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发布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报名人数较去年下降36万。这也是考研报名人数自2015年起持续、快速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这显示出考生报考更加理性。

“考研热”现降温趋势,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就业市场学历内卷与就业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出于就业考虑而非有学术志趣的学生放弃考研,选择直接就业,大学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出现增长。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学硕减少、专硕增加。近年著名大学也纷纷放弃一些学科学硕的招生,直接“直博”。对于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专硕,学费较高,且多数没有国家补贴。同时,根据培养要求,学制也纷纷延长至3年,各种因素下来,专硕的经济成本在不断提高。

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日趋严格。今年以来,延长硕士、博士就读年限,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各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改革重要内容。这无疑也“劝退”了一批学生。

实际上,2023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就已经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2023年仅比上年增长17万人,增长率仅有3.7%,和2022年净增长80万,增长21%相比,已经显著下降。

2024年,很多著名高校的考研报名人数继续下滑,但从招生计划看,今年大部分重点大学招生计划与往年相比稳中有增。

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2022年则达到了124万。十年间,虽然研究生招生总量实现了翻倍,但总体报名与录取比例基本保持了相对的平稳,大约在35%左右。但在高校专业之间,报名与录取比例差距悬殊,人文社科报录比远远高于理工科专业,竞争激烈。

研究生教育关系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自主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的关键。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级召开,对于基于国内内循环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

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专硕占比达到60%左右,同时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一、考研报名人数下降

1.1“考研热”降温考生报考日趋理性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2023年的报名人数474万减少了36万人,这也是考研报名人数自2015年起持续、快速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考研热”降温,也显示出考生报考日趋理性。

从近二十年数据看,研究生报名人数也曾在2008年前后,以及2015年前后,出现过两次明显的下降,自2016年起,进入新的高增长阶段。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相比前两年虽有所减少,但仍处于高位。

1.1.1部分省份考研报名人数下降

事实上,2023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就已经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部分省份已经进入下跌趋势。

2024年报名在上海参加考研的人数为9.1万人,较上一年减少了三千人,并且已经是连续两年下降。

湖南2024年研考报考总人数16.89万,相比上年减少1.19万,降幅6.6%。

甘肃省2024年研考报考人数共有7.69万人,比2023年减少0.81万人,降幅9.6%。

1.1.2名校报名人数下降“双非”高校报名人数继续增长

去年已经有很多著名高校考研报名人数出现增长停滞甚至是下滑,今年依旧难挽颓势。

2024年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5817人,相比2023年的17263人,减少了1446人。2019年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其后几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布的报考人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0月19日共计13696人报考,相比去年同期报考人数减少1468人。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布的报考数据,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报考总人数10877人,较去年减少854人,降幅约7%。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考研报名人数逐年增加,并在2023年达到最高,报考考生首次突破1.3万,较2022年增长12%。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2661人,相比去年减少447人。

著名高校考研报名热度下降,而一些“双非”大学报名人数逆势增长,“逆向考研”现象依然存在。

2024年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2556人,较上年增长6.3%。近年,江苏海洋大学考研报名人数连续增长,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增幅达到了35.79%。

202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共有近4700名考生报考,较上年增加400余人。

2024年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共有8516名考生报考,较上年增加700余人。

此外,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开展的2024年考研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近五成受访者目标院校为双非院校,目标院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占比为37%,目标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占比不足两成。

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大数据统计,2023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录取3351名新生共来自562所高校,其中“双一流”高校60所。

根据深圳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大数据统计,深圳大学2023年录取5157名新生共来自708所高校,其中40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1.3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占比增加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后,今年达到了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为促进毕业生更好就业,各地及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就业促进行动,开拓岗位市场,优化就业服务体系,引导毕业生主动求职,以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后落实就业去向。

根据国新办举行的2023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各地千方百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截至7月份已举办线下校园招聘活动19.8万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总体稳定,去向落实率和落实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均略有提升。

12月以来,各高校陆续公布2022-2023学年本科生教学质量报告,从其中披露的202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同比均有所提高,整体上好于上年。

此外,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8.6%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9.3%下降到4.9%。

1.1.4受溢出效应影响,出国读研人数增加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和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发布的《2023年度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中国大陆依旧是美国国际生最大生源地。2022-2023学年中国大陆留学生赴美读研究生学位的人数为126028人,占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总数的43.52%,占比上升2.3%。赴美读研人数虽然没有回到疫情前水平,但已经率先迎来反弹,并与赴美读本科学位的人数进一步拉大。

