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录教育每一天!www.jyb.cn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近年来,深圳充分利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示范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等平台,借助“深圳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落地,以顶层设计为引领、重大项目为抓手、教科研基地为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深度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创新。

(一)以制度文件为纲领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圳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系统推进“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变革,深入推进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广泛实践。

(二)以项目为抓手深度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

项目引领,是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近年来,深圳市整体谋划了学校课程建设、中小学创客实践室等20多个重大项目,有效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面向社会和学校开发与遴选1000门特色课程,推动构建了以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为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先后启动了三批学生社团建设,培育了一批精品社团,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和综合素养提升;资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小课题研究,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16项学生小发明获国家专利;建设300个中小学创客实践室,于国内率先出台创客教育系列标准及指南;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系列活动,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金奖数占全国的20%。

(三)以教研科研基地建设为平台重点培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成果

为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推进机制,深圳每年立项市级教育规划课题近400项,累计建设中小学科研基地学校40所、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23个、教育专家工作室80个,举办深圳教育论坛、大湾区基础教育创新论坛,搭建高端教育宣传平台,初步形成一线教学研究人才辈出、课程与教学优秀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势头。

本次选编深圳1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德育与心育创新、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学习方式变革和创新教育探索等方面,结合学校或学科特点,瞄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入探索课程与教学改革,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践创新模型和教学典型案例,以飨读者。

德育与心育创新

拓展生命“长宽高”: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多年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深耕生命教育理论探索与课程建设,按照“循序渐进、点面结合、纵横推进、螺旋上升”的研究思路与路径,以生命为原点,以理论为先导,以课题为抓手,以实践为检验,从校本实践、课程建设、区域推进、共同体构筑、学习中心建设、推广辐射等入手,构建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致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学情的生命教育课程实施路径。

一、研发指导纲要,夯实课程基础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贯彻立德树人宗旨,学校研发《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生命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全面梳理生命教育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提炼本土生命教育理念:以人的生命成长为主线,致力于生命的统整与和谐发展,以呵护人的自然生命(生命的长度)、完善人的社会生命(生命的宽度)、滋养人的精神生命(生命的高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长宽高”,让每个生命充分实现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推动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共享

学校始终把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和实践作为要务,紧扣课程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牢记生命意识,完善生命知行,追寻生命意义,组建专家智库,整合各方资源,编写出版《新生命教育》(一至十二年级)实验用书22册。围绕“健康与安全”(生命的长度)、“养成与交往”(生命的宽度)、“生涯与价值”(生命的高度)六大模块,构建了内容完整、学段贯通,专设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及各类教育活动有机渗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家校社三方参与的“3维度、6板块、144主题”课程体系。与此同时,组建由全国160所生命教育基地校组成的课程实践共同体,以实验用书为抓手,以共同体的形式共研共建共享课程实践。

三、创新课程样态,丰富课程载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推出“大疫面前,勇敢成长——青少年生命教育公益课23讲”,在线学习近300万人次;发放生命教育免费电子书,10万余人受益;开展线上师资培训和专题讲座,累计受众超10万人次。学校始终致力于生命教育课程的可持续新常态建设,开发生命教育线上共享资源,建设生命教育体验馆,共建生命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筹建生命教育网上学习中心,深入探索构建“家校社政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生命教育新机制,以此不断完善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以人为本、多元参与、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协同开展的生命教育生态系统。

生命教育,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开展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活出生命之美,深圳市新安中学在路上。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袁卫星)

“汉字德育”体系构建及其育人模式

深圳市民治教育集团民顺小学从中华文化的本源——汉字中汲取营养,融合德育要素,首提“汉字德育”主张,历经十多年探索,守正创新以德育为纲、以汉字为目的德育新路,为培育师生文化自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汉字德育’体系构建及其育人模式”项目获评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创新十大优秀案例”、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改项目与课例展示活动“优秀创新项目”奖,同时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一、基于“汉字德育”理念,建构一个体系

“汉字德育”不是“汉字+德育”,是在汉字文化的探索中开展德育。项目组精心挑选96个汉字,激活其中蕴藏的爱国、诚实、责任等德育要素,依“寻汉字源头—询道德智慧—循品格养成”路径,创造性建构汉字德育体系,包括:理念创新,把“激活汉字德育功能,培育师生文化自信”作为核心理念;内容创新,把汉字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家国情怀、审美意识作为德育重要内容;路径创新,在学校、班级、课堂三个层次上落实“以字育德”;载体创新,开设“汉字德育”课程,凝练课堂模型;构建“五维度”评价系统。这个体系像树又像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二、开发一套课程

