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能家居;远程操控;交互;体验
一、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需求
(一)情感化设计需求
(二)可持续发展需求
智能家居是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的结合,把智能家居与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2]。对于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而言,智能家居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延续。智能家居通过自动化的集中控制系统,控制灯具照明或其他电器设备,监控能源的消耗,减少生活中能源的浪费,实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智能家居的发展目标是构建管理家居设备与日常生活的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交互能力的超级机器人,满足人们的各种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主人的饮食、心理反应和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思考,自动切换不同的智能化场景模式。
(三)保障安全性需求
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家居生活的安全系数,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安全防盗是用户生活和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家居环境的监控,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摄像机的影像功能,方便用户在工作或出差时,及时查看家中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动态,提前预警家中的安全隐患,真正将家居空间的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智能家居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当5G全面应用于家居,家庭安防与家居产品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居智能生态圈,让家庭生活变得更便捷、更安全、更加互动,让人们对单一的家电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家居场景智能化带来的互动体验。利用“5G+AI”技术,未来在家居服务领域中,将会衍生出更多搭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或生活管家,为人们提供生活助理、儿童教育、老人陪伴、监控监测等服务,增加更多的互动体验。智能家居从功能上的转变,从使用上的灵活,从设计理念上的维度拓宽,实现人与产品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更好的生活方式。智能家居以用户的幸福感为出发点,为住户的生活环境带来便利,万物互联是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对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
(二)对设计理念的影响
智能家居的重点是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更好地提高人们生活的安全保障和品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电能、燃气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这一转变带来了室内设计理念的改变,从功能上来看,室内设计要更加注重储藏空间的设计,对有限空间进行最大化利用,兼顾收纳性和美观性。
(三)对室内陈设的影响
在设计室内环境时,要根据不同的户型结构,结合实际情况融入智能家居,实时美化室内造型和家具摆放,最大限度地创造优质的室内环境。室内陈设会影响整体空间格局。从简单的家用电器到繁杂的古董字画,可对室内环境进行点缀,应用无线遥控技术规划陈设格局,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使用家庭影院控制系统时,通过无线技术,不需要复杂的工序布线,使用互联网技术将使电视、电脑、手机互联,达到音视频资源的共享。
三、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应用在客厅中
(二)应用在厨房中
(三)应用在卧室中
(四)应用在卫生间
四、结语
参考文献:
[1]金华明.基于智能家居背景下住宅室内设计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2019(17):54.
[2]张晨,黄万财.信息时代室内设计与智能家居结合的实践与研究[J].艺术教育,2019(9):267-268.
关键词:服装设计;美术思维;艺术创新
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是相当基础且关键的一个内容,是现代服装设计的灵魂所在。尤其是现阶段服装设计不断发展,在人们对于服装时尚、服装个性、服装审美的多元化需求下,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入显得非常有必要。而且,近年来,服装设计朝着创新化发展,对于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合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将一些具有创新性、独创性、特殊性和多元性且富含一定意义的美术思维融入美术设计,才能创造出能够与受众产生审美共鸣和美学共鸣的美术作品[1]。美术思维是服装设计的灵魂,缺乏美术思维的服装设计如同没有生命力的创作艺术品。因此,探索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对于服装设计过程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地发挥美术思维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服装设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1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概述
通常而言,美术思维指的是服装设计师基于客观事物概括和反映的基础上,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服装设计的基本需求和创新想法进行的服装设计。具体来说,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是一种创造、变革、解剖及丰富[2]。因此,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往往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自身设计理念、设计能力、设计创新的融合。通过服装设计的最终成品,能够映射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想法。服装是人们从原始社会的遮羞布、保暖衣发展至今的一种穿着搭配服饰,是借用了自然之物的特征和设计元素进行的融合。可见,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然现象对人们美术思维的启示,展现了自然现象对服装设计的引导[3]。因此,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最初就是源于自然而又进行创新的。
2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现状
2.1理论基础薄弱
2.2受国外设计理念的影响较大
受到国外设计理念的影响,服装设计行业中欧美设计思维、欧美设计风格、日韩设计理念等在我国服装设计行业中的影响较大[4],服装设计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思维融合逐步受到冷落,我国服装设计师丧失了一定的信心。这样的情况导致在服装设计中出现美术思维融合不流畅的情况。
2.3重视程度不高
3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意义
3.1实现了美术思维具象
3.2构建了服装设计的基本思维
根据我国2016年出版的《服装设计概论》,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服装设计往往伴随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社会潮流发展等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衣食住行”四个字就充分说明了“衣”的重要性,即服装是生活的首位。具体来说,服装设计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层面也广,包括了社会学常识、文化学概论、美学基础知识等[7]。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美术思维是服装设计师审美思维、创新思维、创造思维、文化思维的源头,对于服装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服装设计的基本思维。而且,服装设计师的美术思维往往会因为地区差异、文化差异等产生区别。比如欧美地区有“极简风”的设计风格,对于美学内容重点强调的是“精简”,运用“黑白灰”三色进行创造。在这种情况下,服装设计的重点就会落实在款式设计、材料运用、风格设计、场景设计等。概言之,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让服装设计的基本思维得以构建。服装设计过程追求的是整体协调和完美搭配,进而体现出“人靠衣装”的特点[8]。构建了基本思维之后,服装设计过程才有设计思路、设计想法、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
