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历年真
题摘选附带答案
第1卷
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
1.【单选题】“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提出这种主
张的教育家是()
A.张之洞
B.康有为
C.蔡元培
D.晏阳初
2.【单选题】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而发生明显转向,具体
表现为
A.从中等教育转向初等教育
B.从重视集体教学到重视个别教学
C.从教育理论研究转向学校实验研究
D.从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转向重视教育的社会职能
3.【单选题】“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
A.细心玩味
B.融会贯通
C.敬守此气
D.收敛此心
4.【单选题】某学生在体操技能训练中表现为,整体动作趋向于协调连贯,多余
的动作有所减少,视觉控制让位与动觉控制,但动作技能尚未达到自动化,该学
生的体操技能属于什么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熟练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D.操作整合
5.【单选题】古希腊罗马时代,以培养演说家或者雄辩家为目标的学校是()
A.文法学校
B.琴弦学校
C.体操学校
D.修辞学校
6.【单选题】清朝地方官学实施严格的“六等黜陟法”,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
()
A.思想控制
B.动态管理
C.分类教学
D.身份限制
7.【单选题】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轮
C.环境决定论
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8.【单选题】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其有别于儒生、通人的显著
特征是()
A.博贤古今
B.讲注章句
C.兴论立说
D.上书
9.【单选题】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
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立国立中学
B.实施毕业会考
C.中学西迁
D.实行军训制度
10.【单选题】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
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
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活动中心课程
11.【单选题】为了研究不同数学模式对学生代数成绩的影响,三位教师分别采
用三种不同的模式执教三个班的代数课,这一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学生成绩
C.教学模式和学生发展
D.教学模式和学生成绩
12.【单选题】某校有2500名学生,先要抽取100名进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
查者将学生总体按姓氏笔画排列,把总体划分为K=2500/100=25个相等间隔,如
随机抽取第1名为第10序列,那么依次抽取35,60,85,110……直到100名学
生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13.【单选题】凯M斯倡导的教育行动研究类型是()
A.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B.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C.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D.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14.【单选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
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B.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
C.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
D.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
是()
A.明明德
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
D.明人伦
16.【单选题】双轨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的,另一轨
是职业性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的
B.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下而上的
C.学术性一轨是自上而下,职业性一轨是自下而上
D.学术性一轨是自下而上,职业性一轨是自上而下
17.【单选题】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