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下的教育治理(笔谈)

关键词:新冠肺炎;教育治理;在线教育;风险防控

重大疫情与教育治理现代化

钟秉林

当前我国正处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教育领域积极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推出延迟开学和“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等系列措施。面对这场突发公共事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尊重教育规律,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后,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响应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启动教育系统应急预案,指导各地落实属地责任,各级各类学校扎实开展疫情防控,迅速落实延期开学以及“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等措施。随着部分地区和学校线上课程的实施引起公从对增加学生和教师负担、直播平台拥挤、教育公平等各方面的质疑,教育部及时发布通知,明确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内涵,紧急叫停各种提前线上课程学习的行为。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教育治理要服从国家大局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现实问题,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重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师队伍水平的差异。

三是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这次重大疫情防控中,截至2月10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大学共计123所高校的287家附属医院派出792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市和湖北省,350多家附属医院全面投入当地疫情防控,成为新冠疫情防控的生力军。面对重大疫情防控以及人类命运面临的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更需要高校发挥科研和学科优势,服务国家与全球重大战略领域的迫切需求,加强基础学科建设,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重大战略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管理人才的专业化。

重大疫情下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考量

朱德全

目前,我国学历教育在校学生数已达到2.76亿人,在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和强传染性疫情面前,学校作为相对封闭、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面临着巨大挑战。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将推进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重要战略之一。因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成效,是对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写照。

以治理改革推动教育体系的完善

李立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对新时代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加提醒我们要从全社会的角度思考教育改革发展问题,树立大教育观,即“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教育”。教育的作用与价值不仅是积累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养成社会文明风尚,树立科学观念,具备科学知识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在校的青少年,还包括社会的个体;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书本知识,更包括人类文明与道德教化的传承;教育的形式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企业教育等;教育的方式不仅是课程与课堂,更包括各类社会机构。由此,教育的体系不仅包括学校教育,更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学校教育,忽视了社会教育体系的建设,导致我国教育体系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进而导致社会文明素养的缺乏与科学素质的薄弱,也导致学校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实现,需要逐步构建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相协调、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一是强化政策研究与引导职能。政府部门亟待加强教育改革与发展宏观战略研究,以提高统筹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式,切实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职能。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变化和越来越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政府部门必须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之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是加强和规范监督管理职能,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减少政府过多的直接管理职能,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重点加强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能,履行政府职能的方式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信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四是民主决策,社会参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公共服务,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政府部门要加强民主决策和社会参与,建立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各种决策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政府重大教育决策调研论证、公众参与、社会听证、质询等程序和制度;建立教育协商议事制度,就重要教育事项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社会各方面建言教育的正式渠道。

在新时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积极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治理体系,以教育治理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的完善,早日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教育应对疫情防控大有作为

洪成文

疫情一旦泛滥,就需要真刀实枪地去阻断、去击退。每一个国家都有流行病暴发的可能性,但也不是每一天都发生。一旦暴发,就需要应对,有没有足够数量和规模的防疫医护人员,以及他们具备的专业知识是否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就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或者打赢防疫攻坚战的关键问题。经过了SARS,我国预防医学课程得到了重视,但是预防医学不能是预防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修,而应该成为所有医学院的必修课程。

大灾大难之际的社会心理稳定度是一个大问题。确保一定水平的社会心理稳定度,是防疫抗疫的又一关键。传染病最怕的是社会大众恐慌,一旦慌乱,就会激发无序的人口流动,进而造成传染范围的扩大。社会心理成熟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社会成熟度的反映,更是预防疫情进一步扩大的关键。

解决了这3个问题,我们就不再惧怕新的疫情突如其来,不仅不会遇事慌乱,手足无措,还会保持良好的心态,自己尽好自己的责任,群体尽好群体的责任,最后做到疫情虽来得快,但控制得快,范围控制得小,受影响的人比预期的少。

谁都期望疫情不再来,但是没有人能保证疫情不再来。如果做好了这些工作,即便疫情来了也不会慌张,不再有大难临头的恐慌情绪。做好这些工作,教育就真正尽到了社会责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暴发和一定程度上的失控,似向教育界猛击一拳:教育部门,在疫情防控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学如何才能“近道”