此外,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22学年,中国内地赴英就读人数超过15万人,其中研究生人数为8.87万人,占比为58.51%,研究生人数同比上一年度增长了6.01%。从近年赴英读研人数占比情况看,研究生及以上人群仍然是中国内地学生留学英国的主体。

1.2专硕持续增长,近八成院校专硕计划占比超60%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其中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学术学位坚持高起点布局,学术研究生培养以博士为主,硕士全面转向应用人才培养,加大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规模,未来新增硕士点,原则上主要以专业硕士为主,到十四五末,专业硕士占比需要达到60%左右,同时提出大幅增加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量。

近年来,著名大学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许多专业都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招生。与此同时,专业型硕士即专硕的招生比例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

今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宣布,不再招收部分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通过对今年662所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及党校)硕士研究生统招计划(不含推免计划)统计,只招收专硕的院校占比为11.03%,统招专硕计划占比在60%以上的院校占比为78.4%,接近八成。而统招专硕计划占比在50%以下的院校占比仅为7.85%。

1.3人文社科专业报考竞争激烈,内卷严重

专业之间报考热度差异大,也是近年考研的一个重要现象。根据深圳大学公布的截至10月17日各招生专业统考实时报名情况统计,在报名人数较少(预计报录比小于3)的39个专业中,理工类专业达到34个,占比87.18%。而人文社科类专业仅有5个,占比12.82%。

大量理工类专业报考人数较少,而人文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不减。根据江西师范大学11月16日公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人数统计表,在报名人数较多的前20个专业中,理工类专业仅有两个,而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18个,其中教育管理专业报名人数超过1100人。

1.4保研名额增加,推免比例保持稳定

近年来,推免生受到高校与广大研究生导师的欢迎,部分院校的推免招生数量也伴随招生总量的增长,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双非院校保研名额因为基数较低,增幅更加明显。杭州师范大学今年保研名额195人,较去年增加82人,增幅达到了72.57%。湖南科技大学今年保研名额234人,较去年增加70人,增幅达到了42.68%。

伴随招生总量增长,推免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推免生占总体招生计划的比例保持平稳,并未出现明显增长,教育部对高校接收推免生设置了不能超过招生计划50%的红线。此外,不同高校之间,推免生招生占比差异较大。

(注:推免生招生占比=拟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总招生计划)

二、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关键领域支撑能力增强

2.1研究生招生数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始终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从2011年的56万增长至2022年的124.25万。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增长一倍多。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全年研究生招生124.25万人,比上年增加6.60万人,增长5.61%;其中,博士生13.90万人,硕士生共招收110.35万人,硕士研究生招生量约占总量的89%。

2.2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高校校舍资源日趋紧张

根据最新数据,2022年全国共有在学研究生365.36万人,比上年增加32.12万人,增长率为9.64%,相较去年,增幅有所放缓。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提高,大多数年份涨幅维持在3%-6%的区间。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当年招生数量大幅增加,涨幅超过了20%。2020年为应对疫情影响,当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8.9万,涨幅同样超20%。2021年和2022年研究生扩招放缓,涨幅基本维持在6%左右。

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对于高校来说不仅是发展机遇,还是严峻的挑战。在研究生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高校各资源配备却略显不足,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20年高校生均校舍面积28.77平方米,2022年高校生均校舍面积下降到了25.21平方米。

受制于校舍资源限制,伴随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近年一些高校不再向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2024年招生简章中,部分著名高校明确宣布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再提供宿舍,一些则对全日制专硕也不再提供校内宿舍,也有部分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生实行自愿申请制。部分学校虽然不提供宿舍,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但会提供一定住宿补贴或交通补贴。

2.3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增幅放缓

总体来看,多数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呈现扩大趋势。河南大学2024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800人左右,相比2023年增加招生计划300人左右;哈尔滨工程大学今年计划扩招208人;贵州大学今年计划扩招200人。

虽然各校招生规模不断,但增幅较往年有所放缓。贵州大学五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持续增长。2020年计划招收3642人,2024年计划招收人数达到5000名,五年间增长1358人。不过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增幅为4.2%,低于去年的6.7%。