3.3展现了服装设计的“设计”特征
4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路径
4.1遵循服装设计基本要求
美术思维源于美术艺术和生活,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因此,美术思维不单单能够与服装设计进行完美融合,还能在建筑学、电影学等行业中进行有机结合并扮演重要角色[9]。相对而言,服装设计过程中美术思维的融合需要服装设计师遵循服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即按照服装的具体特点将抽象美术转换为具象内容,将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呈现出来,进而凸显服装设计的魅力。具体来说,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融合美术思维要求服装设计师针对服装设计的颜色搭配、设计款式、场景适用设计、整体协调、整体风格等以美术思维进行考虑,进而获得最佳的服装设计表现和服装设计魅力[10]。例如,在服装设计实施过程中,服装设计师应当着眼于服装材料搭配优化、服装色彩搭配协调、服饰穿着特征确定、服饰场景适应设计等,在创新化和独特化设计的过程中依托美术色彩和美术线条等获取设计“灵感”,完成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在创造出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服装的同时,逐步构建自身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将美术思维和服装设计进行统一和结合。
4.2依托美术思维展现现实
根据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价值来看,不同地区的美术思维具有很大差异,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往往也可以将一个区域或者一个社会的特点展现出来。比如,我国古代服装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社会文化阶级的差异,不同社会阶级人群的服装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皇帝的服饰往往是黄色,而其他阶级的人不能够穿着黄色衣物。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还需要依托美术思维将现实问题充分展现出来,依托材质搭配、款式设计、色彩协调将现实情感、现实内涵、现实需求展现出来。例如,服装设计过程中以黑色为主的服装设计往往具有一定的时尚感,且体现了大气沉稳的感觉;社会中的青年时尚以宽松搭配和舒适设计为理念的牛仔裤为主要内容;销售服务行业的人员,其服饰搭配、颜色搭配往往会根据客户的不同有所区别;“黑白灰”是现代职场人士的“标配”服装设计。这些都是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融合的最佳体现。
4.3依托美术思维融合内心
根据色彩心理研究和心理研究的内容,色彩搭配或美术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用于人的情绪,起到情绪调整和情绪管理的作用。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还体现在服装设计中美术色彩的反映,能够映射人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11]。“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的就是心中扎根或者具备了某种观念之后,调动自身行动自信;而“外化于心,内化于形”则揭示了外表与内心一样,即常说的“相由心生”。人的内心往往是在生活观察、生活接触、生活感悟中逐步形成的。比如,一个喜欢暖色调服装的人,他的个性往往比较活泼,且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一个冷静、沉稳且不怒自威的人往往喜欢诸如黑色、蓝色、褐色等深色系服装。除了美术色彩,服装设计中的美术图案也能展现内心活动。沉稳的人选择的服装往往没有图案或者图案单调;活泼好动的人选择的图案往往趣味生动,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情。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服装设计师务必遵循不同人群的内心活动,考虑不同人群的消费情况,结合服装设计的基本定位进行设计,进而将美术思维呈现出来,激发自己的服装设计灵感。
4.4依托美术思维融合生活
美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而服装设计是服务于生活的。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需要服装设计师善于在生活日常中进行艺术发现和美术发现,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获取设计灵感。与此同时,通过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展现生活是美术思维的一种创新和变革,如废物利用的服装设计、环保节能的服装设计等。因此,服装设计师在生活中获得的设计灵感、美术思维、美术灵感、创作想法、设计资源都应当积极融入服装设计中,进而完成服装设计的创新、变革、融合及发展。
4.5依托美术思维融合科技
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物联网时代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还要体现出科技化特色,依托科技力量进行服装设计改革和创新,进而推动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融合的发展。因此,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落脚于服装设计的科技化和现代化,逐步将服装设计的过程与视觉设计、动画艺术、平面设计等有机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延展和创新服装设计的内容。具体来说,服装设计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云计算、云平台、数据挖掘技术、3D打印技术等构建完善的服装设计工具库和资源库,让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可以实现智能化和创新化。
5结束语
服装设计和美术思维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因此,服装设计和美术思维的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且二者之间本身也是无法分割的。要想实现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将美术思维运用到其中是必然选择。因此,广大服装设计人员务必在明确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价值,并立足遵循服装设计要求、凸显现实内容、展现内心思考和生活美术融合等角度,将美术思维融入服装设计中,进而发挥出美术思维对服装设计的加持作用,实现服装设计的独特化、个性化和风格化,不断提高服装设计水平,推动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运用能力。
[1]姜兆迪.乔治·阿玛尼服装画技法与服装设计理念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1.
[2]吴志云.美术创作在服饰设计艺术中的运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8):94-95.
[3]邢磊.基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4]刘良斌.服装立体造型的创意思维表现研究[D].吉林:东北电力大学,2020.
[5]贾未名.论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入:兼论《服装设计概论》[J].染整技术,2018,40(3):89-90.
[6]杨柳.服饰文化服装设计和服装结构管理的内在联系研究:评《服装设计思维与创意》[J].毛纺科技,2021,49(7):104-105.
[7]李志迎.创意思维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探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6):13-14+17.
[8]卢溥明.浅谈服装设计中的思维问题[J].长治学院学报,2019,36(6):59-62.
[9]常晓.美术艺术设计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探讨[J].棉纺织技术,2021,49(6):90.
[10]张凯,王立秋.美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评《服装美术基础》[J].印染助剂,2018,35(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