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荧光PCR引物探针设计之我见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后,早期诊断成为控制疫情的关键,而荧光PCR技术成为首选的初筛检测手段。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家企业获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的临床注册批文,还有近百家企业开发了类似的产品。近期有诸多声音反映现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灵敏度较低,目前检出率只有30-40%,多次出现漏检的情况。业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个共识是造成检出率低,假阴性率高有很多原因,包括试剂盒的灵敏度、试剂盒原材料的质量、核酸提取的效率、仪器设备的质量、操作误差等,但是对试剂盒的灵敏度低的原因没有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引物探针设计是决定试剂灵敏度的关键,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是内在缺陷,很难通过优化试剂盒组分和调整实验条件来得到显著改善。

任何技术都有优缺点,站在不同的角度,侧重点不一样,或者使用的参数或算法或软件不一样,结论也可能各有所异。理论分析毕竟与临床样本检验的结果不可同日而语。产品的灵敏度最终都得经过临床试验,达到注册检验要求为标准。文中观点难免偏颇,欢迎批评指正。

二、Taqman探针法荧光PCR的基本原理

实时荧光PCR是一种实时监控特定核酸目标序列PCR扩增的技术。Taqman探针法是实时荧光PCR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反应中加入一对特异的引物及一条经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探针的5’端用报告荧光基团标记,3’端用淬灭荧光基团标记。在探针完整时,由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作用,报告基团的荧光被淬灭基团吸收发出不同于仪器收集波长的荧光,不能检测到扩增信号,因此探针必须依赖Taq酶的5’-3’的外切活性,在引物结合到模板后随着合成双链的进程,将已经与模板结合成双链的探针切割,使报告荧光基团脱离淬灭基团的屏蔽而发出仪器应检测的荧光信号。常用的报告基团包括HEX、FAM、ROX、JOE、VIC等,淬灭基团包括TAMRA、BHQ等。

三、Taqman探针法荧光PCR引物探针的设计

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可以参考美国ABI(赛默飞)的PrimerExpress3.0指南(表1)。

表1:Taqman荧光PCR探针和引物设计指南(PrimerExpress3.0,ABI)

根据我们的经验,最重要的参数包括引物探针的位置、Tm值、发夹结构、二聚体。以下以WHO发表的美国CDC的N基因引物探针(表2)为例加以详细论述。

表2:美国CDC设计的引物探针序列

1、引物探针的位置

引物探针的设计原则中,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假阴性(漏检),同时保证特异性(避免假阳性),所以要选择组内(需要检出的序列)保守(即尽量避开突变或采用简并序列)、组间(对照序列)特异的区域。此外,为了获得最佳的扩增效果,还应尽量满足表1中的基本要求。

用SARS和蝙蝠CoV的N基因序列作为对照,对新型冠状病毒的N基因序列排序,从图1、2、3中可见,在美国CDC的设计中,除了第二套的上游引物不特异外,其余探针和引物的位置都是选择了组内保守组间特异的区域。第二套的探针和下游引物都是在特异的区域,所以也不会产生非特异的扩增。

图1:美国CDC2019-nCoV第一套引物探针位置

图2:美国CDC2019-nCoV第二套引物探针位置

图3:美国CDC2019-nCoV第三套引物探针位置

第三套设计的探针N3P对2019-nCoV不特异(可同时结合到蝙蝠CoV),5’端第二个位置设置为Y即T/C简并,恰恰不能区分新型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但是上下游引物均为2019-nCoV特异,可能不会产生非特异性(假阳性)扩增。

2、Tm值

Taqman探针法荧光PCR通常采用二步法,即在94℃左右变性,60℃退火和延伸。所以,通常引物的Tm值设计在60±2℃,探针在70±2℃。

图4:美国第一套设计的Tm值

图5:USCDCN基因第二套Tm值

图6a:USCDCN基因第三套Tm值,探针5’端第二个序列为C

图6b:USCDCN基因第三套Tm值,探针5’端第二个序列为T

从图4、5、6中可见,这三套设计中的Tm值基本符合表1中的要求。第三套的探针N3P5’端第二个序列设计为Y(T/C简并),此处为C时(图6a),探针N3P的Tm值略高,但通过优化应该不会成为主要问题。

