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诞生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大门,同时也是平面设计发展的源头。远古时代,文字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随着精神物质生活的丰富,文字与图形、插图、标志、色彩等相互结合,成为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字体的绘写技巧
第一、汉字标准体的绘写技巧。
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十分方便的利用电脑输出所需的各种标准字体,但是字体的创作最终还需从手稿开始,所以掌握字体手绘技巧是每一位合格的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书写的步骤是:构思、打格、布局、起稿、着色、修整。在绘写宋体字的笔画时,应该注意相同笔形的角度要保持基本一致,这样会显得更加严谨美观。黑体字的笔画是横、竖粗细相等的,但由于黑体的笔画较粗,在绘写时应稍稍收缩笔形厚度,使其笔形两头略宽于中间部位。这样黑体看起来就不那么笨拙了。圆黑体的笔画粗细也是相同的,但由于它的笔画都很细,在绘写时保持笔形的一致性,笔形起始端的圆弧度应是相同的。
视觉错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广泛的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比如,肥胖的人穿竖线条纹款式的服装会显得苗条一点;一个正方形的画,挂在那里却像是高度方向更长一点的长方形,只有刻意把高度方向的边做长一点,看起来才会像是正方形。
汉字具有独特的笔画形态、造型结构和审美意识。在汉字体设计过程中,视觉错觉的现象也同样存在,为了使字体看上去更加协调和完美,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就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的技巧着手。
1.视觉中心的调整。由于人在平面空间中的视觉中心比在几何中心略高,因此文字的上半部分应尽量紧凑,下半部分则可以舒畅些,这样字体才不会显得头重脚轻。
2.空间布局的调整。首先要做到横细竖粗,因为同样粗细的横和竖,横线则看起来要粗一些,因此在做字体设计时,应把横画安排的略紧,竖画安排的略松。
第二、拉丁字母标准体的绘写技巧
拉丁字母是由圆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几何形结构。按照字母的基本构造,可以分为四类:圆形字母:O、C、D、G、Q;对称字母:H、A、N、M、T、U、V、Y、X、W、Z;不对称字母:E、F、B、L、P、R、S;特殊字母:K、I、J。通过对字母造型结构的分类和了解,能够更好的掌握拉丁字母的书写。
基线:也就是水平线,所有字母都安排到这条线上。
X高度:与小写字母“x”的高度相等,是字体主体的高度。小写字母“x”被视为衡量所有字母高度的标准。
上升高度:指大小写字母字体高于“x”高度的部分。
下沉高度:指小写字母字体低于“x”高度的部分。
顶角:两个笔画相交处的最外点,例如字母A或者M的丁目。
字碗:椭圆形的笔画,包括其中的“字币”,例如字母b、p、o。
字耳:一种略微突出的笔画,附着于字母g的字碗,或者字母r的竹竿。
字尾:基线上的短笔画,例如字母R和K。
字腿:向下的斜笔画,例如R和K,也可称为“笔部”。
字臂:想水平方向或者向上突出的笔画,他不在某个字符的内部,例如字母b、d、k。
字环:字母g中低于基线的全封闭部分。
连接线:连接g“字碗”和“字环”的笔画。
中心轴线:字母粗细笔画之间的关系所引发的倾斜度,大小写字符存在着倾斜轴线或者垂直轴线。
同汉字的书写一样,拉丁字母书写时也应当将视觉中心向上调整,像E、B、H、S、K、X等的中心都在绝对中心之上,这样才能使字母看上去更加舒服和挺拔。
方形字母(M、N等)圆形字母(O、C等)和三角形字母(A、L等),当他们排列在一起时,方形字母会显得最大,圆形字母次之,三角形字母显得最小,因此,在绘写时,应让圆形和三角形字母的上端略高于方形字母,这样视觉上就会比较均衡了。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
关键词:信息设计;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
1国外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的发展
1.1英国的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
19世纪的英国伦敦已经成为全国的商业、金融、贸易中心和社会文明的神经枢纽。1863年伦敦已拥有第一条民用地铁。英国机电工程师哈里贝克在1932年设计了第一张伦敦地铁图,为人们提供了现代地铁地图的范本。
伦敦地铁图运用了爱德华约翰斯顿(EdwardJohnston)在1916年为伦敦交通公司设计的“无衬线字体”。这套字体以经典的罗马字体的基本形态为基础。为了使文字清晰、易识、规范统一,约翰斯顿去掉了罗马式字体的装饰性笔触,削弱了字母线条粗细的变化。最终在视觉上达到比例和谐的效果。这套字体的识别性很强,主要使用在海报和指示牌上。因此英国成为最早在地铁导视系统中使用现代无衬线字体的国家。该套字体后来添加了小写字样的新版本“NewJohnston”至今仍然使用。“无衬线字体”字号的选择根据地铁图的印刷尺幅而定。站名紧靠站点标识,文字编排也与线路方位保持一致,便于使用者阅读。英文采用了水平或对角线倾斜排列,注意了文字秩序性与一致性的原则,保证了图面的整体效果。[2]“铁路体”是世界上第一款城市交通导视系统的专用字体。“铁路体”的产生,标志着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字体设计理论体系的形成。
