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理工类毕业生就业进展最快,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有所好转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李琴通讯员覃冬冬)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7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智联招聘在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围绕2024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就业偏好、求职行为、求职进展、就业选择等维度开展问卷调研,发布《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为市场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趋势提供参考。

一、毕业去向: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

应届生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

智联招聘在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面向2024届毕业生的问卷调研显示,应届生慢就业、自由职业的比重分别从去年的18.9%、13.2%增长到今年的19.1%、13.7%。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持续扩招,应届生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4.9%提高到6.5%。单位就业依然是主要去向,占比55.5%,但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选择更加多元,通过慢就业、自由职业方式实现自我价值的学生不断增多。

双一流毕业生深造比例升高,二本、专科毕业生下降,呈现分化

分院校看,2024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中,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16.9%,高于去年的7.9%。一本院校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比例也从去年的4.4%升至今年的7.7%。而有同样选择的普通二本、专科院校毕业生分别占比3.4%、4.3%,均低于去年的3.6%、5.6%。

二、就业偏好:继续求稳

想在国企工作的应届生比例连续5年上升,今年达48%

针对找工作的毕业生,调研其就业偏好。从期望就业的企业类型看,2024届求职毕业生中,47.7%希望进入国企工作,占比排名各类型企业之首;其次是国家机关,占比14.7%;期望进入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为13%、12.5%、10.7%。

51%毕业生看重工作稳定性,较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从求职考虑的因素也能看出,应届生毕业生对工作稳定性的重视度在提高。调研显示,2024届求职毕业生中,51%认为“稳定最重要”,比例仅次于“薪酬福利”(71.2%),位列第二。与去年相比,认为“稳定最重要”的比例提升10个百分点。

选择“落户、补贴等人才政策”的占比21.4%,高于去年的18.8%。随着各地人才政策的不断加码,毕业生更能深切体验到人才政策带来的落户、补贴等切实福利,因而更加看重。

IT互联网依然是大学生最向往行业,制造业受欢迎度升高

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2024届求职毕业生期望行业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政府/非盈利机构、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26.4%、9.4%、8.9%。IT互联网行业为应届生贡献很多就业岗位,也是应届生最向往的行业。

从岗位看,24.2%的2024届求职毕业生希望到技术岗位就业,占比蝉联各岗位之首,并高于去年的23.9%。其次是行政/后勤/文秘、财务/审计/税务,占比分别为16%、10.9%,持续排名第二,第三位,且高于去年的14.6%、10.8%。由于技术岗薪酬水平较高,对具备专业能力的毕业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行政、财务岗位对专业的限制较少,就业门槛较低,因此也得到较多毕业生青睐。

三、求职行为:更加积极

投递简历增多,4成毕业生已投递超50份简历

从简历投递情况看,39.2%的求职毕业生自开始求职已经投递了50份以上简历,占比最高,且高于去年的34.9%。毕业生积极投简历,希望为自己赢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实习经历增加,8成毕业生有过实习,提高6个百分点

从实习经历看,32.7%的应届毕业生有过两次及以上实习经历,45.7%有过一次实习经历,共计达78.4%,高于去年的72.5%。当被问及实习经历是否有助于找工作时,38.7%认为实习经历对找工作“比较有用”,23.1%认为“非常有用”,两者合计为61.8%。可见,这届毕业生对实习更加看重,更希望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帮助自己更快找到工作。

四、求职进展:总体平稳

截至4月中旬,48%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总体平稳

2024春招季临近尾声,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47.8%已获得offer,比去年的50.4%略有下降,但比2022年的46.7%有提升。总体来看,近几年的offer获得率维持在50%左右的稳定水平。

56.6%大专毕业生已获得offer,较去年升高2个百分点

从学历看,大专学历应届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率最高,占比56.6%,且高于去年的54.4%。本科、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分别为45.4%、44.4%,均低于去年的47.5%、56.7%。大专学历毕业生拥有技能优势,并对自身的学历差距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因而会合理调整就业预期,offer进展更顺利。