柳友荣

近日,为打发疫情居家之闲,看了一部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世纪战疫》,电影讲述了一种不明病毒迅速扩散导致人们极度恐慌的故事。电影里抢劫“连翘”的行为展现了人性的恶,而为了全人类,医生用自己的身体实验疫苗的举动却散发着人性的光芒。今天,我们面临这一场疫情,在强大可依赖的政府面前,在“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的誓言下,总感觉大学应该可以做更多的事,而不仅仅是中规中矩,安守一隅。《学记》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多的人可能只能选择消极自闭。在疫情何以暴发、疫情下的行为选择、秩序遵从、心理呵护等很多方面,不得不去反思我们的教育。在文明的社会里,只是参与方式不同,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教育不会缺席任何一场社会事件。

《大学》开篇始于言“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方面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这一宏大场域里,我们的高等教育只有知其“本末”“终始”,才能“近道”。“近道”的内涵是“修己治人”,中国特色的大学建设如何体现时代担当,做到“修己治人”呢?

二是大学要培养具有“理性认知”的人。“理性认知”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知凭借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分析事物的各种关系,推断事物的发展。“理性认知”建立在个体思维的逻辑性和独立判断的基础上,运用自身思维的批判性对诸如想象、直觉等非逻辑形式表现的非理性因素予以自觉拆解。哈钦斯把这种“理性”归结为思维的逻辑性、道德的判断力、顺畅的表达、良好的道德感、创造性,强调博雅教育在涵养“理性认知”中无可替代。现代大学与社会全领域融入,已经不再界限分明。正因为如此,现代大学很容易走向偏工具理性。当年,比起北大的蔡元培,南开校长张伯苓就讲究实业化办学,偏爱工具理性而淡漠价值理性。因此,张伯苓时代南开的人文学科是边缘化的,就连他非常器重的化工系主任张子田先生也会当面批评他“破坏学术生态”。

三是大学要培养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承诺让中国人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公民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得让人民享受更加美好生活的能力,高等教育无疑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场所。英国教育家阿什比用“拆除了大学校园的围墙”来评价美国高等教育的贡献,言下之意,现代大学应推倒“围墙”,走出“象牙塔”,为社会提供更为直接的服务。然而,毋庸置疑,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依然是人才培养,通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来服务于社会。在USNEWS的排名中,普林斯顿大学居然连续多年排在了哈佛大学之前,你可能很难想象究其原因会微缩到“学校更具包容心”这一点上。即使在美国的名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都会赫然列入“社会责任”“公共意识”。

四是大学要培养接纳“核心价值”和“社会规范”的人。西班牙高等教育家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MissionoftheUniversity)中有言,大学首先是作为一种精神象征而存在。很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要始终看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根本出发点。《高等教育法》第四条、第五条分别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规标准。高等教育更是依法坚持“四个服务”,始终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

重大疫情背景下高等教育治理的理性反思

张东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根本是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和人才的现代化。现代高等教育要培养以公共理性为本质特征的精神意识,促进高校参与社会协同治理的能力提升,引导尊重生命的行动自觉,努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与文化环境。

二是在方法论上倡导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协同治理与交往理性。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需要快速重构秩序格局和治理体系。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教育与政治、经济、法律一样,需要井然有序地运行,自负其责,发挥功能,同时又要倡导以多元主体交往对话、信息交互、协商共识为基础的方法体系,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这一统摄下,快速在行业内外、政府与社会中构建具有共同价值和服务理念的伦理关系,实现协同增效。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制度设计和资源调配,引领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高校积极融入服务型社会治理体系之中;二是要促进政府治理的转型升级,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制定重大公共安全预案,明确高等教育介入方式,以机制创新驱动实施党委领导、政府协调、公众参与的疫情共治模式,有效发挥高校宣传阵地和信息平台优势,实现系统化、数据化、多元化、透明化的治理目标;三是要与家庭、社区、园区等加强信息联动,注意疫情信息的传递和舆情信息的引导,营造诚实、公信、科学的防控环境和公众舆论氛围。

