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常州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4372平方公里。
市辖区:包括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和常州经济开发区,面积2838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市辖区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的集中建设连绵区,面积约724平方公里。
运河时期即为三吴重镇,中吴要辅,八邑名都
近代以来开风气之先,成为工业明星城市
创造“苏南模式”,掀起“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
图2
常州规上民营工业企业数占比81%,产值占比65%,在苏南三市均列第一位
图3
水乡风貌彰显,全市河网密度21.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水资源丰富,地质
灾害危险性总体较低,土壤环境容量较高
大部分地区(86%)城镇建设适宜性较高
图4
图5
三调耕地面积918.78平方公里,远低于耕地保有量任务(1541.40平方公里)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1278.81平方公里,其中三调耕地为481.07平方公里
图6
向北:与泰州(泰兴)加强跨江联动,深化交通、港口、产业协作
向东:与无锡(江阴、惠山)加强道路交通、生态廊道、科创空间、城市功能衔接
向南:与无锡(宜兴、滨湖区)加强生态保护合作,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衔接环太湖科创带,共建环太湖旅游休闲带
向西:与镇江(丹阳)加强空港地区协调发展,推进中德生态绿色城建设,与句容共同打造茅山旅游平台
向西南:加快接轨南京,推进两溧(溧阳、溧水)合作区建设,与宣城(郎溪、广德)共同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
图7
滨江高速、S122、芙蓉大道、新堂路与江阴大道、长虹路与江海大道、武进大道与S340、青洋北路与扬子江大道、S232等与江阴、无锡城区实现互联互通
龙江路南延、青洋南路、S232等与宜兴互联
S122、龙城大道、G312、新S340等与丹阳
常泰过江通道与泰兴等城市快速直联
图8
一主:常州中心城区。包括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经开区的集中建设区
一区:两湖创新区。位于滆湖和长荡湖中间,培育长三角高品质区域创新中心
一极:溧阳发展极。国家两山理论实践与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长三角生态康养休闲目的地,沪苏浙皖创新动能交汇枢纽,宁杭生态经济带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三轴:
长三角中轴(城市南北向区域发展轴线)
复合发展轴(城市东西向发展轴线,衔接上海、南京都市圈)
生态创新轴(常金溧生态创新走廊)
图9
两轴:区域辐射轴、创新驱动轴
两翼:融入苏锡常一体化、联动宁杭都市圈
三核:老城主中心、南部副中心、高铁新城副中心
两极:东部-智造创新增长极、两湖-国际创新、魅力宜居增长极
图10
两个中心城:
一级中心城>包含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以及常州经开区等城区范围
二级中心城>溧阳中心城区
两湖创新区特色小镇集群:围绕两湖创新区,形成特色小镇集群
图11
图12
江南风:打造江南风情的江南山水名镇
上兴镇、天目湖镇、薛埠镇、儒林镇、雪堰镇、嘉泽镇、孟河镇、横山桥镇
图13
中吴韵:展现历史底蕴、人文特色
常州老城厢、溧阳宋团城、金坛金沙老城、孟河历史文化名镇、焦溪、春秋淹城
图14
现代城: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
常州高铁新城、溧阳生命康原未来城、金坛滨湖新城、武进高新区、天宁新城、钟楼新城、经开核心区
图15
总规模191.88平方公里,均为自然公园。
分为三类:森林自然公园、湿地自然公园、地质自然公园。
图16
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加快打通长三角中轴通道,形成联结全国东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第二通道
