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在玩法层出不穷的今天,运营活动从来要求创新以及出其不意,以此来实现拉新、促活、回流、营收等产品设计目标,一个个运营活动也在不断塑造品牌认知、提升品牌价值。与此同时,快速变化的技术也在影响着运营活动的落地实现方式。市场变化背后,自有根源和连接,本文尝试探求变化的脉络,从全局视野观察,形成运营体验设计趋势判断。
我们将运营体验设计归纳为3个大层面:基础层、风格层、策略层,拆解各个层面的模块内容、元素、玩法,从字体、图形、色彩、动效、空间等多个维度出发,同时考虑技术趋势等影响因素,总结了11个值得注意的运营体验设计趋势,希望这些内容可以让运营创意飞起来,轻松抓住用户心理并吸引用户,从而在商业设计中发挥设计价值和影响。
1.几何无衬线字体
几何无衬线字依然在运营设计中是首选字体,因为它具有易读性和可接近性特点,以及潮流干练的视觉风格。几何无衬线字体不仅为产品提供了相对中立的容器来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轻松地跨不同应用平台进行转换。
「案例解析」
以下这些字体设计,在主题字的笔画细节处理方面,用垂直几何图形代替传统「撇捺」的弧线,不但降低了字体设计难度,而且塑造了字体多变的视觉风格,适用多种品牌调性,给用户焕然一新的感觉。
2.字体图形化
用字体绘制各种不同的形状正成为字体设计的另一大趋势。其表现手法非常多样化,比如字体旋转、圆环、连环曲线等;或者将文字组成立方体、楼梯等具象实物。这些图形化的核心就是在二维的静态画面上,演绎三维对象,从而让版面「静中有动」,增加趣味和动感,突出视觉效果。
3.动态字体
当静态文字无法满足对主题的诠释,吸引用户眼球时,添加动效会让平淡的画面炫动起来,这无疑为字体带来更多的创意空间,以及更多的设计可行性。
以下案例总结了常见的字体动态。它们多以空间变形和简单的移动来完成,给用户留下记忆点。
随着扁平化设计普遍化发展,图形图案的应用也愈加偏向几何化与抽象化;充满装饰感的孟菲斯、欧普等风格又悄悄回流到现代设计中,结合大胆的配色和现代化的排版,翻滚出新一轮的设计浪潮。
1.孟菲斯
孟菲斯风格在图形上大量使用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在排版上无规律可循,色彩上多用明快、对比强烈的配色机制,元素随机排列搭配大胆跳跃的色彩使得作品妙趣横生。几何图形简洁、醒目、形式感强,比起具象化的图形来说更加抽象、神秘让画面充满无限的可能。
由于孟菲斯风格主体由图形中最基础的点、线、面元素构成,使得它成为一种可塑性极强的图形风格,通过巧妙地组合点、线、面的布局方式,用最简单的设计元素创作出个性而充满变化的系列作品。无论是传统平面设计还是充满空间感的3D图形设计,孟菲斯风格的图形都可作为装饰点缀,以丰富原本单调的设计空间。
2.欧普
欧普风格图形通过以复杂的几何形体呈一定规律交错、排列、组合,通过视错效应,给人以变化多端的视觉感受。
色彩是最直观传达情绪的方式,不用过多的图形文字就能展示出想要表达的情感,既能突出重点同时也可以做景上添花的作用。每年流行的色彩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色彩运用也越来越丰富。
1.色彩渐变
在画面中加上一些模糊或者留白的处理来减轻画面中的明艳程度降低色彩的亮度,让画面呼吸起来。在设计中使用不同的元素,利用规则图形或者几何图形,强调画面里鲜艳的颜色。并重复使用以为其构建图案或者以不同的鲜艳矩形,让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2.化繁为简的色彩
将画面的主色调限制为3种以下的色调,用简单极致的配色化繁为简,使整体画面的重点区域显得更加有视觉冲击力,也可以互补使用以获得更高的强度和对比度。确保使用这种极致的色系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重点展示的地方。
在设计中的元素与色彩并不是越多越好。在很多运营设计中使用的颜色仅为2-3种,同时将画面分解为尽可能少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会产生非常好的视觉效果。
简单的配色与现实中常见的的材质,例如折纸、3D、塑料包装袋,结合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会有更大的惊喜感。
在技术和商业的驱动下,「动态化设计」开始蔓延到各个设计领域,从LOGO、UI到大型运营活动,动画一直以别具一格的方式活跃在设计舞台。富有创造力的动效设计可以使信息更快更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强化用户的视觉感受。
1.循环动效
2.微动效
3.一镜到底
《德芙DoveⅩ故宫》H5中,设计师将现代与古代相结合,用长卷创意盘点了从清朝到现代的过年年俗场景,结合德芙品牌,利用仿镜头拉伸的样式将长卷呈现在观众面前,意指德芙把「宫里的福气传到千家万户」,这种表现手法让人眼前一亮,大大的冲击了观看者的视觉细胞。
