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教育”应用“扬帆起航”教育

近日,教育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要求加强5G与室外实践教学科研、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校园体育体测等重点场景深度融合应用,加速5G在线上教学、教育综合测评、平安校园管理等环节应用。

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日前,工信部和教育部公布了“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全国典型项目及通过验收项目名单,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项目。

“尽管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与沙河校区相距近30公里,但两校区的师生可以通过5G全息远程直播互动,开展课堂教学,举办会议。智慧教室能够将教师的全息影像和声音以低时延、高清晰度的方式实时传送到远端课堂,实现优质课堂资源的远程共享。”上述负责人介绍。

除了北京邮电大学外,北京师范大学也在积极探索5G与教育融合的新场景。该校的“5G+智慧育人综合应用试点项目”同样入选了“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的全国典型项目及验收通过项目名单。以此为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由校内信息网络中心牵头,教育学部、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体育与运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地理科学学部、心理学部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5G切片技术和专业学科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随着5G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各高校打造的“5G+智慧教育”应用项目充分展示出5G在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些案例不仅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也进一步推动了5G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发挥三大关键作用

童莉莉认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5G+智慧教育”发挥着作为数字技术基座、升级探索融合性场景应用和推动教育科技自立自强三大关键作用。

“5G的轻量化发展趋势提升了其作为数字教育技术基座的可接受度。前述《方案》提出,将加速5G以泛在连接特性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使5G在教育等多个领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我国轻量化5G已接近于规模商用,模组成本将降至百元以内。在普及度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410万个,实现乡乡通,支持定制化网络、数据本地化和管理自主化等需求。”童莉莉表示。

从校园和区域等教育领域的需求方来看,童莉莉认为,各地各校的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无需“齐步走”。在4G足以应对的场景中,可以继续使用4G,或与5G并行使用,这都是切实可行的选择。教育部自2019年起遴选了1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中央网信办自2021年设立了19个教育特色型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区。这些数字技术基础良好、场景需求丰富的区域,可以先行探索加快5G应用普及,赋能教育普惠。例如,一校多区共享课堂建设、多机构协同教研/科研、平安校园危险事件快速传输处置、常态化在线巡课、区域教育治理中的校情/舆情实时预警响应平台等,都是5G正在升级应用的场景。

从科技自立自强的角度来看,尽管我国信息科学领域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但该领域全球竞争激烈。5G作为承载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科学领域重要技术之一,应在贯彻实用性、易用性的基础上,持续加快研发和应用价值转化,保持领先态势。

教育领域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背景多元,童莉莉建议,应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和动态驻点监测辅导,激发“5G+智慧教育”价值,并推动其规模化应用。(记者孙明源)