图17
一心>城市综合主中心:
老城厢、行政中心、湖塘、天宁新城、钟楼新城
双核>两湖地区、高铁新城:
两湖创新区(引入一流大学、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高铁新城(重点集聚商务金融、企业总部、国际会展、体育文旅等高端服务功能)
三副>东部、南部、西部三个副中心:
东部(经开区融入上海都市圈东部桥头堡)
南部(武高新中轴崛起支点、智造产业高地)
西部(金坛城区接轨主城、产城融合)
图18
四大教育科研集聚区:
常州科教城集聚区
殷村职教园职业教育集聚区
常州高铁新城文教与高科技研发科创集聚区
两湖(滆湖、长荡湖)文教与科技创新集聚区
图19
老城厢地区上不再新建大型综合医院,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为主,重点完善“双核、三副”地区医疗服务功能。
图20
重点强化行政中心和老城厢的文化建设,打造位于湖塘、天宁新城、钟楼新城、高铁新城、两湖创新区、东部副中心、西部副中心和溧阳的公共文化中心
图21
规划形成3处市级综合体育中心,保留常州奥体中心,规划新建高铁新城和常州西太湖综合体育中心。
图22
图23
常州市殡仪馆、龙城古园为基础,建设节地生态殡葬示范点
图24
振兴老城厢,促进商业设施向中央活动区、高铁新城、东部副中心、南部副中心、西部副中心、两湖创新区、溧阳发展极集聚。
图25
两核:
常州科教城、两湖创新区
五区:
东部产业发展片区(常州经开区、天宁经开区、天宁高新园等)
南部产业发展片区(武进高新区等)
西部产业发展片区(金坛经开区、华罗庚高新区等)
北部产业发展片区(常州高新区、滨江经开区等)
中部产业发展片区(钟楼经开区、钟楼高新园等)
图26
图27
一心:常州城市历史文化休闲度假旅游核心
两带:大运河旅游带,常金溧全域旅游发展带
六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太湖湾、茅山、两湖、曹山、小黄山
图28
五大主题休闲慢行区:
东部(黄天荡、芳茂山)
北部(小黄山、长江)
中部(两湖地区)
南部(太湖、城湾山)
西部(茅山、瓦屋山)
图29
规划预控“三横四纵”综合交通走廊
图30
三横:分别为滨江、宁常、沪宁南部综合交通走廊
四纵:分别为东部、中轴、丹金杭和镇宣(杭)综合交通走廊
图31
规划形成“三环十九射”的高速公路网络
内环:常州主中心、金坛、溧阳分别成环
中环:苏锡常南部高速西延、靖澄常宜高速、滨江高速、阜溧高速
外环:沪宜高速、京沪高速、扬溧高速、阜溧高速、滨江高速和宁杭高速
射线:沪蓉高速、江宜高速、沪武高速、长深高速等对外放射高速公路线19条。
图32
干线铁路:五横四纵一支线
五横: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京沪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宁杭高铁,预控合马金城际铁路
四纵:盐泰锡常宜铁路、新长铁路、常泰铁路、连镇铁路南延
支线:通江铁路支线
都市圈城际与市域铁路:中心放射状
规划布局苏锡常都市圈城际铁路、沿江都市圈城际铁路、常扬(泰)都市圈城际铁路、常州-江阴都市圈城际铁路、溧水-溧阳-宜兴都市圈城际铁路、常溧市域铁路和常州-雪堰市域铁路等7条都市圈城际与市域铁路。
图33
常州机场
区域定位:上海大都市圈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南京都市圈东部门户枢纽机场、长三角中轴枢纽机场
功能定位:华东地区重要国际机场和干线机场、区域航空物流集散中心、长三角地区航空旅游集散中心。
规划至203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至205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000万人次。
积极支持、大力发展通用航空,规划布局“一个基地(新北通用机场)、多个小型(武进通用机场、溧阳天目湖通用机场、金坛通用机场等)、若干个起降点”的通用机场体系。
铁路站
规划形成“四主多辅”铁路客运站(四主:常州北站、常州站、常州西站、金坛站),打造综合枢纽
规划形成“一主(奔牛站)四辅(常州东、戚墅堰、武进、滨江)”铁路货运站。推进常州东货场的功能提升改造(保留生活类物资,搬迁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功能),扩建奔牛货场,新建滨江铁路货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