3、引物和探针的发夹结构

稳定的二级结构(二聚体或发夹)降低引物探针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探针的发夹,容易造成探针利用率降低,从而使荧光信号偏低,影响检测灵敏度。通常应控制发夹的dG≥-1.0(注:dG是一个用于衡量裂解二聚体或发夹所需要能量的参数,二级结构越稳定,裂解所需的能量越多,dG越小)。

采用DNAStar软件对美国CDC设计的三套引物探针的发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图7)发现,第一套的下游引物N1R具有一个稳定的发夹结构(dG=-2.3kc/m),第三套的探针N3P具有一个稍微稳定的发夹结构(dG=-1.3kc/m),其余引物和探针均没有稳定的发夹。

图7:USCDC引物和探针的发夹结构

4、二聚体

设计时通常将二聚体(自身二聚体或配对二聚体)控制在dG>-5.0kc/m,最好dG>-3.6kc/m。从图8显示的三套引物探针的自身二聚体可见,第二套的探针具有一个非常稳定的自身二聚体(dG=-13.1kc/m),第二套的上游引物N2F有一个稳定的自身二聚体(dG=-9.3kc/m),第三套下游引物具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自身二聚体(dG=-7.0kc/m)。

图9显示,美国CDC的第二套引物探针具有比较稳定的配对二聚体(dG=-9.0kc/m)。图10显示第三套有两个比较稳定的配对二聚体(dG=-10.1kc/m)。

图8:美国CDC基因引物和探针的自身二聚体

图9:美国CDC第二套引物探针的配对二聚体

图10:USCDC第三套引物探针配对二聚体

此外,当采用一管多检(多重PCR)时,即一管同时检测多个位点或多种病菌时,还要考虑不同位点之间的引物探针的配对二聚体。例如第一套和第二套组合时(图11),第一套的正向引物和第二套的探针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配对二聚体(dG=-8.3kc/m)。第一套和第三套组合时(图12),第一套的探针和第三套的正向引物有一个稳定的二聚体(dG=-12.2kc/m)。第二套和第三套组合时,第二套的上游引物和第三套的上、下游引物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二聚体(dG=-7.0kc/m图13)。

图11:美国CDCN基因第一套和第二套配对二聚体

图12:美国CDCN基因第一套和第三套配对二聚体

图13:美国CDCN基因第二套和第三套配对二聚体

综上所述,美国CDC设计的三套引物探针,位置的选择及Tm值的设计均比较合理,但是二级结构比较稳定。第一套的反向引物N1R存在一个非常稳定的发夹(dG=-2.3kc/m,图7)。第二套探针的自身二聚体非常稳定(dG=-13.1kc/m,图8),上游引物自身二聚体也比较稳定(dG=-9.3kc/m,,图8),比较稳定的配对二聚体比较多(dG=-6.8~9.0kc/m,图9),引物和探针的利用效率会比较低。第三套探针N3P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夹(dG=-1.3kc/m,图7),探针和引物值均有相对稳定的配对二聚体(图10)。

四、结果的判断

美国CDC提出对结果的判断意见,认为只有当三个位点同时扩增曲线超过域值才能判断为阳性(如图11)。

笔者认为这种判别是没有理论依据的。Taqman探针法荧光PCR除一对特异的引物以外还有一条特异的探针,基于设计的非特异性扩增的理论概率是非常小的。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以美国CDC的第一套引物探针为例,从图1可见,上游引物处SARS病毒有一个3-bp的插入,是不可能扩增的,蝙蝠病毒在上游引物有4个突变,探针有1个突变,下游引物有5个突变,理论上由于错配检测出最接近的蝙蝠序列(假阳性)的概率为(1/4)10=9.5367x10-7。如果出现假阳性,最大可能性是交叉污染或气溶胶污染。正确的判断应该是,上述三个位点至少一个位点的扩增曲线超过了域值,即可判断病例为阳性。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荧光PCR检测试剂大多数也只使用一个位点。

五、结论和建议

引物探针的设计原则中,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假阴性(漏检),同时保证特异性(避免假阳性),所以要选择组内(需要检出的序列)保守(即尽量避开突变或采用简并序列)、组间(对照序列)特异的区域,同时尽可能提高反应中引物和探针的利用效率。笔者认为参数的重要性依次是引物探针的位置、探针的发夹结构、探针对上游引物的相对位置、Tm值、引物发夹、二聚体。

笔者对WHO发表的来自七个国家设计的引物探针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缺陷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

1)不特异(德国的E基因、香港大学Orf1b基因);