河南大学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持续增长。由2020年的3600人,增长到2024年的5800人,五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2200人。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增幅为5.5%,低于去年的10%。

宁波大学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持续增长。由2020年的2248人,增长到2024年的3757人,五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1509人。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增幅为2.45%,低于去年的2.92%。

2.3.1著名高校博士招生显著增加

今年博士继续呈扩招趋势。2023年3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全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365.4万人,近两年增加比例比较快的是博士生,博士生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55.6万人,是2012年的2倍。”

日前,多所知名高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与往年相比,学校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人数明显增长。

西安交通大学2024年计划招收博士2100名,与2023年计划招收人数1800名相比,增加300人,增幅逼近17%;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计划招收博士3500名左右(含医学院);较上年增加300人,增幅也超过了8%。

南开大学2024年预计招收博士1500名左右,较上年增加100人,增幅达到7%。

2.4理工农医类招生量不断增长医学引领增幅高点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重点学科领域不断加强。

从近年各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情况看,工学是招生人数最多的学科;其次是管理学;招生人数排名前五的学科依次还有医学、理学和教育学。

2021年研究生招生总量较上一年增长6.32%。从各学科增长率方面看,医学是增长率最高的学科,达到了9.03%,引领了增长高点;其次是艺术学,招生人数增长率达到了8.55%。

从近三年的情况看,理工农医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也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此外,从各学科门类硕士点、博士点占比情况看。近年来,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得到加强,理工农医类博士点、硕士点在全部博士点、硕士点的占比分别稳定在70%、50%左右。

2.5专硕招生人数占比远超学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最新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新版目录出现重大调整,在所有门类下均设置了专业学位,以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根据安排,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新一轮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按新版目录进行。

在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从2012年的19.7万增长到2021年的64.9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3倍多。

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专硕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占比将近62%,远超学硕。

2024年专业硕士研究生扩招成为主流趋势。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指出,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

清华大学在教育部举办的发布会上也披露,在读研究生中,在硕士阶段,专业硕士占比高达74%。

长安大学近六年来招收专业硕士人数逐年增长。从2019年招收专硕1490人,到2024年招收专硕2104人,六年间扩招专业硕士614人。

天津大学近四年来招收专业硕士人数逐年增加。从2021年招收专硕3355人,到2024年招收专硕3804人,四年间扩招专业硕士449人。

内蒙古大学2020年招收专硕1305人,到2024年招收专硕1882人,五年间扩招专硕577人。

2.5.1多所高校专硕学制延长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以56%的占比首度超越学硕,此后专硕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并呈现“力压”趋势。2022年,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已达2.5万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将近70万人,占比高达60%以上。

未来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将成为专硕的主场。如何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改革的关键。

修业年限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制度,更是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为提高培养质量,保障专业硕士有足够的实习实践与项目实践经验,高校普遍将专业硕士的学制从2年或2.5年延长至3年。

2.5.2部分高校停招学硕专业

2023年6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公告称:从2024级开始,不再招收统计学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也宣布,不再招收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东北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学、公共管理学两个学硕专业也从2024年起停止招生。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福州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

停招学硕专业有很多是统计学、法学、新闻学等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显然更符合专业学位的定位。

2.6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交叉学科

2023年12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座谈推进会。据悉目前已新增量子科学与技术、先进能源等39个目录外一级交叉学科点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6196个目录外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点,以增强研究生教育对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的支撑能力。

2023年我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院校数量为232个,相较于2022年的院校数量增加25个。从2019年到2023年,5年间我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院校数量增加了78个。

在数量方面,2023年我国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为860个,较2022年同比增长15.2%,2022年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为729个,较2021年增幅达到15.5%。2019年到2023年,5年间我国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增幅为40.9%

2.6.1新版专业目录加强关键领域学科支撑,从2024年入学学生中实行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第5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将自2023年起实施。新版目录有14个门类,共有一级学科1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

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新版目录的变化主要有五方面:所有门类下均设置了专业学位;加强了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学科支撑,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或交叉学科;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新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区域国别学等一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2.7博士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专博招生呈现高增长趋势

在研究生结构调整上,硕士更多以专硕为主,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则把重点更多放在了博士阶段,并根据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的要求,博士招生规模进入扩张时期。