风险社会对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深度考量

薄存旭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和控制学生流动等方式加以应对,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做出了很大贡献。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进程中,突发公共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局面更复杂、影响面更广、防控更难的特点,风险社会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实际状态。近年来,高等教育不但经常被突发公共事件卷入其中,而且自身也在不断制造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态势趋高。对此,高等教育界应对的态势如何?对社会和高等教育本身产生哪些重要影响?改进的落脚点在哪里?不断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成为考验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试金石和检测点。

从参与领域来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高等教育治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搞好高等教育的内部治理;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外部治理。从应对水平来看,高等教育治理水平虽然较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距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亟待明确其短板和找到改革的落脚点。

大力加强非传统、非常态教育治理能力建设

蒋华林

第一,将非传统、非常态治理事项纳入日常治理框架。从广义上说,非传统、非常态治理事项已经被纳入教育治理框架,但由于没有进入教育治理的日常工作计划,因此不是事到临头就不会被想起,也不会有日常工作安排来研究、推进或落实。常抓才能不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应将非传统、非常态教育治理,特别是教育本身之外引发的社会风险治理列为日常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月度、季度例行安排,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

第四,加强治理体系实战演练,提高治理能力。相当多的治理机制特别是非传统、非常态事项的治理机制,只是纸面上的,也许连沙盘推演都没有做过,没有得到实践检验。比如,某校的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医院,可以想像,面对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事件,这种治理机制(也没有分级启动方案)显然力有不逮,事实上也没有按该预案执行。问题的关键是,由于没有进行预演或模拟,大家并不知道此方案是否可行,有什么缺失或风险,只好另起炉灶临时制定新的方案。鉴于此,要加强治理体系实战演练和模拟训练,特别是针对非传统、非常态治理事项,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也不用而无备。

教育系统依法应对疫情的关键举措

廖伟伟

再次,强化教育行政执法的作用,对紧急状态下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设置与规范。从常态行政过渡到应急行政,不仅需要强调特事特办,也需要强调合法合规。当前的教育行政执法措施大多只是适用于常态行政的状况,但是在紧急状态下,教育行政执法的组织框架、专业处置要求、执法措施与程序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在预防原则和应急原则下,甚至存在高强度的执法行为,如限制人身自由、征收征用、管制各类教育辅导机构运行等,此时行政裁量权扩大,对行政结果的追求更加刚性,对行政程序的要求则会减弱,政府承担损害责任的范围及其法律基础都会发生变化。强制措施的使用机制在紧急状态下依然要符合比例原则的法治要求,防治疫情而频繁使用的强制措施要尽量减少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损害;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及其他社会主体的执法程序可以缩减,但是执法主体的实体性权利应当适用利益平衡与事后补偿原则;部门执法的协调联动机制需要尽快完善,联合执法与协同执法的能力需要显著增强,例如对留学生的管理需要与移民、海关和外事部门深度合作。

重大疫情背景下教育治理主体的功能与目的反思

管华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民停产、停工、停学而产生诸多问题,引发我们就教育治理中主体、功能与目的进行反思。

第二,教育领域的国家基本功能是保障最低限度的教育条件。教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信息化教育教学,各学校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了教学工作。网课方式的“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产生了许多问题,如陕西镇安县学生因信号差聚集山上搭帐篷上课;没有健全的教育平台,大规模利用办公软件钉钉;网课网络堵塞严重;教师和学校缺乏经验;学生视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凸显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成熟,这也敦促国家需要加快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但是,保障国民接受网课,提供信息化服务全覆盖不是国家义务。国家在教育领域最低核心义务有四:确保入学非歧视;确保教育目的符合国际公约;保障初等教育的义务性和免费性;保障选择教育的自由。教育部也表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2]。因此,国家虽尽力保障远程教育,但网络上课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探索,而非国家教育的核心功能。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另采取措施,如缩短暑假、周末补课等方式完成系统性教育,不使学生受教育权受损。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根据《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公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尊严、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对人权、自由等基本价值和对不同文明、不同人种和自然环境的尊重,核心在于保障人权,教育教学所蕴含的价值目标以及教育过程本身应符合人性尊严的要求[3]。在教育治理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教学生懂得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尊重。我们应当开展法制教育,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保障公民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人的基本权利和一般权利。在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中,不忘初心,在各教育阶段贯彻保障人权的理念。完善国家治理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治理能力的提升要以是否保障人权、服务人民为标准。通过教育使保障人权的理念被广泛认可,也将有力地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国家治理能力是一场巨大考验,我们在这次考验中吸取经验教训,明确家长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国家在教育中承担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教育以维护人性尊严为鹄的,应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什么样的课程和教学才能有效“战疫”