195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条高速公路。由于之前旧的路标系统没有公开可见的规范说明,也没有法律明确规定,于是当时的郡议会采用他们自己的设计,或是采用来自制作商的各项标准条例进行设计。当时的路牌基座往往刻上制作商名称,路牌上的文字信息排布也过于复杂,文字周围容易出现缝隙,影响辨识度。认识到这些不足,1957年英国政府组织了一个顾问委员会来研究针对时速70英里(约113公里)的新高速公路重新设计路标系统。切尔西艺术学校的平面设计师乔克金尼尔(JockKinneir)被指派进行设计。新的字体取名为“Transport”(图1)。“Transport”具有空心的,清晰的字形,根据欧洲和美国的实际经验,使用大写和小写字体,而不是1933年以来英国公路上使用的大写字体,这样增加了字体的易读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1.2德国的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
德国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了交通用字设计的标准化。由皇家普鲁士铁路设计的DIN1451的字体是德国的公共设计标准用字。DIN1451的设计力求简练和标准化,是以一个网格系统为基础,使用尺规,以至于手绘都能够完成绘制的基本字形。DIN1451字体包括DINMittelschrift和DINEngschrift两款,前者是后者的窄体版(图2),两者都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易读性。1936年开始,DIN1451成为德国路标和公路的标准用字。
1.3美国的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
美国早期的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FHWA(TheFederalHighwayAdministration,美国公路管理局)系列字体是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开发。FHWA字体包括七个系列(从窄到宽依次为):A系(已被弃用)、B系、C系、D系、E系、E(M)系(比E系笔画宽约20%)和F系。现在FHWA同样在加拿大和台湾作为路标用字使用。(图3)[4]
近年来,对FHWA改良的新字体Clearview取得美国联邦政府认可。在美加两国的一些地区,新字体Clearview成为旧标准FHWA字体的唯一替代者,开始被广泛使用。
1.4对亚洲的启示
亚洲的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发展较晚,欧美的城市交通导视系统的字体设计对亚洲有着很深的影响。为了容易让司机在较快速度情况下能够清楚地阅读标志,许多国家使用无衬线的黑体字或类似字体。例如:台湾和韩国使用的是美国的旧标准FHWA,香港使用的则是英国的标准字体Transport。近年来,香港和韩国在新路牌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海尔维蒂卡体(Helvetica)。在中文用字方面,中国大陆、港台地区,选择了商用印刷字体。欧美的实验方法和通用的标准如字距、笔画粗细、内部空间设计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这方面,日本经过针对道路功能的细致考量设计出的高速公路字体,是值得学习的。
2我国城市交通导视系统的字体设计
2.1我国城市交通导视系统的字体设计的现状
由于公共交通环境的特殊性,我国的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一般选择使用黑体字和Helvetica字体(从2009年起英文字体改用FHWA字体)。黑体字笔画粗细相等、字体构架方正、易于识别,在一定运动速度和距离内辩识度较高。仿宋体字形清秀优美,老宋体字形端庄有力,在静止和近距离状态下阅读的效果较好。但是与同样大小的黑体字相比在远距离和高速运动的情况下,仿宋体字的全部笔画,老宋体字的横笔画由于过细而识别不清,容易产生错觉和疑问。[5]
虽然中国大陆使用黑体字,但设计时具体该选哪一款黑体字,没有统一要求,字距设计、文字比例、中英文比例基本上都没有一个规范。因此我国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的字体设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图6)中看,字体统一用的是黑体,但是是两个不同的黑体,而英文字体运用比较混乱,右边公路用字似乎是Helvetica,从比较典型的G和R就可以看出。而左边的公路用字似乎就不是Helvetica了,因为G的底部是圆滑的。而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出现了使用衬线字体的情况,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方面。
总之,我国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字体设计需要再优化,字体的选择、文字的排版、信息翻译的规范等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我国城市交通导视系统的设计水平。
2.2城市交通导视系统的字体设计原则
(1)字体设计应当清晰、易识便于受众理解。由于城市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城市环境复杂,就要求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要清晰、易识、便于受众理解。因此在设计时字体轮廓要简洁,尽量使用无装饰线的字体,保证人们能够在一定距离内看清楚内容。字体色彩与背景色彩要区别开来,字体色调与背景色调反差越大,字体的醒目程度和易识程度就越高。一般采用醒目的白色、黄色或红色配以深色底色,以保证有较大的对比度,这样不会造成误导。[6]
