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2024年上海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方案还提出加快推动虚拟电厂建设。进一步挖掘电动汽车、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储能、分布式发电等实时可调资源,实现虚拟电厂可调能力60万千瓦。
虚拟电厂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需求侧管理,聚合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正在被给予厚望,各省各地也正加速在虚拟电厂领域的布局,各种类型的项目正在投建。
各省在虚拟电厂的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进展。以下是对部分省份虚拟电厂布局情况的概述:
1.广东省
项目实践:广东省内多个城市已经启动了虚拟电厂的试点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项目通过聚合分布式资源,提高了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利用。
深圳市
项目进展:深圳市已经建成了多个虚拟电厂项目,并计划到2025年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能力的虚拟电厂。这些项目通过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了对分布式资源的有效聚合和优化调
2.山东省
目前,山东现货市场也已“转正”运行,山东虚拟电厂在市场规则和市场环境完善的情况下被寄予厚望。
3、重庆市
7月25日重庆市虚拟电厂运营服务平台上线
重庆市虚拟电厂运营服务平台打造了“三全”功能体系,一是全流程服务,二是全品类聚合,三是全场景应用,最终将构建集需求响应、辅助服务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于一体的虚拟电厂系统,全面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活动现场,重庆市虚拟电厂运营管理中心获得正式授牌。这是全国第二个、国家电网范围内首家获得省级政府授牌的运营管理中心
4.上海市
项目纳入:商业建筑虚拟电厂已被纳入上海电力需求响应常规调度资源,促进了电力供需平衡和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实践:黄浦区作为上海市商业建筑的密集聚集区,拥有超过200幢大型商业建筑,并在原有建筑中配备能耗监测装置,为实施需求响应项目提供了完备的基础条件。
5、四川
1月3日,成都市经信局印发了《成都市虚拟电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文件确定了“到2025年虚拟电厂市场化运作模式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对分布式电源、储能设施、可调用电负荷等能源资源的“应接尽接”,可调节能力130万千瓦以上,达到成都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的5%,构建形成以虚拟电厂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
”6月28日上午,成都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完成全业务流程演练暨上线运营活动,这意味着成都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上线投运。
5、安徽
5月,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申报虚拟电厂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本次试点示范项目申报范围为省内拟建、在建或已建成的虚拟电厂项目。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节负荷等资源。其中,分布式电源应为在安徽电网并网运行且调度关系不归属电力调度机构的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
6、湖北省
7月16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湖北省虚拟电厂注册操作指南》,详情如下:
7、湖南省
6月22日,湖南湘江新区虚拟电厂上线运行,这是湖南省首家实体运行的虚拟电厂。湖南湘江新区虚拟电厂按照“分类聚合、分级管控”原则,基于中台架构建设,实现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精准响应、资源监测、物联管理等功能,能够灵活、快速、高效接入各类可调资源。截至5月底,湘江新区虚拟电厂已接入资源运营商12家,容量30万千瓦,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实时调节容量5-10万千瓦。
7月19日,湖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虚拟电厂参与湖南电力市场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本细则所称虚拟电厂包括虚拟电厂运营商及其聚合的可调节负荷、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资源。现阶段,虚拟电厂不得跨市州聚合资源,条件成熟后另行调整。虚拟电厂聚合资源应为电网调度机构调度范围之外的资源。同一资源只能被一家虚拟电厂运营商聚合。
8、辽宁省
近日,辽宁省工信厅、辽宁省发改委、东北能监局发布了关于印发辽宁省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及配套细则(试行3.0版)的通知,在辽宁省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期间执行。
其中《辽宁省电力市场准入注册与退出管理实施细则》(试行3.0版)中提到,参加电力市场交易的经营主体,需要满足一定的准入条件,符合准入条件的经营主体需要在电力交易机构完成注册后,才能在辽宁电力市场参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