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pptx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主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创新和成果应用和推广情况主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导入学习与创新技能

工业时代的教育支撑体系不能为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提供有效的支撑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核心价值观信息/媒体/技术素养生活与就业技能基础知识必须推进信息技术支撑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重构,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环境:大班教学环境工业时代的教育支撑体系教师:知识传递者和灌输者方法: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资源:形式单一的基于教材的学习资源评价:结果导向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机制4解决的主要问题123解决问题的方法华中师范大学主要做法修订培养方案重构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文化华中师大坚持将“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注重顶层设计,从八个维度对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提升教师能力优化管理服务八大维度融合创新丰富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华中师范大学1.修订培养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式上,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研究课内总学分从约170学分压缩到约130学分型教学,倡导讲授、研讨课时比“2:1”教学组织形式

通识教育课学分55,专业主干课50,个性发展方向课25

强化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可占50-80%)

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所有必修课网上开课

实践课程学分支持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并制定详细的学分转化标准

2013年,学校正式发布实施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压缩课内学时学分、提供多种课堂形态、施行过程化评价等多种方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华中师范大学2.重构教学环境,实现三空间深度融合②改造物理空间①拓展资源空间构建社交空间③

在线课程资源总量超过2200门,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Star云端一体化教学平台建成60余间具有良好展示能力、丰富互动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的智慧教室,实现富媒体内容呈现、即时师生互动、学习情境感知、自适应教学服务

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人一空间”的服务

通过改造物理空间、拓展资源空间、构建社交空间,打造了线上线下打通、课内课外一体、实体虚拟结合的教学创新环境华中师范大学3.开展进阶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骨干教师培训新任教师培训融合学术技术艺术近五年累计培训教师1500人次种子教师培训

连续4年每年组织20名种子教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教育学院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及教学方法三融合的高阶培训

学术:扎实的专业知识

技术:熟练使用信息设备和资源艺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组织

通过开展分阶段针对性进阶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助力老师成为“学术·技术·艺术”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时代优秀教师华中师范大学4.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更加开放的教育研制出台A、B、C三类数字化课程资源规范,完成近800门必修课数字化建设,先后分多批对全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进行认证和分类资助自建引进220余门境内外高校优质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包括:发起两岸四地慕课联盟、全国教师教育网联、主导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购买东西部课程联盟(智慧树)和超星尔雅、爱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的优质课程等引进以自主研发云平台为基础,打破学院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壁垒,所有课程在统一的云平台上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共享,并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联、湖北省教师教育网联等对外共享共享

通过自建、引进、共享三种方式汇聚优质资源,显著提升资源规模和质量,并依托自主研发的云+端教学平台实现所有课程在校内开放共享,供全校师生使用华中师范大学5.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混合课堂教学

以先进的教学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基础,学校大力推行讲授与研讨结合、线上与线下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翻转课堂占比超20%,选课人次超3万华中师范大学6.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

自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为学情诊断、综合评价和学业规划提供支撑,实现基于数据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13华中师范大学7.优化管理服务,构建育人新生态管理服务育人网络思政育人“五位一体”育人生态

推进“五个一”工程,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如:一站式迎新服务、一张网实时管理、一张表全程跟踪等形成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思政、通识、专业、实践教育和管理服务“五位一体”育人生态

建成四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

融入校园文化,创新网络文化育人

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从学生录取到毕业全过程服务;创新网络思政课程;形成以信息化支撑的“五位一体”育人生态华中师范大学8.设立教学节,营造教学文化首创教学节

首创并连续举办三届“教学节”品牌活动;包括教学公开课、教学工作坊、教育教学改革论坛等一系列活动设立教学创新奖

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向的国家级科研基地优势,实现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线性代数课(公共课)概念复杂抽象,选课需求人数多,传统大班教学效果差方法

利用同层楼8个智慧教室串联直播,将300多名学生分成8个小课堂,教师每次选择一间教室授课

课程中有30分钟由助教进行问题解答,并为学生做针对性辅

学生学业成绩、满意度均显著提升,解决了多年困扰高校教学的问题:规模化前提下的个性化19华中师范大学3.文化创新:营造出“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教学文化

通过以下活动,在全校营造了“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浓郁文化氛围教学节本科教学创新奖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自2015年起举办一年一度“教学节”品牌活动,每次为期两周,包括教学公开课、教学工作坊、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卓越数字化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竞赛等。自2014年起专门设置本科教学创新奖,采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评教、评课、评学结合的新型评奖方式,大力宣传获奖优秀案例,重奖获奖教师并在职称评定方面予以倾斜。依托我校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创新研究,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和推广情况华中师范大学应用效果1: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转变

学习方式全面转变

2017年线上学习达10万人次

学情满意度连续提高

85%的学生经常进行网络学习,75%的学生认为混合式课堂更有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能力显著提升

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大赛中共获奖1026项,其中国家级赛事获奖349项,增强了批判思考、合作、沟通、创新能力和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素养师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华中师范大学应用效果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高

教学资源制作能力提高

培训教师1500余人次

2017年,学校共有2268个课堂使用在线资源、混合式翻转课堂约746个

教学资源分析与利用能力提高

88%的教师能够综合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

教学能力竞赛成绩优秀

2017年学校教师获湖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一等奖12项,创历届新高

近两届湖北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华中师大选派的6位教师获5

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人获第一名,综合成绩全省领先华中师范大学应用效果3:教学资源配置效果全面优化学校信息化经费投入实现统一归口、统筹使用,2012年至今累计投入信息化建设及教学改革经费超过2亿元。