学校开设“汉字德育”课程,编写并出版《汉字德育读本》(涵盖小学六个年级),配套出版《教师用书》;建设“汉字德育”资源库,制作微课150多门、配套教学课件100多个;开展“汉字德育: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创校的实践”课题研究,凝练“以字育德”课堂模式。

三、探索三条路径

让学校文化濡养中国精神。包括建设有品位的校园风景、增强有特色的文化陶冶、坚持有传承的国学诵读、开展有坚守的主题活动等。

以“班班有字”凝聚班级力量。依据班级特点,每班选取一个汉字进行研究,并以此创建班级文化,形成“以字成规—以字促育—以字立德”的基本模型。

以课堂教学培育文化自信。以字为基,德智相融,作为“道德与法治”的拓展课程,汉字溯源、故事明德、经典载德、践行养德,在课堂主阵地落实汉字德育。

四、厚植文化自信效果显著

助力学生品德发展,“文化自信”落地生根。浙江、西藏、福建等7个省份的几十所学校成为本项目的实践基地,惠及数万名学生。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汉字德育”受益良多,既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素养,又增进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计师”层出不穷。项目开发引领了区内9所学校百余名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推广更带动数百名教师参与其中,站在课程设计的高度上,对“汉字”与“德育”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及审视,历练出自己的“独门功夫”,催生了一批“课程设计师”。

反哺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区域德育新风尚。“汉字德育”打破了教学与德育的边界,推动了学校课程的整体建设,让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有效融合,“研究共同体”吸纳了优秀的兄弟学校加入研究团队,他们纷纷表示,“汉字德育”既生动有趣,又厚实高瞻,是新时代思政建设的创新之举。

(深圳市民治教育集团民顺小学张德芝)

全领域育心:心理健康教育的园本之旅

立德树人,始于育心。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历经17年探索,深圳幼儿园从课程统整、空间设计和生态创设等方面系统构建“全领域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效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基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目标要求,构建“1+1+N”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第一个“1”指面向全体幼儿的“小、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主题课程,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第二个“1”指针对幼儿心理发展特殊需求所开发的干预性课程,通过个别化教学满足幼儿的特殊心理需求。“N”指将心理健康教育适切性地融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一日生活等课程及活动中,充分挖掘各方面活动育心的独特价值。

近20年埋首,深圳幼儿园不断求索,秉持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探索全领域育心课程,形成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并积极承担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社会责任。

(深圳幼儿园宋克)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习性课堂“六感”策略实践模式

深圳市中山小学的习性课堂以习性教育理念为指引,认为学生对环境的感知过程、与环境的交互体验对其认知建构和个性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习性准备—习性助学—多维习得”的课堂框架下,以“六感”调动为策略。

视觉输入:涵盖大小、颜色、形状、动静、明暗、方向、具象形象抽象等,通过图片、图解、图表、多媒体画面、实物、真实场景、学生作品、色彩等,以显明可感的视觉冲击带来直观感受并获得情感体验。听觉联动:涵盖音量、节奏、分贝、频率、强弱、快慢等,通过音响、语言声音的强弱、旋律、节奏等进行渲染,激发人的联想与想象,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嗅觉刺激:通过气味刺激嗅觉感官,以此让学生获得感知,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味觉诱发:通过味觉感受,加强学生对物的辨别力,从而获得知识与情感体验。触觉体验:用手、肢体进行触摸,体验物的形态、性质、特征等,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直接感知与体验,启发进行联想与想象。思觉唤醒: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学习,触发学生发现、质疑、合作、探究、创新、反思,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各学科课堂教学实施“六感”策略,创设显明可感知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多感官协同发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中积习成性,实现个体的“多维多元”发展。例如教学《麻雀》时,运用视觉输入策略进行板书设计:上面是一个写着“爱”字的红色爱心,体现妈妈不顾生命保护孩子的母爱;下面是一个写着“勇敢”的绿色爱心,体现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及时拉回猎狗,保全两只麻雀;两颗心紧紧相连,体现了“心心相印”,从母爱的表象挖掘到深层次的热爱环境、敬畏自然的人文关怀,以板书体现现象与本质的关联。在英语绘本《Guess!Whatarethese》教学中,从用鼻子闻与动手摸(实物感知具体物象)、耳朵听(听动物叫声,开动脑筋猜一猜)、嘴巴说(自然拼读法记忆单词)、开口练(pairwork操练巩固句型)等方面,创设显明可感知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调动多感官学习单词。数学课“烙饼的学问”,通过示范烙饼的过程,以一手为锅、一手为饼,借助触手可得的实物模型,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思觉等多感官的配合,使知识变得显明可感、深入浅出,促进学生对烙饼用时最省方法的理解,令其获得学习成就感。