硕博学历毕业生offer获得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普本院校毕业生带来。调研数据显示,今年普本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同时也低于普本院校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43.9%。可见对于考研学生来说,院校的选择尤为重要,“逆向考研”可能反而降低求职成功率。

双一流院校毕业生offer获得率最高,为57%

从院校看,双一流院校的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最高,达到57%,普通一本、普通二本、专科院校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分别为44.7%、42.3%、56.3%。名校学生在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去年相比,专科院校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提高2个百分点,可见掌握一技之长的专科生就业势头相对较好。

大学生“回炉”职校学技能广受认可,超半数认为将增加就业机会

理工类毕业生就业进展最快,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有所好转

从专业看,理工类、经管类、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49.4%、47.1%、43.9%。从变化情况看,理工类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比去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考虑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发展放缓影响。而在旅游等服务消费、视频博主等新业态的发展带动下,文科生就业有所好转,人文社科类毕业生offer获得率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的转变也在影响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

实习经历是成功获得offer的重要因素

毕业生将未拿到offer主要归因于“太迷茫”

对于没有拿到offer的原因,36.2%的毕业生向内归因,认为自己“太迷茫”,占比最高。27.4%认为原因是“掌握技能少”,22.9%表示“缺乏实习经历”。目标感和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被认为是影响就业成功率的主要主观原因。同时,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未能成功就业的原因在于获取工作的渠道、院校名气等外部因素。

从正反向归因来看,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是拿offer的加分项,而缺少方向感、学校没名气是拿不到offer的主要原因。可见,毕业生对是否拿到offer的看法较为集中,也可以通过增加实习经历、明确就业方向等,提高找工作的成功概率。

五、就业选择:更加务实

9成毕业生并不执着于找到“好工作”,找到工作就行

对于“找工作”与“找到好工作”,45.8%的应届毕业生表示,“还是得追求好工作,但如果没有普通工作也行”,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是先找工作,再去追求好工作,占比23.6%。19.5%表示,“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对是不是“好工作”没有明确的要求。合计近9成毕业生并不执着于“好工作”。仅10.2%受访毕业生坚定地追求好工作,希望“好工作”能一步到位,因为“职场第一步很关键”。这表明,大多数毕业生的态度比较务实,虽然“好工作”是理想,但在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也会退而求其次,以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为先。

毕业生签约小微企业的比例升高7个百分点,占签约总体4成

截至今年4月中旬,求职毕业生中,14.7%已经签约用人单位。从签约企业规模看,签约毕业生中,签约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占比分别为31.1%、8.3%,高于去年的25.7%、6.7%。今年签约大型企业的毕业生占比27%,相比去年的31.2%有所下降。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毕业生不再执着于大企业,选择工作的态度更加务实。

签约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比例升高2个百分点,占签约总体1/4

从签约工作所在的城市等级看,签约毕业生中,选择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分别占比15.9%、4.9%、4.6%,均高于去年的15.4%、4.6%、3.2%。27%的签约工作地点在一线城市,低于去年的28.5%。26.5%的毕业生选择新一线城市,占比高于去年的26%。这一方面反映出,三线及以下城市大力发展经济和城市建设,引才效果显现;另一方面也说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态度更加实际,选择到就业竞争相对和缓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就业市场“下沉”趋势初显。

66%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对口,对口率提高3个百分点

在签约的毕业生中,43%认为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23%认为很对口,共有66%的应届毕业生对签约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表示满意,较去年高3个百分点。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毕业生对外部环境和自身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并能基于这些因素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一方面,他们毕业后的选择更加多元,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另一方面,他们更加积极地找工作,但并不执着于“好工作”,以更务实的态度,追求稳定的工作和安定的生活,在不确定环境中寻求确定感。2024年毕业季在即,仍未有明确去向的应届毕业生,可主动寻求就业指导,通过数智化工具、可视化工具等方式,积极寻求就业机会,突出自身优势,实现向理想职场的迈进。