(2)字体设计应当注意在动态阅读时的辨识度。我们在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中还要注意字体在动态阅读时的辨识度。在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中,有些字体是供以每小时80公里的车行速度来阅读的,而有些是供行人停下来时仔细阅读的。标识作为一个城市交通导视系统的一方面,它的识别多是在一个动态空间之内,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那么字体的体量与尺度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字体设计时注意信息内容分类清晰、字体间距大小调整适中。过大的间距会导致人们的阅读受阻,破坏视线移动的流畅性,过小又会造成识别度降低。与此同时每行字需要对齐,以便于人们在远距离阅读、辨识时不会跳行偏行。[6]
(3)字体设计应当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在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应当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就要注意文字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设计时每个字符体量大小要匀称,字符之间排列整体和谐。汉字字体设计时应当注意字体间架结构的处理,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感。汉字的笔画结构相当于文字的骨架,无论怎么改变字体笔画的形态,都应当对文字结构的疏密进行仔细的推敲,达到字体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4)字体设计应当体现民族文化符号特征。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应当体现民族文化符号特征。优秀的字体设计能够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传达民族审美观,增强民族自豪感。不同时代的很多国家设计师以及字体爱好者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字体设计上。我国的城市导视系统的字体设计以汉字设计为主要部分,国际语言的使用为辅。我国的汉字字体设计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殷商的甲骨文、秦小篆、汉隶书、魏晋隋唐楷书、宋代雕版印刷字等文字体系,一脉相承沿用至今。由于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的特点使得要进行汉字字体设计的难度较大。因此在进行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时需要注意汉字的视错觉、字面和重心等这些方面的问题。
(5)字体设计应当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1974年,联合国组织提出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
由于在城市道路中人群视力、记忆力的反应等各种能力的不同。很多小孩老年人往往难以领会复杂的出行信息,这就要求城市交通导视系统的字体设计所表达的信息符合小孩、老年人等人群认知能力的特点:1)所设立的标识牌要位置明显,标识牌上的示意图设计简单明了,使的绝大多数人能很快识别。2)文字凹凸程度大,高度适中,使人们清楚看到,视觉障碍者能触摸掌握。[7]盲道的转弯分岔处,应考虑将盲文或声像导向设计于其中,以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实现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3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需要提供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的字体设计快速、清晰、准确的传递信息,给城市居民带来便捷的出行环境,提供便利的指示和服务。同时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字体设计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文情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姚晓理.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的字体设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1.
[2]艾欢.地图中的信息设计――以伦敦地铁有轨电车图为例[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73.
[3]贝恩斯,狄克逊(英).标牌与标识――环境中的标识语言[M].柳沙,译.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0-27.
[4]小川.美国和中国的路标字体设计(拉中国距离)[EB/OL]..2008-11-19.
[5]黄潇潇.城市建筑综合体中的标识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杭州市民中心标识系统设计实践[D].上海:同济大学,2009:31.
[6]张楠.浅谈城市导向标识字体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09(04):186.
[7]尹治军.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52.