(深圳市中山小学曾宇宁)

共筑育人同心圆:“三人行”幼儿课程创新与实践

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之道、扎根儿童立场的幸福生长、聚焦高质量育人生态共建,深圳市实验幼儿园坚持幼儿课程理念的园本化、课程模式的儿童化、育人机制的同心化,历经33年实践,完整构建了“三为源、人为旨、行为径”的“三人行”园本课程体系。

一、园本化的课程理念

地处深圳特区,深圳市实验幼儿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秉承“敢为天下先、勇当‘拓荒牛’”的特区精神,基于时代转换与儿童表达,形成“三人行”园本育人理念与课程主张。在幼儿、教师、家长和幼儿园、家庭、社会两个三维结构中,凸显“三人行”课程以合作精神为核心价值、以合作关系为课程生态、以合作方式为建构行动的课程理念。

二、儿童化的课程模式

站在儿童视角的立场上,以身体健康、情感积极、习惯良好、思维创新为儿童幸福成长的四颗“种子”,层层分解、步步细化,编制《“三人行”课程目标手册》,为儿童发展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

三、共建育人同心圆

站在家长需求的立场上,协同、融合课程主体,共建内、中、外三个育人同心圆,形成共筑、共绘、共享、共生的高质量育人生态。

“内圆”为家园协同:成立故事妈妈团、爸爸合唱团等七大家长社团组织,高度参与幼儿园课程,形成“家园学习共同体”。“中圆”为与社区协同:与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体育馆、博物馆开展园馆合作,以场馆资源拓展成长资源。“外圆”是与研究协同:成立“三人行”学前教育研究院,以理论引领实践超越。

“三人行”课程由深至浅、由近至远、由表及里地探索了具有儿童立场和本土文化特点的课程样式,先后出版26本专著、42篇学术论文、48本实操手册,辐射带动20余个省份、1万余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

(深圳市实验幼儿园刘凌)

幼儿园学习中心课程的构建与探索

一、循道返本,构建本土化完整化的课程模式

学习中心课程是深圳市教育幼儿园历经16年实践探索而构建的活动性、综合性的全课程模式。课程以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为引领,以儿童发展为本,打破幼儿园教育模式壁垒,把生活和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儿童;以培养“平衡、智性、本真、喜乐”的幸福儿童为课程目标,创建具有多样性、支持性、共享性的20个室内外学习中心;以混龄走班为课程实施途径,构建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模式,研发记录儿童发展全过程的大数据评价系统,创造了未来样式的学前教育形态。

二、学习中心,创建多样化共享化的学习样态

学习中心是一个全园幼儿资源共享的学习场域,是儿童自主创作、自我表达的实习场和创作室。在这个空间里,活动组织可以不依赖教师,儿童通过与学习材料、同伴相互作用来推进学习。学习中心“一室一特色”,涵盖100多个功能区域,投放了上万种学习材料,深入研发了各区域典型性活动,为高质量的儿童学习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呈现了跨领域整合、多学科联动的学习样态。

三、走班学习,实现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路径

走班学习充分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体需求和学习兴趣。儿童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规划和制订学习计划,自由选择学习中心和学习区域,自定学习方式、步调、难度,以儿童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师与儿童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倾听、回应其想法,全面实现“以学定教”。儿童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在“做中学、玩中学”的过程中建构经验发展。教师发挥各自优势与特长,让幼儿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在富有挑战性和持续性思考的深层次学习中获得成长。