在博士招生方面,2020年博士招生11.6万人;2022年博士招生达到13.9万人,三年增长20%。

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专业学位博士增势强劲。2015年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为1925人,占博士总招生人数的比重仅为2.59%。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首次突破一万人,占比提高到了9.88%。2021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继续增长,人数达到1.81万人,专业博士占比达到14.4%。

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幅增加博士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我们可以预见专业博士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7.1博士推行申请考核制度

在近年博士不断扩招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我国博士教育从招生、培养到学位授予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其中,深化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完善“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成为重中之重。

2020年9月1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

2022年6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北京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等。

2022年8月23日,上海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继续推行博士“申请—考核”制,拓宽博士生选拔通道,扩大直博和硕博连读比例。努力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开展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的长周期贯通培养。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中,多所已取消统考,实行“申请-考核制”。

三、加强学位授予质量

学位法草案还指出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结构和学位授予点布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这也体现了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现实要求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3.1优化布局29所高校撤销42个学位点

在高校动态调整撤销的学位点学科中,软件工程不仅是一级学科博士点撤销学科榜的第一位,更是全部高校撤销1700多个学位点的学科第一位。7年来,全国高校撤销软件工程学科学位点高达87个;其次是项目管理,撤销61个;紧随其后的是统计学,撤销35个。

(注:图表格统计时段为2016-2022年,表格仅展示7年撤销数量≧15个的学位点学科。)

3.2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优化

人才培养规模上,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2.29%增至2022年的56.4%。

3.3教育硕士业务课科目首次全国统一命题

2023年8月23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大纲从考试性质、考试目标、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以及考查内容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这是研招教育硕士业务课考试首次设置全国统一命题科目。

统考试卷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命题质量与命题安全,增强考试选拔的公平性、科学性和选择性,也有利于提高人才选拔质量,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分类考试。

目前专业考试设置了统一考试的学科专业有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临床医学、法学等等,已经达到20门左右。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初试(笔试)环节逐步推行专业课统一命题将成为改革方向之一。

3.4严格规范招生要求,允许跨专业调剂

今年研招政策较大的变化就是调剂政策。一是调剂要求更具体、严格。二是给予高校自主权,允许跨专业调剂。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六十四条明确,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招生单位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收调剂考生。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对研招调剂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与《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要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的要求相比。此次调剂政策的要求修改为“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调整给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尤其是允许一些跨专业调剂,显然是积极回应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大方向要求。

