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践行群众路线,平台创新风格鲜明
“泰州问政”平台按照“深度融合、全面打通”、构建全媒体舆论引导机制的总体要求,汇集市内外重要涉泰舆情,接受网民在线问政,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实现PC端与移动端互联互通,是具有创新特色的引导网络舆情、服务网民群众的问政平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三是全覆盖。平台覆盖各市(区)及市直各部门,全市108家网络发言人单位全部入驻,充分发挥网络发言人队伍作用,主动倾听民声,回应关切诉求,帮助排忧解难,实现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全覆盖,并出台制度规范,强化平台舆情应对引导和问题解决,强化舆情工作考核。
二、服务网络民生,平台落实措施有力
“泰州问政”坚持“全公开、全互动、全动员”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全市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工作力量,积极为网民解决了大量的诉求问题,赢得群众满意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是开放式受理民情。“泰州问政”是泰州规模最大的统一管理的政民互动平台,开放式接受网民问政。一方面,平台对全行业开放。全市6个市(区),住建、教育、卫生、公安、交通、执法等行业共108家单位网络发言人入驻平台开门办公,接受群众问询、建言,并及时对网民留言进行回复,形成了政府与网民群众之间的网上对话交流。另一方面,平台全流程开放,网上举报投诉24小时接受网民发帖问政,由专人转给责任地区、部门(单位)处理,全部处理过程均通过平台同步公开。接件地区、部门(单位)回帖后,由平台管理员结合回复内容作风险评估后予以公布。帖文办理的主体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接受网民监督,对办理单位形成无形的监督力,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二是一站式办理民事。“泰州问政”汇集泰州网民问政帖文,一站式回应处置网民诉求。一是形成“问政大厅”。利用网络平台和软件技术,将市、市(区)两级政府、部门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为民办事资源和力量的大整合。二是形成“问政链条”。制定下发《全媒体问政平台“泰州问政”舆情处置考核办法》,形成受理、转办、反馈、督办等“一站式”办理模式,打造从问政帖文转出到结果反馈的封闭链条,变问题“中转站”为舆情“终点站”。三是形成“问政通报”。对每月帖文办理情况进行通报,将各单位的办理指标进行量化排行,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服务网民、为民办事的良好氛围。
三、坚守初心使命,平台社会效果显著
一是网民诉求得到有效回应。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按照要求限时办理,及时正面回应网民关切,在线答疑解惑,及时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吸纳网民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有效引导舆论方向,让理性声音占据上风,营造理性包容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是网络生态得到有益改善。“泰州问政”的推出,拓宽了网络问政的反馈渠道。越来越多的网民由原先主要在商业网站论坛、行风热线等反映诉求,变为在“泰州问政”随时、随地、随身进行发帖问政,妥善处理线下问题,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属地网络舆论生态进一步向好。
三是政府公信得到有力提升。各地、各部门通过“泰州问政”公开有序回应网民诉求,进一步拉近了党委政府和网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政府部门网络舆情应对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随着一件件诉求事项的妥善解决得到有力提升。
“泰州问政”平台是民意诉求的重要渠道,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建好、用好“泰州问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泰州问政”将主动适应媒体格局变化,认真践行网上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网络问政和网络舆情处置,努力锻造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网民的网信民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