四、混龄互动,促进个体持续向上发展

学习中心课程采取混龄编班制,打破班级和年龄的界限,在学习与生活中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人际交往机会。在学习中心的学习小组中,来自各班、各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积极表达个人想法,发挥能力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断结识新的伙伴。每个儿童都需要从被呵护、被教导的弟弟妹妹成长为能服务他人、担当榜样的哥哥姐姐。角色转换和异质互动的过程,促进了儿童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合作探究等方面的积极发展。

学习中心课程让优质教育资源平等面向每个人,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面向每个人,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人,满足了儿童当下发展的需要,真正指向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

(深圳市教育幼儿园王翔)

“双新”背景下普通高中数学建模课程实践探索

数学建模课程如何建设、如何实施,是新时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深圳中学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性试验。2000年,建立“数学实验室”,开设“数学实验”等具有探究意义的校本选修课程;2011年9月,启动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经过10余年的实践探索,深圳中学构建了以数学建模为主线的理论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在高中数学建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形成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实施形态,提出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开放式探究、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构建涵盖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程结构(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融合)、课程内容(12个模块和9类模型)、课程实施(理论课程、师生共研、项目研究)、课程评价(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等要素的课程体系;形成“知识建构—互动研讨—项目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实践模式和数学建模项目式学习方式。

在数学建模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以课堂教学形式实施数学建模理论课程,以项目式学习实施数学建模的综合实践活动。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尊重并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的个性需求,特别强调“学生按需选学,教师按需施教”理念的落实,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基于人生规划选择课程类型,基于学习兴趣选择项目内容,基于学业基础选择课题层次”。

在数学建模综合实践活动中,深圳中学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国际赛事奖项669人次。2个团队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数学)全球总决赛”铜奖,并有1个团队获全国并列冠军。3个团队获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其中2个团队被授予INFORMS大奖;美国运筹与管理科学协会(INFORMS)主席AnneG.Robinson和EdwardH.Kaplan高度评价了深圳中学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取得的教学成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给予了高度赞扬。

(深圳中学张文涛)

学习方式改革

指向儿童完整生活的跨学科课程整合实践

“生活即教育。”儿童的生活是统一的、整体的,完整生活理应成为课程的逻辑起点。循此思路,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尝试开展指向儿童完整生活的跨学科课程整合,历经9年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一套有效的整合实践方案。

学校以“在完整的生活中培养完整的儿童”核心理念,建构出“主体建构、主题整合、主科搭架、主场协同”的指向儿童完整生活的跨学科课程“四主”整合模式,探索形成跨学科学习月主题式学习、学科教学渗透式学习、日常生活嵌入式学习三种实施路径,统筹开发出电子档案袋、产品评价、毕业答辩、雷达与折线图评价等方式。

指向儿童完整生活的跨学科课程整合实践营造了学校育人新生态,让课程联结书本世界和真实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学习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知行结合、知行统一,达成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标。创造了基于国家课程的跨学科课程整合新模式,指向生活的跨学科教学,成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新样例。

学校破除唯分数评价,秉承可视化评价理念,建立了可视化的综合评价新模式,用技术手段让学生的成长真实可见,用雷达图、折线图等表达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表现及发展情况,科学呈现综合育人的实践成效。

经过9年实践,指向儿童完整生活的跨学科课程整合模式辐射全国20个省份的近百所学校,参与师生逾10万人。多次应邀在国内、国际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吸引国内外千所学校交流考察,获新华网、《光明日报》等42家媒体专题报道。成果获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王树宏)

“三递进五板块四重奏”“小院士”养成模式

历经13年的探索,深圳市南头小学运用“三递进五板块四重奏”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从经验直觉到专业自觉的发展,把喜爱提问题的学生培养成一名名“小院士”。

一、“三段递进”有妙招

“三段递进”,是根据小学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思维特征,聚焦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全科阅读和小课题研究,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在探究过程中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螺旋递进提升。具体做法是:低段学会描述问题、大胆猜想、阅读求证,中段学会界定选题、明确思路、实验求证,高段学会多元对话、深化阅读、多维验证。

二、“五大板块”内容齐上阵

小论文写作,是小学生课题研究完成之后的成果表达。小论文写作自然就成了语文教师实施综合性学习及跨学科教学的优势所在。学校着眼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在小学低段开展“五段式”(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猜想、问题的解决、我想说的话、参考书目)阅读求解写作指导,在小学中段开展“奥利奥”小论文写作指导,在小学高段系统开展分级搭框架的篇章写作指导。落实查资料做笔记、拟写论文提纲、起草论文初稿、修改和校订、改写讲稿和预答辩“五大板块”学习内容,有效促进了学生小论文写作的进步。