周序

的确,“战疫”期间,“在家学习”是一种无奈但也适用的方式,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了微课、慕课的重要。但“网上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实现“停课不停学”,而是要让学生也能学得会、学得好,否则便流于形式。无论是微课也好,慕课也罢,相比于传统课堂来说,都存在着无法面对面深入讨论、难以及时反馈、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针对性地提问、缺少目光交流等一系列弊端,这些弊端是无法通过建设几个在线交流平台、提供几个网上互动讨论区就能解决的。尤其是在当前疫情严重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们心态浮躁、迷茫不安,仅仅是将课程从线下搬到线上,那么教师这一“网络主播”在缺少目光交流、现场提问、空间移动、及时反馈等“武器”之后,是很难成功“圈粉”的,自然也就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学得好”。

于是,增强线上课程的吸引力就成为必然。当一门课程从线下搬到线上,相比于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来说,教师的讲授是受到影响最小的一种方法。一个在讲台上能够侃侃而谈的教师,到了网络直播的时候不至于会张口结舌。同时,讲授法也是微课、慕课中运用最广泛、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难以想象有教师在网上授课的时候会要求分散在各自家中的大学生“小组讨论”或者“合作探究”一下。因此,只有尽量提高讲授的水平和技巧,能够讲得让学生爱听、想听,听完之后还能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线上的课程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其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在“不停学”的同时还能“学得好”。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认识到,新的东西未必总是好的东西,正如我们不会期盼一种新的病毒、新的疫情的出现。同样道理,旧的东西也未必就是坏的、需要淘汰的东西,正如传统国学至今仍然云蒸霞蔚。讲授法这一旧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在新的时代中得到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重视,让它不仅可以在日常授课中继续发光发热,也能在非常时期迎难而上,保障课程教学的质量。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开展在线教学

王硕旺

首先,在线教学不能“一刀切”,必须充分尊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机构之间的差异。教学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对学校和教师充分放权,才能够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因校制宜,合理安排在线教学工作。近日,有媒体报道个别幼儿园大张旗鼓地开展线上教学,要求全体幼儿按时打卡,在老师带领下隔空做游戏,幼儿、家长和教师均苦不堪言。这不仅曲解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政策,而且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中小学阶段教材相同,能够统一安排教学进度,网上的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开展在线教学的难度也相对较小。高等学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需要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开展在线教学难度最大。实习、实训和实验类课程,因缺少实践场地和实验设施,不具备开展在线教学的基本条件,必须果断叫停。

第三,在线教学评价应当以指导任课教师掌握在线教学技能,帮助任课教师提高在线教学能力为导向。教学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在线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如何查找、如何整合,教学平台如何操作,教学互动如何开展等一系列问题均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很多教师都是边学边做,各种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产生各种教学失误也在所难免,既可能是个人原因,也可能是设备故障。教学督导评估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实际情况,提前研判,及早部署。在全面防控疫情的情况下,在线教学应当建立一种全新的评价范式,由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转向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在线教学评价的当务之急不是要把任课教师的工作质量划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要充分总结教师开展在线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和培训,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任课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进而把延迟开学的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在线教学虽然拥有常规课堂所不具备的技术优势,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对学生的启迪和陶冶、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觉察和唤醒、文化与人的互动和人对文化知识的建构。即使在疫情结束之后,在线教学仍然可以作为常规教学的有益补充而被教师广泛使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常规教学中的师生交往绝不是在线教学的技术能够取代的。

在线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在线教学空间重构

张务农

原本坐落于阡陌大地上的实体学校,在疫情期间不得不向互联网空间大规模迁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在互联网空间重建教育空间的重任。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以公立为主,因而也拥有庞大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划拨土地、建设校舍和采购各种仪器设备,这些基础设施加上学校的制度、文化和人员,共同构成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线下教学空间。线下教育的公共基础设施不仅保障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公共性,也保证了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线上教学成为各学校落实“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关键平台。然而,在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迁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线教学空间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公共基础设施”。尽管在线教学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平台可以利用,但是这些平台多为电信运营商和各式各类的互联网公司所拥有,政府并没有直接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充足的在线教育公共基础设施,这使得线上学校的“公共性”面临挑战。另外,当在线教学失去了线下教学的“组成要件”时,我们应当如何重构在线教学空间,使之像一个学校的课堂而非一个教学直播间。