2)探针的发夹结构稳定(中国CDCOrf1ab基因的探针、德国的SARSRdRP基因探针P1、香港大学N基因的探针);

3)引物和探针的相对位置不合理(中国CDC的N基因、德国的E基因、香港大学的Orf1b基因及E基因(设计在反链上)、日本的N基因);

4)Tm值不合理(中国CDC的N基因及Orf1ab基因、德国的SARSRdRP基因及E基因、香港大学的Orf1b基因及N基因、日本的N基因、泰国的N基因);

5)引物的发夹结构稳定(美国CDCN基因第一套的反向引物、香港大学Orf1b基因的正向及反向引物、香港大学N基因的正向引物);

6)引物探针的自身二聚体稳定(中国CDCOrf1ab基因反向引物、美国CDC的N基因第二套的探针N2P、德国的E基因探针P1、香港大学的N基因正向引物及探针);

7)引物探针的配对二聚体稳定(中国CDC的N基因、美国N基因第二和第三套、德国的E基因)。

笔者认为存在稳定的发夹结构的探针基本不可以用。探针离上游引物太远的扩增效率低,很难通过优化来提高效率,应该尽可能避免。其他二级结构可能通过添加PCR促进剂或加入过量的组分(引物探针、Taq酶等)得到改善,Tm值不理想可以通过调整退火和延伸的温度,但是象以上一些设计的引物和探针Tm值几乎一样,是不合理的,应该避免。

实际上,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与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的差异达到4%,与SARS病毒的差异达到20%,而目前的数据显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内部的差异非常小,约为十万分之三(3.3x10-5),在基因组中或在N基因及Orf1ab基因中均有很多区域可以设计特异的、高效率的引物探针用于荧光PCR检测试剂的开发应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科学技术面前没有真正的捷径可走。科学地设计引物探针是开发荧光PCR检测试剂的基础,是保证试剂盒灵敏度及特异性最基本的要素。为了避免走弯路,浪费资源,建议行业内的厂家,严格按照荧光PCR技术引物探针设计的原则开发新型冠状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

作者简介:林镜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深圳市海外高层次B类人才。现任深圳市赛格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经理。曾任深圳市太太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美国Lynx医药公司高级研究员。