三、“四重奏”评价协同助力

评价反馈,对提高小学生跨学科小课题研究水平和小论文写作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发挥小课题申报、小论文答辩、小论文恳谈会、择优参赛“四重奏”评价体系的诊断反馈功能,成功帮助70多名“小院士”脱颖而出。13年的探索,13年的坚持,学校通过鲜活的实践,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更前瞻性地回应了“语文跨学科学习”在我国小学“落地生根”的新教学挑战,闯出一条语文教师主导下的“做小课题、写小论文、当‘小院士’”一体的小学跨学科教育之路。

(深圳市南头小学邓玉琳)

文化视角下的创新教育探索

“文化化学”教学主张与“四层四环”育人模式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生成,使个体成为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成为具有契合时代核心价值观的独立精神的人。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5期刊登的《新课程化学教学的理论思考》一文中,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提出了“新课程的化学教学要致力于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的观点,主张化学教学应当不断充盈、开拓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提升意义,进而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素养培育时代,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化学”的教学主张,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发表了《“文化化学”的教学主张与实践探索》。所谓“文化化学”,就是让生命在场,从“物质世界—学科知识”的二维空间拓展到“物质世界—学科文化—人的发展”的三维场域,以化学学科为载体,实现对人之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养成和文化品格的塑造,实现化学课程对科学文化传承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

实现“文化化学”的教学主张,需要创新化学教学育人模式。学校重建了化学学科的知识信念、学习信念和教学信念,创新建构了以深度理解和文化实践为路径、实现化学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的化学教学“四层四环”育人模式(包括知识深度理解的“四个理解层次”:经验性理解与转化—本质性理解与内化—结构化理解与外化—文化性理解与人化;以及“四个教学环节”:结构与价值开发—目标与评价设计—能力与意义建构—总结与反思交流),确立了理解性、对话性、活动性、反思性4个教学原则,开发了包括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在内的“教—学—评”策略体系,促使学生在感悟“文化化学”之“崇善”、体验“文化化学”之“臻美”的过程中,形成对“文化化学”之“求真”的认识,呈现“文化化学”在教书育人、启迪心智、滋养德行、觉醒灵魂中的独特作用和优美姿态,实现化学教育的生命价值与育人目标。

成果荣获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并在北京、上海、安徽、四川、新疆等25个省份推广交流或开展实验,成效显著。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刘英琦)

始于惊奇,濡以文化

紧扣时代的脉搏,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历经长期探索,凝练形成了以“非常”实验引领、“始于惊奇,濡以文化”的中学物理创新教育思想。

“始于惊奇,濡以文化”的教育思想,是站在学科育人的高度,以物理“非常”实验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将物理教育从基于知识的教育变为基于文化的教育;通过物理文化的濡化,学生能够像物理学家一样欣赏物理学,不仅获得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思想方法、涵养科学精神,还能通过创新教学,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打下基础。

物理“非常”实验器材取自生活实际,除实验设计非常新颖外,“非常”实验还强调实验的“新”“奇”“趣”“美”,强调实验效果让人惊叹,让人眼前一亮,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物理课堂要有四大“非常”之处:非常规(实验器材来自生活,实验情境源自社会)、非常态(实验现象令人惊奇,激起探究兴趣)、非常轨(生活就是课堂,世界就是教材)、非常理(物理不只是公式和规律,更是文化,是人生指南)。

经过多年研究,学校开发了众多精彩的“非常”实验:“疯狂的鸡蛋”“爱上空气炮”“百变气球”“魔幻易拉罐”……用电磁炉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用易拉罐模拟静摩擦力,形象地阐释知识难点;用魔术游戏让学生感受静摩擦力的大小、“真”的假永动机、测舌头电阻、尝电的味道、试试“触电”的感觉,这些奇妙的体验让学生大开眼界、体验深刻。

