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查询、应用等,以提高工作、学习、生活等效率。教育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应用于教育管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对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信息技术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二)符合学校发展定位
智慧校园建设是示范性、创新性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必备条件,而信息化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关键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构建数字化校园可以拓展开放办学,使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总体来看,智慧校园建设能够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符合教师、学生的发展理念
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智慧校园建设,可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在应用中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水平素养,如学校可以购置录播教室,配备最新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配备师生所需的计算机设备,实现师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同时,智慧校园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功能,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实施无书面家庭作业等,真正落实“双减”。
二、基于信息技术谈谈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
(一)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创新,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信息技术为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视频、音频等数字资源,将教学内容提前传递给学生,课堂则主要用于师生交流、讨论、互动等。教师还可以利用学习分析工具,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并据此调整教学进度、难易度等,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智能教学系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自动推荐学习资源和内容。
(二)实现学校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三)优化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
在数字化环境下,依托大数据分析进行科学决策,可以有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可广泛收集包括教学管理在内的各类大数据,并构建专业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依托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中的价值,并提出资源分配效益评估方案与优化建议。例如,根据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和学生发展评估数据,优化师资配置、课程设置等教学资源投入。利用大数据开展各项制度的效果评估,发现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辅助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决策科学化,是提升教育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四)提高学校评估水平
基于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新型数字化评价方式,能够全面而真实地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首先,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收集学生在真实学习情境下的表现数据,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多维度、动态的评价,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其次,移动互联设备使得评价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便捷的评价交互和及时反馈,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可以实现评价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进行预测,同时,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以移动互联设备为基础的新型评价方式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教育创新,学校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进一步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五)共享和融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三、基于信息技术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路径
(一)完善信息化教学设备平台
(二)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
(三)构建智慧校园管理平台
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智慧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如应用智慧门禁系统,把好“进门关”;应用高清监控摄像头,保障校园安全;应用考试监控系统,确保考试公平。这些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校园管理的精细化。此外,可以将各类学校信息融入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配合。同时,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还能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提出管理决策的优化建议。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2.0建设的进程中,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一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持续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二是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积极开展网络培训,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三是构建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学校治理效能。四是推广移动互联技术,拓展新型数字化评价应用,促进学生成长。五是深化校内外资源共享,整合创新各类教育资源。六是利用大数据分析赋能决策,提升资源配置效益。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展望未来,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夯实信息化基础,拓展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以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深圳中学
陕西教育APP
百家号
抖音
公众号
微博
新华网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