THE END
1.26考研考研人需要关注的数据信息,你知道哪些?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报考人数较多,报录比接近50∶1。报录比数据侧面反映该专业的热门程度、竞争激烈度,报录比高就意味着报考人数多,而录取的人数少。大家可以把报录比作为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结合自身情况,权衡是否要报考报录比过高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zUzNTA3MA==&mid=2247619629&idx=6&sn=4f5ea7a0eeaf4708cf288b4e630f5c40&chksm=ce747e9cf903f78ab937827cfa3b0115aaa4c6edffb74c67a1dee09d91ab5b4e41216b7ef213&scene=27
2.历年考研报录比汇总为什么要关注报录比考研一定要做好数据调研,通过报录比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报考的竞争力度,同时可以帮助考生了解院校报考人数、拟录取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了解院校报录比信息,可以在考生选择院校时起到相应参考作用。https://www.eol.cn/chengkao/ck-wyw/2024121292038.html
3.快看!这些院校报录比已公布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反映出某个专业或学校的竞争激烈程度。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参考报录比来评估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录取可能性。 小掌整理了一些院校的报录比,大家快来看看吧~ 01 武汉大学 相关链接: https://wdyz.whu.edu.cn/info/1025/6383.htm https://m.kaoyan.cn/article/213250
4.考研报录比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例报考人数中国考研网考研报录比专题,为考研同学们提供招生高校的考研报录比、研究生录取比例、研究生报录比等信息。http://www.chinakaoyan.com/baolubi/
5.考研首批报名数据公布!报录比最高96:1!华东师范大学统考报名人数TOP3专业为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院、非全日制)(978人)、教育管理(非全日制)(939人)、工商管理(非全日制)(765人)。而报录比最高的专业为应用心理(非全日制),高达96.75: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招生专业共计45个,其中,统考报名人数TOP3专业:工商管理(1074人)、金融(695人https://www.mbachina.com/information/21077.html
6.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https://yz.chsi.com.cn/
7.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是教育部直属新闻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管的网络媒体。中国专业的综合教育新闻门户、主要发布高考、考研、自考、成人高考、教师招聘、就业、留学等权威的招考、招生、就业、招聘、复习、辅导等教育信息、并设有校园、博客、外语、公务员、在职硕士、民校、http://www.jyb.cn/
8.第一届研究生入学40周年,保研和考研现状如何?澎湃号·湃客但扩招并没有为考生减小压力。招生人数增加的同时,由于报名人数的增长与保研率的提高,报录比在3左右不定增减,并未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除了扩招的诱导外,本科毕业人数的增加也是报名人数增加的一大原因。2009年高校本科毕业生人数为246万,2012年超过300万,到了2018年达到了387万。毕业人数的飞涨使本科学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446792
9.研究生报名查询系统中国教育在线91影视网(www.91o.cc)打造你最喜爱的电视剧,电影大全,最新综艺,日韩剧泰剧,欧美剧,电影院视频高速在线观看,免费在线观看,内容丰富,是广大观影爱好者闲暇时间看片追剧的不二选择! 收藏 AA影视-全球高清免费影视在线观看欢迎您AA4.CC AA影视(www.aa4.cc)是一家专业的电影资源网站,我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https://www.bidianer.com/site/421821
10.六大考研常用网站,助你备考快人一步考研帮网站是一个综合的考研信息网站,分为5大板块,报考、备考、复试调剂、课程、论坛。这个网站的一大好处是,帮你把一些考研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包括一些重要的资讯新闻,院校招生简章、目录、历年国家线、分数线趋势等等(比如,考研报录比)。 同时,考研帮也提供了许多考研的资料、课程等。在考研帮的论坛里,你也可以https://www.jianshu.com/p/4b2ae5b167e2
11.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始/事业单位培训08-22[报名人数]2021-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报录比|报名情况汇总 01-20[报名人数]【截至2024年1月20日16时】2024辽宁省公务员辽阳报名人数统计分析:报名人数达8995人,最高竞争比119:1 01-20[报名人数]【截至2024年1月20日16时】202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鞍山地区报名人数统计分析:已报名17881人,1个岗位无人报名 https://ln.offcn.com/
12.数据调研报告优秀15篇“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XX年度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部分省市甚至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这是中国教育在线24日在京发布的《XX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报告》还显示,研究生招考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在计划报考的10个最热门专业中,7个是社科类专业;名校所招录的研究生中,推免生比https://www.hunwen.com/work/gongzuohuibao/1031/1031184.html
13.同等学力英语mpaccmpamba管理类联考考博英语院校报录比查不到?给你一份985,211院… 教你如何分辨管理类硕士7兄弟 管理类联考:你不知道的专业硕士划分 考研复试自我介绍:五大部分7个重点不… 考研择校不盲目,一定要问自己7个问题 历年MBA院校调剂成功经验介绍20条 MBA成功调剂七个巧门 MBA调剂流程早知道 http://www.xycentre.com/
14.2024年上半年英语四六级查成绩入口:中国教育考试网2024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成绩查询通知已公布,2024年上半年英语四六级成绩查询时间是8月23日 上午6时,英语四六级查成绩入口是中国教育考试网,考生进入网站后按照信息提示即可查询考试成绩。【2024年上半年英语四六级试题答案】【英语四六级成绩解析&新学期备考规划】 https://www.kaoyan365.cn/dongtai/376052.html
15.中文考研网——中文·汉硕考研《中国文学批评史》1对1基础速成 《古代汉语》1对1基础速成 现代汉语语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 案例分析与跨文化交际专题研究 文学写作/创意写作专题研究 更多>>答疑专区 今年准备考研,想问下大神们有没有靠谱的辅导班推荐啊[查看回答] 对外汉语教育报录比多少[查看回答] http://www.zwkao.com/
16.中国矿业大学·米塞塔一行 10 2024.12 我校教师在江苏省教育大会上受到表彰 媒体矿大 cumtmedia 查看更多 新华日报·交汇点 戏曲进校园|让经典融入时代,京剧《四郎探母》走进中国矿业大学 2024.12.15 新华网 共话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2024.12.13 中国煤炭报 科普教育添新绩 2024.12.11 中国煤炭报 让更多成果从实验https://www.cum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