一、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空间转移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

(一)在线教育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满足大规模在线教学需求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大规模的教学需求和人员访问,云课堂、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不堪重负,充分暴露了我国在线教育基础设施的薄弱。这不仅无法满足特殊时期的大规模网络教学需求,也难以在平时的在线教学中给师生带来满意体验。首先,我国当前可用于教学的网络带宽严重不足。根据国际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2018年《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只有28.06Mbps,在全球排名仅为49名,其中下载速率最快的上海、北京、江苏也只是刚超过30Mbps[4],与全球下载速率最快的新加坡(185.25Mbps)、冰岛(153.3Mbps)、韩国(114.31Mbps)、美国(107.28Mbps)差距巨大[5]。其次,就国内的带宽而言,优质的宽带使用权主要分配给了运营商,学校的宽带严重老化。这种状况在平时网络教学时尚可维持,一旦遇到大规模在线教育需求则难以有效应对,也不利于我国在线教学的未来发展。

(二)在线教育平台由互联网公司市场化提供,在疫情期间无序竞争

疫情期间,私营化的互联网教育公司看到了扩张的机遇,纷纷借机扩展业务范围,以占据未来教育发展的空间。但互联网教育公司基于市场规则的竞争会给教育带来一系列后果:其一,互联网教育是盈利性组织,将公共性教育系统的基础设施建立在逐利的企业组织之上,无疑会动摇教育的公共性基础。其二,互联网教育公司的自由竞争会加剧教育的无序发展。据观察,很多学校在平时就接受了多家互联网教育公司的培训,在疫情防控时期为了避免网络崩溃对教学的影响,采取了与更多在线教育平台合作的策略。但这些平台模式不同,水平也参差不齐,不仅导致教学的无序,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其三,知识鸿沟理论认为“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网络的运用只会加剧这一趋势”[6],互联网公司通过市场竞争法则提供在线教学服务必然使这一趋势加剧。

(三)在线教学导致传统纸质教材失效,网络教材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线下教材建设有统一规划,线上教材建设则没有。各类在线精品课程主要是以单位申报,通过学校内部的教师团队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立项等一系列程序产生,因而在线精品课程体现的主要是学校特色和教学团队特色,并不适合作为国家统一教材使用,而且入选精品课程数量存在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学科差异等不平衡问题[7]。另外,由于当前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牵引作用,这些精品课程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学科评估和教学评估的工具。因此,尽管由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开发了诸多在线教学精品课程,但总体使用情况不尽人意,而且这些精品课程种类仍不够齐全,结构也不尽合理。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就暴露出没有足够多的防灾、防疫类课程,不能满足特殊时期充分结合当下社会形势展开教育的需求,即在线教育课程没有充分发挥线上课程的优势而形成专题性、问题性课程等,以弥补传统分科课程的缺陷。

(四)在线教学导致线下教学建制被打破,教学规训措施在网络空间失效

二、在线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学空间重构

(一)政府“划拨”教育网络使用权,保证学校教学优先用网

疫情防控期间暴露的网络信息通道不畅问题有多重原因,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最好的网络带宽往往用于商业;二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包括教育用网络技术升级跟不上和技术运用不合理。因此,要相应地从两个方面解决在线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首先,在顶层设计上保证在线教育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国家工信部应当把优质的网络使用资源“划拨”给教育,保证教育在任何条件下能够使用优质网络通道。这种网络使用优先权应当对全国大中小学校免费开放,这样就能复制线下教育基础平台设施主要由国家提供的模式,国家也能够据此管控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信息鸿沟,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公共性,维护教育公平。其次,加快技术迭代步伐,加快教育用网络陈旧设施的改造,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领域中贯彻“再慢不能慢教育”的建网思想。另外,可以根据实际从技术上采取优化设计方案,例如运用P2P技术解决网络通道拥挤和用户激增问题等。