THE END
1.质粒构建工具推荐,五款高性价比软件全面评测DNAStar 适用于各类生物医学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工作。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能在 DNAStar 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选择建议 在选择质粒构建工具时,建议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选择建议: (一)科研需求 https://www.yanyin.tech/cms/zh6l2w6R.html
2.因为知道了30+款在线工具,我的工作效率提升500%!2024上半年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191.63 KB下载数245查看 2023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考点汇总(完整版) 143.91 KB下载数1148查看 2023年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一、二、三批次真题考点整理(考友回忆版) 183.71 KB下载数642查看 2023年上半年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基础http://m.528045.com/article/388f96b967.html
3.新型植入式水凝胶神经探针:开启脑神经信号监测与调控的新时代神经科学界正处于一场激动人心的革命之中,新型植入式水凝胶神经探针的出现,为脑神经信号的高精度监测和调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这些探针的独特设计和材料特性,使它们能够无缝地集成到神经组织中,从而实现对大脑活动的长时效、高保真监测和调控。水凝胶神经探针的优势https://www.tstingmi.com/tags/275931.html
4.实时定量PCR探针制备详解,历史上的12月13日回顾与指南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而PCR探针作为实时定量PCR技术的核心组件,其制备和使用技术的学习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实时定量PCR探针的制备过程,特别是针对初学者和进阶用户,带您了解历史上的12月13日与PCR探针技术的紧http://www.kfhlxj.com/post/45290.html
5.iFlpMosaics:一个用于研究基因功能的创新遗传工具包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套全面的创新遗传工具和小鼠系,称为iFlpMosaics,旨在加强基因功能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研究。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由Rui Benedito博士领导,发表在《自然方法》杂志上,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产生遗传嵌合体的关键限制。这些创新将使科学家能够更准确地研究https://m.ebiotrade.com/newsf/2024-12/20241213203733188.htm
6.最新加壳工具,加壳工具合集,最新加壳工具合集,全方位保护您的软件摘要:最新加壳工具合集,包含多种加壳工具,可以帮助用户保护软件安全,防止被破解和恶意攻击。这些工具具有简单易用、高效稳定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软件的防护能力,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使用加壳工具可以有效避免软件被非法复制、篡改和盗版等行为,维护软件开发商的合法权益。 https://m.kava-dental.com/post/147.html
7.科学网—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原则及技巧如果在PCR反应中使用,这些探针通过杂交确认扩增物的存在。特别是,实时PCR的引入导致了水解探针、「双」探针和分子信标的大规模使用,成为确认扩增物身份的重要工具。这尤其适用于微生物学和突变检测研究。 适用于筛选DNA数据库和染色体分析的探针可能有数千个核苷酸长。几乎在所有情况下,碱基序列都需要知道。然而,「全染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46272&do=blog&id=1414476
8.引物与探针设计Primer3简单教程腾讯云开发者社区[Primer3 在线工具](http://primer3.ut.ee/) 你将看到一个用于引物设计的界面,允许输入目标序列并设置不同的设计参数。 --- 2. 输入目标 DNA 序列 在Primer3 页面上,找到 "Sequence"(序列)框,粘贴你要设计引物的目标 DNA 序列。确保: - 序列为 5' 到 3' 方向(通常你会使用基因或模板的 DNA 序列)。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878011
9.常用生物软件(windows)全面介绍Oligo 6.57 引物分析著名软件,主要应用于核酸序列引物分析设计软件,同时计算核酸序列的杂交温度(Tm)和理论预测序列二级结构。 Primer D'Signer 1.1 免费的引物设计辅助软件,专门用于pASK-IBA和pPR-IBA表达载体,简化引物设计工作。 Array Designer 2.00 DNA微矩阵(microarray)软件,批量设计DNA和寡核苷酸引物工具 https://www.antpedia.com/html/06/n-2300229.html
10.如何确保DNA探针充分形成发夹结构分子生物PCR相关设计了发夹形DNA探针,由life technology合成,纯度PAGE级,之前是按照100度变性10分钟,然后置于室温25度https://muchong.com/t-8397324-1-pid-2
11.FISH探针——透视人和动物遗传物质的神奇工具企业动态荧光原位杂交是应用荧光标记物标记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作为探针,与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而形成杂交体从而对组织细胞中的待测核酸进行定性、定位和相对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FISH特异性探针的分类 序列重复探针 (1) α卫星DNA探针https://m.biomart.cn/news/16/3204556.htm
12.靶向捕获探针方法/参考文献编程语言关于靶向捕获探针方法,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信息和参考文献。 靶向捕获探针是指设计的探针能够特异地结合到目标基因的DNA或RNA上,从而实现基因表达的检测和分析。设计靶向捕获探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探针的序列、结构和化学性质。 常用的靶向捕获探针设计方法包括: Primer3:是一个开源的primer设计工具,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https://ask.csdn.net/questions/8141680/54855820