随着3维软件的迭代更新,3D风格的设计层出不穷,强大的渲染外挂和丰富的3D动画效果器极大提升了设计师的生产效率及视觉表现力,设计师创意亦得到进一步发挥空间。通信与硬件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支持设计师将比较吃性能和流量的3d视觉及动画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1.超现实表现
3D风格可最大限度还原现实世界的材质、光效乃至物理运动规律,在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下,如神笔马良手下画笔般,将抽象与现实完美结合,呈现极具脑洞的「超现实」效果。这种超现实尤其体现在动态设计上,通过在仿真实空间中呈现现实里无法实现的动态,带给观者奇妙的视觉冲击力。
在日常运营设计中,最常见到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超现实小场景设计。通过有限的「舞台」,将产品与趣味元素组合在一起,灵活应用反重力、微观世界、科幻未来等设定,为用户呈现不可思议的异度空间,吸引用户眼球。
2.混合空间
当3D与平面设计碰撞时,则会迸发更多创意的火花。多维度融合是现在3D设计的流行趋势之一。它包括传统平面与3D结合、3D图形二维渲染、3D与涂鸦结合等多种表现形式。与平面的结合让3D作品更具现代感和造型多样性。
混合空间风格多用于潮流、个性化的运营场景。将平面设计与3D素材结合,能产生趣味的视觉化学反应;平面图文为3D素材创造出另类维度的空间感,随性的涂鸦与不规则的色块叠加凸显出整体视觉风格的异样性格。
近几年仿真材质设计应用很受设计师亲睐,设计师们借助仿真材质可以极大地提升视觉格调,让设计更具质感。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材质表现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化,基于真实物理规律的动效赋予仿真材质更多的视觉张力。
1.流体
流体材质通常遵循一定的物理流动规律,通过千变万化的变形呈现震撼的视觉效果。流体材质的加入可以提升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该材质一般通过软件计算粒子模拟液体的流动与碰撞,常见的制作软件有realflow等,能模拟出特别流畅的流体溅射效果。这种流体特效在需要表现动感与活力的产品运营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2.烟雾
3.粒子光束
粒子光束是最能代表科技感的材质特效之一,在画面上能凸显科技、先进、酷炫的视觉效果。它是通粒子发射器发射出多个粒子,通过计算粒子的运动速度,粒子寿命以及其运动轨迹,在其轨迹赋予发光属性达到光束效果。常见的3d软件比如C4d,3Dmax都可以完成简单的粒子特效,更深入也可通过Krakatoa,X-particles等插件完成更酷炫的效果。
深色调的背景衬托下,光效更好触及到用户的视觉神经,利用多个的粒子以及其复杂有规律运动轨迹的多样性去体现画面科幻酷炫的视觉风格。
1.涂鸦风格
随着追求自我、潮酷文化、次元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品牌迎合现在文化趋势,需要冲击力强、准确表达品牌性格和品牌姿态的设计。涂鸦无疑是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涂鸦、漫画自带不拘一格的个性,通过偏手绘的手法在画面上传达与众不同的态度,充满大胆自由、跟随内心、无限想象力的力量感,打破扁平化运营的固有思维,强化了产品的故事性和情感传达。
Nike的运营图设计常使用涂鸦风格,整体配色大胆,高饱和度的颜色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形上运用手绘涂鸦的表现手法,搭配与之相匹配的图形,视线聚焦产品同时,强化了品牌定位和产品自身性格,并表达出产品的优越性能。粗矿的线条丰富了视觉层次。夸张的涂鸦字体点睛产品的特点,烘托品牌核心。
2.肌理笔刷
使用带肌理的笔刷成为现代平面插图设计的不二之选,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插图风格之一,在扁平色块中加入肌理和笔触,丰富画面细节,增强质感,可以帮助设计师很好的烘托所要表达的画面氛围,增加艺术性和文艺气息。
在画面中加入噪点、笔刷肌理等丰富细节,可以使画面散发柔和、温暖的气息,让人有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和感。
3.扁平描边
扁平描边是一种极富效率的设计表现形式,不用过多考虑复杂的形态和质感,仅以几何化的图形绘制轮廓,再搭配简洁的配色,给人以明快、清爽的视觉感受。
简洁的线条和高概括性的造型,夸张的动态,使画面富有张力,搭配高饱和度对比强烈颜色,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设计的个性。
复古的设计风格并不是完全照搬以前的设计风格(元素),而是从过去的设计得到借鉴或灵感,融入新的设计特点,给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在运营活动中,用现代感觉诠释复古,已成为一种新趋势。
1.复古未来主义