THE END
1.提升教育管理效率的智慧工具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校系统管理软件可以应用于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通过软件,学校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教学资源、科研项目和学生信息,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此外,软件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领域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校系统管理软件可以应用于教学管理、实训管理、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284422197248
2.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定义与功能概述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传统校园环境进行全面升级和重构,形成的一种高度智能化的服务生态系统。这一平台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校园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https://www.zytec.cn/kdetail/53.html
3.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4.济宁市兖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度质量报告6.信息化教学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化教学工作,充实更新了多媒体课堂教学设备,加快推进无线网络全覆盖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力争全面实现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1)教师用电脑人手一台,每个办公室都配置了多功能激光一体打印机,实现数字化备课、办公。 http://www.jngyjsxy.cn/nd.jsp?id=37
5.信息化建设方案“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人口计生系统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是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在乡村两级的工作运行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人口和计划生育家https://mip.oh100.com/a/202303/6453874.html
6.上海电机学院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一、“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状况 (一)主要成绩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 (1)校园有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临港、闵行校区的教学、科研、办公和学生宿舍等区域,建成了万兆核心、千兆主干和百兆到桌面的新一代校园网络,已有信息点2万多个。 (2)无线网络已覆盖学校主要公共区域,500多个无线AP点。提供了100https://zwgk.sdju.edu.cn/2018/1115/c4243a61530/page.htm
7.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精选5篇)在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达标的基础上,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学校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重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 (二)具体目标 1、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逐步构建能够满足我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https://www.ruiwen.com/word/xuexiaoxinxihuajiansheguihuafangan.html
8.信息化工作总结我办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及时召开信息化工作办公会议,部署全年信息化工作计划,明确将建设门户网站和加强有关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材料交换以提高办公效率为本年度信息化工作重点。同时明确领导职责分工,选派具有一定电脑操作基础和文字水平的同志负责信息化工作的网络管理及日常维护运作;由此完善了我办信息网络https://www.qunzou.com/gongzuo/1832981.html
9.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学校是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A类培育项目学校、福建省校园信息化实验学校。,2017.3评为福建省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美育环境(培育)示范校。 1.2学生情况 学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开设16个专业。其中,第一产业开设3个专业,第二产业设置2个专业,第三产业https://www.npnx.cn/id-2389.html
10.凤凰镇中心学校规划计划规划统计政务公开5.推进智慧校园2.0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加强硬件建设。推进普通教室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升级,提高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构建现代信息化生态课堂体系。做好学校智慧环境搭建工作,整合智慧管理、智慧教学、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构建了学校整体的网络教育教学服务和管理模式。加强智慧班级建设,积极组织相应课http://www.linzi.gov.cn/gongkai/site_lzqjyhtyj/channel_6333f125281f20b1bc4ef0b9/doc_634670dc3ffdee122a540956.html
11.知行合一创佳绩教学相长谱新篇——东城第三小学2020—2021年度还配备了校园网、先进的录播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器、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结算系统、心理测评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各部门各学科信息化应用水平。 现有425计算机台,142台计算机教师专用,121台用于计算机室;积累的电子教案、课件、视频等信息化资源多达400G以上。学校图书馆与班级藏书共计达6万https://dcdsxx.dgjy.net/info/1801/40832.htm
12.上海市委党校:多校区信息化如何统筹规划保障?贯彻校园信息管道集约化思想,推进网络接入多元化及带宽扩容,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业务承载能力。 3.推进无线网络覆盖 增加校院校园内教学场所和公共场所无线覆盖率,改善服务质量,为移动服务和智能感知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 4.建设基础校园云平台 贯彻电子政务云建设要求,从实际出发,构建完善优化校园云基础平台和统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3118
13.网站工作总结(15篇)1、优化教育资源平台,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建立以学科教材为中心的学习资源和备课资源。 2、完善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加强网上智能办公系统的应用,实现学校基本工作网上流程化。 3、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应用的培训。 网站工作总结2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习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400369.html
14.信息中心工作总结(15篇)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关乎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因此,校园网络维护工作是信息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中心利用技术手段,定期对校园网络情况进行监视,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学校网络的畅通。我校是南京市足球特色学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要求,针对制作了校园足球特色专栏,将我校各类足球活动呈现在校园足球特色专栏中,为我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3011665.html
15.构建信息化平台助推学校特色化发展针对师生信息化的专业准备不足的现状,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建设起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业务水平高、技术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近两年来,我们每年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以数字化校园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2次,并有相应的培训记录;校https://www.shxbe.com/front/node/recordInfor/28185
16.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政策法规提升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大力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健全中青年教师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国内外进修、岗前与在岗培训、挂职锻炼、驻厂研修、社会实践、网络培训等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强调“老中青”相结合,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构筑中青年人才国际交流和竞争平台,提高国际化水平。https://www.eeafj.cn/syzcfgsy/20120321/2715.html
17.院校动态新闻频道以王永成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既有精湛教学素养,又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一线教师也不断涌现,并在国家级、省级的信息化竞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以学校建设的数字化校园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平台的基础上,王永成工作室制作了大量用于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其中部分课件屡获大奖,王永成工作室2012年开发的《冷冲压模具拆装》http://www.zhijiaow.com/NewsList_19_48.html
18.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精)三是全面覆盖"农远"工程设备。按照验收标准,"农远"工程全面覆盖了中小学,有条件的学校积极配备闭路电视网、教师电子备课室、语言室、多功能化教室,中小学学基本安装网络监控系统,有力推动"校园平安建设"。 (二)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xx教育信息网站具备了"三中心一服务"的功能,即:教育信息发布和管理中心、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40429135020_382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