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就是一枝花是否参加过高考。
既然说恢复高考,那么在1977年之前就是有高考的。
从某度百科上查到的消息是,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也就是说高考是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有人说是当时是推荐上大学?
第二个问题,如果一枝花有这样的学识,为什么不再复读一年,心理素质太差。
这个问题就要参考当时的高考环境了,当时考大学,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可想而知,当年考大学是多么的难。
考上大学的福利也是非常好,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国家负担,毕业之后国家还包分配。而一枝花考上的还是国内一等名校清华,所以出来能分配到什么样的工作,不用我多说大家心里也都有数吧。这是确确实实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所以你遇上这样的机会,你会选择复读,还是会为自己讨个公道。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枝花不选择复读,而想去讨公道,也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没有讨回公道,造成的心理失常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样的落差太大,一般人还是很难承受的。
还有当时他们如何知道分数,在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就知道被清华录取,这个问题可能要请教在那个时期考过大学的人了,现在大概也要70岁往上了,所以家里有爷爷奶奶还健在,并且考过大学的话,可以请教一下。
这个问题我大概猜测,可能是当时一枝花的家乡人,有在教育体系工作,知道了一枝花的成绩,这样的成绩一定会被清华录取,所以把这样的话给带了回来。也可能是一枝花的成绩特别优秀,就像现在一样,高考成绩一出来,高考状元就会成为焦点,就会有高校的人和高考状元谈入学的情况一样。所以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四个问题,一枝花真的是被别人顶替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吗?
前面已经说过考上大学的福利是非常好的,不只包学费、生活费,毕业后还会安排工作。而且是清华这样名牌学府,安排的工作肯定是非常好的。可以说考上大学真的就是咸鱼翻身一样。对于一枝花这样的农民学子来说,这样的机会简直就是跃龙门一样。
所以如果真的是被顶替了,心理上肯定受不了这样的刺激,造成心理失常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考上,名落孙山,心理上接受不了,也会造成心理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