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有人说,“专博”的黄金时代要来了!也有人担心,博士的含金量是不是“缩水”了?
01真的满大街都是博士了吗?
近年来,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年,博士生招生人数达10.52万人,首次突破10万。到2023年,则增加到15.3万人,4年间增长了45%。同期,在校博士生数量从38.95万增长到61.25万,增长了57%。
实际上,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扩招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持续趋势。只是近几年来,这一趋势在持续加快。
尽管发展如此之快,但是据统计,从1998年到2023年的26年里,我国的博士毕业生总数也才114.6万人,仅占14亿人口的0.08%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1万人中才有8个博士。而发达国家的博士率基本上能占总人口的1%左右,可以看出,这个数据是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
也就是说,虽然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数量在迅速增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显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02“专博时代”,要来了?
根据媒体报道,2022年发布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进一步丰富了专业学位类别,设立了气象、文物等博士级别的专业学位,将法律、应用心理、出版、风景园林、公共卫生一批专业学位类别也调整到了博士层次,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数量比旧版大大增加,增加了177%。2022年,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8倍。
2023年11月24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以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为例,上一轮的审核结果中为268个,而此轮达到476个,增幅达80%。更突出的变化是新增了352个专业博士学位点。由此,全国专业博士学位点的数量从407个增加至759个,增幅达86.2%。
其中,新增博士学位点较多的高校大多申报了专业学位博士点。例如数量领跑的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大学分别新增10个和9个博士学位点,申报专博数量分别为3个和2个。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和福州大学均新增了8个博士学位点,专博数量分别为4个、4个及3个。上海大学新增7个博士学位点,专业博士占5个。
而从今年几所重点高校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来看,博士招生名额增量基本都体现在专业学位上。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2023年该校计划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70名左右,2024年则上升到了150名左右。
通过专业学位博士点获批数量较多的专业来看,专业博士在高校和专业的分布明显偏向于实际应用和技术创新。
据统计,专业学位博士点中,材料与化工获批数量居首,通过率63%为最高,46个推荐学位点获批29个。其次为电子信息,39个推荐学位点获批24个。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获推荐点数也在30个以上。新增学位点数量前十的博士专业学位中,排名前八的都归属于工学门类。
03“专博”扩招,什么信号?
实际上,从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来看,博士规模的扩张,尤其是专业博士的大幅扩招,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能够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美国等西方国家不给我们培养高层次人才了,我们必须加强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在此背景下,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被提级召开。此后,国家决策大幅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尤其是博士生规模。”陈志文说。
2020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满足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目前企业中的研究型岗位尚未被完全开发,许多企业并未发展为研发型企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指出,企业在国家创新中起主体作用,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企业研发经费大约占国家整体研发经费的80%,是高校系统的近十倍,急需博士人才参与其中。“但国内企业研发队伍中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与国际差距较大,有调查显示,美国企业研发队伍拥有超20万名博士,而国内企业研发队伍中只有5万名左右。”
沈文钦认为,博士扩招,尤其是专业博士扩招,有助于培养尖端人才加入企业研发队伍。“这将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岗位,从而形成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沈文钦说。
参考资料:
·教育部公开数据统计
·博士再扩招,毕业更难了?》中国新闻周刊
·《你真的觉得现在满大街都是博士了吗?看完这个数据我悟了!》公众号le读博日记
·《为什么著名大学研究生规模超过本科生?》公众号陈志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