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5大工具&7大手法

APQP(AdvancedProductQuality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MEA

FMEA(Potential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

MSA(MeasurementSystem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

PPAP(Productionpartapprovalprocess)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

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SPC

SPC(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的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组织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产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以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大量检测和验证工作。

SPC实施意义:

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降低不良率,减少返工和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核心竞争力;赢得广泛客户。

实施SPC两个阶段:分析阶段:运用控制图、直方图、过程能力分析等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使过程能力足够。

监控阶段:运用控制图等监控过程。

SPC的产生: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方式。于是,英、美等国开始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SPC的作用:

①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

②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③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

④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七大手法

检查表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组成要素:

①确定检查的项目;

②确定检查的频度;

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实施步骤:

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

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

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

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层别法

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①确定研究的主题;

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

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

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柏拉图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分类:①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

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

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②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

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柏拉图的作用:

①降低不良的依据;

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实施步骤:

①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

②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

③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

④绘制柱状图;

⑤绘制累积曲线;

⑥记录必要事项

⑦分析柏拉图

⑧要点:

A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

B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C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

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

②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九可以了;

③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定得太少,5~9项教合适,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柏拉图无实际意义;

④作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就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作分析;

⑥其它项目如果大于前面几项,则必须加以分析层别,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

⑦柏拉图分析主要目的是从获得情报显示问题重点而采取对策,但如果第一位的项目依靠现有条件很难解决时,或者即使解决但花费很大,得不偿失,那么可以避开第一位项目,而从第二位项目着手。

因果图

所谓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主要用于分析品质特性与影响品质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用于分析品质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又称为鱼骨图。

分类:

①追求原因型:在于追求问题的原因,并寻找其影响,以因果图表示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的关系;

②追求对策型:追求问题点如何防止、目标如何达成,并以因果图表示期望效果与对策的关系。

①成立因果图分析小组,3~6人为好,最好是各部门的代表;

②确定问题点;

③画出干线主骨、中骨、小骨及确定重大原因(一般从5M1E即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测Measure、环Environment六个方面全面找出原因);

④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依据重大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中原因或小原因,绘至因果图中;

⑤因果图小组要形成共识,把最可能是问题根源的项目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识;

⑥记入必要事项

①确定原因要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集思广益,以免疏漏;

②原因解析愈细愈好,愈细则更能找出关键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有多少品质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

④如果分析出来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要想改进有效果,原因必须要细分,直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⑤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主要性;

⑥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5W2H的方法逐项列出,绘制因果图时,重点先放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原因、结果”,分析后要提出对策时则放在“如何才能解决”;

Why——为何要做?(对象)

What——做什么?(目的)

Where——在哪里做?(场所)

When——什么时候做?(顺序)

Who——谁来做?(人)

How——用什么方法做?(手段)

Howmuch——花费多少?(费用)

⑦因果图应以现场所发生的问题来考虑;

⑧因果图绘制后,要形成共识再决定要因,并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出;

⑨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

散布图

②找出两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量描入X轴与Y轴;

③将相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系;

①两组变量的对应数至少在30组以上,最好50组至100组,数据太少时,容易造成误判;

②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示效果或因变量;

④当有异常点出现时,应立即查找原因,而不能把异常点删除;

直方图

直方图是针对某产品或过程的特性值,利用常态分布(也叫正态分布)的原理,把50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分组,并算出每组出现的次数,再用类似的直方图形描绘在横轴上。

①收集同一类型的数据;

②计算极差(全距)R=Xmax-Xmin;

③设定组数K:K=1+3.23logN

④确定测量最小单位,即小数位数为n时,最小单位为10-n;

⑤计算组距h,组距h=极差R/组数K;

⑥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

第一组下限值=Xmin-测量最小单位10-n/27

第二组下限值(第一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h;

⑦计算各组的中心值,组中心值=(组下限值+组上限值)/2;

⑧制作频数表;

⑨按频数表画出直方图。

直方图的常见形态与判定:

①正常型:是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律,过程正常;

②缺齿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③偏态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④离岛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⑤高原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⑥双峰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⑦不规则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控制图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静态因素也有动态因素,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即时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以便改善生产过程,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出

控制图法就是这样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它利用现场收集到的质量特征值,绘制成控制图,通过观察图形来判断产品的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控制图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控制图法的涵义:

常用的控制图有计量值和记数值两大类,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每类又可细分为具体的控制图,如计量值控制图可具体分为均值——极差控制图、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等。

控制图的绘制:

①控制图的基本式样如图所示,制作控制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A按规定的抽样间隔和样本大小抽取样本;