近几年随着「西部世界」、「怪奇物语」等热播剧,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m)越来越多使用在各种运营活动上,用新科技的感觉去诠释复古,显然已成为一种新趋势。结合了「未来」和「复古」的元素,从过去的设计得到借鉴或灵感,融入新的设计特点。
在传统复古海报的色彩板式的基础上再结合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元素,在细节中科技元素的处理非常巧妙,二者的结合天马行空,如同现实的平行世界。
2.千禧风潮回涌
2020年刚好是千禧年的过去的第20年,遵循时尚是个轮回的定律,最近时尚圈开始涌现千禧年代复古风潮穿搭,也有不少设计开始将千禧风潮里的夸张的视觉张力与大胆的色彩结合,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
该作品用绚丽且高饱和的色彩搭配以及科技未来元素,很好的诠释了Y2K美学(千禧年前后的流行文化)中的文化标签,同时在质感中的噪点、笔刷肌理又使用了当下流行的设计方式,二者结合让人感受到千禧风潮回涌的魅力。
1.世界观设定愈加丰富
为了彰显品牌特色、强化品牌符号,品牌IP设计越来越注重角色背后独特的世界观设定。生态化的世界观设定有益于整个IP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逻辑化的世界观架构,辅以故事化的小场景、风格化的角色装扮、个性化的口头禅和标语等,可丰满整个IP角色精神境界与情感内核,在运营活动中应用时也会让用户更有代入感,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Mysterico是一家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公司。为了凸显其核心产品——可编程的智能聊天机器人,设计师为该品牌设计了系列IP形象。在LATTE.AI运营宣传片中,这些角色平常沉睡在一个隐藏的神秘基地里,每当日食开始时便从特殊罐状装置中苏醒,并孜孜不倦地开始制造优秀的智能机器人。宣传片中呈现的是角色们苏醒后生产智能机器人的全过程,通过萌系外观与高科技背景设定的反差,让人对产品产生深刻印象。
2.角色品牌跨界联合
品牌之间的跨界玩法,借助网络激发更多天马行空的玩法变成现实。比如德芙与POPMART的合作精准辐射爱吃爱玩的年轻群体。除了拉拢盲盒本身年轻群体的消费力以外,还推动着两种文化的「破圈」,大家在看到这两种联名也会有惊喜感。
1.故事化内容体验
2.数据化/个性化体验
3.强互动玩法
王者荣耀为了宣传新推出的三国系列皮肤联合腾讯游戏一起推出了《属于你的英雄传承》活动,通过经典的5个三国时期的人物分别来代表5种精神,让用户在3D场景中寻找英雄人物精神化身后的平凡人,找到后观看英雄精神短片,生成海报,以此展示新皮肤背后的传承精神,吸引用户使用。
GQ实验室通过不少意料之外的「脑洞」成功出圈,以下案例结合实时热点例如全民摆摊、UZI退役等,同时加入刮刮乐类型的轻量化游戏玩法,不仅在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了突破,用户参与游戏的互动玩法也打破常规阅读体验。
互联网新时代设计与科技将更加密不可分,设计的形式及趋势也随同科技和时代共同进步。2020年并不是AR元年,距离席卷全球的lbs+增强现实游戏pokemongo发布已经过去将近4年了,各种AR技术新玩法层出不穷。但是我们认为增强现实依然是运营设计的一个趋势。一方面,手机性能也不断更新,技术方面也比之前变得更加成熟。另一方面,短视频业务的热度也加速拓展了更多AR玩法。AR技术在移动端设备上的使用玩法也越来越丰富。
1.增强现实的升级应用
增强现实的升级应用一个典型运用就是把ARUI与周围环境相互关联,将界面中的某个元素或内容与现实世界中的元素或内容进行链接,通过将UI与对象关联,将虚拟物体和真实世界融合,当扫描特定内容来触发某种运营玩法,营造身临其境的增强现实体验。
Landmark是抖音发布的一种全新的AR玩法,和从前简单的AR玩法不同,当用户掏出手机扫描重庆洪崖洞,北京三里屯,上海外滩这样的地标建筑时,手机可以通过AR技术在取景框里的建筑中生成许多未来感的动画。给用户带来更完整的AR互动体验。
2.增强现实的下沉场景
新技术的发展不一定是完全是升维的,也会降低门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尤其是呈现在手机屏幕中的AR增强现实,会通过更加开放的策略和运营玩法,将AR技术触达下沉更多用户,实现更加开放的AR创作。
「运营趋势」实际是一个带动态属性的名词。就在笔者落笔的当下,已有无数创意从设计师们的脑海里灵光一闪,新的潮流或许已在世界某处崭头露角。以上从运营体验角度出发的设计趋势沉淀,旨在提供宏观设计环境下的指导框架与创作思路,尽管运营活动主题森罗万象,其本质都离不开基础构成、风格探索及策略定位三大要素,这些要素的萌生根植于对用户痛点的把控及业务需求的理解,优秀的运营设计师,除了具备前瞻性审美及多样化视觉表现力外,更需要拥有流行趋势洞察力、全面的数据分析力以及完善的知识体系,不断培养敏锐的行业嗅觉,才能在方寸屏幕之下,运筹帷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