲座题目为「EngineeringResponsibleAI」。届时,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将向沈向洋教授颁发聘书。此外
清华大学有博导资格的老师将增加一倍。2月25日上午,在教育部发布会上,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透露,清华决定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副教授的水平越来越高,学术思维活跃、创新能力突出,其中很多人都具
近日,赛诺菲-CellResearch2021年度杰出论文奖发布,共有3篇发表于CellResearch的论文获奖,论文通讯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张强锋;复旦大学鲁伯埙、丁澦;南京大学张辰宇、张骑鹏、汪芳裕。其中,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强锋副教授于2021年2月发表的PrismNet研究论文“使用
每月召开高层次人才工作会议,定期汇集信息,建立跟踪机制,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条件支持清单;大幅提高科研启动经费支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青年教师牵头组建团队、申请国家重点课题;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交叉,打造课题攻坚团队,发挥人才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
近日,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的腾讯优图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傅朝友已于2024年8月加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并担任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准聘助理教授。公开资料显示,傅朝友202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22年7月-2024年8月在腾讯优图实
有机催化剂取代贵金属催化剂生产氯气在化学工业中,许多产品的生产都依赖于氯气。这些氯气大部分是通过一种称为氯碱电解的过程制造的,该过程的能量消耗相当于全球电力生产的1%,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对该工艺的能源效率进行任何改进都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氯碱工艺在一个称为膜电池的反应器中进行,该反
日前,辽宁省委组织部发布通告:岑松,现任清华大学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挂职),拟任省属高校正职。个人简介:岑松,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英国Swansea大学工程学院荣誉教授,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00),中共党员。1972年8月生,福建福州人。2000年进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11月29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精细陶瓷研究室主任梁彤祥教授受聘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将就先进核能材料和陶瓷材料与纳米事业部结构与功能一体化陶瓷研究组进行合作。纳米事业部副主任许高杰研究员为梁彤祥颁发了聘书。梁彤祥教授前期来宁波材料所进行了
3月22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官网发布消息称,经辽宁省委决定:岑松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书记、校长(试用期一年);梁冰同志不再担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职务。人物简介岑松,长聘教授,博导,英国Swan
在精准医疗火热发展的当下,基因检测对于精准医疗的概念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而在肿瘤分子诊断领域里,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可以说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在癌症的临床诊治中,如果能够得知肿瘤的基因突变位点,医生便可针对性地使用抗癌药物,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的存活率。然而由于ctDNA的低含量、随
关键的改革与质量的提高:中国高校人事制度决定现代高等学校质量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质量决定教育质量,也决定研究质量。因此,高校的教师人事制度决定了高校的质量。因为人事制度的敏感性,也因中国的文化因素,成功地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没有没有对外描述其改革过程和改革的成功,不
OL-UV/VISCOL-90-UV/VIS准直透镜可以使发散光束变成平行光束。该透镜对于紫外/可见/近红外谱段进行了优化,具有SMA接头用来与光纤组件耦合并且有发黑的铝外壳,可以调焦。COL-UV/VIS-90用来使准直光线以90°角出射,作为选项也可以提供FC/PC接头。
最近,山西省出台文件,拟将增人计划的权力下放到学校层面。此举也被认为从根源上动摇了高校等单位事业编制的底层逻辑。自2011年3月我国提出2020年要建立新型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来,高校取消编制之声不绝于耳。在高校取消编制已大势所趋的当下,作为另一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保障的制
14岁考入南京大学,4年本科毕业后直博,22岁拟任南大特任副研究员……“天才少女”李悦文最近又“火”了。7月1日,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发布的一则拟聘用人员公示引发热议。公示显示:李悦文,女,2000年6月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拟定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特任副研究员岗位
14岁考入南京大学,4年本科毕业后直博,22岁拟任南大特任副研究员……“天才少女”李悦文最近又“火”了。7月1日,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发布的一则拟聘用人员公示引发热议。公示显示:李悦文,女,2000年6月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拟定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特任副研究员岗
近日,一位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被某“双一流”名校直聘为教授之事引发了不少争议。此前,许多文体明星“扎堆”高校任教的情况也不少见,但这一次公众的反应似乎更大也更直接。有媒体还列出一份“历史账单”,将文体明星被大学直聘为教授或二级学院院长等事件进一步“现象化”。表面看,这次争议有三个激发点:一个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