[8]杜凯.汉字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所谓字体设计是指对文字的形态重新设计,是对文字按视觉规律加以创作的过程。其方法是根据文字本身的笔画、间架结构、造型特征等,在不改变文字原意的基础上,对文字的笔画、间架结构、造型等进行重新规划、组合,结合恰当的表达方式,使其拥有更为独特的内在语意表达能力和更为丰富的外在形式。品牌文字的字体设计也称为企业标准字体设计。对于品牌来说,标志文字设计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在时尚品牌的标志设计中,对字体的选择和设计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经过精心设计的品牌标志字体与普通的印刷字体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除了外观造型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品牌自身的个性特征而设计的,整体标志字体设计更加符合品牌的个性。品牌标志的字体对笔画的形态、粗细、字间的连接、组合造型等,都作了细致严密的规划,与普通字体相比更美观,更具特色,在达到突出品牌个性的同时兼具醒目、易记的传播功能。而时尚品牌在标志设计上对文字细节的重视及不断突破,使得其标志字体设计也成为经典。
二、研究时尚品牌标志字体设计的原因
三、时尚品牌标志字体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时尚品牌拉丁文字标志的字体设计现状
(二)时尚品牌汉字标志的字体设计现状
在中国对汉字字体的选择方面,很多人都是是随心所欲的,有的根本不去考虑这个字体的个性是否适合于品牌标志的字体设计。汉字的印刷体普遍采用的是宋体和黑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及字体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汉字的字库也正在不断的丰富起来。不过由于汉字自身的间架结构、笔画特征的关系,使得汉字字体的设计相当复杂,因此字库的更新和发展也远不及拉丁文字。
1.标志字体设计的自主创新如今,随着人们对汉字的愈加重视,设计上对其字体也逐渐转入有选择地使用的阶段。2009年6月时尚传媒集团推出了“时尚中黑简体”。时尚传媒集团用这种独创字体作为其标志字体,同时在时尚杂志及网站等媒介中运用。该标志字体笔画均衡,整体感强,方中带圆,简约时尚。而“时尚”杂志创刊时的刊名“时尚”二字是繁体的圆体,是由设计师一笔一划写成的美术字。由于电脑技术的发展,圆体已经不能体现时尚传媒集团的个性了。“时尚中黑简体”良好地遵循了“时尚”字形的笔画规律,保证了与时尚传媒集团品牌形象的统一性。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的时尚品牌已经注意并认识到其对汉字品牌标志字体设计的重要性了,对字体的选择和设计都不再是随意滥用,而是设计与企业思想保持一致。
2.标志字体设计对传统的书法体的运用当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之后,国人也更加重视本国的传统了,认为这种传统也是一种时尚。在时尚品牌中也有一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传统品牌,如酒类的五粮液、茅台,饰品类的老凤祥以及传统的服饰品牌等等都采用了书法体,在体现文化历史的同时强调了中国概念。一些电视栏目品牌采用书法体或者手写体的也越来越多。
3.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时尚品牌标志的字体设计现状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有的企业走出去,有的企业走进来,标志文字也开始入乡随俗。当中国的企业把市场拓展到国外时,像海尔、联想集团等,也越来越注重拉丁文字的品牌标志字体设计。海尔,其拉丁文字“haier”的字体设计选择的是小写体,设计上简洁大气。而汉字标志“海尔”两个字的字体采用的是手写体,在展现大气的同时兼具民族个性。拉丁文字与汉字的字体粗细产生对比,形成反差。拉丁文字标志的字体设计更加工整,汉字标志的字体设计更加有意境。而与国内品牌进入国外市场不同,国外的品牌进入中国后,其品牌的汉字标志很多都保持了原拉丁文字标志的风格。例如大家熟知的时尚饮品品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经典的拉丁字母标志的字体设计采用了流动的曲线造型,活泼生动,其在汉字标志字体设计时,同样保持并延续了这一品牌标志字体设计的独特性。同样,百事可乐也是如此,进入中国市场后也是选择了延续原标志字体设计的特性——简洁明了,汉字标志设计也是简洁明了,标志字体设计在拉丁文字与汉字的粗细上尽可能地保持了视觉的一致。
二、把握字体设计的易识别性
三、导入商业字体设计项目,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伴随着字体设计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新型的数字感字体已经产生。主要是将光和影加入字体,是字体的可读性和造型上的新挑战,但这种光影效果很适合运用到数字媒体中,会突出现代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当今的形式是新媒体和传统纸质媒体齐争艳,在设计领域中字体设计的比重越来越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设计出一部很有创意的字体作品,是需要设计师百分之百的投入的。各种各样的字体比赛层出不穷,中外字体设计师的研讨会经常性的召开,可以看出字体设计的发展领域还有很大。新形势的字体设计不断出现,不管是现代元素的运用还是传统字体风格的复兴,都能体现出字体的特有风格。(本文作者:王旖旎、李欣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二、字体设计的再认识
三、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的区别
1.都强调艺术个性:
在设计作品中,始终要求体现作者独到的设计创意,追求个性化视觉语言,完美体现设计构想,实现并达成设计目标和初衷。故而,在画面文字与字体的设计与使用上,根据视觉信息传达的需要,设计师不但重视,而且最大可能地强调其个的发挥。也就是说,对于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而言,在同一画面或视觉宣传体系中,在各自的信息传达功能上,不管文字设计也好,字体设计也罢,都已经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各自的艺术个性。
2.都强调视觉审美:
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吸引观众;只有美的事物才能打动观众;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影响观众,那么,也只有观众认为美的设计作品才是成功的设计。因此,设计师对于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的态度,都是在各自功能属性的基础与前提下,追求并试图审美上的突破与再完善。
3.互为补充,互为依托:
对设计师而言,视觉画面中每一视觉元素,都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视觉元素是一个整体,都为一个中心服务,根本不存在谁主谁辅,孰重孰轻的问题,画面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的,互为补充,互为依托。所以,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都是为视觉画面主题信息的传达服务,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