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鸡蛋、易拉罐、电磁炉、吸管、餐巾纸、扫帚等随处可见的日常物品可以走进“高冷”的物理课堂,成为让人惊奇不已的实验道具。好的实验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素养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非常”实验引领中学物理创新教育,是让学生从文化的高度俯瞰物理、用深邃的哲理透视物理、于精神的殿堂赏析物理,是以物理文化濡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物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将实验教学变成学生体验创新智慧的过程,使物理创新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THE END
1.《教育新闻直播间》15:10全集20241213《教育新闻直播间》15:10全集202412132024-12-13 15:46 相关阅读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今天举行 这些数字是南京大屠杀的铁证 奋进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 五部门发文助力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引育 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举行 北京科技大学召开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50周年发展大会 我国http://m.cetv.cn/jiaoyuxinwenzhibojian/p/532113.html
2.央视网视频推荐 关注 时政 资讯 军事 热评 纪实 教育 科普 小央视频 奋进中国 小央直播 精选 中国时刻 专题 VR/AR 凝心聚力促改革|义乌故事 1/6 独家采访南翔不爱吃饭,1条过亿播放的非遗视频如何诞生 2/6 印记|从最初到最美 打卡苏州河畔的“第一加油站” 3/6 对谈央视记者徐德智:我在联合https://v.cctv.com/index.shtml?w=702&h=394&p=0
3.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课》:寒假规划直播课等你来寒假即将来临,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同上一堂课》再度开启。本次直播时间定在 2024 年 1 月 23 日晚 18 点至 21 点,整整三个小时的精彩内容,将为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拉开精彩的序幕。 观看《同上一堂课》直播的频道主要有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专业的教育媒体平台,一直http://www.91tun.com/wenzhang/29c41ee0-baae-11ef-83a7-7dd03100e7d3
4.中小学教育频道视频小央视频小央直播直播中国熊猫频道VR/AR4K专区全景新闻 现场前线比划快看蓝海中国新兵请入列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二次 体育直播竞猜巴黎奥运会欧洲杯CBANBA中超国足国际足球网球 VIP会员CCTV奥林匹克频道生活体育大会体育江湖文化体育冰雪道路足球道路 财经教育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一带一路央博文化旅游美食海洋健康乐龄阅读汽车https://edu.cctv.cn/zx/k12/index.shtml
5.在线教育:教育+互联网,直播+AI我们将在线教育企业分为服务(直播等)、内容(录播、题库等)、工具(拍照搜题、家校互动、O2O)、综合平台(包含服务、内容、工具两者以上)四个类别。(1)直播:班课直播趋势渐起,代表企业为新东方在线和学而思网校等;一对一直播针对个性化需求,代表企业VIPKID、掌门一对一等;(2)录播:18岁+成人在线教育的主流形式,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EBFO5K02051480G7.html
6.2023线上教学方案网上直播教学,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一项新的挑战。网络技术问题,不是我们所考虑的重点问题,如何在网络直播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x月x日,我上第一节网络直播课,教学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题《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内容是我所熟悉的、简单知识点。但是如何开始我的课程却让https://www.ruiwen.com/fangan/7333714.html
7.培训机构摄影多少钱一小时(培训学校摄影多少钱一小时)公司正投入大量精力研发智能教育软硬件,例如学习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学习APP,计划将这些产品卖给学生和公立学校,并作为公益活动进入农村学校。俞敏洪称,“智能化学习产品是被动创新,东方甄选则是主动创新。”俞敏洪表示,东方甄选背后有两套体系,一套是以东方甄选直播平台为核心的销售体系,未来要扩大成综合销售体系。二是https://edu.xinpianchang.com/article/baike-484122.html
8.云钱包·云库房(每日一题)(30)、2018年中国钢材产量是多少? A.11亿吨√ B.19472.08万吨 (31)、为什么要收利息 A.银行自身有成本√ B.剥削的手段 (32)、什么是智能化教肓 A.全球教师在自己控股平台上直播课内容 B.中国人用自己的提货权购买教育服务 C.用户足不出户,尽享全球名师课程 D.以上都是√ (33)、运维方股东沟通的途径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14/00/64725347_842309135.shtml
