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高职版)教材课程资源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是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组织编撰的新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教材。本套教材分为本科版和高职版,目的在于针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特点、课程要求,进行分门别类的启发和指导。本套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课程教学与实践指导,注重通识性创新创业知识学习与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等课外活动结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案例及实践训练。既可以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教材,又可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的指导用书。本套教材没有专业和年级的限制,既可以作为各级各类高校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教材和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暂无条件开设线下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高校的通识选修课教材。同时,本套教材可作为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的辅助材料。《“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高职版)全书共分为七个模块,内容包括创新创业认知、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市场分析、市场营销与商业模式、资金与财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

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1)体例特色。依据“创业问题-创业知识-创业案例-创业训练-创业竞赛项目展示”的逻辑设计内容。编者以“小白”团队的创业故事为主线,引导学生带着创业问题,在创业知识、创业案例、创业训练、创业竞赛项目展示等栏目的学习中找寻答案。丰富的创业案例穿插展示及以任务赋能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训练,既能增强趣味性,又便于学生拓展学习。

(2)实践特色。强调实践教学,开创任务赋能的教学方法,每节课以问题为任务导入。要求做到“每课有问、每课有思、每课有练”,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有团队、有项目、有计划、有运营,把整个课程当作一次创业体验和创新创业竞赛的过程,并要求在课程结束后递交创业计划书作为学习考核的依据。

THE END
1.辅导员说“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西安培华学院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十分明显,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可快速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化与传播化,树立大学生远大的创业目标,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基于此背景,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优势,总结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https://www.peihua.cn/xsfwzx/info/1067/2805.htm
2.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预通知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 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 https://www.hnvcc.edu.cn/chuangxinchuangye/tongzhi/2020/1119/10712.html
3.“互联网+”大赛后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考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已经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落下帷幕,总决赛现场近150个项目激烈竞逐的气氛,场外超过6000人观摩的场景,令人激动。据统计,本届大赛全国参与高校2241所,团队报名项目37万个、参与学生150万人,分别是上届的3.2倍、2.7倍;内蒙古也有35所高校,6400多个项目团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量https://www.meipian.cn/tki0f55
4.“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阶段性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SJ201615053.htm
5.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解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今年,教育部着力推动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创新实验、发表论文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加快形成更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创业潜质、激发学生热情的教学管理制度。【详细】 在去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是否会延续? https://www.eol.cn/html/c/cxcy/index.html
6.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教育(精选十篇)(三)“互联网+教育+创新”运行机制在探索 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互联网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教学与学校教学相融合,必定会带来教学公益性与营利性的思考。从学校方面,教师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准备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学生在网上学习提供学习资源;从社会方面,优化慕课、微课程等联盟和协作组织的运营模式,尽可能为广大学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mb3um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