B测量样本的质量特性值,计算其统计量数值;

C在控制图上描点;

D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并行。

②控制图为管理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生产过程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根据工序的质量情况,合理地选择管理点。管理点一般是指关键部位、关健尺寸、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对下工存有影响的关键点,如可以选质量不稳定、出现不良品较多的部位为管理点;

B根据管理点上的质量问题,合理选择控制图的种类:

C使用控制图做工序管理时,应首先确定合理的控制界限

D控制图上的点有异常状态,应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生产,这是控制图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E控制线不等于公差线,公差线是用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而控制线是用来判断工序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

F控制图发生异常,要明确责任,及时解决或上报。

现场抽样法:

制作控制图时并不是每一次都计算控制限,那么最初控制线是怎样确定的呢如果现在的生产条件和过去的差不多,可以遵循以往的经验数据,即延用以往稳定生产的控制限。下面介绍一种确定控制限的方法,即现场抽样法。

其步骤如下:

①随机抽取样品50件以上,测出样品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做控制图;

②观察控制图是否在控制状态中,即稳定情况,如果点全部在控制界限内.而且点的排列无异常,则可以转入下一步;

③如果有异常状态,或虽未超出控制界限,但排列有异常,则需查明导致异常的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使之处在控制状态,然后再重新取数据计算控制界限,转入下一步;

④把上述所取数据作立方图,将立方图和标准界限(公差上限和下限)相比较,看是否在理想状态和较理想状态,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平均位移动或标准偏差减少,采取措施以后再重复上述步骤重新取数据,做控制界限,直到满足标准为止。

怎样利用控制图判断异常现象:

用控制图识别生产过程的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

失控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

样本点在控制界限内,但排列异常。

当数据点超越管理界限时,一般认为生产过程存在异常现象,此时就应该追究原因,并采取对策。排列异常主要指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连续七个以上的点全部偏离中心线上方或下方,这时应查看生产条件是否出现了变化。

B连续三个点中的两个点进入管理界限的附近区域(指从中心线开始到管理界限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这时应注意生产的波动度是否过大。

C点相继出现向上或向下的趋势,表明工序特性在向上或向下发生着变化。

控制图对异常现象的揭示能力,将根据数据分组时各组数据的多少、样本的收集方法、层别的划分不同而不同。不应仅仅满足于对一份控制图的使用,而应变换各种各样的数据收取方法和使用方法,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图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现了超越管理界限的异常现象,却不去努力追究原因、采取对策,那么尽管控制图的效用很好,也只不过是空纸一张。