9.2023年泡妞课程恋爱VIP课程合集,实战恋爱脱单大全永久更新课程大多数可直接在百度网盘在线观看,部分需要下载观看。 赠送一套新人学习指南,能解决你大部分情感问题。 108元终身VIP限时优惠,2024年3月30日后,涨价至188元。 【年费VIP】限时活动价:128元 【2024年3月30日后,涨价至188元】 本站年费VIP,可下载全站男生课程和副业资源,女生撩汉课程不可免费下载。 https://zrt9.com/21919.html
10.聚焦线上教育教学在线开课第一天,带你走进中石大人的“云”课堂作为一门语言综合实践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进行课堂语音互动,在前期备课过程中,她不断优化授课模式,摸索出一套 “最优组合”:即组织学生提前通过雨课堂在线完成课程预习和笔试,在钉钉群内师生共同完成口试和作业评价;线上授课时利用腾讯课堂app完成上课签到和教学,利用腾讯会议app完成小组讨论。九点半,正式开始上课https://www.cupk.edu.cn/c/2020-03-03/499424.shtml
11.“双减”之后在线教育如何转型?转型三大赛道:高中辅导素质教育和成人●直播大班课 直播大班课模式是学科类K12在线教育的主流模式,直播比录播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大班课比小班课、一对一可以更好放大名师效应。调整授课时间后,直播大班课模式能满足“双减”政策要求。 ●一对一 学科类一对一在线教育公司纷纷倒闭,头部公司只剩下掌门1对1等,且亏损严重,说明商业模式尚未经过验证,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8192055101115.html
12.和大家分享一款使用PHP+MYSQL搭建在线教育系统源码在线教育系统源码是由PHP+MYSQL搭建的,完全开源,搭建迅速;可应用于大班课、小班课、双师教学、1V1私教等多种在线教育场景,系统包含直播授课、互动白板、课程录播、随堂测试、内容付费等多种实用教学功能 【我是“讲师”】 1、教学白板 作用如线下课堂“黑板”,讲师不仅能通过它书写教学内容,还能插入PPT,随意书写,标记https://blog.csdn.net/f1661434531/article/details/123924937
13.金英杰医学教育金英杰医学,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医学类综合教育机构,成立于2006年,注册于2009年,业务涵盖医学执业资格、继续教育、技术实操、人才输出及就业等医学领域;旗下拥有医学类图书研发及销售公司、九大高端教学中心、在线教育公司、题库公司及金英杰商学院、医学教育研究院、直播学院、教育投资基金公司、就业平台。金英杰拥有上百万https://www.jinyingjie.com/Home/Index/detail/id/28301.html
14.火星时代教育中国艺术教育高端品牌火星时代教育作为值得信赖的教育机构,全国拥有近20所校区,主要为学员提供影视剪辑包装、影视后期特效、商业插画、游戏美术设计、游戏程序开发、室内设计、传统美术绘画等产品线的专业教育。20多年来,引进国际前沿课程体系及技术成果,携手众多国内外企业,共同推进中国数http://edu.hxsd.com/
15.浙江省幼教教研团队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圆桌会议并作线为推动落实《“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文件精神,集中探讨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这一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积极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2022年11月18日至19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圆桌会议在线上召开。 本次会议云聚全国多位幼儿园课程专家和具代表性的区域、园所实践团队https://www.zjjys.org/xwdt/jydt/item/20127-2023-01-05-08-40-59
16.高中英语网课排行榜(英语网课平台怎么选)素质教育作业帮是中小学在线教育领军品牌,累计激活用户设备超8亿。作业帮直播课是在线教育引领者。一线名师主讲,双师教学,1对1辅导答疑。 5、掌门1对1 致力于为4-18岁孩子提供高品质在线定制化教育服务,涵盖全学科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让教育共享智能,让学习有效快乐,倡导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掌门教育目前旗下拥有掌门1对https://m.haokeduoduo.com/news5912.html
17.福建妇幼降工作简讯2022年第10期(总第414期)妇幼保健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要凝聚更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以更高水平,更大视野,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我省各助产机构、妇幼保健单位和技术骨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调研和学术活动,加强宣传教育、人员培养、科学研究、交流协作,进一步提高我省助产技术水平。三要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引领学科的健康成长https://www.fjsfy.com/info/14749.jspx
18.暴雪橙色预警发出后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切换“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昨日一早,伴着这场大雪,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线上开启了晨读《湖心亭看雪》。 “这次线上直播课延续的时间一定不会很长,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不一定完全照着进度走,选择一些不需要更多互动的、在线上学习效果更好的内容来学。”北京市建华实验学https://finance.sina.cn/2023-12-14/detail-imzxxcqk184034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