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男,1968年10月出生,湖北省洪湖市人,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现任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在线:田书记您好!高校的高质量就业是教育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您如何看当下的就业环境和形势?
田浩:非常高兴在参加第61届高博会期间,就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一些交流和探讨。随着大学生的扩招,毕业生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层面,稳就业、保就业也成为了民生第一大工程。结合目前的就业形势,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大学生的就业,一是从就业的有利的一面,二是从存在的挑战方面。
我认为,就业的有利因素有四个方面:首先,当前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重点群体来抓,我想,有这样一个好的氛围,好的环境,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很好的指引和推动作用。
第三,各级地方政府不断释放人才红利,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比如说各地先后出台人才新政,建立人才公寓、人才驿站,给予人才住房补贴,还有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促进大学生的毕业就业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还有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必然会产生更多新的就业岗位,而这些就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更多是面向我们大学毕业生的。我觉得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有利的四个方面。
当然我们分析了有利形势,也要看到就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比如现在引发讨论的“就业内卷”、“躺平”等问题,问题出在哪些?第一,我们大学生的毕业规模不断地扩大,今年的毕业生就业人数预计将达到1179万人,这对社会能够提供多少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提出很大的挑战。每一个学生都希望找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这个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就产生“内卷”,因为毕业生人数多了,总岗位就这么多。
中国教育在线: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选择包括考研、考公、考编或者是就业,对职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选择有哪些呢?您有哪些建议?
田浩: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细分类别来看,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去向和路径,学历提升、直接就业、创业或者出国。
第一,学历提升。无论是作为本科还是专科,它们的共同点都有学历提升的问题。现在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已经打通,职普融通进一步推进,首先,高职高专有专科升本科的升学路径,这是一个通道。在江苏省,每年都有10%左右的学生通过全省毕业考试,录取到本科高校,专门攻读本科。第二个通道,我们简称“3+2”或者“4+0”分段培养。现在江苏省正在逐步推行高职高专和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像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现在就有5个专业和本科高校开展本科专业分段培养的“3+2”项目,通过高考统招录取,三年在江苏旅游职业学校,三年后本科高校出卷,进行转段考试,合格以后到本科高校去学习两年,这是全日制学历提升。其他的通道还有自考等等。
中国教育在线:马上到毕业季,我们学校今年在稳就业、促就业,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田浩: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我们平时怎么做,一以贯之应该怎么做?第二是面对就业季我们又该怎么做?
我们平时一以贯之怎么做?我用五个“精”来诠释——
第一是“精育人才”,这是根本,只有把人才质量培养好了,高素质、高技能,我们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才更有竞争力。作为职业院校,我认为精育人才要具备三大优点,一是行为要规范,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以及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的工作规范。二是技能要扎实,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的技能人才,必须练好基本功。像我们学校特色的专业,一个是烹饪,我们连续多年烹饪大赛在全省都拿了金奖。此外,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也是我们的特色,酒店管理、导游、人物形象设计,去年我们的一个学生,以江苏省的美容美发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到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赛,所以要扎实学生的基本技能。三是个性要鲜明,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要有学校的特色,专业的特质,个人的特点,一定要阳光,一专多能,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既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又具有扎实的技能功底,又有某一个方面的技能和特长,那在工作岗位上就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第二是“精细管理”,一是根据未来的发展路径对于我们的学生进行细分类型,前面已经讲了发展路径:学历提升、直接就业、创业和出国。二是要细分责任,就是对我们的学校、学院、班级、老师等,必须既有系统设计,又有分工负责,才能把精育人才落到实处。
第三是“精细服务”,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做好学生的精心指导和服务。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就业技能的培训、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等。
第四是“精准推进”,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到什么节点我们做什么事。比如,一二年级更多是理实结合进行培训,三年级更多是实践培训和就业培训的指导,到了毕业就业季我们进行精准的对接,每一个学生目前的状况是什么,就业去向是什么,目标定位是什么,都了解后再进行精准地服务和指导。
最后一个要“精确落实”,一是要落实我们的就业政策,作为学校要确保场地、人员、经费等全部到位。二是要落实学校、学院、班主任和就业指导老师各自的责任。三是要确保落实单位。
到了毕业季怎么做?我们要布局做好以下四个“高”——
第一,高站位地谋划和统筹。首先要坚持和响应国家的号召,就业优先;二要坚持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就业的第一责任人,抓就业、促就业;三要坚持校院联动,上下一体;四要坚持系统谋划一体化地推进。
第二,高效率的访企拓岗。教育部部署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书记和校长要带头,带着整个班子访企拓岗,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其次要层层落实责任,二级学院也要访企拓岗,确保学校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不低于毕业生数的3倍,也就是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3个岗位去选择。比如,我们学校今年4700多个毕业生,访企拓岗找到1万多个岗位,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第三,高质量的指导服务。一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提高在就业中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二是要切切实实选择好单位。因为现在网络比较发达,肯定会碰到名不副实的企业,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岗位,要保证都是真实的。三要精心的指导服务,确保特殊群体能够很好的就业,一人一策,指导一些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尤其是身体残障的学生就业,明确到党员干部。
第四,高标准地强化督导。这是一条红线,一定要严守就业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这是对上级的负责,也是对学生、对学校负责,只有了解学生真实的就业情况,才能更好地对照目前存在的问题,调整制定更加有利的政策。同时,这也是严格工作的纪律,教育部要求严格执行“四不得”“三不准”,这是基本遵循。
我相信,有国家就业优先的政策,保就业、稳就业的部署要求,有学校各级部门高度的重视,有学生自身的努力,我对我们毕业生今年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是充满信心的。
(本文系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田浩在第61届高博会“高教前沿”栏目的访谈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