THE END
1.QC七大手法公益微课堂将于12月20日开启,周五晚七点不见不散!QC七大手法公益微课堂将于12月20日开启,周五晚七点不见不散! 2024-12-18 16:24 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答疑解析 2024-12-17 10:42 五大系统帮助企业解决绩效管理难题 2024-12-16 10:19 头条要闻 男子花千万买的海景房客厅顶板呈锅底状 要求退房被驳 悉尼华裔女子被杀抛尸丈夫或也遇害 警方披露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N1PR0505563I57.html
2.质量五大工具和QC七大手法课程大纲TS五大工具培训质量五大工具和QC七大手法课程大纲详细内容课程分类: TS五大工具课程目标: 1.掌握新产品设计开发7大阶段APQP和PPAP的内容、各阶段的输入输出、DQE或NPI的工作要点。2.掌握测量系统分析MSA的实施流程、数据收集与分析、测量系统的判断标准、以及测量系统的改进策略。https://www.consulting-china.cn/traning/49964.html
3.质量五大工具和QC七大手法生产管理内训课质量五大工具和QC七大手法 课程预约:13121392666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2天 主讲老师:盛治武 课程简介:请看详细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质量工作要事前预防,过程控制,问题改善三部曲来开展,而质量的五大工具,APQP,PPAP,FMEA,MSA,SPC与7大统计分析工具是质量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http://www.ceolearn.com/mobile/interior/202209/6795.html
4.新QC七大手法培训班新QC七大手法运用培训通过对七种方法的理解,我们可以运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找到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 03 品质管理 通过系统学习,学员能将QC七大手法工具运用在品质管理工具中 广州方普ISO师资,保障课程质量 车鑫 品质管理老师 精益生产(TPS)、 五大工具(APQP/FMEA/MSA/SPC/PPAP)、生产运作与管理、5S管理、 现场管理EHS管理。 https://www.qinxue365.com/course/542515.html
5.qe工程师岗位职责(精选27篇)2.熟练运用qc七大手法、五大工具等 综合能力/素质: 能挑战困难,抗压能力强,性格乐观积极,富有激情,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qe工程师岗位职责 25 1、负责保障供应商所供原材料的质量,由于供应商供货物料质量缺陷引发的问题要及时反馈供应商要求其改善; 2、负责追踪确认供应商的改善报告及实施效果,必要时可进行现场审核https://www.qunzou.com/ziliao/gangwei/467474.html
6.qe主管岗位职责2.熟练运用qc七大手法、五大工具等 综合能力/素质: 能挑战困难,抗压能力强,性格乐观积极,富有激情,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qe主管岗位职责4 一、QE杯奶茶店店员岗位要求 1、仪容仪表整洁; 2、具有上进心,服务热忱,态度亲切,使顾客宾至如归; 3、善于沟通,用语礼貌;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96274.html
7.品管常用工具——QC七大手法课程培训课程背景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石川馨把复杂的统计质量工具和方法简化为https://www.anxunda.net/31077/
8.月薪最高17000元!松江这家科技公司招人澎湃号·政务2、熟悉有质量管理五大工具,能熟练应用MSA及SPC,会使用minitab; 3、熟练应用QC七大手法,5why、8D等质量工具; 4、熟练操作办公软件; 5、良好的识图读图能力。 工作地点: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工业园区胡甪路368号 薪酬待遇:12000-17000元/月 应聘方式: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364888
9.过程能力研究及SPC—提高篇培训过程能力研究及SPC—提高篇培训1)五大管理工具和TS16949 APQP/PPAP/FMEA/SPC/MSA 2)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①质量的二元特性分析 ②DFMEA和PFMEA ③失效模式分析 ④FMEA经典案例 三. 统计手法基础 1)QC七大手法介绍 2)直方图运用讲解 ①直方图的定义及作图方法及在品质管理中的作用(紧跟日本JIS标准,提供最新作图方法) ②阅读分析直方图 ③数据的http://www.hke123.com/nxkc/Detail_6711.html
10.全面品质管理与改善9. 质量缺陷的处置方法运用 第三部分:质量管理工具运用与改善 一、 解决质量问题的七大手法介绍 1. 层别法 2. 柏拉图 3. 特性要因图 4. 对策表 5. 象限图 6. 甘特表 7. 点检表 二、 质量成本的导入 1. 预防成本及计划 2. 鉴定成本及预算 http://www.hztbc.com/public/info_4552.html
11.质量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ppt质量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ppt 33页内容提供方:132***7960 大小:5.34 MB 字数:约4.02千字 发布时间:2023-11-26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6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质量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3/8040001035006010.shtm
12.生产车间管理实务8篇(全文)6、优化劳动力平衡配置;1)劳动力配置优化的原则;2)劳动力平衡配置的案例讲解;3)劳动力平衡配置的方法; 7、ECRS分析方法。1)取消;2)合并;3)重拍;4)减化。第七讲:班组长的管理工具方法 (一)QC七大工具的应用; 1、检查表; 2、层别法; 3、排列图;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j9y9afk.html
13.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在质量管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的目的和场景,以下是对它们的详细解释: 一、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这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制造过程的状态,确定生产过程在管制的状态下,以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它能帮助企业解决经济性http://www.yhiso.com/page286.html?article_id=275
14.QA五大工具和QC七大工具.doc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保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其中,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QA 是指质量保证,指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要求的过程。QC 是指质量控制,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控制。 五大工具是质量管理的重要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bw6236223/25632286
15.品管七大手法有哪些新旧QC七大工具盘点→MAIGOO生活榜qc七大手法 品管五大工具 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e);https://www.maigoo.com/top/439066.html
16.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pdf,质量管理16949五大工具三、新七种工具 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qc 五大工具 第一个是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iso三体系认证质量先期策划; 第二个是ppap(https://m.qsiso.com/iso9001/a55528.html
17.QC七大手法五大原则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五大原则就是:人,机,料,法,环。 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https://edu.iask.sina.com.cn/jy/iSnQhzya1n.html
18.QC质量改善小组与QC七大工具应用培训课程企业内训自20世纪初至今,工业生产得到普及,各类质量工具被运用到工业生产中。特别是60年代兴起TQC到80年代出现TQM的20年,MSA、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实验设计DOE等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同一时期,作为最常用最基础的QC七大手法率先在日本兴起,并快速地被应用到了全世界的工厂。1979日本再一次推出新QC七大https://shwczx.com/training/767.html
19.QA五大工具和QC七大工具.docx两个是不同概念 QA是英文quality assurance中文含义是质量保证 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SPC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MSA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曰https://m.mayiwenku.com/p-4065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