(二)运用政府统一购买形式,优化学校与平台公司的合作

政府提供在线教育的公共基础设施,并不意味着政府在互联网时代仍然要为在线教学提供一切保障。即便是全能型政府,也不可能为在线教学提供一切,因而线下学校与互联网教育平台公司合作实现教学转型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合作仍然需要政府的介入和统一规划,避免一些学校过度购买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权,另一些学校则无足够资金支付必要的平台费用,造成国有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不均衡。例如,根据观察,在疫情防控期间一所中学为了应对可能的在线教学信息通道不畅问题,一共签约了5家互联网教育平台公司;一所大学不同院系邀请了不同的互联网教育公司来培训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甚至鼓励教师个人自选教学直播平台。这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会引起教学管理的混乱。政府统一购买则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并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互联网教育平台基于市场原则的无序竞争而给在线教学带来混乱。

(三)开发国家规划网络教材,优化在线教学教材体系结构

(四)优化在线网络教学空间,增强在线教学的仪式感和沉浸感

注释:

①依据2019年8月8日在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8年教育统计数据,我国教育系统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9602所,教职工20907111人,专任教师16737603人,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数为282597106人。此外,教育系统还与家庭、社会及经济产业具有非常广泛的联系,估计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措施涉及的直接人口与关联人口总数接近全国人口的半数。

参考文献:

[1]管华.儿童权利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权利与保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05.

[3]管华.教育人权:国际标准与国家义务[M]//李延平.人权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68-98.

[6]KWAKN.Revisitingtheknowledgegaphypothesis:education,motivation,andmediause[J].Communicationresearch,1999,26(4).

[7]方旭.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7).

EducationGovernanceMajorEpidemicSituation(PenTalk)

ZHONGBing-lin,ZHUDe-quan,LILi-guo,HONGCheng-wen,LIUYou-rong,ZHANGDong,BOCunxu,JIANGHua-lin,LIAOWei-wei,GUANHua,ZHOUXu,WANGShuo-wang,ZHANGWu-nong