优质资源有效共享

华中师大联合东西部课程联盟(智慧树)、超星尔雅、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网)、全国教师教育网盟、湖北教师教育网盟等互开课220门

空间利用率明显优化

通过建立综合管理系统,削减实地办公空间,实现管理业务信息化

学校教学与办公空间得到明显优化,利用率大幅提升

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通过开展一站式服务、一张表监测、一张网管理等,教师逐步摆脱填表等繁琐事务,工作负担显著降低

2015年到2017年办理学生事务73000多人次,证书证明自主打印业务量4万多页,自助终端使用约10万多人次……华中师范大学推广情况1:理论成果服务国家政策制定

参与多份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教育现代化2030教育信息化领域专题研究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推广情况2:实践经验得到辐射

杨宗凯教授2015-2017连续三年受邀在UNESCO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做主题发言

接待地方政府及兄弟院校访问团400余次,举办三届教学节及20余次信息化教学研讨会,与会人数超万人

承办教育部高教司“互联网+教育”培训,70余所高校200余名代表来校参训并实地观摩

牵头负责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

成果辐射省内外数十所高校华中师范大学推广情况3:平台技术实现推广

自主研发教育云平台获2015年湖北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中央电教馆等单位支持下辐射全国,支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20余省份建设智慧教室5000多间基于在教育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学校于2017年成功申报发改委“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推广情况4: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近六年有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媒体报道共110余篇,其中校领导接受专访60余篇,多篇以头版头条或专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国教育报》刊发,点击人次超千万

学校于2016年获评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优秀高校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来校考察信息化教改成果并热情点赞:网上来云里去,“互联网+”搞教育云里去网上来,教育创新好平台华中师范大学陈宝生部长莅临华中师大第二届教学节

2016年10月15日陈宝生部长在华中师大首次提出“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年度特等

THE END
1.我校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典型案例华大在线讯(通讯员陈敏)12月11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布了34个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典型案例,我校“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与教育教学创新探索”案例成功入选。 2021年,教育部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旨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https://www.ccnu.edu.cn/info/1073/39201.htm
2.预算490万华中师范大学采购可见分光光度计等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校内编号:HSAWT01-20240376;校外编号:ZQLY-DL-20241106CG 项目名称:2024年度华中师范大学非线性SHG和Z扫描测试系统等设备购置 预算金额:49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49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序号 货物名称 单位 数量 预算总价(元) 是否接受进口产品 是否为核心产品 Ahttps://www.gbdrpofuw.com/plc/402648.html
3.武汉教育云例如,在探讨AI对未来职业影响的话题时,生成不同职业场景中AI应用的对比图像,如传统医生诊疗与AI辅助诊疗、传统教师授课与智能教育平台教学等场景对比图。各小组可围绕这些图像展开讨论,分析AI给不同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 (2)互动游戏设计基础 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7221684a489f11eeb0580203153e4894&id=1617394187
4.华师网院《线性代数》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大华师网院《线性代数》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线性代数》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 B ) A. B. C. 2、n阶行列式 ( B ) A. B. C. 3、=( B ) A. B. C. 4、 是n阶方阵,m, l是非负整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 A. B. C. 5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4/0226/6140618.shtm
5.教育学考研科目时间顺序(精选13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篇2:教育学考研科目时间顺序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tx0f1f2.html
6.王彬彬张旻嵩+线性代数练习册张旻嵩张金玲华中师范大学正版图书 可开发票 如需帮助请联系在线客服 作者:王彬彬 张旻嵩 张金玲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37.55 定价 ¥37.55 配送至 陕西西安市 至 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状渊文化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75240759.html
7.大中专教材网大学英语方健 计算机中的数学 食用菌栽培学 线性代数A(此书是新书 ISBN:978-7-5624-9693-9 简明中国民航 无形资产评估 计量统计学 机械制造基础 公务员会计信息系统第8 公共管理 报关理论与实务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 金属工艺学 智能仪器 小学社会教学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 中国书画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spring http://dzz.gdtopbook.com/front/about/agreeBack.jsp
8.齐鲁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研方法、教师语言、教师书写、微格教学、课堂教学实训、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儿童文学、高等数学、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小学英语课程与http://qlnuzs.university-hr.com/showarticle_zs.php?actiontype=0&id=402
9.混合式翻转课堂12篇(全文)[1]陈瑞增.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式学习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张其亮,王爱春.基于预习问题等分门别类地上传至网络平台的不同模块, 通过在线测试、在线练习等帮助学生自我检测、自我反馈罗伯特.陶伯特 (Talbert, 2011) 结合自己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实践, 总结了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和环节,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y4ylncp.html
10.“新工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视频精品课程建设探索1朱琳;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年 2程光辉;大型稀疏线性代数系统迭代解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年 3苏醒;高性能稠密线性代数数学库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年 4沈海龙;线性代数系统迭代解法与预条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年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YYT201824105.htm
11.2025年福建自学考试理论课程使用教材目录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周山芙、赵苹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年版 0005802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二版) 张春华、肖体兵,李迪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3年版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线性代数(经管类) 刘吉佑、刘志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版 04228 建设工程http://www.fjeb.cn/fjzkzcgglm/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