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产品或是迭代中的产品,都需要评估需求的价值,评估它值不值得做。如果没有价值,我们也就不必要投入精力了。
常见的评估标准有几个:
看似简单,但实际工作中可能还要多方博弈去评估产出比。
3.需求分析
这个环节,需要分析以下几点:
以上几点,有的需要产品经理给出,有的需要产品交互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有的可能还需要通过用研的方法来协助产出。
扩展知识点:
1.设计方案的思路
从功能模块梳理、任务分析,到页面流程和信息框架的确定,再到每个页面的布局设计、交互说明文档的撰写,更后进行走查review。
每个环节做什么、如何做,更后输出的文档是怎样的?这是交互设计师的基本功,需要尽早积累。
2.设计规范和原则
iPhone、iPad、Android,不同平台有不同平台的设计规范,我们做相应平台的设计时,尽可能的依循规范来设计,一定程度上能让用户拥有一致的体验。
对于设计原则,我们常常听到易用性十大原则、BenShneiderman的交互设计8项黄金法则,这些原则的好处是,能帮助我们评估设计方案的好坏,也避免我们随意设计,通过有理有据的设计,既能让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在预料之中,也能在推动方案时帮助我们说服上下游。当然,也要结合实际场景来,避免教条主义。
这个环节,我们要积累这样几类知识点:
3.设计工具的使用
这也是基本功之一,Axure、sketch是交互设计师更常用的工具。如果要做动效,可以研究Principle、Origami甚至是Keynote等动效工具。也不一定要贪多,挑选到自己顺手的、合适的工具就行。
4.创新设计方法
创新思维的方法有水平思维法、奔驰法、发散思维法、头脑风暴法、Brainwriting等方法。创新,是交互设计师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每个设计师应该追求的方向。
5.跨团队沟通协作
交互设计师需要与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师、开发、测试沟通,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可能会阻碍我们了解产品需求、推动设计方案的落地。
在沟通方面,每个人遇到的痛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可以多跟人探讨如何做的更好。
1.设计效果跟踪和数据分析
一个设计方案,如何评估它的效果呢?在设计后开发前,可以通过可用性测试来评估;开发上线后,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如果要通过数据评估,需要在开发前提供埋点需求,否则上线后可能没有你想看的数据。
延伸开来,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挖掘下次优化迭代的方向。
2.设计项目总结
前面介绍的都是设计方法,但有了方法并不能够让我们输出优秀的设计方案。
我们还需要通过日常积累非常多的设计案例,再结合我们对设计的思考和评估,才知道哪些方案更优秀,哪些方案适合怎样的设计场景。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积累:
1.特定功能或界面的设计总结
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参与设计的产品越多,对很多功能或界面的设计都有了经验和积累,对不同的设计模式的好坏也有了一定的判断依据,这些都可以作为案例积累起来。
2.特定动效的设计总结
可以理解为动效的设计模式,比如下拉加载动效、卡片动效、页面转场动效等等。
3.细分行业设计研究
假如你做电商的设计师,你可能只负责某个小业务线的设计,但是可以对电商产品的不同业务线,做个系统的竞品分析研究,从全局到功能到特定栏目等进行分析。
这样能让自己熟悉全站的业务,将来负责新的业务线时也能更快上手。
如果你有感兴趣的细分行业,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研究。
4.新的交互方式和设计趋势
1.专业能力提升方法
2.职场发展
3.求职招聘
网站是我们获取灵感的渠道,书籍能让我们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设计师能让我们知道可以向谁请教和学习。
以上就是现阶段我建立的交互设计知识体系。内容虽多,但可以按照自己所处的阶段,一点点升级打怪学习研究和实践。
对于这套知识体系,我是通过印象笔记管理的,附上一张笔记本组和笔记本的截图,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