Keywords:newcoronarypneumonia;educationmanagement;onlineeducation;riskpreventionandcontrol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政策解读-海关总署关于进口乌兹别克斯坦鹰嘴豆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 海关总署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三)》的解读 关于2024年第一批商品归类决定的公告解读 [查看更多] 数说海关 统计快讯统计月报贸易指数数据在线查询 特色服务 智能问答 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 http://www.customs.gov.cn/
2.履职依据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 应急预案 信访渠道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隶属海关政务公开政策法规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88号(关于进口哈萨克斯坦牛皮检疫和卫生要求的公告)2024-12-11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86号(关于进口新加坡养殖水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2024-12-10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85号http://www.cacaqhd.cn/eportal/ui?pageId=2892473
3.行业头条资讯(2022.08.08)4、AMD宣布将与亿咖通科技合作,携手打造下一代车载计算平台 5、捷顺科技发布找车位2.0,构建车位供给交易撮合平台 教育培训 1、华为与多家南京高校签约昇腾“众智项目”,加速推动区域高校AI教学实践创新和人才培养 2、三节课与美国在线学习与培训平台Udemy达成战略合作,将代理Udemy在中国区全部业务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5437479&efid=EoEggNOYtGy8H5EJuqpL7w
4.上海海关学院大学生就业网【上海大学生就业网】就业桥为上海大学生搭建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包括企事业单位招聘、文职、公务员、专升本等,同时为上海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以及测评工具,大学生就业就上就业桥。-上海海关学院https://shcc.jiuyeqiao.cn/
5.型本科院校检方5年起诉非法集资案11万余人界面新闻·中国据教育部网站6月13日消息,“双减”以来,教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涉校外培训的投诉举报线索核查工作,建立了校外培训投诉举报核查处置机制,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获得的举报线索,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分发各地核查处置,前10批次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571319.html
6.法治热点入户盗窃,被户主发现后行凶杀害2人,警方通报2.海关总署: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地食品 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778523
7.2017公务员面试考试国家公务员公务员职位表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考试频道、公务员考试网授权发布2018年国考及2018公务员考试信息,内容主要包含公务员报名,公务员考试时间,公务员面试,公务员试题、公务员职位表等,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定国家公务员信息发布平台。https://gongwuyuan.eol.cn/
8.线上教育平台(多选题2)D、刘某违纪情节较轻,可以只给予批评教育 6231、《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是()。【多选题】 A、依规依纪、实事求是 B、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6232、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其中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纪委(纪检组)、党https://www.wjx.cn/vm/Po1x3j4.aspx
9.2024年全国各地法(检察)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汇编4.在线教育平台在职员工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 【案号】 (2021)京0108民初69282号 (2023)京73民终2575号 原告:作某帮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被告:赵某 【案情摘要】 赵某与作某帮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作某帮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入职作某帮公司直播课业务支持部中学数据分析组。作某帮公司在劳动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946609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33期(总期33期)在线培训课程许多智库和专家预测,今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元。目前,依托数字平台,主要培育产业应用场景,重点打通消费与生产、供应与制造、产品与服务间的数据流和产品流。在跨境电商领域,允许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将海关监管范围扩展到经认定的国内仓、集货仓,同时构建系统、智能的物流服务体系、产品溯源体系,使产业制造和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59.html
11.优秀!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揭晓2014年返乡从事社会工作,深耕社会工作事业超3万小时,带领团队帮助32549人次服务对象缓解生活困难,培育发展输送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52名,发展近1.2万名志愿者投身社会服务工作。获2019年度中国百名社工人物、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等荣誉。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f9f449400e.shtml
12.国内联播快讯今晚《高端访谈》将播出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的独家专访 今晚(4月19日),总台央视新闻频道《高端访谈》栏目将播出对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的独家专访。古纳瓦德纳认为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他希望斯中两国在未来开展多方位合作。节目还将在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https://news.cri.cn/20240419/d10b3add-177c-4c7a-d874-9eb8cd9efd39.html
1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继续教育平台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2024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继续教育平台“大学习”活动线上培训栏目考试题库(1392题) 注:可以使用【Ctrl+F】快捷键,快速「查找」题目答案 [判断题] 1.是否已学完相关知识? 正确 [单选题] 2.是否已学完全部知识? A.是B.否 A [单选题] 3.是否完成本章节全部知识的学习。 A.是B.否 A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27/7005044104006145.shtm
14.社工必备查询网址15、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 http://www.mohurd.gov.cn/docmaap/ 16、中国裁判文书网 http://wenshu.court.gov.cn/ 17、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 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 18、执行信息公开网 http://shixin.court.gov.cn/ 19、北大法宝 http://www.pkulaw.cn/Case/ 20、建筑企业https://www.jianshu.com/p/c789c6300752
15.第十六届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及简要事迹1.中共北京海关机关委员会(政工办) 高标准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创新“五学五查五改”特色路径,创建“政治机关建设我来讲”活动品牌,开展青年理论提升工程,编演《我们都是追梦人》原创舞台剧,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海关工作延展在哪里,思政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将疫情防控、服务保障冬奥作为“实践课堂”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23/0207/7968665.shtml
16.跨境电子商务论文(精选8篇)海关总署“56号文”《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公告表示,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通过经海关认可并且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跨境交易进出境货物、物品的,按照本公告接受海关监管。另外,存放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的海关监管场所的经营人,应向海关办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备案手续,https://mip.ruiwen.com/lunwen/1487173.html
17.承德市2023年度窗口单位和重点行业“履职践诺”内容1.聚焦教育强市场景建设,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红色育人专项行动和学前教育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质量提升等7个攻坚计划,以承德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承德实践场景。 https://www.hehechengde.cn/news/cdnews/sz/2023-04-14/204041.html
18.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全国海关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乌鲁木齐海关举办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采取集体学习、个人自学、分组研学、专题交流、现场观摩、警示教育和深层解读等多种方式深化学习成效。关区党员干部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重点,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钉钉”等线上平台开展自学;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OTM4MDQzMg==&mid=2247518390&idx=1&sn=36142e69f77cbbb3a4923610442bb39a&chksm=c3fbdcd151397dfe08ac9890f03529bceef72cc50ec1df1260eb69f475e2b9cf0d929228da12&scene=27
19.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医保人社部发〔2024〕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外事办公室、教育厅(教委、教育局)、科技厅(局)、公安厅(局)、医保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各直属海关,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http://www.duolaoshi.cn/2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