(作者:李琴覃冬冬)

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中心幼儿园及各分园开展家长会暨家长开放日活动

南宁市明秀小学成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024年“网友看南宁”——“文化为媒串珠成链领略多元人文魅力”主题活动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英华校区成功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体育节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THE END
1.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国就业网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承办的大型就业培训鉴定门户网站。https://chinajob.mohrss.gov.cn/h5/zbzl/qtzb/gxbysjy/index_7.shtml
2.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运营的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https://scww.ncss.cn/
3.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运营的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https://gcp.ncss.org.cn/
4.大学生就业网大学生就业网(www.collegejy.cn)是权威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兼职,求职类网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网站。https://collegejy.cn/
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就业创业信息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就业宝精准就业平台 高校 大学 大学生 就业 就业网 就业信息网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中心 就业中心 创业 创业指导 精准就业 智慧就业https://jy.cumtb.edu.cn/
6.大学生就业难继续上演就业难与用工荒狭路相逢新闻中心开栏语: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我国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高于大学生的就业率;而在我省相关课题组发布的《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中也显示,中职学生就业率达96.2%,且多数中职毕业生满意度和幸福感高于本、专科毕业生。 http://www.jznews.com.cn/comnews/system/2014/05/20/011424645.shtml
7.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促大学生就业,2021“国聘行动”来了!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要健全公开、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招聘制度,鼓励各企业在国聘招聘平台(国聘官网https://www.iguopin.com)、教育部“24365 校园招聘服务”平台(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https://www.ncss.cn)、人社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chrm.mohrss.gov.cn)、中智招聘平台(中智招聘网https://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1/11/031228489.shtml
8.天津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 2024-11-26 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的通知 2024-11-18 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2024-11-14 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 https://www.tjbys.com/
9.全国大学生就业测评网大学生装备制造业岗位就业能力测评包括了企业经营管理与专业技术全部岗位的综合测评,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岗位胜任能力的综合评价,为参测学生及招聘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量化分析报告,向参测学生提供国家权威性的岗位就业能力测评证书。 大学生软件互联网行业岗位就业能力测评概括了软件工程、互联网+、电子商务等http://www.chinajycp.org/
10.2015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南就业创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网10.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哪些基层就业项目? 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主要组织实施了4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包括: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从2003年起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https://www.hailian.cn/M/Policy-View-177-1985.html
11.就业网为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现决定举办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现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各二级学院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大赛取得成效。 https://jyw.jxgzy.cn/news-show-268.html
12.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测评网大学生行业岗位就业能力实训平台 支柱产业 服务产业 大学生创业能力测评系统 合作联盟 专利资质与权威认证 该平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是教育部实际人才培养项目课题之一,聚集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宁波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全国著名教授专家进行设计http://www.jycycp.org/
13.多措并举应对大学生“慢就业”问题9月25日,《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慢就业”需要“冷思考”》的评论,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大学生“慢就业”问题。“慢就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职业理念和就业态度,笔者对该问题长期关注,在这里结合近期调研的结果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般来说,“慢就业”指大学生在求职和投身职场过程中,主客观上http://www.jyb.cn/rmtzgjyb/202310/t20231023_2111106480.html
14.《中国大学生就业网》携企业走进黑龙江高校开展招聘活动为积极响应教育部2024届高校毕业就业促进行动,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挖潜创新开拓市场化岗位资源,提供更多高质量精准岗位信息,中国大学生就业网2024年8月26日携央国企及新能源上市公司进入黑龙江地区为高校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预供提供就业岗位5千个,为校企协同促就业,大力推动供需有效对接,加强校校联合,校企交流,实https://www.mbachina.com/html/cjzx/202408/59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