13.芘二聚体发夹探针用于细胞DNA单链断裂修复能力的评估基于芘分子二聚体的荧光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发夹探针,用于评估不同细胞的单链断裂修复(SSBR)能力.首先利用芘荧光分子设计一个茎上有缺口的DNA发夹探针,该探针在Bst DNA聚合酶作用下可以水解,使荧光信号“关闭”.如果探针茎上的缺口被DNA修复酶修复,可以阻止Bst DNA聚合酶对探针的消化作用,从而阻止荧光信号的“关闭https://wap.cnki.net/qikan-GDXH202311016.html
14.PCR引物设计原则设计软件及在线工具PCR引物设计实验流程目前引物的设计主要借助一些分子生物学软件或在线工具来实现。常见的引物设计软件有Oligo 6、Premier Premier、Primer 3、Vector NTI Suit、Dnasis、Omiga、Dnastar等。最为常用的是Oligo 6、Premier Premier及Primer 3。 Oligo 6 Oligo是一款非常著名的软件,可以实现引物的设计及引物的评估分析,是目前最好、最专业的引https://www.detaibio.com/topics/pcr-primer-design.html
15.技术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及标准,详解分子诊断EP.11如果在PCR反应中使用,这些探针通过杂交确认扩增物的存在。特别是,实时PCR的引入导致了水解探针、「双」探针和分子信标的大规模使用,成为确认扩增物身份的重要工具。这尤其适用于微生物学和突变检测研究。 适用于筛选DNA数据库和染色体分析的探针可能有数千个核苷酸长。几乎在所有情况下,碱基序列都需要知道。然而,「全染https://www.ivdmat.com/cms/sjwz/4846.html
16.一组发夹DNA组合及无酶等温扩增检测OTA的方法.pdf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本发明涉及一组发夹DNA组合及无酶等温扩增检测OTA的方法,属于生化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OTA的核酸适配体,设计一组发夹DNA和引发链cDNA,开发了一个无酶核酸等温扩增级联信号方法技术体系,通过催化发夹自组装和杂交链式反应实现无酶等温扩增的级联放大,扩增的长双链DNA在加入GO和SGI后分别实现背景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209/7114154062006015.shtm
17.发夹结构DNA(HairpinDNA)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2) 设计发夹结构DNA探针链、组装并与目标链杂化形成"开放结构"的DNA-DNA单分子膜,用于高灵敏地识别Pb2+、Hg2+、Ag+以及两种或三种金属离子共存的情况;3) 发夹结构DNA组装、细胞色素P450酶覆盖、置于H2O2和多环芳烃存在的体系中,P450酶与H2O2将多环芳烃在发夹结构DNA表面 "在位代谢"并与DNA"在位作用",用于检测https://www.medsci.cn/sci/nsfc_show.do?id=c78f11349482
18.发夹型探针,Hairpinprobe,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2)设计发夹型探针、目标链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亲和素形成夹心结构,研制了一种基于金属银沉积放大的肺炎(L。2) Hairpin fluorescence molecular probe 发夹型荧光分子探针 例句>> 3) Hair clamp probe 发夹DNA探针 例句>> 4) hairpin structure DNA probe 发夹结构DNA探针5http://dictall.com/indu/349/34826246FD1.htm
19.研发PCR试剂的脉门,如何设计引物和探针?PCR引物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中,需要一对DNA引物,即正向引物(forwardprimer)和反向引物(reverseprimer)。正向引物是与DNA双链中无义链结合的引物,而反向引物是与有义链结合的引物。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与模板互补 引物与引物间避免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发夹结构 https://www.innomd.org/article/60934d8f23ce96547420561f
20.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在生化分析和生物成像中的研究进展http500错误 http 500内部服务器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 请尝试以下操作: ·打开主页,然后查找指向您感兴趣信息的链接。 ·单击后退链接,尝试其他链接。http://yyhx.ciac.jl.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6830
21.基于链置换循环无标记检测端粒酶RNA的荧光法【摘要】: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DNA载体和荧光猝灭剂,SYBR GreenⅠ(SGⅠ)为荧光信号探针,发夹核酸探针为分子识别探针,基于目标物启动的发夹核酸探针链置换循环反应,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链置换循环放大技术检测端粒酶RNA(h TR)的荧光新方法.发夹核酸探针hp DNA1和hp DNA2吸附在GO表面,嵌插在发夹DNA探针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XH201601004.htm
22.生物技术公司:角逐荧光定量PCR产品产品转化医学网据估计,SYP Green或TaqMan的使用者占qPCR用户总数的80-90%,其他用户采用的也基本上是上述两种方法的变种,例如分子信标和Scorpion?探针。 其他探针 分子信标是一个发夹结构的DNA探针,两头分别带有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与TaqMan一样,分子信标的序列也与扩增引物之间的模板互补。在退火阶段,这种探针的发夹结构展开与模板https://www.360zhyx.com/home-research-index-rid-28757.shtml
23.Biol丨中国药科大学徐澍等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RNA切割工具2024年7月7日,中国药科大学徐澍、郭永健及司马健共同通讯在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TaqTth-hpRNA: a novel compact RNA-targeting tool for specific silencing of pathogenic mR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RNA切割工具:TaqTth-hpRNA,由一个小的嵌合TaqTth和一个发夹RNA引导探针组成。 https://www.packgene.cn/blogs/240807-2/
24.佳学基因检测miRNA基因检测介绍引物、通用反向引物和通用探针(Niu等人,2015)。MiRprimer是用于自动设计用于PCR扩增miRNA的引物的软件(Busk,2014)。 1. |传统和通用茎环方法 在传统的茎环(TSLP)方法中,对于每个特定的miRNA,应设计新的特异性茎环引物。简言之,茎环RT引物与成熟miRNA的3′端结合,然后反转录为互补DNA(cDNA;图3)。随后,通过TaqMahttps://www.jiaxuejiyin.com/plus/view.php?aid=3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